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中动协福建志愿者“护飞行动”的第三天,志愿者们来到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了解这片“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泉州湾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港口,2003年建立泉州湾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已恢复种植红树林面积近7000亩,目前是东南沿海人工恢复面积最大、成长最好的集中连片红树林,已成为泉州市乃至福建省的一张生态名片,不仅保存了泉州悠久的历史,也为栖息于此的湿地生物和南来北往的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得到改善,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民众的爱鸟护鸟素养高了,如果能够加大保护力度,让生态不断向好发展,不仅仅会让我们和后世子孙受益,其影响力更能够辐射整个闽台地区乃至海外,是展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极佳平台。
透过红树林,一座大桥跃入眼中。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南洛阳、北赵州”之洛阳桥。咦?历史上洛阳江“潮狂水急”,该桥有何绝招,竟抵御了千年的海潮冲刷而屹立不倒呢?
看,“筏型基础”法构筑的船形桥基,石块之间有很多缝隙,海浪击打很易将其冲垮,而海水腐蚀,也使桥基无法用铸铁固结。原来,北宋泉州人想到了用牡蛎固定大桥。牡蛎一旦与石头“亲密接触”,就坚固得很难铲下来。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小小的牡蛎,竟造就了大桥千年不倒的神话,或堪称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诠释了。听说多个朝代都有立法:捕铲桥附近牡蛎的,须“徒二年”。因而桥附近的牡蛎都能安心颐养天年,可算是古代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古人懂得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今人做得如何呢?我们的目光回到现代这片人工红树林。2000年起,林业部门大力种植红树林,从最初的200多亩原生林,增加到7000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听说这里的红树林有三大主力部队——秋茄、桐花树、白骨壤。
秋季到来,秋茄的胎生小苗变紫了,长相也越来越很像茄子。
桐花树跟秋茄一样,它也是胎生的。它还有个大招——它们的叶子整天跟海水打交道,知道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会通过“汗腺”把盐排出去。
白骨壤。名字有点惊悚,这是因为它的茎干是白色的,果实是红树林家族里被当成食品吃得最多的,也是宴会上的特色佳肴。
泉州湾河口湿地这里,是白骨壤和桐花树在太平洋西岸自然分布的最北界。再往北,几乎就看不到野生的白骨壤和桐花树了。
红树林是著名的“海岸卫队”,可防风护岸、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止赤潮,而且养育了无数生物,还提供了众多海鲜美食……
弹涂鱼,“海陆两栖特战队”战士,它能游泳、能登陆、能跳舞、能爬树,几乎是鱼类中的全能选手。它的肉质极为鲜美,为此当地居民有道最爱的特色美食“跳跳豆腐汤”就是以弹涂鱼为食材的。
还有招潮蟹。有一只大螯,随时“耍大刀”,知道为什么吗?可以吓退敌手,又可以吸引异性,一举两得。
丰富的食物,引来了众多的鹭科猎手来此。
夜鹭大多昼伏夜出,红眼睛是它们的夜观利器。
白鹭是红树林中人丁兴旺的鸟类家族,大白鹭也经常来到这里觅食。
看到这么多生物在雨中怡然自得地生活,认真做记录的我们,也很为它们高兴。
洛阳桥头游人众多,是进行动保宣传的极佳窗口。我们兵分几路,在群众中发放2018全国志愿者护飞行动宣传单和福建湿地保护通识宣传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的理念。
我们参观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这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洛阳桥在泉州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皇佑五年(1053年)兴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石桥长1200米,宽5米,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20多米宽,1000米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而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浮运法。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陽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附近,引起当时当地的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被誉为“亚洲重要湿地”。像这样生态与人文历史如此融洽的范例,国内似乎也并 不多见。以后这里或可以作为科普基地之一,针对社会大众开展各种动保活动。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而泉州城、洛阳桥与红树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写下令人泪如泉涌的乡愁名篇《洛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古老的泉州,多少台胞和海外侨胞的原乡。碧海蓝天、红树古桥,是他们的乡愁,也是我们在地人的追求。
我们相约,今后在全省各地市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的保护活动,不断壮大野保力量,努力提高全民尤其广大未成年人的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公众参与保护搭建平台,为主管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献计献策。我们将在今后的志愿者行动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透过红树林,一座大桥跃入眼中。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南洛阳、北赵州”之洛阳桥。咦?历史上洛阳江“潮狂水急”,该桥有何绝招,竟抵御了千年的海潮冲刷而屹立不倒呢?
看,“筏型基础”法构筑的船形桥基,石块之间有很多缝隙,海浪击打很易将其冲垮,而海水腐蚀,也使桥基无法用铸铁固结。原来,北宋泉州人想到了用牡蛎固定大桥。牡蛎一旦与石头“亲密接触”,就坚固得很难铲下来。这种用生物加固桥梁方法,古今中外,绝无仅有。小小的牡蛎,竟造就了大桥千年不倒的神话,或堪称总书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诠释了。听说多个朝代都有立法:捕铲桥附近牡蛎的,须“徒二年”。因而桥附近的牡蛎都能安心颐养天年,可算是古代野生动物保护的成功案例……
古人懂得与自然和谐发展,那么今人做得如何呢?我们的目光回到现代这片人工红树林。2000年起,林业部门大力种植红树林,从最初的200多亩原生林,增加到7000亩,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听说这里的红树林有三大主力部队——秋茄、桐花树、白骨壤。
秋季到来,秋茄的胎生小苗变紫了,长相也越来越很像茄子。
桐花树跟秋茄一样,它也是胎生的。它还有个大招——它们的叶子整天跟海水打交道,知道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所以会通过“汗腺”把盐排出去。
白骨壤。名字有点惊悚,这是因为它的茎干是白色的,果实是红树林家族里被当成食品吃得最多的,也是宴会上的特色佳肴。
泉州湾河口湿地这里,是白骨壤和桐花树在太平洋西岸自然分布的最北界。再往北,几乎就看不到野生的白骨壤和桐花树了。
红树林是著名的“海岸卫队”,可防风护岸、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防止赤潮,而且养育了无数生物,还提供了众多海鲜美食……
弹涂鱼,“海陆两栖特战队”战士,它能游泳、能登陆、能跳舞、能爬树,几乎是鱼类中的全能选手。它的肉质极为鲜美,为此当地居民有道最爱的特色美食“跳跳豆腐汤”就是以弹涂鱼为食材的。
还有招潮蟹。有一只大螯,随时“耍大刀”,知道为什么吗?可以吓退敌手,又可以吸引异性,一举两得。
丰富的食物,引来了众多的鹭科猎手来此。
夜鹭大多昼伏夜出,红眼睛是它们的夜观利器。
白鹭是红树林中人丁兴旺的鸟类家族,大白鹭也经常来到这里觅食。
看到这么多生物在雨中怡然自得地生活,认真做记录的我们,也很为它们高兴。
洛阳桥头游人众多,是进行动保宣传的极佳窗口。我们兵分几路,在群众中发放2018全国志愿者护飞行动宣传单和福建湿地保护通识宣传册,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湿地的理念。
我们参观中国第一座海湾大石桥洛阳桥(原名万安桥),这是古代著名跨海梁式石构桥,在中国桥梁史上与赵州桥齐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之为“中国古代桥梁的状元”。洛阳桥在泉州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皇佑五年(1053年)兴建,嘉佑四年(1059年)建成。历时六年。石桥长1200米,宽5米,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全部用巨大石块砌成。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20多米宽,1000米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而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多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浮运法。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洛陽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附近,引起当时当地的造桥热潮,先后造了十大石桥,其中建在晋江上的安平桥,规模更是宏伟。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被誉为“亚洲重要湿地”。像这样生态与人文历史如此融洽的范例,国内似乎也并 不多见。以后这里或可以作为科普基地之一,针对社会大众开展各种动保活动。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而泉州城、洛阳桥与红树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写下令人泪如泉涌的乡愁名篇《洛阳桥》: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
最后是我,晚归的诗翁/一千零六十步,叠叠重重/想叠上母亲、父亲的脚印/叠上泉州人千年的跫音/但桥上的七亭九塔,桥下的石墩,墩上累累的牡蛎/怎认得我呢,一个浪子/少小离家,回首已耄耆……
古老的泉州,多少台胞和海外侨胞的原乡。碧海蓝天、红树古桥,是他们的乡愁,也是我们在地人的追求。
我们相约,今后在全省各地市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的保护活动,不断壮大野保力量,努力提高全民尤其广大未成年人的生态保护意识,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公众参与保护搭建平台,为主管部门开展保护工作献计献策。我们将在今后的志愿者行动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