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勇气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r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江林,20世纪末毕业于集美大学地理系。志大才疏,喜欢关注经济、军事、政治形势,作为乡村生活的点缀。除了经济学的论文和优美的情书外,没发表过文章。这是第一次投稿以明心志。
  
   我从事了许多的工作,但始终离梦想还很遥远。2004年又如期而来,永远没法回来的却是我的青春、我的爱与哀愁。夜阑更深,我独坐寒灯下,从窗口望去,若明若暗的是我不很真切的过去。
  初秋,我第一次来到厦门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来到了著名华侨陈嘉庚的故乡——全国著名的文教基地集美学村。九月的酷暑未退,我到达时又正好是中午。强烈的阳光照得路边的花草树木都打不起精神。车上下来的人都手持一瓶盖子打开的矿泉水拼命地往嘴里大口大口地灌,身上衬衫的纽扣也解开到不能再打开的程度。我的大学生活或者今后的路也这么严酷吗?
  不过也不算十分的倒霉,这儿也不时能够享受一下从广阔的海面吹来的饱含水蒸气的微风。这多少会带来点动感和活力,也驱走一些热量,让人们感到一丝丝的凉爽。
  我不是一个匆忙的游客,我将在这里度过我的大学生涯——高考一战使我差不多是命中注定地接受地理专业。抱着来日方长的思想,我把行李往接新生的车一扔,就新鲜地爬到车窗大开的校车上避暑。大约用了十分钟,校车把我们这些傻乎乎的新生送到了集美大学师范学院。
  此后的三天,便是大大小小的会议开了七八次,坐得腰酸背痛屁股磨成茧。再接下去就是为期两个星期的军训。它把我们这些学生兵折腾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到处叫苦连天。最遗憾的是我渴望了十来年想打一下枪的愿望却因射击项目被取消而泡汤了。麦克阿瑟和拿破仑们可是我从小喜欢的啊,没机会当兵,连摸枪的惟一的机会也失去了,奈何!
  军训过后,我们就进入了正常的教学轨道。那些戴着厚厚眼镜的老学究拿着粉笔拼命地污染着黑板。粉笔与黑板摩擦时那叽叽喳喳的响声与教室里学生嘻嘻哈哈的谈笑声共同演奏着一场极不和谐的交响曲。我们这些对新环境里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的新生似乎来教室的目的是制造杂音而非接受知识。我就这样跟着这些坐着都觉得累的同学漫不经心、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个学期。
  我想,如果没有后来的一切,我也许就会这样深陷泥沼,跟大多数人一样平平凡凡地过完这一生,不会有什么梦想,但事实上上帝还是关爱我的。
  第二学期,我们系的老师有所调整。有一名姓游的老师来教我们政治经济学。游老师上课不像以前的老师那样照本宣科,一字不漏地让我们全盘接收。她把经济学原理和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联系来讲,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就在那个时候,我尘封已久的求知欲被她那独特的授课方式所唤醒。从此,我步入了经济管理学这门被西方学术界誉为“社会科学皇后桂冠”的殿堂。人生的目标从此明确而又清晰地勾勒出来。游老师也成为了我大学时代的第一个良师。此后的日子里,她常把图书馆里只有老师才能借阅的经济学名著借来让我阅读,同时指点我去阅读一些与经济管理有关的政治学著作。随着暑假的临近,让我永久怀念的一学期很快就结束了。由于仓促,我和游老师没有留下任何通信方式。可敬的游老师从此杳无音信。我也曾经想去集美学村寻找拜访她。但一想到我至今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就胆怯了。今天我希望改造了我的脑袋的她能够看到这篇文章,让我稍微平息一下这颗惴惴不安的心。
  悲伤过后,让我兴奋的事不期而来。大二那年,我们系搬到了校部并寄读在工商学院。在那儿我遇到大学时代的第二个良师——时任工商学院副院长的博士生导师蔡继明老师。那时他应邀担任工商学院经济学社的顾问。而我是工院经济学社的惟一一名外院学生,所以在起初的社团活动上常常像个弃儿那样躲到旁边不显眼的地方。有一次集会时,蔡老师突然对我说:“我代表学社欢迎你的加入。你是我们中的一员,你和其他人一样拥有社员权利和承担同样的责任。我们对你有信心。”从此,我才大大方方地参加社团活动。蔡老师也常给我们指导。这对我能把自学时那些杂乱无章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起了很大的帮助。在社团的两年里,我听到了许多的知名人士的学术讲座,参观了许多的企业,也从中获益不少。最直接的体现是我的一篇经济论文在集美大学首届学生经济论文大赛中获奖。这也让经常取笑我的地瓜腔的同窗们刮目相看。在当时,在我不算糟糕的大学生活中,也是一颗定心丸。
  大学的时光总是短暂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在那儿,我奠定了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的理论结构,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实践训练。所有的这些使我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去拥抱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杰出的职业经理人。那个时候,我常常感到幸运女神在不断地眷顾我,让我水到渠成地实现了一次次的跨越。三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虽然因为家门不幸及传统的铁饭碗的观念的束缚使我不能到一家已受聘的公司。但我仍秉持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角逐”的校训锐意进取,努力充实完善自我。我默默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工作了,我始终坚持背英语词汇,自学经济管理的书,报考注册会计师资格,甚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纵谈国际军事和政治局势。毋庸讳言,现实对我的打击和学习环境的欠缺多多少少使我的意念有所消退不管我是否承认。“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只有身在其中者才会有更真切的体会。我想,我理解长毛马的心情。
  我是长子。慷慨的先父除了遗传给我勇气和热忱并遗留一空宅外,更多的是留给我责任:照顾母亲和弟妹。我安心地领着国家给我的600元工资。小打小闹地在业余时间养着意大利蜜蜂,用蜂蜜和蜂王浆调剂生活,也卖钱贴补家用。直到有一天,我再也没法度过生活的窘迫难关。
  再惨也就我这地步了吧?
  穷则思变。我“无可选择”了。秉着发展的硬道理,我向久没走动的亲戚筹钱。开个没办证的小书摊,卖点纸笔,和工商管理所的人关于偷税漏税展开“斗争”——我是彻底把自己降到现实的层次生存了,我也明白书上的理论和所谓的条例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有弹性的。要不怎么说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中国特色”呢。
  我开始向银行借贷,和朋友合伙开网吧。靠着人家的关照和自己的一点点理财能力,我的流动资金多了起来。弟弟考上了大学,妹妹的工作也足以养活自己。生活对我似乎露出了仁慈的一面。
  一次偶然的机会,年纪不小的我邂逅了一位叫阿红的女孩。这个短暂的刹那使她成为了我记忆中的永恒,而且是不可名状的永恒。自从大学里不敢接受一份爱后,人丑母老家贫弟幼的我再也没得过爱神的青睐——敢情月老也势利?!碰巧也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推荐我到一家企业。出乎我意料的是那公司的老总和我一见如故。三个小时的短暂交谈之后,经理一再希望我能到他的公司。
  我的心里十分矛盾。它们一边是家庭,一边是稳定的工作。一边是我眷恋的女孩,另一边则可能是实现我多年梦想的舞台。作风一贯果断的我也犹豫再三。毕竟它们都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过了或许永远不可能再有弥补的机会。
  我希望很多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一些问题可以有更好的形式来解决。
  对于感情,我想,或许像这样享有一份感情比拥有一份感情来得好,在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如今,我觉得我可以放下包袱,抛开拥有和失去的过去,我将鼓起勇气带着自信和激情去追逐我多年的梦想。毕竟,我的梦想的种子已经发芽,我要等待春暖花开的时刻。
  再见吧!我亲爱的,还有爱我的人们,机会成熟,我一定会让你们知道:我能付青春和爱,也经得起承诺!
其他文献
英雄无语,出生于江南水乡,一个不赚钱的写手,一个典型的射手座女孩,一个用灵魂生活的女子,一个崇拜英雄并为之失落的小人物。在三个城市生活过,从事过两种职业,写作不算。生性懒惰散漫,若要发奋图强,必弄巧成拙。内心目空一切,喜对身外之人之事指手画脚,妄加评论,终不过是眼高手低尔尔。外表驯良温柔,善于伪装,第一眼淑女,第二眼美女,第三眼,劝你还是赶紧逃命去吧。    1    我开始衰老、健忘、迟钝、冷漠
期刊
关于作品    黑黑:我看过了你的这几篇小说(《烟》《三故事》等),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你的文字有点冷。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又很大,每一篇和每一篇都有很多不同,有的就像不是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比如《烟》和《三故事》就会让人有这样的感觉。给我的感觉就是,你的风格好像很不确定,是不是你还在确立和形成自己的风格呢?还是你自己先说说你的这几篇小说吧。  翦翦:我自己觉得,就这几个作品来说,他们有很多不成熟的地
期刊
一剪无情,青丝零落。菱镜中的女子芙蓉如面柳如眉。美目盼兮,眼波流转间,神情却如死灰般冷寂。身后,翩翩王孙公子,温文儒雅。可那又怎样呢,他不过是个银样蜡枪头。我已绝望,我爱的是英雄,哪怕是草莽流落,我仍痴缠。可惜在我身后的男子,他不是。  纵使挽断罗衣,他也留不住我。我把一缕秀发掷落脚边,冷漠的声音在空气里飘散,与君情义如此发,从此相决绝。  窗外吹进来凉风,红烛滴泪,烛火摇摇欲灭。窗外,一丸凉月缀
期刊
张晓晨,女,1983年6月出生,现就读于南京大学2001级中文系,高中时期开始发表作品,曾在校报《开拓者》任编辑和记者。并在《江南时报》和《宿迁日报》实习供稿,作品散见于报章杂志。    我住在一条叫浦苑的街上。  这里四季不甚分明。但冬天可以看到很大的雪。街旁有两个湖,一个湖里有簇簇的莲花看上去生机勃勃,另一湖中许多人造的细碎喷泉环着一个音乐台。还有一些小山,终年绿意。  我住在这条街的中央,湖
期刊
柳絮,女,原名杨亚蕾,武汉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研究生。    未婚同居已经太平常了,现在我也比较能接受这个观念,身边的周围的同学朋友恋爱后几乎没有不同居的。在两年前我是根本无法接受这种行为的,跟这个人同居,后来却跟另一个人结婚!因为同居的很多恋人最终分手的也很多。渐渐的,我接受了未婚同居的做法,不再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或许是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吧。  读大学二年级时,班里有同学在外面租房子同居,不
期刊
茶之于我,犹如水之于鱼,乃须臾难离之物也。是茶,使我不致在生存的孤寂与琐碎中枯萎;是茶,使我这一生的行程芳香如花,意味深长……  我喝茶的历史,至少可追溯至七八岁的时候。儿时的我,狂野不羁,用大人的话说,是没一刻安宁。只有在清晨陪爷爷吃茶那会儿,我才会乖乖顺顺。爷爷是民间艺人,虽目不识丁,但身怀绝活,且多才多艺,这足以让他在普遍贫穷的年代里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清早,生炉煮水,闲坐品茶,是爷爷起
期刊
翦翦,女,现居贵阳。曾在《山花》、《散文天地》、《文化时报》、《视觉》等报刊发表过作品。     罗桥    好不容易挨到学生放假,学校放寒假的时候。罗桥抱着一叠学生的试卷从传达室门前走过,被看门老头叫住了,罗老师,你的信。老头披着蓝棉袄跑出来把两封信递给他,一封是母亲写来的,一封是家英写来的。  数个月前母亲已经来信催过一次了,罗桥把母亲的信拆开,一路读着慢慢地走回教师宿舍去,他在心里默默地念着
期刊
李晓越,仙游一中高中生。    自从互联网发明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着网络上的两股势力将互相斗争和并存,其一就是黑客。  黑客有标准吗?别以为黑客都是精通技术的高科技人员,没准每天在中心市场上卖咸菜萝卜的小王回家顺便就能将某个网站的主页黑一把;也别以为黑客都是五大三粗横眉立目的爷们儿,说不定昨天炸毁印尼总统电子信箱的就是在隔壁大妈家租房的白领小姐。  有人说黑客是数字化时代的恐怖分子,有人说黑客是最后
期刊
老爸是个虽长了岁数,却仍然是童心严重未泯的人。喜欢玩是一回事,尤其是贪吃,真真是出了名的,以致受老爸的影响,一家人的嘴巴都给惯得刁了起来。然而在以前,哪里能有余钱买什么山珍野味?于是,老爸就想了许多奇点子来丰富我家的餐桌。而最奇的,莫过于捉田鸡了。   夏季是田鸡最多的季节。   我家所在的小镇上,横竖也就两三条街,徒步绕个大圈也不过几十分钟的事。镇中心以外的地方便是一些农田和大大小小的村落。所以
期刊
王云雁,上海同济大学日语系学生。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小镇的平凡的家庭里。  我的家在当时是一个大家庭,父亲有七个兄弟姐妹,父亲是长子,他是我们老家那个小山村的骄傲,因为他是贫农出生的吃公家饭的人,而我的母亲,又是她们村上第一个女高中生,而如今的我,是我们村上第一个女大学生,然而纵然是这样,父母和我都只是平凡地过着平凡的生活。  我的出生并不是家中多大的骄傲,作为长孙,却不是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