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基本素养不仅仅是对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的媒体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和情感,追求艺术化生存。
人美版中学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水墨画的学习课题为《水墨语言新探索》,教材中没有罗列基本的用笔、用墨,而是以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的作业等面貌出现,不再片面追求示范、模仿,代替的是个性化、充满情感的抽象水墨画作品。为此,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抽象水墨画的学习是非常值得去探讨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抽象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谈谈我的认识。
一、感受水墨画的笔墨韵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墨画墨色交融,水墨淋漓具有无穷乐趣,其间变幻具有自由、随意、无法描摹等特色,能与人的情感碰撞产生共鸣,所以引导学生感受水墨画笔墨韵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信息科技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视觉刺激,教师可先讲解水墨画的笔趣和墨韵、工具和材料等,让学生对水墨画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水墨画的笔墨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各种不同的笔触,深浅浓淡的墨色变化,不同纸张的运用和效果,不同的技法(如拓、印、擦、抹、泼、流……),更可在用墨的同时加上色彩,增加趣味。接着把学生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时学生不禁欢呼起来,本来很不起眼的作业经过放大,在灯光下的投影仪上是那么精彩:笔墨渗化的韵味、色与墨的交融、水与墨色的碰撞……这时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确立每个学生我想画、我能画的意识
虽然学生对水墨画的笔墨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受到传统水墨画的制约,喜爱欣赏传统水墨画作品。所以必须要导入半抽象和抽象形式的作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每个学生接受抽象艺术的形式美感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确立每个学生我想画、我能画的意识。就水墨画而言,它是由宣纸、毛笔、笔墨技法和视觉关系构成的。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材料和技法才使得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包含了抽象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必须和现代人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种反映现代审美关系的语言形式。我们可先引导学生欣赏西方一些野兽派和抽象派画家的作品,在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中,他非常强调要表达自己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具装饰性。他的作品《舞蹈》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绿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这种半抽象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的审美意识改变了,开始跃跃欲试。
三、指导学生了解抽象水墨画的构成因素,拓宽学生情感表达的空间
无论怎样的手段,怎样的观念指导,一定要站在中国画的立场来进行研究,不能离开传统的宣纸、墨,这个立足点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不能改变水墨画的基础特征。在指导学生时可紧紧抓住抽象水墨画的“肌理”“墨色”与“点线面”这些因素。传统的笔墨技法里“皴”就是为了表现肌理,但肌理并不一定是“用笔”的专利,将用笔与肌理效果的制作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扩展水墨画的表现范围,同时也为水墨画的抽象构成打下了一个基础。在这里肌理又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利用非绘画材料的特殊性能来制作肌理效果,另一是利用水墨画本身的材料达到笔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如学生在《海的印象》(图1)一画中,通过用揉纸造成的效果展示沙滩的肌理效果,背景淡墨的晕染和前景用浓烈的黄、绿、蓝等色的晕染,这种传统的用墨色与肌理制作构成一个稳定的抽象图式。此外抽象水墨还可以利用点线来强化笔墨的效果,形成色、墨、线互补的抽象构成形式。如在学生作业《春天的田野》(图2)中,他实现了大胆的突破:色与墨体现为—种张力关系,强烈的黑白对比被置于画面的中央,确立了以水墨为主体的构成关系,尤其是那一大块浓墨对周围鲜艳的红、橙、黄、色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使人想起马蒂斯用黑色处理不和谐色的手法。色彩在这儿的作用不仅是突出了墨色的价值,而且也不再是作为一种底色来烘托效果,在画面上开始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另外运用大量不同墨色的点和线来进行装饰更增强了画面的抽象形式美感。这种墨与色的强烈对比、点与线的运用正说明了学生正在摆脱传统的模式束缚,让感觉到的东西在无意识中尽情地表现出来,从而开始进入一个比较自由的境界。在实际教学中,允许半抽象、抽象形式的出现,这为学生的情感表达拓宽了空间,学生不再把“画的象”作为唯一的标准。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造型和墨色,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美好情感。
■
学生作品一(图1)
■
学生作品二 (图2)
四、在抽象水墨画中强调真实情感的流露和表白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把自己对客观物象的不同情感态度的体验,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作品中,使之自由表达,以真情感人、以真情动人,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很有意义的和富有生命力的。纵观整部美术史,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画家情感的外化,都是画家自由表现的结果。如凡·高的《星空》、徐渭的《杂花图卷》、朱耷的《荷花小鸟》等。在抽象水墨画教学中应呼唤学生情感的表现,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都市女孩》《妈妈和我》和《我的老师》等作品中的笔墨特点,如那黄绿色的运用确能表现出都市女孩的青春气息,淡淡的墨和色,轻柔的线条有一种亲切感,他表达出印象中的老师就是这样的和蔼可亲等感受,这样的分析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用笔墨表现每个人心目中人物的形象,教学进入自我表现阶段。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笔墨诉说着对亲人、朋友的情感和印象。从水墨作业情况来看,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掌握的笔法也不同,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画的是本学期的任课老师,虽说画的是同一位老师,却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出现,还有同学把体育老师上体育课生气的样子表现的形神兼备……据调查,大多数同学没有水墨绘画基础,可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表达心中的情感,作业如此生动精彩。可见他们的情感不再受压抑,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降低难度的技法,让学生身心从技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多种风格,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面对学生的多张作业,教学进入评价阶段,将学生作业一一挂在墙上,让学生自评、互评。此时,教师肯定、鼓励地评价。通过欣赏讲解的方式,甚至是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提供技法的建议,引导学生迈向美的终极目标——情感个性的真实流露。(责编 张宇)
人美版中学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中,水墨画的学习课题为《水墨语言新探索》,教材中没有罗列基本的用笔、用墨,而是以名画家的作品、学生的作业等面貌出现,不再片面追求示范、模仿,代替的是个性化、充满情感的抽象水墨画作品。为此,指导学生怎样进行抽象水墨画的学习是非常值得去探讨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抽象水墨画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谈谈我的认识。
一、感受水墨画的笔墨韵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水墨画墨色交融,水墨淋漓具有无穷乐趣,其间变幻具有自由、随意、无法描摹等特色,能与人的情感碰撞产生共鸣,所以引导学生感受水墨画笔墨韵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信息科技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视觉刺激,教师可先讲解水墨画的笔趣和墨韵、工具和材料等,让学生对水墨画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水墨画的笔墨运用——点、线、面的表现方法,各种不同的笔触,深浅浓淡的墨色变化,不同纸张的运用和效果,不同的技法(如拓、印、擦、抹、泼、流……),更可在用墨的同时加上色彩,增加趣味。接着把学生的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时学生不禁欢呼起来,本来很不起眼的作业经过放大,在灯光下的投影仪上是那么精彩:笔墨渗化的韵味、色与墨的交融、水与墨色的碰撞……这时的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水墨画的独特魅力,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确立每个学生我想画、我能画的意识
虽然学生对水墨画的笔墨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受到传统水墨画的制约,喜爱欣赏传统水墨画作品。所以必须要导入半抽象和抽象形式的作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每个学生接受抽象艺术的形式美感是至关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确立每个学生我想画、我能画的意识。就水墨画而言,它是由宣纸、毛笔、笔墨技法和视觉关系构成的。正是由于这些独特的材料和技法才使得中国传统绘画本身就包含了抽象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必须和现代人的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种反映现代审美关系的语言形式。我们可先引导学生欣赏西方一些野兽派和抽象派画家的作品,在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中,他非常强调要表达自己主观的感受,不作明暗表现,常大胆地应用平涂式的强烈原色和弯曲起伏的轮廓线,并将描绘的景物予以简化,画面颇具装饰性。他的作品《舞蹈》中背景的蓝色,寓意着仲夏八月南方蔚蓝的天空,一大片绿色让人想起翠绿的绿地,人物的朱砂色则象征着地中海人健康的棕色身体。在这幅狂野奔放的画面上,舞蹈者似乎被某种粗犷而原始的强大节奏所控制,他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扭动着身躯,四肢疯狂的舞动着……这种半抽象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的审美意识改变了,开始跃跃欲试。
三、指导学生了解抽象水墨画的构成因素,拓宽学生情感表达的空间
无论怎样的手段,怎样的观念指导,一定要站在中国画的立场来进行研究,不能离开传统的宣纸、墨,这个立足点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不能改变水墨画的基础特征。在指导学生时可紧紧抓住抽象水墨画的“肌理”“墨色”与“点线面”这些因素。传统的笔墨技法里“皴”就是为了表现肌理,但肌理并不一定是“用笔”的专利,将用笔与肌理效果的制作结合起来,就能极大地扩展水墨画的表现范围,同时也为水墨画的抽象构成打下了一个基础。在这里肌理又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直接利用非绘画材料的特殊性能来制作肌理效果,另一是利用水墨画本身的材料达到笔法所达不到的效果。如学生在《海的印象》(图1)一画中,通过用揉纸造成的效果展示沙滩的肌理效果,背景淡墨的晕染和前景用浓烈的黄、绿、蓝等色的晕染,这种传统的用墨色与肌理制作构成一个稳定的抽象图式。此外抽象水墨还可以利用点线来强化笔墨的效果,形成色、墨、线互补的抽象构成形式。如在学生作业《春天的田野》(图2)中,他实现了大胆的突破:色与墨体现为—种张力关系,强烈的黑白对比被置于画面的中央,确立了以水墨为主体的构成关系,尤其是那一大块浓墨对周围鲜艳的红、橙、黄、色起了重要的制约作用,使人想起马蒂斯用黑色处理不和谐色的手法。色彩在这儿的作用不仅是突出了墨色的价值,而且也不再是作为一种底色来烘托效果,在画面上开始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另外运用大量不同墨色的点和线来进行装饰更增强了画面的抽象形式美感。这种墨与色的强烈对比、点与线的运用正说明了学生正在摆脱传统的模式束缚,让感觉到的东西在无意识中尽情地表现出来,从而开始进入一个比较自由的境界。在实际教学中,允许半抽象、抽象形式的出现,这为学生的情感表达拓宽了空间,学生不再把“画的象”作为唯一的标准。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造型和墨色,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美好情感。
■
学生作品一(图1)
■
学生作品二 (图2)
四、在抽象水墨画中强调真实情感的流露和表白
情感性是美术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把自己对客观物象的不同情感态度的体验,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作品中,使之自由表达,以真情感人、以真情动人,这样的作品往往是很有意义的和富有生命力的。纵观整部美术史,一幅幅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是画家情感的外化,都是画家自由表现的结果。如凡·高的《星空》、徐渭的《杂花图卷》、朱耷的《荷花小鸟》等。在抽象水墨画教学中应呼唤学生情感的表现,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都市女孩》《妈妈和我》和《我的老师》等作品中的笔墨特点,如那黄绿色的运用确能表现出都市女孩的青春气息,淡淡的墨和色,轻柔的线条有一种亲切感,他表达出印象中的老师就是这样的和蔼可亲等感受,这样的分析让学生很快进入了自己的情感世界。用笔墨表现每个人心目中人物的形象,教学进入自我表现阶段。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笔墨诉说着对亲人、朋友的情感和印象。从水墨作业情况来看,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掌握的笔法也不同,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也不尽相同。一些学生画的是本学期的任课老师,虽说画的是同一位老师,却以截然不同的风格出现,还有同学把体育老师上体育课生气的样子表现的形神兼备……据调查,大多数同学没有水墨绘画基础,可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自由表达心中的情感,作业如此生动精彩。可见他们的情感不再受压抑,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降低难度的技法,让学生身心从技能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同时,我们也看到,学生的作业出现了多种风格,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面对学生的多张作业,教学进入评价阶段,将学生作业一一挂在墙上,让学生自评、互评。此时,教师肯定、鼓励地评价。通过欣赏讲解的方式,甚至是教师的示范,对学生提供技法的建议,引导学生迈向美的终极目标——情感个性的真实流露。(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