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也称“美感”教育,就本质而言,美育是情感教育。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今天的思想品德教学中,只有将思想教育与美育结合起来,思想品德课才能走出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困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落实教书育人的目标。实际上,思想品德课从教材到教师,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只要广大教师善于开发利用,思想品德课一样可以让学生获得“如坐春风,如饮醇酒”的美的享受,让高尚的情感于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让美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焕发魅力呢?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蕴意美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当中有许多美的蕴涵,学生由于缺乏审美的知识和方法,所以他们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现它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美育的手段,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美挖掘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学会负责》中讲到: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需要懂得自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还要学会负责。学会负责就要有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等。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人。又如《创造生命的价值》,教材里面讲到:人人都珍爱生命,但在真理与正义面前,有人却敢于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如:刘胡兰在铡刀面前慷慨激昂,高呼“怕死不是共产党员”;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邱少云在大火中得到永生,为严守军纪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举不胜举的英雄用自己的实践展示了生命的真谛——奉献。利用这些英雄典范人物的感召力和榜样作用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情感教育,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书本知识。
二、拓展教材内容的充实美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概念、原理是相当抽象的,它们当中诸多没有美育因素,没有相关材料,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困难。如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科技改变生活》中讲到科技的作用: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新时代。对于这段文字,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我们可以运用美育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手工织一件毛衣最快用多少天?(大概七天。)如果改用机器生产呢,大概要用多久?(不用一天。)这样,将形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枯燥无味的东西进行美育的充实:一方面,可以使难懂的哲学原理、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三、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要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美育结合得好,除了要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更重要的是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呢?具体说来,应该重视和运用以下美育因素。
1.注意教师的人格、形态美
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要文明,行为要端庄、得体。曾经有一位政治教师,课前在走廊抽了一根烟,然后才回教室上课,正巧他上的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吸烟有害健康。不管他这节课讲得如何生动有趣,这位教师的品行在学生的心目中早已黯然失色,“吸烟有害健康”的课堂语言也失去了它的教育效果。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的监督。”所以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崇高形象和威信。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一个恰当的手势、一种饱含某种情感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表情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同样,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有声有色的语言,配以恰到好处的手势与动作,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美
教须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掌握恰当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致,诱发美感,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总会让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开,一节教法新颖、生动活泼的课也一样。因此,在备课、上课时,应精心设计,讲究教学艺术,充分利用课本(包括插图)、挂图、照片、图表、教学软件等直观教具,以美诱人、以美动人,切忌呆板、单调、枯燥而导致学生感觉乏味、厌学。故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变化,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感。
如学习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到现实生活中去采访“老、中、青”三代人,联系真人真事去感受和体会祖国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课内讲授,使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而深化了相关概念;通过课外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而且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变化的幸福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又让学生体会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美,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奋斗美、创造美以及制度美。总之,融美育于教学全过程之中,以美导真、以美促学,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创造课堂教学的情境美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合作、探究的美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师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教学《把握青春的节拍》这内容时,笔者用多媒体投影问卷的形式调查本班男女生交往的情况,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两大组,让女生组讨论男生有哪些优点,让男生组讨论女生有哪些优点,并选出本班最受欢迎的女生和男生。顿时,整个课堂沸腾起来,学生激烈讨论、畅所欲言、争抢着回答问题。在体验、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男、女生的优点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进一步懂得了男女生正常交往带来的好处,并承诺今后积极争做班上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融美育于思想品德教学中,是值得政治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涵美,拓展教材内容的充实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是让美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焕发永恒魅力,塑造21世纪学生美好心灵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袁妮)
一、挖掘教材内容的蕴意美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材当中有许多美的蕴涵,学生由于缺乏审美的知识和方法,所以他们不能轻而易举地发现它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美育的手段,将这些蕴藏在教材内的美挖掘出来,使学生在美的愉悦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教材《学会负责》中讲到:每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不仅需要懂得自己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且还要学会负责。学会负责就要有责任意识、积极承担责任、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等。这些内容其实就是教育我们的学生要做一个对国家、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人。又如《创造生命的价值》,教材里面讲到:人人都珍爱生命,但在真理与正义面前,有人却敢于为之献出宝贵的生命。如:刘胡兰在铡刀面前慷慨激昂,高呼“怕死不是共产党员”;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诗篇;邱少云在大火中得到永生,为严守军纪立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举不胜举的英雄用自己的实践展示了生命的真谛——奉献。利用这些英雄典范人物的感召力和榜样作用可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情感教育,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书本知识。
二、拓展教材内容的充实美
中学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如概念、原理是相当抽象的,它们当中诸多没有美育因素,没有相关材料,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困难。如初中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科技改变生活》中讲到科技的作用: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引发了一场伟大的工业革命,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此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新时代。对于这段文字,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我们可以运用美育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手工织一件毛衣最快用多少天?(大概七天。)如果改用机器生产呢,大概要用多久?(不用一天。)这样,将形象的东西具体化,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枯燥无味的东西进行美育的充实:一方面,可以使难懂的哲学原理、概念由抽象变得具体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
三、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美
要把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美育结合得好,除了要以美学知识充实教学外,更重要的是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如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呢?具体说来,应该重视和运用以下美育因素。
1.注意教师的人格、形态美
人民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职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语言要文明,行为要端庄、得体。曾经有一位政治教师,课前在走廊抽了一根烟,然后才回教室上课,正巧他上的这节课的内容涉及吸烟有害健康。不管他这节课讲得如何生动有趣,这位教师的品行在学生的心目中早已黯然失色,“吸烟有害健康”的课堂语言也失去了它的教育效果。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的监督。”所以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树立起自己的崇高形象和威信。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姿态是教师传递情感信息最常用的教学艺术,一个恰当的手势、一种饱含某种情感的眼神、一个自然或严肃的表情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同样,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充满激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有声有色的语言,配以恰到好处的手势与动作,都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运用教学方法的多样美
教须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掌握恰当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致,诱发美感,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总会让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开,一节教法新颖、生动活泼的课也一样。因此,在备课、上课时,应精心设计,讲究教学艺术,充分利用课本(包括插图)、挂图、照片、图表、教学软件等直观教具,以美诱人、以美动人,切忌呆板、单调、枯燥而导致学生感觉乏味、厌学。故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断变化,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感。
如学习思想品德九年级教材《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农村、到现实生活中去采访“老、中、青”三代人,联系真人真事去感受和体会祖国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通过课内讲授,使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从而深化了相关概念;通过课外实践,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得到了锻炼,而且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政策给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带来巨大变化的幸福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又让学生体会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美,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的奋斗美、创造美以及制度美。总之,融美育于教学全过程之中,以美导真、以美促学,从而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3.创造课堂教学的情境美
新课标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要积极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合作、探究的美的课堂教学情境,使师生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从而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在教学《把握青春的节拍》这内容时,笔者用多媒体投影问卷的形式调查本班男女生交往的情况,然后把全班学生分为男生和女生两大组,让女生组讨论男生有哪些优点,让男生组讨论女生有哪些优点,并选出本班最受欢迎的女生和男生。顿时,整个课堂沸腾起来,学生激烈讨论、畅所欲言、争抢着回答问题。在体验、感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对男、女生的优点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进一步懂得了男女生正常交往带来的好处,并承诺今后积极争做班上最受欢迎的男生(女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融美育于思想品德教学中,是值得政治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涵美,拓展教材内容的充实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现美,是让美育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焕发永恒魅力,塑造21世纪学生美好心灵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