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我们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改;导入;动手;法制;趣味;小组;探究
一、新课导入方式灵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如此。一般的导入法有审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演示实验法、小故事小幽默、典故导入法、衔接导入法等,所以一般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根据课文内容灵活选择导入法。比如在教学对称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看教师里面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先提出对称,再叫学生慢慢找。不一会儿,学生都纷纷表示找到了,有的学生说黑板的对面,桌子的对面,还有头上的两根日光灯等都是对称的。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情境法进行导入。就是采用玩魔方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采用老师先玩魔方再叫几个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进行魔方表演。相信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平移什么叫旋转。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数学老师只有在教学上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数一数的时候可以叫学生数数教室里面的桌子凳子多少张,教室里面有多少个学生,天花板上面安装了多少盏日光灯。在学习对称平衡的时候前一天让学生在家自己制作风筝并且要能成功地飞上天,第二天上课前先叫几个同学谈谈做风筝的步骤和做好风筝后怎样才能保持风筝上天飞行,最后老师开始说要风筝能起飞,关键因素就是要保持风筝的平衡性,只有达到平衡,风筝才能飞上天,否则是飞不上去的。学生通过动手就知道平衡的重要性。美国国父华盛顿在他的书馆墙壁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你听见了,就可能忘记;你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你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应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所以动手操作是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努力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法制安全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样更有利于激活数学课堂的活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一谈到安全,很多老师认为安全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安全办公室甚至是校长的事情,怎么会与数学扯上关系呢?其实不然,数学中也有很多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老师在数学中多思考多探究,一样能把安全知识教给学生。据调查,我们每一门学科都涉及到安全知识。在教学中有这么一道题:学校举行了一次秋游,其中某班49人,现在每一辆车只能乘坐24人,那请问这个班需要几辆车呢?问题一出,大部分学生都说着该班级需要2辆车。还有的同学说需要3辆。等学生议论后我们老师再给学生解释道。这个班级的学生需要2辆车,虽然每辆车能坐24人,但是这24人里面还包括司机,那么其实每车只能乘坐23名学生。2辆车就只能乘坐46名学生,班级还剩3名学生怎么办?这个时候又有学生大声在说每一辆车多挤一两个学生没有问题。再等学生发言完毕后我们老师就应该告诉学生,乘坐交通工具是不能超载的。虽然班级多三个学生,但是我们可以调往其他车辆上啊!超载是不安全的,超载是违法的。通过这道数学题不仅对学生进行乘车超载安全教育,而且渗透了乘车超载所带来的危害。总的来说,在数学课堂上适当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
四、趣味性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提升教学趣味与活力尤为重要。如讲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有个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笔下有一个人物叫巴霍姆,他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有一天他到草原上去买地,卖地人说:“每天一千卢布。就是说,你如果愿意出一千卢布,那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你若在日落前不能回到出发点,你的钱就白花了。”人一天内所走的路是有限的,贪婪的巴霍姆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第二天早上太阳刚从地平线上露面,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如果你是巴霍姆,你该怎样设计你所跑的路线,在有限的时间内围上更多的地呢?相信这个事例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兴趣。老师刚讲完,学生就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该怎么怎么走。但是我们老师最后还是要告诉学生不要过于贪婪,否则结果会像巴霍姆一样,过于贪婪,最终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一堂课40分钟满灌,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因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我们老师给学生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比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带上几块2米长的直尺,让孩子们在组内相互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当然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合作中指导,帮助学生提完成学习任务。
【关键词】:课改;导入;动手;法制;趣味;小组;探究
一、新课导入方式灵活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开得好,就能先声夺人,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吸引注意力。就如平静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维涟漪,产生急欲一听的感染力。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导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种动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知识创新思维活动具有扩展强化功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导入也是如此。一般的导入法有审题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演示实验法、小故事小幽默、典故导入法、衔接导入法等,所以一般新课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根据课文内容灵活选择导入法。比如在教学对称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看看教师里面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先提出对称,再叫学生慢慢找。不一会儿,学生都纷纷表示找到了,有的学生说黑板的对面,桌子的对面,还有头上的两根日光灯等都是对称的。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我们可以采用游戏情境法进行导入。就是采用玩魔方的方法进行导入,可以采用老师先玩魔方再叫几个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进行魔方表演。相信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什么叫平移什么叫旋转。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数学老师只有在教学上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快乐学习。
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以主体地位。”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在参与中体验,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比如在学习数一数的时候可以叫学生数数教室里面的桌子凳子多少张,教室里面有多少个学生,天花板上面安装了多少盏日光灯。在学习对称平衡的时候前一天让学生在家自己制作风筝并且要能成功地飞上天,第二天上课前先叫几个同学谈谈做风筝的步骤和做好风筝后怎样才能保持风筝上天飞行,最后老师开始说要风筝能起飞,关键因素就是要保持风筝的平衡性,只有达到平衡,风筝才能飞上天,否则是飞不上去的。学生通过动手就知道平衡的重要性。美国国父华盛顿在他的书馆墙壁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你听见了,就可能忘记;你看见了,就可能记住;你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应把机械单调的练习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所以动手操作是学生多种感官协调参与的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努力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法制安全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样更有利于激活数学课堂的活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法制观念。一谈到安全,很多老师认为安全是班主任或者学校安全办公室甚至是校长的事情,怎么会与数学扯上关系呢?其实不然,数学中也有很多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老师在数学中多思考多探究,一样能把安全知识教给学生。据调查,我们每一门学科都涉及到安全知识。在教学中有这么一道题:学校举行了一次秋游,其中某班49人,现在每一辆车只能乘坐24人,那请问这个班需要几辆车呢?问题一出,大部分学生都说着该班级需要2辆车。还有的同学说需要3辆。等学生议论后我们老师再给学生解释道。这个班级的学生需要2辆车,虽然每辆车能坐24人,但是这24人里面还包括司机,那么其实每车只能乘坐23名学生。2辆车就只能乘坐46名学生,班级还剩3名学生怎么办?这个时候又有学生大声在说每一辆车多挤一两个学生没有问题。再等学生发言完毕后我们老师就应该告诉学生,乘坐交通工具是不能超载的。虽然班级多三个学生,但是我们可以调往其他车辆上啊!超载是不安全的,超载是违法的。通过这道数学题不仅对学生进行乘车超载安全教育,而且渗透了乘车超载所带来的危害。总的来说,在数学课堂上适当渗透法制教育,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增强法制观念。
四、趣味性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可以了解到新课标对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⑴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基础性、普及性与发展性。新课标中要求体现出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基础性就是“三基性”,即数学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概念。⑵小学数学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提升教学趣味与活力尤为重要。如讲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有个老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笔下有一个人物叫巴霍姆,他是一个很贪婪的人。有一天他到草原上去买地,卖地人说:“每天一千卢布。就是说,你如果愿意出一千卢布,那你从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所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你若在日落前不能回到出发点,你的钱就白花了。”人一天内所走的路是有限的,贪婪的巴霍姆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第二天早上太阳刚从地平线上露面,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如果你是巴霍姆,你该怎样设计你所跑的路线,在有限的时间内围上更多的地呢?相信这个事例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兴趣。老师刚讲完,学生就议论纷纷,有的学生说该怎么怎么走。但是我们老师最后还是要告诉学生不要过于贪婪,否则结果会像巴霍姆一样,过于贪婪,最终一点好处都没有捞到。
五、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一堂课40分钟满灌,学生没有发挥的余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就应该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多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寻找答案。因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我们老师给学生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比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带上几块2米长的直尺,让孩子们在组内相互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当然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合作中指导,帮助学生提完成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