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2008年数据对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包括民族学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基金资助、研究机构、作者地域分布以及合作情况等,这些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目前民族学研究的现状。从中可以看出,随着国家对民族问题的重视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学研究的发展。但也可以看出,发表大量研究成果的学者并不多。
[关键词]民族学;社会科学;CSSCI;文献计量学;期刊分析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0)01—0019—05
民族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化及融合的规律,探索各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尤其注重对各民族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社会组织、历史进程、社会变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家庭婚姻、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及各民族间互动关系的探讨。民族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被引进中国。通过发展,目前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如地理学、生态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宗教学等,都发生了交叉或边缘关系。
本文借助于2000~2008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数据,对我国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包括民族学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基金资助、研究机构、作者地域分布以及合作情况等,并借此对民族学研究的学术影响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
一、期刊发文分析
2000~2008年CSSCI共收录了民族学论文9158篇,每年收录的论文数以及发文期刊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4年每年民族学发文数在数百篇,2005年到2008年每年发文数在1000多篇,其中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此后趋向平稳,保持在1000篇以上)。这说明从2005年开始民族学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2004年开始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设立,即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单列,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问题的研究。
在2000~2008年间,先后被CSSCI确定为民族学来源期刊(包括扩展版来源期刊和来源集刊)的有20种,但CSSCI收录的期刊中发表过民族学论文的期刊共有393种。这说明民族学论文不仅仅发表在民族学期刊上,而是遍布在各学科期刊中。
如果将发表民族学论文的393种期刊分为:纯民族学期刊、民族院校学报、综合类期刊(包括社会科学总论和非民族院校的综合学报)和其他学科类期刊,各类期刊发表民族学论文的数量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纯民族学期刊是民族学论文发表的重地,其次是民族院校学报,但综合类期刊对民族学研究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些也进一步说明了民族问题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多民族地区、民族学期刊,而且遍布在各学科期刊中。统计数据显示,在非民族学学科期刊中,发表民族学论文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历史学期刊(466篇)和经济学期刊(258篇)。
通过对各种期刊分别统计,在393种发表民族学论文的期刊中,发文在百篇以上的期刊有19种(参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思想战线》和《云南社会科学》,其余17种期刊均为民族学类型的期刊。《思想战线》和《云南社会科学》分别是由云南大学和云南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期刊,也属于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地区期刊。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民族学论文的重要期刊仍是民族学期刊和民族地区的期刊。
二、民族学重点研究领域分析
在CSSCI中,有的论文分配有两个学科分类号,说明这些论文是跨学科论文,且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学科分类号标记。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分类,民族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学科分类号为C95)。但在其它学科中也包含与民族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在“经济学”中有“少数民族经济”(分类号为F127.8),在“历史学”中也包括“民族史志”(分类号为K28),等等,因此在CSSCI中民族学论文的学科标记有多种情况,在统计某一篇论文所属学科时,会存在一篇论文计算两次的情况(在两个学科中都出现)。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分类,表4列出了民族学(二级类目)各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分类号为C95的民族学论文(2373篇)中,905篇论文是关于民族学总论的,1467篇论文是民族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论文。
仅从表4还不能判定各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因为一些与之相关的论文在CSSCI中被标记在其它学科中。除了表4所示的4175篇民族学论文(含民族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论文),其它4983篇论文均属于其它学科范畴,但与民族学相关。在这些论文中,学科发文在50篇以上的且与民族学相关的学科论文数量见表5(注:如果一篇论文分属两个学科,则以两篇计)。从表5可以看出,交叉科学主要集中在历史、经济、教育、文化、政治和宗教等。
综合表4和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就民族学本身而言,重点研究领域是:民族学总论,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史志,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学与其他学科关系,民族起源、发展与变迁,书刊宣传与评价,民族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民族工作等等。相对来说,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学学派、民族性、民族心理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三、发表的民族学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下进行的,而且这种财政支持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各种基金对各种研究项目的支持上。表6是2000~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民族问题研究的项目数量。
在2000~2008年CSSCI收录的民族学论文中,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有1360篇(占论文总数的14.85%),且呈现逐年增长之势(见表6)。从2004年以来,基金资助比例明显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我国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还设立了“西部项目”(2004~2008年西部项目分别有198、244、271、264和302项),其中大多数的项目都以民族问题有关的。
在基金资助的民族学论文中,有216篇论文同时受到多种基金的资助(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15.88%)。若一篇论文有多个基金资助,每个资助基金均以1篇计,各类基金资助情况见表8。从表8中可以看出,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分别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30.29%和25.44%。各省市对人文社会研究的各种资助也会涉及民族问题研究,虽然到每个省市数目有限,但得到省市基金资助的民族学论文总数即不少(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16.40%)。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问题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四、民族学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分析
民族学论文来自于各种类型的机构,对发表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对了解我国民族学研究者的构成、对民族学研究的规划、管理和支持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表9为CSSCI(2000~2008年)不同类型机构发文的统计数据(表中统计数据以第一作者为准,且不包括15篇未标明作者的论文和303篇未标明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的论文)。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等院校是主力军,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为全部发文量的60%以上2。同样,从表9可以看出,在民族学研究领域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比例最高(73.08%),其次是社会科学院系统(12.32%)。在高等院校中,有39.33%的作者属于民族院校;在社会科学院系统中,有32.69的作者属于民族研究所。党政部门和学校发文合计约占5.80%,这些论文侧重于民族政策、民族管理、民族工作等领域。在“五大系统”中,解放军系统在民族学研究方面的发文偏少,年均不足3篇。
表10给出了年均发表民族学论文在10篇以上的单位。从表中可以看出,22个单位中有20个是高等院校,这进一步说明了高等院校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发文最多的单位是“中央民族大学”,该校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唯一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唯一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民族院校。
五、民族学论文作者及合作论文分析
根据2000~2008年CSSCI数据统计,民族学论文的作者有70000人左右(以姓名统计,作者有6980人;以姓名与所属单位统计,作者有7801人)。其中,在9年期间仅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居多(以姓名统计有5168人;以姓名与所属单位统计有6217人),年均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仅有43人(且与作者排名无关),这说明长期潜心于在民族学研究的学者不多。表11给出了年均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所属单位及论文数量。
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科学研究的合作对科学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自然科学的合作论文已超过90%,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力度显得偏低。表12给出了2000~2008年CSSCI中民族学论文的作者合作情况(16篇未标明作者的论文未统计在内)。从表中可以看出,合作论文比例为年均20.22%,但2006年以来的合作比例有所提高。此外,两人合作占合作论文的84.47%,且大部分来自于师生的合作模式,这说明民族学的研究形式主要是以个体为主,真正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还不够深入。
六、民族学论文作者所属地区分析
在2000~2008年CSSCI数据中,除前面提到的有15篇论文未标明作者外,有284篇未标明第一作者所属地区,表10给出作者所属地区统计数据(以第一作者为准)。
北京无愧于我国科学、政治、文化的中心地位,发文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发文量排名的通常顺序是北京、华东地区以及湖北、广东、天津、四川、湖南、陕西等地区,较为薄弱的主要为我国的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但在民族学研究中,总体偏弱的我国边疆省份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份即排名靠前。这反映出,除北京地区以外,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地区在民族学研究方面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由于CSSCI没有收录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刊物,因此,这些地区的发文相对较少,但即使这样,从表中我们也看到了香港特区和中国台湾的也有一定数量的民族学研究论文。从对国外的作者分析来看,美国、日本、英国等对我国的民族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发文超过了我国许多地区。通过对国外学者的分析,这些学者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国的留学生或定居海外的华人学者。
致谢: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南京大学的苏新宁教授、邓三鸿副教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 . http://cssci. nju. edu. cn[EB/OL],2010-03-18.
[2]苏新宁.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
[3]苏新宁.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J]. 情报学报,2006(2).
收稿日期:2010-03-12 责任编辑 陈恩美
[关键词]民族学;社会科学;CSSCI;文献计量学;期刊分析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0)01—0019—05
民族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它以民族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民族的起源、发展、分化及融合的规律,探索各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体系,尤其注重对各民族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社会组织、历史进程、社会变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家庭婚姻、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及各民族间互动关系的探讨。民族学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20年代被引进中国。通过发展,目前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学科以及自然科学中的一些学科,如地理学、生态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宗教学等,都发生了交叉或边缘关系。
本文借助于2000~2008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Citation Index,简称CSSCI)数据,对我国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包括民族学论文的发文数量、发文期刊、研究领域、基金资助、研究机构、作者地域分布以及合作情况等,并借此对民族学研究的学术影响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和评价。
一、期刊发文分析
2000~2008年CSSCI共收录了民族学论文9158篇,每年收录的论文数以及发文期刊数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2000年至2004年每年民族学发文数在数百篇,2005年到2008年每年发文数在1000多篇,其中2005年是一个转折点(此后趋向平稳,保持在1000篇以上)。这说明从2005年开始民族学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从2004年开始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设立,即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的单列,有力地推动了民族问题的研究。
在2000~2008年间,先后被CSSCI确定为民族学来源期刊(包括扩展版来源期刊和来源集刊)的有20种,但CSSCI收录的期刊中发表过民族学论文的期刊共有393种。这说明民族学论文不仅仅发表在民族学期刊上,而是遍布在各学科期刊中。
如果将发表民族学论文的393种期刊分为:纯民族学期刊、民族院校学报、综合类期刊(包括社会科学总论和非民族院校的综合学报)和其他学科类期刊,各类期刊发表民族学论文的数量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纯民族学期刊是民族学论文发表的重地,其次是民族院校学报,但综合类期刊对民族学研究也发挥了较大的作用。这些也进一步说明了民族问题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多民族地区、民族学期刊,而且遍布在各学科期刊中。统计数据显示,在非民族学学科期刊中,发表民族学论文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历史学期刊(466篇)和经济学期刊(258篇)。
通过对各种期刊分别统计,在393种发表民族学论文的期刊中,发文在百篇以上的期刊有19种(参见表3)。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思想战线》和《云南社会科学》,其余17种期刊均为民族学类型的期刊。《思想战线》和《云南社会科学》分别是由云南大学和云南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期刊,也属于少数民族相对较多的地区期刊。由此可以进一步看出,民族学论文的重要期刊仍是民族学期刊和民族地区的期刊。
二、民族学重点研究领域分析
在CSSCI中,有的论文分配有两个学科分类号,说明这些论文是跨学科论文,且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的学科分类号标记。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分类,民族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学科分类号为C95)。但在其它学科中也包含与民族学相关的内容,例如在“经济学”中有“少数民族经济”(分类号为F127.8),在“历史学”中也包括“民族史志”(分类号为K28),等等,因此在CSSCI中民族学论文的学科标记有多种情况,在统计某一篇论文所属学科时,会存在一篇论文计算两次的情况(在两个学科中都出现)。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学科分类,表4列出了民族学(二级类目)各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在分类号为C95的民族学论文(2373篇)中,905篇论文是关于民族学总论的,1467篇论文是民族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论文。
仅从表4还不能判定各研究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因为一些与之相关的论文在CSSCI中被标记在其它学科中。除了表4所示的4175篇民族学论文(含民族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论文),其它4983篇论文均属于其它学科范畴,但与民族学相关。在这些论文中,学科发文在50篇以上的且与民族学相关的学科论文数量见表5(注:如果一篇论文分属两个学科,则以两篇计)。从表5可以看出,交叉科学主要集中在历史、经济、教育、文化、政治和宗教等。
综合表4和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就民族学本身而言,重点研究领域是:民族学总论,民族风俗习惯,民族史志,少数民族经济,民族学与其他学科关系,民族起源、发展与变迁,书刊宣传与评价,民族社会形态与社会制度,民族工作等等。相对来说,民族融合、民族同化、民族学学派、民族性、民族心理等研究领域的论文较少,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这些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
三、发表的民族学论文基金资助情况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要是在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下进行的,而且这种财政支持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各种基金对各种研究项目的支持上。表6是2000~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民族问题研究的项目数量。
在2000~2008年CSSCI收录的民族学论文中,受基金资助的论文有1360篇(占论文总数的14.85%),且呈现逐年增长之势(见表6)。从2004年以来,基金资助比例明显上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我国推行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还设立了“西部项目”(2004~2008年西部项目分别有198、244、271、264和302项),其中大多数的项目都以民族问题有关的。
在基金资助的民族学论文中,有216篇论文同时受到多种基金的资助(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15.88%)。若一篇论文有多个基金资助,每个资助基金均以1篇计,各类基金资助情况见表8。从表8中可以看出,资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分别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30.29%和25.44%。各省市对人文社会研究的各种资助也会涉及民族问题研究,虽然到每个省市数目有限,但得到省市基金资助的民族学论文总数即不少(约占基金资助论文总数的16.40%)。需要注意的是,民族问题研究还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四、民族学论文作者所属机构分析
民族学论文来自于各种类型的机构,对发表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对了解我国民族学研究者的构成、对民族学研究的规划、管理和支持提供了量化的依据。表9为CSSCI(2000~2008年)不同类型机构发文的统计数据(表中统计数据以第一作者为准,且不包括15篇未标明作者的论文和303篇未标明第一作者所属机构的论文)。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高等院校是主力军,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为全部发文量的60%以上2。同样,从表9可以看出,在民族学研究领域高等院校学者的发文量比例最高(73.08%),其次是社会科学院系统(12.32%)。在高等院校中,有39.33%的作者属于民族院校;在社会科学院系统中,有32.69的作者属于民族研究所。党政部门和学校发文合计约占5.80%,这些论文侧重于民族政策、民族管理、民族工作等领域。在“五大系统”中,解放军系统在民族学研究方面的发文偏少,年均不足3篇。
表10给出了年均发表民族学论文在10篇以上的单位。从表中可以看出,22个单位中有20个是高等院校,这进一步说明了高等院校在民族学研究中的主导地位。发文最多的单位是“中央民族大学”,该校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唯一拥有五十六个民族师生员工的高等学校,唯一进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民族院校。
五、民族学论文作者及合作论文分析
根据2000~2008年CSSCI数据统计,民族学论文的作者有70000人左右(以姓名统计,作者有6980人;以姓名与所属单位统计,作者有7801人)。其中,在9年期间仅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居多(以姓名统计有5168人;以姓名与所属单位统计有6217人),年均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仅有43人(且与作者排名无关),这说明长期潜心于在民族学研究的学者不多。表11给出了年均发表一篇民族学论文的作者、所属单位及论文数量。
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以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科学研究的合作对科学的快速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自然科学的合作论文已超过90%,但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力度显得偏低。表12给出了2000~2008年CSSCI中民族学论文的作者合作情况(16篇未标明作者的论文未统计在内)。从表中可以看出,合作论文比例为年均20.22%,但2006年以来的合作比例有所提高。此外,两人合作占合作论文的84.47%,且大部分来自于师生的合作模式,这说明民族学的研究形式主要是以个体为主,真正跨学科、跨机构的合作研究还不够深入。
六、民族学论文作者所属地区分析
在2000~2008年CSSCI数据中,除前面提到的有15篇论文未标明作者外,有284篇未标明第一作者所属地区,表10给出作者所属地区统计数据(以第一作者为准)。
北京无愧于我国科学、政治、文化的中心地位,发文数量远远高于其他省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发文量排名的通常顺序是北京、华东地区以及湖北、广东、天津、四川、湖南、陕西等地区,较为薄弱的主要为我国的边缘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但在民族学研究中,总体偏弱的我国边疆省份和少数民族集中的省份即排名靠前。这反映出,除北京地区以外,少数民族人数较多的地区在民族学研究方面处于相对领先的位置。
由于CSSCI没有收录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区的刊物,因此,这些地区的发文相对较少,但即使这样,从表中我们也看到了香港特区和中国台湾的也有一定数量的民族学研究论文。从对国外的作者分析来看,美国、日本、英国等对我国的民族学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发文超过了我国许多地区。通过对国外学者的分析,这些学者绝大多数来自于我国的留学生或定居海外的华人学者。
致谢: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南京大学的苏新宁教授、邓三鸿副教授的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 . http://cssci. nju. edu. cn[EB/OL],2010-03-18.
[2]苏新宁.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7.
[3]苏新宁.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J]. 情报学报,2006(2).
收稿日期:2010-03-12 责任编辑 陈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