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材和试卷都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于广大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收获良多。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感悟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27-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材和试卷都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于广大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收获良多。
一、课改之本,在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问题意识、个性化学习、主体性学习,开放性教学,建构性教学。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去教,而要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去学。以往的语文课堂由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不够,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的现有习惯,教师过分关注自身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以至于课堂常常变成了教师激情澎湃的演讲,苦口婆心的说教,语重心长的告诫。课堂上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听得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考场上想的绞尽脑汁,头痛欲裂;评卷时恨声一片,叹息连连。这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与以往教学上存在的误区密不可分。因此,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之根本。
二、课改之后,并不代表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过时
对于文本层次的划分,是学生应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但是课改以来,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太陈旧,太死板,不是素质教育,可事实上,如果学生对文本层次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内容的深挖和技巧的赏析都会失去依据,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春江花月夜》,如果学生不明白文本的内部层次,,就不能真正读懂诗的内容,在探讨作品主旨和赏析表达技巧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学形式、手段的革新是表,教学理念的革新才是本。教师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设计合情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只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表达能力为最终目的,教学手段的选择只要适当,无所谓新旧与好坏。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简单,实则有效。
三、课改之后,要注重从单篇教学到单元的教学的转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三个诗歌单元,分别是“主旨”“意境”“音韵之美”。与过去必修教材的古代诗歌编排相比,相对就深入和深刻了许多,集中一个单元进行某一个侧面的深入学习。要认识到,教材的这种刻意编排,并不是在玩花样,耍手段,而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为语文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一项语文能力的教学训练,离开了连续几次的重复和实践,要求学生一学就会,一讲就懂,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就需要教师从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八面突围的单篇教学转变为重点突出目标集中的单元教学。不再奢想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解决完所有的问题,而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以突破,让学生获得某一方面的深刻印象,让这种印象进而内化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能力训练才会从不可知不可预见变成有序有效的训练,也才能够从某种角度上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四、课改之实,在于方法要灵活,训练要到位
课改注重分析学情,提升能力,就必然要求教师要机动灵活的进行教学实践。
就写作教学来说,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每天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就需要利用平时灵活多样的练习来完成,或分类积累,或模仿创新。尤其需要在训练方法上下功夫。北京特级数学教师孙维刚有一个独特的训练方法,他为学生开创了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受此启发,在作文训练中可尝试一文多写(从不同角度),多写归一(运用同一种结构),多文归一(寻找共同的规律)。这样布置一道作文题学生就反复练了三四次,不仅对这一话题或材料的理解更深入,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如给材料的话题作文“留一道缝隙”的写作:一文多写可以从“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解中心论点,而这三个角度的写作都可以统一在一种结构下,或是横向并列式结构,或是纵向递进式结构,或是正反对比结构。这样一来,一道作文题就可以有十几种写法,但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写了两三次之后,可以只列提纲不写全文,也能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再说多文归一,作为议论文,所有这些文章又都必须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而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就会发现自己是行文结构掌握的不好,还是论证方法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或是在分解中心论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比写一次泛泛地改改评评下次再换个题目再泛泛地改改评评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学的路上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唐建新老师说的好:“语文教师应该有所坚守,不轻易被蛊惑,不轻易被忽悠,不轻易被裹挟。要做到对语文胸有成竹,坚守得住自己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尽管语文学科还有诸多的问题,我们也一定能够带着问题上路,满怀憧憬前行,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带领学生曲径通幽,到达“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胜境;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带领学生进入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重境界。
关键词:语文; 新课改; 感悟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27-00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行以来,教材和试卷都在结构和内容上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对于广大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路走来,收获良多。
一、课改之本,在于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
新《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首位,主张语文教学要体现问题意识、个性化学习、主体性学习,开放性教学,建构性教学。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的不在于教师教了什么,而在于学生学了什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厢情愿地去教,而要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去学。以往的语文课堂由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分析不够,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的现有习惯,教师过分关注自身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以至于课堂常常变成了教师激情澎湃的演讲,苦口婆心的说教,语重心长的告诫。课堂上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听得眉飞色舞,兴高采烈;考场上想的绞尽脑汁,头痛欲裂;评卷时恨声一片,叹息连连。这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但与以往教学上存在的误区密不可分。因此,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之根本。
二、课改之后,并不代表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过时
对于文本层次的划分,是学生应具备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但是课改以来,有些人认为,这样做太陈旧,太死板,不是素质教育,可事实上,如果学生对文本层次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内容的深挖和技巧的赏析都会失去依据,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春江花月夜》,如果学生不明白文本的内部层次,,就不能真正读懂诗的内容,在探讨作品主旨和赏析表达技巧时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因此,教学形式、手段的革新是表,教学理念的革新才是本。教师要注意“选文的教学价值”与“学生的学习经验”相结合,设计合情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只要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交流表达能力为最终目的,教学手段的选择只要适当,无所谓新旧与好坏。有时候,读一读,查一查,想一想,议一议,再读一读……看似简单,实则有效。
三、课改之后,要注重从单篇教学到单元的教学的转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有三个诗歌单元,分别是“主旨”“意境”“音韵之美”。与过去必修教材的古代诗歌编排相比,相对就深入和深刻了许多,集中一个单元进行某一个侧面的深入学习。要认识到,教材的这种刻意编排,并不是在玩花样,耍手段,而是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因为语文学习不是举一反三,而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十反一。一项语文能力的教学训练,离开了连续几次的重复和实践,要求学生一学就会,一讲就懂,简直就是一种奢望。这就需要教师从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八面突围的单篇教学转变为重点突出目标集中的单元教学。不再奢想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解决完所有的问题,而是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加以突破,让学生获得某一方面的深刻印象,让这种印象进而内化为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能力训练才会从不可知不可预见变成有序有效的训练,也才能够从某种角度上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真正体现新课改的精神。
四、课改之实,在于方法要灵活,训练要到位
课改注重分析学情,提升能力,就必然要求教师要机动灵活的进行教学实践。
就写作教学来说,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写一篇两篇作文或老师讲评几节作文课就能提高的,它其实应该渗透在我们每节语文课里,在学生的每天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汇聚而成。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就需要利用平时灵活多样的练习来完成,或分类积累,或模仿创新。尤其需要在训练方法上下功夫。北京特级数学教师孙维刚有一个独特的训练方法,他为学生开创了解题的“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求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受此启发,在作文训练中可尝试一文多写(从不同角度),多写归一(运用同一种结构),多文归一(寻找共同的规律)。这样布置一道作文题学生就反复练了三四次,不仅对这一话题或材料的理解更深入,同时还能够发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如给材料的话题作文“留一道缝隙”的写作:一文多写可以从“为什么要‘留一道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道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道缝隙’”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解中心论点,而这三个角度的写作都可以统一在一种结构下,或是横向并列式结构,或是纵向递进式结构,或是正反对比结构。这样一来,一道作文题就可以有十几种写法,但学生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写了两三次之后,可以只列提纲不写全文,也能达到同样的训练效果。再说多文归一,作为议论文,所有这些文章又都必须由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而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就会发现自己是行文结构掌握的不好,还是论证方法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或是在分解中心论点上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比写一次泛泛地改改评评下次再换个题目再泛泛地改改评评效果要好得多。
语文教学的路上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唐建新老师说的好:“语文教师应该有所坚守,不轻易被蛊惑,不轻易被忽悠,不轻易被裹挟。要做到对语文胸有成竹,坚守得住自己已经被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方式方法。”尽管语文学科还有诸多的问题,我们也一定能够带着问题上路,满怀憧憬前行,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信念,带领学生曲径通幽,到达“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的胜境;用“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带领学生进入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