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手这个4(一)班,还不到一个月来,就陆续听见一些同学来汇报:“报告老师,我放在抽屉的转式铅笔不见了,”“老师我放在抽屉的牛奶没了”“老师,我的早餐钱做完操后不见了。”唉!班里总有学生丢东西,开学时间不久,可已经发生十多起了。我觉得这个问题等待解决,已刻不容缓。
走进教室,里面鸦雀无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灿若桃红的笑脸,我实在不想大动干戈,搞成三堂会审,这样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搞不好冤枉了哪个同学,让他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可能影响他的人生,我岂不成了千古最罪人。我定了定神,班里的孩子我虽然才认识四周,但也有几分了解,也从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过班上的学生,隐约中我猜想是小光和小力干的,他们都是外地学生,家境困难,几乎不会有零花钱。但我从侧面问过他,他们矢口否认,再者我也不想给他们冠上“小偷”的帽子。记得我小时侯,老师曾抓过一个“偷”别人钱的“小偷”,现在偶尔在路上碰见那个同学,我还总想到他小时候的这件事,觉得他望人的眼神总躲躲闪闪的。我不想伤害学生,但我必须教育他们。
我回过神来,面带微笑看了看孩子们,说了句:“老师已经把小偷找到了!……”话还没说完,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我示意他们静下来:“同学们,要是你见到了这个“小偷”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五分钟以后,请你们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小偷听。”
五分钟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第一次不用我提醒就安静下来了,那一张张小脸充满着期待。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画了一个面带沮丧的卡通人物图象,孩子们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们,小偷已经抓到了,就在这黑板上,现在你们可以教训他了,他能听到我们讲话。”“哦……”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孩子们满怀期待变成了失望,但他们还是按小组轮流教训“小偷”。有的说:“小偷啊,你真坏,你拿了我最心爱的铅笔,是爸爸从上海买回来给我的生日礼物。”说完,小女孩的眼睛红红的,像要哭的样子。有一个男孩说:“小偷,你偷了我一元钱,那可是我的早餐钱呢,害得我那天早上吃不上早餐!把肚子都饿坏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轮到第五组时,显然他们已经把黑板上的卡通人当成真正的小偷了。小玲说:“你这个小偷,虽然没有拿过我的东西,但是这种坏习惯对你没有好处,如果不改,长大后,你会吃大亏的!”小钢说:“也许你是我的好朋友,但是你的这个小伎俩一旦被人戳穿,你肯定会失去很多朋友的,没有朋友的日子是没有趣味的。”最激动的是小江,竟然用手指点着画龇牙咧嘴的说:“你这个小偷,如果再这样下去,以后公安叔叔会把你抓进监狱的。”
我用余光看台下的小光和小力,他们虽然装着若无其事,但眼中分明有很多不安和紧张,脸有些微红。
结束的时候我说:“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意见,小偷小摸的习惯确实不好,甚至会影响你一生。有这样习惯的同学,希望你改正。我不希望今天大家对黑板上这个人说的话,下次是对着你说,如果这样,你受得了吗?”
以后的日子,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班里“拿东西”的现象绝迹了,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没有孩子再来向我报告。
我想孩子是纯真的,只是有时他们分不清是非,或是他们即使知道是非,因为年幼的原因,却控制不住自己。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去伤害孩子,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永远的伤痛。所以我们并不能当法官,当面指出对与错,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对“小偷”深恶痛绝的社会。可是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也是要纠正的,用与虚幻人物对话去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教育了孩子,我想这也是教育上的成功吧。
(责任编辑:薛剑刚)
走进教室,里面鸦雀无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灿若桃红的笑脸,我实在不想大动干戈,搞成三堂会审,这样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搞不好冤枉了哪个同学,让他背上沉重的精神负担,可能影响他的人生,我岂不成了千古最罪人。我定了定神,班里的孩子我虽然才认识四周,但也有几分了解,也从以前的班主任那里了解过班上的学生,隐约中我猜想是小光和小力干的,他们都是外地学生,家境困难,几乎不会有零花钱。但我从侧面问过他,他们矢口否认,再者我也不想给他们冠上“小偷”的帽子。记得我小时侯,老师曾抓过一个“偷”别人钱的“小偷”,现在偶尔在路上碰见那个同学,我还总想到他小时候的这件事,觉得他望人的眼神总躲躲闪闪的。我不想伤害学生,但我必须教育他们。
我回过神来,面带微笑看了看孩子们,说了句:“老师已经把小偷找到了!……”话还没说完,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我示意他们静下来:“同学们,要是你见到了这个“小偷”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五分钟以后,请你们把你想说的话说给小偷听。”
五分钟很快过去了,孩子们第一次不用我提醒就安静下来了,那一张张小脸充满着期待。我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迅速画了一个面带沮丧的卡通人物图象,孩子们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孩子们,小偷已经抓到了,就在这黑板上,现在你们可以教训他了,他能听到我们讲话。”“哦……”教室里又是一片嘈杂,孩子们满怀期待变成了失望,但他们还是按小组轮流教训“小偷”。有的说:“小偷啊,你真坏,你拿了我最心爱的铅笔,是爸爸从上海买回来给我的生日礼物。”说完,小女孩的眼睛红红的,像要哭的样子。有一个男孩说:“小偷,你偷了我一元钱,那可是我的早餐钱呢,害得我那天早上吃不上早餐!把肚子都饿坏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轮到第五组时,显然他们已经把黑板上的卡通人当成真正的小偷了。小玲说:“你这个小偷,虽然没有拿过我的东西,但是这种坏习惯对你没有好处,如果不改,长大后,你会吃大亏的!”小钢说:“也许你是我的好朋友,但是你的这个小伎俩一旦被人戳穿,你肯定会失去很多朋友的,没有朋友的日子是没有趣味的。”最激动的是小江,竟然用手指点着画龇牙咧嘴的说:“你这个小偷,如果再这样下去,以后公安叔叔会把你抓进监狱的。”
我用余光看台下的小光和小力,他们虽然装着若无其事,但眼中分明有很多不安和紧张,脸有些微红。
结束的时候我说:“刚才同学们都发表了意见,小偷小摸的习惯确实不好,甚至会影响你一生。有这样习惯的同学,希望你改正。我不希望今天大家对黑板上这个人说的话,下次是对着你说,如果这样,你受得了吗?”
以后的日子,让我感到意外的是,班里“拿东西”的现象绝迹了,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没有孩子再来向我报告。
我想孩子是纯真的,只是有时他们分不清是非,或是他们即使知道是非,因为年幼的原因,却控制不住自己。我们做老师的不能去伤害孩子,不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永远的伤痛。所以我们并不能当法官,当面指出对与错,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对“小偷”深恶痛绝的社会。可是孩子的行为习惯确实也是要纠正的,用与虚幻人物对话去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教育了孩子,我想这也是教育上的成功吧。
(责任编辑:薛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