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粗略分析了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的一些变化,并从实验教学的几个方面,谈谈对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一些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 实验变化 教学体会
2010年秋,四川省普通高中从2013级开始全面实施新课改,试用新教材,经过暑期的几轮培训和我作为一线生物教师近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实验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探究多、活动多。这对于我们高一生物教师,既是一次学习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的我们共同探讨的地方。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和本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就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做法谈一些粗浅的个人观点。
一、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的变化
1.1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验内容的增加。原人教版教材3册书共计25实验个(必修教材中有20个,选修教材中有5个),其中正式实验17个,实习4个,研究性课题5个。而新教材的实验则共计95个,其中必修1实验21个,必修2实验15个,必修3实验20个,合计56个;选修1实验16个,选修2实验12个,选修3实验11个,合计39个。
1.2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更多的探究实验。据统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一共安排了68个探究性实验和实习活动,比以前教学大纲增加了40个,增幅达143% 。
二、开展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实验课前的准备
1、组建生物兴趣小组
在大班额的实验教学中,仅靠教师一个人对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操作模式,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而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可以分配到各实验小组,协助教师进行实验的一些准备及预实验,在实验室里正式实验时,又能帮助老师指导实验操作、作好实验记录、维持实验秩序的作用,特别是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成员要熟知实验所需的材料、原理、方法,规范实验操作,但不能代替组内其他学生的实验。
2、对实验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
我们将各册教材的实验进行可行性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购买实验器材、改造原有实验室时提供依据、建议,将不可行变为可行;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改变实验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新课标”上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而我所在的学校就没有这样的条件,本身没有财力,又远离高校,但又想让学生认识一下电子显微镜,那就可以利用购买的关于电子显微镜的VCD光盘或网上下载视频资料,给学生展示电子显微镜的类型、使用方法和镜下的世界。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
1、不只实验结果更应关注实验过程
正确的实验结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巩固,但实验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得到某一统一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体会实验的完整过程,从中获得具体经验和方法。比如“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引流换液法”“制备生物组织样液的方法”等。而且有些实验的结果并不一定和预测一样,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比如新教材中对脂肪的检测实验,除提供了显微镜观察切片的方法外,还提供了另一种溶液显色检测法,就是向待测组织样液中直接加入苏丹Ⅲ染液,观察溶液的显色情况。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两种方法都让学生进行了操作,但结果却出现了迥异的情况。花生切片被苏丹Ⅲ染色后,大部分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橘黄色的脂肪颗粒,符合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原理。但是当我们向花生组织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却没有看到橘黄色,而是呈现出浅粉色。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教师可以用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1.花生切片中的细胞和花生匀浆中的细胞有什么区别呢?2.花生细胞中是只有脂肪这种物质吗?3.花生切片和花生匀浆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递进,深入思考,最后讨论得出原因:花生切片没有破坏花生细胞的结构,细胞内的脂肪没有和其他物质混合,苏丹Ⅲ就是单独给脂肪染色,能够清楚地呈现出橘黄色;而花生组织匀浆破坏了细胞的完整结构,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混合在了一起,苏丹Ⅲ染色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脂肪,因此,溶液颜色呈现浅粉色而不是橘黄色,就可以理解了。
2.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新课标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探究性实验更能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测结果、预测结论和作出解释等方面的能力。
新教材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变为探究性实验,实验中要同时取每种样品等量的4份,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Ⅳ)染液、碘液等来进行实验,通过比较,就可知道各种材料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情况,对组织中的有机物认识更全面。这样的实验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当然,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变革,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用好新教材,教好生物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 实验变化 教学体会
2010年秋,四川省普通高中从2013级开始全面实施新课改,试用新教材,经过暑期的几轮培训和我作为一线生物教师近阶段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实验增加了不少,尤其是探究多、活动多。这对于我们高一生物教师,既是一次学习机遇,又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新教材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的我们共同探讨的地方。下面结合我校的实际和本人的一些实践和思考,就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做法谈一些粗浅的个人观点。
一、高中生物新课标实验的变化
1.1新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验内容的增加。原人教版教材3册书共计25实验个(必修教材中有20个,选修教材中有5个),其中正式实验17个,实习4个,研究性课题5个。而新教材的实验则共计95个,其中必修1实验21个,必修2实验15个,必修3实验20个,合计56个;选修1实验16个,选修2实验12个,选修3实验11个,合计39个。
1.2新教材的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关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设计了更多的探究实验。据统计,《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一共安排了68个探究性实验和实习活动,比以前教学大纲增加了40个,增幅达143% 。
二、开展高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实验课前的准备
1、组建生物兴趣小组
在大班额的实验教学中,仅靠教师一个人对全体学生进行实验指导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学生得不到教师及时的指导可能会形成错误的操作模式,不仅浪费了时间,而且会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而组建生物兴趣小组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 生物兴趣小组的成员可以分配到各实验小组,协助教师进行实验的一些准备及预实验,在实验室里正式实验时,又能帮助老师指导实验操作、作好实验记录、维持实验秩序的作用,特别是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教师要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要求成员要熟知实验所需的材料、原理、方法,规范实验操作,但不能代替组内其他学生的实验。
2、对实验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
我们将各册教材的实验进行可行性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学校购买实验器材、改造原有实验室时提供依据、建议,将不可行变为可行;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改变实验方式来解决问题,如“新课标”上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参观电子显微镜实验室。而我所在的学校就没有这样的条件,本身没有财力,又远离高校,但又想让学生认识一下电子显微镜,那就可以利用购买的关于电子显微镜的VCD光盘或网上下载视频资料,给学生展示电子显微镜的类型、使用方法和镜下的世界。
(二)课堂教学的实施
1、不只实验结果更应关注实验过程
正确的实验结果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巩固,但实验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得到某一统一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学生真正参与体会实验的完整过程,从中获得具体经验和方法。比如“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引流换液法”“制备生物组织样液的方法”等。而且有些实验的结果并不一定和预测一样,只有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比如新教材中对脂肪的检测实验,除提供了显微镜观察切片的方法外,还提供了另一种溶液显色检测法,就是向待测组织样液中直接加入苏丹Ⅲ染液,观察溶液的显色情况。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时候,两种方法都让学生进行了操作,但结果却出现了迥异的情况。花生切片被苏丹Ⅲ染色后,大部分同学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橘黄色的脂肪颗粒,符合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原理。但是当我们向花生组织匀浆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却没有看到橘黄色,而是呈现出浅粉色。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教师可以用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如:1.花生切片中的细胞和花生匀浆中的细胞有什么区别呢?2.花生细胞中是只有脂肪这种物质吗?3.花生切片和花生匀浆中各种物质的存在形式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这些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层层递进,深入思考,最后讨论得出原因:花生切片没有破坏花生细胞的结构,细胞内的脂肪没有和其他物质混合,苏丹Ⅲ就是单独给脂肪染色,能够清楚地呈现出橘黄色;而花生组织匀浆破坏了细胞的完整结构,细胞中的各种物质混合在了一起,苏丹Ⅲ染色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脂肪,因此,溶液颜色呈现浅粉色而不是橘黄色,就可以理解了。
2.变验证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新课标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探究性实验更能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预测结果、预测结论和作出解释等方面的能力。
新教材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变为探究性实验,实验中要同时取每种样品等量的4份,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Ⅳ)染液、碘液等来进行实验,通过比较,就可知道各种材料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情况,对组织中的有机物认识更全面。这样的实验方法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
当然,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实验变革,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大胆探索,不断总结,用好新教材,教好生物实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使中学生物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课堂,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