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很广泛,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9年,知网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逐年增加,不是阐述思维导图对作文教学的优化功能,就是列举思维导图的应用策略。给读者的印象是:只要用了思维导图,就有利于作文教學。甚至,思维导图是作文神器——有了它,学生作文手到擒来。可是,笔者和课题组老师针对相当多的案例研究发现,思维导图的应用存在诸多病症,效用甚微。
病症之一:美化过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锻炼思维的工具,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发明。它有机综合了图形、文字等形式,能够围绕中心主题,借助各种线条、图表呈现各个主次主题间的隶属关系,有效地建立起主题关键词和图像、空间等的记忆衔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梳理素材、唤醒感官、布局谋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文字和语言等信息,大脑对颜色、粗细线条的变化、图象更为敏感,能够形成较好的适时记忆,提高思维的效率。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一旦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用色、勾线、构图上,耗费的精力过多,用于文字创作的精力就会偏少,不利于语言的外化。重画图,轻写作,这是症结。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定位思维导图的功能:它是一种工具,不是化妆品。教师应该把握导向,例图展示须不华丽不复杂,思路清晰,重点明了。对写作提出明确的指引方向:分清结构层次,简化图形制作。主题图只需勾勒轮廓,无须着色。每级分支至多配一个简笔小图,各分支线条色彩不求五彩缤纷。整体绘制思维导图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文字创作。这样,写作教学才能主次分明,轻重有度。
病症之二:配文过繁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方法,能够直观地、有层次地显示出素材之间的层级关系,便于学生后续的筛选与加工。将零碎分散的素材用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导图整理出来,比单纯抽象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感知、接受。而且,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符号运用于思维导图,在突出主题词的基础上,图表的无限延伸性还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一方面汇总了写作素材,将能想到的符合条件的素材都写下来,做到素材的最大化集合,另一方面将写作素材分类,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做到素材的条理化。
教师批阅作文时发现,全班有半数学生素材雷同,没有跳脱课堂讨论和教师图例的范围。为什么思维导图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思维导图类似于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与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是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实现工具价值的根本在于:思维导图要与学生的认知网络发生有机的同化顺应,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它要求中心主题突出、层级结构清晰、关键词提炼准确,各分支的逻辑顺序梳理合理、言简意赅。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无论是自己绘图还是指导学生绘图,都重视关键词的提炼,减少绘制的书写量,从而激活写作的灵感。
病症之三:支架过僵
完成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和语汇,还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小学生作文,普遍难在谋篇布局。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作文支架,解决学生的难点。结构支架,就是抓住中心主题,向外分支,分清开头、中间、结尾,梳理逻辑关系。
小学生尚不具备文章结构的创新能力,通常只能依葫芦画瓢,迁移教师的结构支架,填充个人素材,形成自己的写作架构。支架范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好的范例,能激发兴趣,方便迁移,得心应手。不好的范例,则索然无味,产生不了预定的正向迁移作用。无论写人、绘景还是记事,用一种支架模式,一招打天下,常常沦为泡影。以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结构框架,去套所有的作文,等同于结构的缺席。
思维导图作为非线性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并非万能。教师应当根据作文类型、学生偏好,灵活选择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括号图、圆圈图、流程图、树状图、桥形图等。在导图基本类型中,就有八大分类,而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图。适应小学生的心理,有些作文名师更是拓展出好多变式,譬如流程图,就创制出蛇形图、坐标图、糖葫芦图,气泡图变出鱼骨图、扇形图。形态多样的图例,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满足求新求异的欲望,方便按图索骥、布局谋篇。
目前,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出现病症,乃属正常。正如每一项研究都需要潜水探底的勇气、求真务实的志气、凝心探索的静气。假以时日,科学而系统的思维导图应用路径一定能绘制成功,我们课题组成员正勉力前行。
病症之一:美化过度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的锻炼思维的工具,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发明。它有机综合了图形、文字等形式,能够围绕中心主题,借助各种线条、图表呈现各个主次主题间的隶属关系,有效地建立起主题关键词和图像、空间等的记忆衔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小学生梳理素材、唤醒感官、布局谋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较于文字和语言等信息,大脑对颜色、粗细线条的变化、图象更为敏感,能够形成较好的适时记忆,提高思维的效率。但是,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一旦将大量的时间花在用色、勾线、构图上,耗费的精力过多,用于文字创作的精力就会偏少,不利于语言的外化。重画图,轻写作,这是症结。
因此,我们需要准确定位思维导图的功能:它是一种工具,不是化妆品。教师应该把握导向,例图展示须不华丽不复杂,思路清晰,重点明了。对写作提出明确的指引方向:分清结构层次,简化图形制作。主题图只需勾勒轮廓,无须着色。每级分支至多配一个简笔小图,各分支线条色彩不求五彩缤纷。整体绘制思维导图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腾出大量时间用于文字创作。这样,写作教学才能主次分明,轻重有度。
病症之二:配文过繁
美国图论学者哈里有一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导图是一种形象化的思维方法,能够直观地、有层次地显示出素材之间的层级关系,便于学生后续的筛选与加工。将零碎分散的素材用形象的、直观的思维导图整理出来,比单纯抽象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感知、接受。而且,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符号运用于思维导图,在突出主题词的基础上,图表的无限延伸性还可以极大地引发学生的丰富联想,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一方面汇总了写作素材,将能想到的符合条件的素材都写下来,做到素材的最大化集合,另一方面将写作素材分类,一清二楚,一目了然,做到素材的条理化。
教师批阅作文时发现,全班有半数学生素材雷同,没有跳脱课堂讨论和教师图例的范围。为什么思维导图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思维导图类似于大脑中的地图,完整地将思维、想法呈现出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的内容与结构,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是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工具。实现工具价值的根本在于:思维导图要与学生的认知网络发生有机的同化顺应,生成新的知识结构。它要求中心主题突出、层级结构清晰、关键词提炼准确,各分支的逻辑顺序梳理合理、言简意赅。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无论是自己绘图还是指导学生绘图,都重视关键词的提炼,减少绘制的书写量,从而激活写作的灵感。
病症之三:支架过僵
完成一篇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素材和语汇,还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小学生作文,普遍难在谋篇布局。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作文支架,解决学生的难点。结构支架,就是抓住中心主题,向外分支,分清开头、中间、结尾,梳理逻辑关系。
小学生尚不具备文章结构的创新能力,通常只能依葫芦画瓢,迁移教师的结构支架,填充个人素材,形成自己的写作架构。支架范例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好的范例,能激发兴趣,方便迁移,得心应手。不好的范例,则索然无味,产生不了预定的正向迁移作用。无论写人、绘景还是记事,用一种支架模式,一招打天下,常常沦为泡影。以一成不变的僵化的结构框架,去套所有的作文,等同于结构的缺席。
思维导图作为非线性思维的可视化工具,并非万能。教师应当根据作文类型、学生偏好,灵活选择思维可视化工具,如括号图、圆圈图、流程图、树状图、桥形图等。在导图基本类型中,就有八大分类,而不必拘泥于某一种图。适应小学生的心理,有些作文名师更是拓展出好多变式,譬如流程图,就创制出蛇形图、坐标图、糖葫芦图,气泡图变出鱼骨图、扇形图。形态多样的图例,构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满足求新求异的欲望,方便按图索骥、布局谋篇。
目前,思维导图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尚处于尝试、摸索阶段。出现病症,乃属正常。正如每一项研究都需要潜水探底的勇气、求真务实的志气、凝心探索的静气。假以时日,科学而系统的思维导图应用路径一定能绘制成功,我们课题组成员正勉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