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人通过对老年病人的临床观察,研究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心理特点,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为患者创造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趋势,我国已跨入了老年人口国度行列。老年病人的比例也相应增高。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且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影响着身心健康。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
1.1护理难度大老年人患病有很多特点,虽属同一种疾病,但与青年人表现不同,老年病人听力下降、记忆力差,造成主诉不确切,回答病史含糊。老年病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降低和疼痛阈增高等。患病时体温增高不明显、对疼痛的反应不敏感,从而造成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同时患几种病,从而易造成貽误诊治或误诊、漏诊。所以,要多观察病情变化,因老年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痴呆、自理能力差、心理上固执不合作等,因此,老年病人的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病的特点,善于观察病情变化,从不明显、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
1.2护理任务重老年病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衰退阶段,造成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恢复缓慢、常留有各种后遗症。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65岁以上住院的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肿瘤、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死率高的如:脑出血、呼吸衰竭、中毒性肺炎、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肿瘤威胁最大。
1.3心理护理要求高老年病人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经常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前顾后虑、忧郁、焦虑、惊恐不安等心理变化。加之,五官失灵、行动不便、心理上处于痛苦不堪的状态。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往往向护理人员探问自己的病因、病情、治疗用药和手术的安全性,甚至喋喋不休地询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微小问题和预后情况。有的老年人还怀疑诊断的正确性,向医护人员提出质疑,甚至发脾气。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尽可能满足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以使护理更有成效。
2老年病人心理活动因素
老年人都希望晚年生活安定舒适,能健康长寿,患病之后,心理活动则是多种多样的。老年病人共同的心理特点是性格比较固执,适应力差,承受外界刺激能力差,想自己少,考虑子女多。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很多因素有关,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病人情绪反应和意志状态较好;反之,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在性格上多数比较固执,情绪低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病人无后顾之忧,心理状态较好;反之,条件不好者,思想压力大,情绪不佳。病人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共同的一面。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才能收到效果。
3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3.1孤独依赖心理老年人最怕孤独与寂寞,生病后更明显,老年人生活常不能完全自理,甚至完全依靠他人,一旦患病,环境改变了,这种心理更加强烈。因此,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态度要热情、关心、体贴他们,言语要和蔼,不要勉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和他们谈心,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士要多抽时间陪护,可为其阅读报刊杂志、讲新闻,让他们的心情愉快,生活得更加充实,以便减轻孤独感。同时要取得家属的配合,在家属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陪陪老人,按时探视。对于不必绝对卧床的老人,让其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自我照顾中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减轻依赖感。
3.2紧张恐惧心理老年病人好凭生活经验来判断自己的病情,而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担心病情是否会引起生命危险,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常处于消极自责状态,难以解脱,对此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为耐心说服、解释,当病人询问病情时,应尽可能给予明确答复,说话肯定,不能吞吞吐吐,使病人产生疑虑,让他们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另外,帮助老年人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的过程,帮助他们制订生活计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3焦虑多疑心理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住院病人常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情绪起伏强烈。担心自己会给家人带来麻烦,尤其是丧偶老人表现明显。一些慢性病人和诊断不明病人表现为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将信将疑,既想了解疾病的信息,又对听到的一些解释抱有怀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等等。针对这样的病人,护理人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有目的的进行思想工作。对病人要多安慰,少刺激,使其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使病人感到病房家庭化,才能安心治疗养病。对慢性病长期住院的病人,关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可适当对患者讲解,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4悲观抑郁心理患病后丧失了劳动力,病人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通常表现为言寡行独,厌恶社交,抑郁痛苦,对生活缺乏信心。护士首先要帮助病人端正疾病的认识,使他们面对现实。要以真诚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选择有利机会与他们谈心,听其叙说苦衷,并帮助他们分析其处境。还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讲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说明稳定的情绪可以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有助于抗病等,解除他们心理上的压力,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5愤怒暴躁心理这类患者在治疗时,心理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顾虑,其主观上愿意和护士密切配合,但是如果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就会感到一切不如意,产生愤怒与暴躁的心情,甚至对自己发无名火,其真实目的是乞求得到同情和支持,期望尽快恢复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在耐心接受的同时,倾听其陈述,使患者有安全感。要以支持的态度使其安定下来,使之建立起乐观的信心,现实的看待自己的疾病,对消除顾虑,稳定情绪特别有利。
4护理体会
4.1理解与尊重老年病人阅历深,知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会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较强。患病后,离开了多年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和亲人团聚的温暖家庭,住进了陌生的医院,受医院规章制度的约束,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使老年病人的自尊受到压抑,加之,孤独、焦虑、忧郁和痛苦。护理人员在交谈、处置时要热心、耐心、视患者如亲人,沟通时要态度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要理解与尊重他们,耐心倾听他们对护理的要求和意见,尽可能给予满足,做不到的要予以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安全、舒适和信任感,以消除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
4.2耐心与细致老年病人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说话啰嗦、重复、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如有些老年病人自控能力差,情绪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心情好时,谈古论今;差时,沉默不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大发脾气,冷静后又后悔莫及。甚至有些老年人固执己见,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我们护理人员要稳定患者的情绪,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病人,要对他们宽容,并耐心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自强、自尊的心态。做好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合理的安排作息,帮助病人建立不畏老、不怕老的健康自我意识,因此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4.3关心与帮助老年病人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缺乏自理能力,对诊断、治疗疑虑较多,对预后更加担心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宜高蛋白、低热能、低脂肪、低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帮助病人生活护理:对无陪伴的行动不便者应搀扶或给轮椅协助其检查和室外活动,协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使他们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舒适,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总之,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情绪的好坏对健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心理护理,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处于健康愉快状态。
【关键词】老年病人;心理;护理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趋势,我国已跨入了老年人口国度行列。老年病人的比例也相应增高。老年病人大多病程长、恢复慢、易反复、疗效差且发病率、住院治疗率比其他年龄组高,他们的心理变化和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影响着身心健康。因此,做好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1老年病人的护理特点
1.1护理难度大老年人患病有很多特点,虽属同一种疾病,但与青年人表现不同,老年病人听力下降、记忆力差,造成主诉不确切,回答病史含糊。老年病人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降低和疼痛阈增高等。患病时体温增高不明显、对疼痛的反应不敏感,从而造成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老年病人病情复杂多变,同时患几种病,从而易造成貽误诊治或误诊、漏诊。所以,要多观察病情变化,因老年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痴呆、自理能力差、心理上固执不合作等,因此,老年病人的护理难度大。护理人员要掌握老年病的特点,善于观察病情变化,从不明显、不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中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
1.2护理任务重老年病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处于衰退阶段,造成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恢复缓慢、常留有各种后遗症。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65岁以上住院的老年人常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肥大、肿瘤、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死率高的如:脑出血、呼吸衰竭、中毒性肺炎、急性心肌梗塞,尤其是肿瘤威胁最大。
1.3心理护理要求高老年病人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经常表现出精神过度紧张、前顾后虑、忧郁、焦虑、惊恐不安等心理变化。加之,五官失灵、行动不便、心理上处于痛苦不堪的状态。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往往向护理人员探问自己的病因、病情、治疗用药和手术的安全性,甚至喋喋不休地询问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微小问题和预后情况。有的老年人还怀疑诊断的正确性,向医护人员提出质疑,甚至发脾气。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比躯体护理更重要。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特点,尽可能满足老年病人的心理需要,以使护理更有成效。
2老年病人心理活动因素
老年人都希望晚年生活安定舒适,能健康长寿,患病之后,心理活动则是多种多样的。老年病人共同的心理特点是性格比较固执,适应力差,承受外界刺激能力差,想自己少,考虑子女多。老年病人的心理反应与很多因素有关,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病人情绪反应和意志状态较好;反之,没有文化或文化程度较低的病人在性格上多数比较固执,情绪低沉。经济条件比较好的病人无后顾之忧,心理状态较好;反之,条件不好者,思想压力大,情绪不佳。病人的心理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共同的一面。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才能收到效果。
3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
3.1孤独依赖心理老年人最怕孤独与寂寞,生病后更明显,老年人生活常不能完全自理,甚至完全依靠他人,一旦患病,环境改变了,这种心理更加强烈。因此,护理人员对老年患者态度要热情、关心、体贴他们,言语要和蔼,不要勉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和他们谈心,还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安静的环境。在身体状况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娱乐活动。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护士要多抽时间陪护,可为其阅读报刊杂志、讲新闻,让他们的心情愉快,生活得更加充实,以便减轻孤独感。同时要取得家属的配合,在家属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陪陪老人,按时探视。对于不必绝对卧床的老人,让其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在自我照顾中体会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减轻依赖感。
3.2紧张恐惧心理老年病人好凭生活经验来判断自己的病情,而对医学知识了解甚少,担心病情是否会引起生命危险,心理上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尤其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常处于消极自责状态,难以解脱,对此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为耐心说服、解释,当病人询问病情时,应尽可能给予明确答复,说话肯定,不能吞吞吐吐,使病人产生疑虑,让他们对病情有正确的认识。另外,帮助老年人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衰老的过程,帮助他们制订生活计划,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3.3焦虑多疑心理焦虑是病人对疾病造成的危害所产生的情绪反应。住院病人常对环境刺激过于敏感,情绪起伏强烈。担心自己会给家人带来麻烦,尤其是丧偶老人表现明显。一些慢性病人和诊断不明病人表现为对别人的好言相劝将信将疑,既想了解疾病的信息,又对听到的一些解释抱有怀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等等。针对这样的病人,护理人员要经常与他们谈心,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有目的的进行思想工作。对病人要多安慰,少刺激,使其对医护人员有信任感,使病人感到病房家庭化,才能安心治疗养病。对慢性病长期住院的病人,关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可适当对患者讲解,使之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3.4悲观抑郁心理患病后丧失了劳动力,病人情绪往往变得异常悲观,通常表现为言寡行独,厌恶社交,抑郁痛苦,对生活缺乏信心。护士首先要帮助病人端正疾病的认识,使他们面对现实。要以真诚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选择有利机会与他们谈心,听其叙说苦衷,并帮助他们分析其处境。还可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讲解情绪与健康的关系,说明稳定的情绪可以增强自身免疫系统功能,有助于抗病等,解除他们心理上的压力,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振作起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5愤怒暴躁心理这类患者在治疗时,心理上会有不同程度的顾虑,其主观上愿意和护士密切配合,但是如果出现不理想的治疗效果,就会感到一切不如意,产生愤怒与暴躁的心情,甚至对自己发无名火,其真实目的是乞求得到同情和支持,期望尽快恢复健康。针对这种情况,护士在耐心接受的同时,倾听其陈述,使患者有安全感。要以支持的态度使其安定下来,使之建立起乐观的信心,现实的看待自己的疾病,对消除顾虑,稳定情绪特别有利。
4护理体会
4.1理解与尊重老年病人阅历深,知识和生活经验丰富,工作上有成就,在家庭、社会中有地位,因而自尊心较强。患病后,离开了多年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和亲人团聚的温暖家庭,住进了陌生的医院,受医院规章制度的约束,家庭、社会角色的改变,使老年病人的自尊受到压抑,加之,孤独、焦虑、忧郁和痛苦。护理人员在交谈、处置时要热心、耐心、视患者如亲人,沟通时要态度和蔼,服务要热情周到,要理解与尊重他们,耐心倾听他们对护理的要求和意见,尽可能给予满足,做不到的要予以耐心诚恳的解释,使他们产生安全、舒适和信任感,以消除各种不利的心理因素。
4.2耐心与细致老年病人身心衰老,反应迟钝,说话啰嗦、重复、口齿不清或语无伦次。如有些老年病人自控能力差,情绪易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心情好时,谈古论今;差时,沉默不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就大发脾气,冷静后又后悔莫及。甚至有些老年人固执己见,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我们护理人员要稳定患者的情绪,要以深切的理解与真诚的善心去感化病人,要对他们宽容,并耐心地为他们服务。帮助他们正视现实,鼓励他们振作精神,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获得自强、自尊的心态。做好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合理的安排作息,帮助病人建立不畏老、不怕老的健康自我意识,因此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是战胜疾病的重要支柱。
4.3关心与帮助老年病人年老体弱,力不从心,缺乏自理能力,对诊断、治疗疑虑较多,对预后更加担心等。因此护理人员要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宜高蛋白、低热能、低脂肪、低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帮助病人生活护理:对无陪伴的行动不便者应搀扶或给轮椅协助其检查和室外活动,协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做到:发药到手,看服到口。使他们感到家庭般的温暖、舒适,使他们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总之,我们的服务对象是病人,病人的心理活动主要由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情绪的好坏对健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极其重要的。通过心理护理,能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处于健康愉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