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解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_he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快乐体育随日本生涯体育的开展而提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克服困难、完成目标,获得愉悦感,从而提高提高终身化。本文对快乐体育的基本概念、异化、教学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加深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理解与实施。
  关键词 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和终生体育理念的提出,如何培养人们终身体育意识成为热门话题。有研究表明,内在动机和身体锻炼的相关比较一致:内在动机越高,身体锻炼越多[1]。青少年作为发展终身体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群体,如何发展青少年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成为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问题,而快乐体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快乐体育的基本概念
  (一)快乐体育思想的产生与传入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涯体育的开展,学校体育开始由“学校为中心的体育”转向“与一生相连的体育”,这种体育把运动作为目的和内容,重视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体会其中的乐趣,提倡自发的、自主的学习。人们称为快乐体育[2]。
  80年代初,快乐体育的观点传入我国。包昌明、姜允哲、毛振明等学者都曾发表文章论述快乐体育思想。后来又召开过两次中日学校体育研讨会,快乐体育很快传播开来[3]。
  (二)快乐体育的本质及内涵
  快乐体育注重学生从事运动本身的价值[4]。快乐体育理论强调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三)快乐体育的主要理论
  快樂体育又称运动目的论,它是相对运动手段论提出的一种体育理论。呼伊金卡和卡伊路易斯的游戏论都认为文化产生的动力来自人们对游戏的感动和热衷之中。竹之下则认为,运动的欲求满足在于个体日标的达到。运动的乐趣也在于此[2]。
  快乐体育强调学生自己制定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喜悦感和完成目标后获得的成就感,通过这些来提升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从而体会体育运动中的快乐。
  二、快乐体育对终身体育的促进作用
  快乐体育的推广会对终身体育实施产生推动作用。想要实现终身体育,重点在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而快乐体育可以完成这一问题。快乐体育的基本在于:学生通过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完成目标等获得愉悦感和自我满足。这会使学生对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这种对某个运动项目的兴趣则会支持他在离开学校后仍持续进行体育运动,进而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毛振明提出“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充分理解运动与自己的关系,充分理解运动的内在本质,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热爱运动,养成习惯以至终生”[2]。
  三、对快乐体育的异化及其表现
  (一)将快乐体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体系;而非一种教学形式。快乐体育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克服困难、要突破自我,而非只是嬉笑、打闹。
  (二)为了快乐而快乐
  快乐体育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认为它就是快乐的从事体育活动。许多体育教师对快乐体育的理解就出现了这样的偏差,认为依据快乐体育的理论来上体育课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体会到快乐,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学生快乐上,而忽视了原本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一节体育课甚至一学期体育课都没有学到运动技能。快乐体育是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通过完成目标、提升自我来感到快乐。它强调的是精神层面持久的快乐,而非短暂的、毫无意义的快乐。
  (三)学生决定教学内容
  在快乐体育中强调学生制定学习目标,通过达到目标来获得满足感。快乐体育中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指的是老师根据学生的总体情况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在完成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要达到的目标,老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四、快乐体育的教学方法特点
  (一)采用“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
  快乐体育多采用“目标学习”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制定一个简单的目标→通过学习完成目标→体验成功感→制定更高的目标”来一步一步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在一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从而将运动项目终身化。
  (二)尊重学生的学习动机
  每名学生学习体育都有一定的动机。快乐体育尊重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动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让学生将这些学习动机转化为学习目标,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与教学目标统一起来。
  (三)在较高学段广泛采用“选择性教学”
  在高中、大学这样较高的学段,快乐体育多采用“选择性教学”。因为在这些学习阶段的学生大多初步了解自己想要学习什么,通过选择性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过于分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可以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五、结语
  快乐体育产生于日本生涯体育的发展时期,在传入中国后引起热议。其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而产生的愉悦感。其大力开展对实现终身体育具有积极意义。但在传入我国后,许多教师望文生义,对其理解产生了偏差。
  参考文献:
  [1] 李京城.锻炼心理学[M].高等教出版社.2009.08.
  [2] 毛振明.日本的新体育——快乐体育简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7(1):84-94.
  [3] 段旭光,符谦,王阳.快乐体育异化的原因、危害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27(2).
  [4] 刘海元,周登嵩.论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其提出的基本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25(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以学生为中心”体育课堂教学理念就是要尊重学生身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尊重学生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自然情感,尊重学生身体活动的社会属性。笔者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程理念的策略:坚持不懈地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育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自然属性,有效地促进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大学体育教学已经到了需要改革的局面,尤其是要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优化,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成效。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新形势下大学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足,然后提出了优化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措施,希望可以对大学体育教学起到一定參考帮助作用。  关键词 新形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在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这些问题行为一旦出现,不但会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还会影响到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实现。鉴于此,本文就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简单的界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存在教学实践基地类型单一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教学实践 基地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田径教学是高中体育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目前高中田径教学受传统教育体制影响,还存在教学模式落后、学生兴趣不高、教师思想观念落后、田径设施投入不足及未形成健全的教学评价体制等问题,影响教学质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望給予高中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