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驹千里尽其材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c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马驹”是魏晓琼校长对每一位天马学子的爱称。她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是具有独立生命特点的个体,要发展基于潜能的特质教育,就应做到“人尽其才,人人成才”,让每一个“小马驹”都尽行千里,尽其材用。
  2018年,魏晓琼来到天马小学,在对学校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再梳理后,确立了“马驹千里尽其材”的办学理念,制定了“脚踏实地 志在千里”的校训,开展以“学业合格起步有学识,人格阳光积极有素养为基础,以潜质有力开发有特质”为目标,大力实践以“基础 特质”为特色的“基·质”教育。
  在魏晓琼眼里,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事业,教育的理想状态不是培养齐头并进、整齐划一的“高素质”人才,而是触发每一个生命的潜能,帮助和引导每一个人成为他本来应该有的样子。因此教育者的使命,就是用适合的教育去点亮每个生命的火花。
  欲行千里立其身
  晨曦微露时,在天马小学校门口,一位身材高挑的女老师微笑着,频频向沐浴着金色阳光到来的老师、孩子鞠躬:“某某老师早!”“小朋友早!”老师和孩子也回以微笑:“魏校长早!” 这已经成了天马小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无论春秋,无论晴雨,每个工作日,魏晓琼校长总是早早地站在校门口,笑迎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孩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育人理念:欲行千里立其身。
  20多年的教学生涯,让魏晓琼把整个身心都融进了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之中,她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长,最关注的是学生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的培养。她坚持把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教学生求知,更教學生求真,把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放在学生品德修养的首位。她常对师生们说: “不学礼,无以立。”这也是她倡行的“特质”教育的固有内涵。当然,开展任何一种教育,都需要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为此,除了以必要的显性校园环境来烘托和助推外,更重要的是应形成适合“特质”教育发展的心理环境,也即要建立一种能促成学生朝着“特质”发展的德育方式。
  要促进学生的“特质”发展,首先要激发学生对自己的信心,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敢于“亮出特点”,认可自己的长处;同时能积极地将自己出众于他人的特征持之以恒地予以坚持,顽强地不断保持和强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持续实践,逐渐将之转化为自身特质。基于此,天马小学提出了以“自信、坚毅、实干”为核心的“特质”教育德育主题内容,并以此构建学校独特的德育体系活动。
  其中以天马的孩子“会系列”和“爱系列”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天马的孩子会……”系列一经推出,就赢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同时,在“会什么”的学习中,孩子们也实现了快速成长,涌现出了一批“行家”。其中如第一个上线的“天马的孩子会做饭”活动,一经推出就“刷爆”了家长朋友圈,很多家长和孩子一起合作烹饪,在做菜的过程中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收获满满。第二个活动“线上科技节”如约而至后,居家的小马驹们纷纷开动脑筋,创作了许多令人惊喜的作品。比如用纸杯做底座,用废弃的牛奶箱做罗盘,用牙签当指针做成日晷,可谓把循环再用做到了极致。第三个活动“天马的孩子会画画”拉开序幕后,孩子们在操场上排排坐、在天马小山坡上乘凉,在体艺馆门口围成圈,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感受着大自然的芬芳,用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静静思考,运笔涂抹,耐心绘画,令我们熟悉的校园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散发出了新鲜的魅力。活动刚推出时,有些家长觉得这是浪费时间,但在实践真正开始后,他们才发现了活动的精华所在——不光为了孩子们学习,更为亲子沟通搭建了桥梁。正如有家长事后所言,孩子跟他更亲密了,像是“并肩做菜”的战友。
  “天马的孩子爱……”系列的活动也有很多,爱游戏,爱阅读,爱校园,爱家乡……“爱系列”和“会系列”都极大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发挥特长的同时还能学会一项必备技能。无论是精打细磨搞美食的“小美食家”,冥思苦想搞科学发明的“小科学家”,深情描绘美好家乡的“小画家”,还是古灵精怪会玩各种游戏的“小玩家”,这些都是在尊重学生自身特质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孩子们的才能不仅仅局限于冰冷的分数。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习惯养成教育也是天马小学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从“养成好习惯”到“争章小马驹券”,都激励着学生播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施行“鞠躬礼”,让孩子们明礼导行,通过国学文化修身立本,更让学生养成了文明行为,形成了良好品性。
  魏校长始终坚信:“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因此,小习惯中会形成大人格。
  景行千里配良鞍
  金色的九月,天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兴奋地走过红地毯,开始体验“朱砂开智”的活动。魏晓琼等学校领导与班主任们亲手为每一个孩子在额头正中央点上红痣,祝福他们带着智慧从容启航,从此眼明心亮、乘风破浪。接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像一个个快乐的小天使,自信满满地走过“立人门”,并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下一个“人”字。之后,怀揣着对未知的期盼,孩子们又走进了“梦想门”……
  这就是天马小学“小马驹”课程群之新生入学仪式课程。魏晓琼校长希望用满满的仪式感,点燃一年级新生对学习生活的欲求,向着“求真、向善、尚美”的目标,让天马小学成为孩子们扬帆启航的起点,梦开始的地方。
  在魏晓琼校长看来,课程是学校办学的“牛鼻子”,丰富的课程决定生命的内涵,适合的课程成就闪亮的人生。她认为,只有聚焦课程才能推动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因此学校应从办学理念出发,对应学生发展目标,着力塑造“健康、自立、坚毅、聪慧、专注、个性”的学生品格素养,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积极有序地开发课程。但时下,中小学课本开发乱象丛生,如何利用学校特色化建设开发适合天马学生的课程呢?这是魏晓琼经常思考的问题。
  在此之前,她做了很多调查,也征询了多位老教师的意见,集合多方力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程理念。   “求在于思,学在于求,则学以致用。”这是小马驹课程的最初理念,基于特质教育,又涵盖“学以致用”,培养天马特色,学校开发了小马驹课程体系,包含全员必修课程和特质选择课程。全员必修课程包括基础课程、自主课程、德行课程、学力拓展课程,这些课程面向每一位学生,目的是培养“身体健康,精神明亮,气质儒雅
其他文献
玉,是石头的一种。地下几十公里高温融化的岩浆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遇冷凝固,只有少量元素经过很久结晶形成玉。这是玉的形成过程,也是玉逐渐和石产生价值差异的过程。其实,不仅仅是玉和石如此,人也是这样,总会在坚持、忍耐、煎熬、考验中看见一个人的改变和成长。玉石老师和《做班主任,真有意思!》正是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的蜕变,在一线的摸爬滚打,在现实的反复纠结,才成就了她和这本书。  有意思的班主任,是因为有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智慧、社会认知与实践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要通过调查等方式,从本班学生真实的劳动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增进劳动认知,学会与家长沟通,在劳动体验中探究方法,在展示成果中养成劳动习惯,通过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培养积极的劳动心态和劳动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劳动教育;家务劳动;劳动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1  
王念强,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校长,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个人,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全国科研创新校长。著有《足迹》《教育散记》《宽基教育探索之路》《宽基语文教育实践研究》等。  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座落在趵突泉畔、英雄山下,是伴随着济南战役的胜利而诞生的,有着六十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许多光荣的传统。  近年来,随着“宽基教育”理念的传播,胜利大街小学的办学赢
在介绍“种子的课程”时,南京中央路小学校长林虹总爱分享这样一个故事——  冬天来了,天空开始飘起雪花,古寺里的老和尚找来三个小和尚——本、静和安,并分别给了他们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  本拿到种子之后,急忙找了个角落,将种子埋了起来,一心盼着种子尽快发芽开花。可因为没有仔细考虑种子生长所需要的季节、温度及其他环境条件,最终未能如愿。  静是个认真努力而又非常理性的人。他查找书籍,学习种植千年莲花
杜时忠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2期撰文指出,学校德育在走向对话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倾向之一是,仅把对话理解为“教学对话”“课堂对话”,似乎在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教育活动中,如学校管理、班集体建设等,就不需要对话了。倾向之二是,把对话理解为师生之间的问答,只是简单的事实判断,而没有思想的交流与沟通过程。倾向之三是,预制“标准答案”,对话只是徒具形式的“场面热闹”,走过场,没有“生成”的
作为班级文化建设重要的一部分,班级日志不仅是班级重要事件的记录本,更是班级日常趣事的发表地,还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和校园生活的收藏录。它承载着师生共同的回忆,更是孩子们青春成长的见证。  多年来,我利用班级日志这块阵地,进行班级文化的建设、营造、濡染,让班级日志成为了孩子们乐写、善写、持续不断写下去的一份宝贵资源。班级日志不仅在高中三年里成为孩子们争相传阅、点评、谈论、温习的资源,更成为孩子们毕业后回
所谓管理,无非是要素的组合与程序的规范,其目的,自然是效益。而学校管理作为服务育人工作的专业活动,其目的就不只是效益,而更是育人,或者说育人的效益。育人的效益如何评判?对于学科知识的评价,相对容易,看分数高低就行;而对相较知识更为重要的品德发展水平的评价,就不容易了——一个人品德发展水平不仅是内在的,更是长远的——当下的、表面的指标,无法對其进行准确把握。学校管理如何才有看得见、拿得出的“效益”?
在长期条块分割、学科分割、任务分割的中小学校管理惯性下,学科教师往往致力于学科教学,鲜有关注学科德育,对学科德育的认识也通常停留在“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学科教学 德育”的层面。尤其是科学课程,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知识教学特征,更是教学与德育“两张皮”的重灾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渐次深入,从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复归到提高科学素养之课程宗旨的明晰,及至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呼之欲出,促使科学教师逐渐正视学科教
摘 要 以体验活动为载体的校本课程建设,应立足儿童生活,以阶梯式的活动目标与内容,激活主体生活经验;以多样化的体验形式,丰富主体情感;并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张扬儿童个性,促进主体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体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6-00-03  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辆探求未知的旅行车,那么教学目标就是方向盘,它引领课堂教学从出发点到归宿点,完成教与学的双向任务。《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只有教学目标合理的预,才会有成功的立。反观当今的品德课堂,很多课堂教学目标存在诸多误区,目标预设与教学行为的言与行不一致,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品德课堂教学目标存在哪些误区?避免这些误区有什么对策?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