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下,科学饮食始终是人们注意与关心健康的首选问题。尽管如此,人们对饮食往往存在不少偏见、有害的习惯和值得怀疑的建议,使人无所适从,也会影响人们的健康饮食习惯。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些,供读者参考。
牛奶和豆类混食有毒
无论是牛奶还是豆子在被消化时都会在体内释放大量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将二者混食会引起腹痛等症状,但不存在毒性。
牛奶能治疗胃溃疡
牛奶能中和消化道中的酸性物质,因而能暂时缓解疼痛,然而牛奶中含有的钙反而会增加上述酸性物质,结果就是一段时间后疼痛症状更加明显。
啤酒或橙汁里加生鸡蛋有营养
生鸡蛋不容易消化,而且在营养价值上同煮熟的鸡蛋没有区别。
吃豆芽丢弃豆瓣
有人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
用小火炒菜营养损失少
维生素C、维生素B1都怕热,怕煮。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劳累后补鱼肉
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后,有许多人要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品来补养。这种做法也是不健康的,因为大鱼大肉为酸性食物,可使血液酸化,加之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物质,会引起机体酸中毒,加重疲劳程度。
水果当正餐是健康时尚
时下,有些爱美怕胖的女士,中午只吃个苹果或香蕉,就算正餐了。专家指出,绝大部分水果所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很少,长期以水果当正餐易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
多吃醋可使血管滑润
近年来许多地区兴起了喝醋风,殊不知,少量食醋有益健康,大量喝醋却会改变胃液的PH值,损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甚至可以引起血液酸度升高,造成酸中毒。
每餐食物随意搭配
有些人对碳水化合物敏感,不能多吃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不然就会使皮脂太厚;有些人吃土豆和米饭效果很好。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各具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进食比例可以自己调整,大致是:50%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15%脂肪。目的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怎样做到50∶35∶15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个盘子,盛50%的米饭或土豆、山芋,另一半盛鸡腿、鱼或牛肉,不必担心15%的脂肪,上述食物已含有足够的脂肪了。
一日三餐后不需要辅助食物
有人觉得辅助营养品贵,还怕它和正餐有冲突等等。错了,有条件的话,不妨服用一些高蛋白粉、复合维生素以及牛肝片等等,因为它们对你的体力及精力恢复、增加训练强度、完善体格等会有很大帮助。
酒足饭饱就是福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酒足饭饱就是福。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证明,酒足饭饱不但非福,还会给机体带来诸多祸害:一是加重胃、肠、肝、脾等消化器官的负担;二是极易产生疲倦;三是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胆管结石炎症或慢性胰腺炎等病症者,可诱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创痛。
价钱高的蔬菜营养也高
不少人上街买菜,以价格高低作为蔬菜好坏的标准,往往以为价钱高,其营养价值也特别,其实并非如此。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蔬菜本身所含的铁、钙、钾、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与此无关。
维生素吃得越多越有助健康
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不能通过尿直接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如长期口服大量维生素D,可导致高血钙症、厌食、恶心、呕吐、弥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
维生素可以包治百病
维生素种类较多,功能各异,不仅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有特效,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有些人却夸大了维生素的作用,不管生何种病,都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这也是对维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如果机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影响正规治疗。
蔬菜和维生素可互相代替
其实,一方面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是按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是多种维生素的集合体;而维生素制剂多数是人工合成的,两者在性质上会有所差别。蔬菜中还有一些虽然不是维生素,但对人体的作用与维生素类似的天然物质,如叶绿素等,所以蔬菜对健康的作用更全面。当然蔬菜中还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非维生素类营养成分,这是制剂无法比拟的。因此,想用维生素制剂代替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蔬菜也不能代替维生素制剂。以维生素C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约30%的人缺乏维生素C,这是因为,要达到身体需要,每天要吃一斤的蔬菜和半斤的水果,包括辣椒、菠菜、西红柿、菜花、苦瓜等,以及柑橘、红果、草莓、橙子、猕猴桃和酸枣等水果,并且,要深色和浅色各占一半,这很难做到。
不做营养记录
每人都要有一个营养记录表,记录什么食物有效,吃下后的肌肉感觉,什么食物无效等等是非常必要的。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根据以往的资料对食物营养做出精确的、正确的、明智的评估与调整,以使营养摄取保持最佳状态。所以,一定要做营养记录,如进食时间、食物类型,蛋白质、糖、脂肪、钾、钠、钙、维生素等基本摄入量等等,以及自己的身体状态。为此,你还要买一些有关食物营养的书,以便随手查阅。 (刘瑛译)
牛奶和豆类混食有毒
无论是牛奶还是豆子在被消化时都会在体内释放大量气体,刺激肠道蠕动。将二者混食会引起腹痛等症状,但不存在毒性。
牛奶能治疗胃溃疡
牛奶能中和消化道中的酸性物质,因而能暂时缓解疼痛,然而牛奶中含有的钙反而会增加上述酸性物质,结果就是一段时间后疼痛症状更加明显。
啤酒或橙汁里加生鸡蛋有营养
生鸡蛋不容易消化,而且在营养价值上同煮熟的鸡蛋没有区别。
吃豆芽丢弃豆瓣
有人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
用小火炒菜营养损失少
维生素C、维生素B1都怕热,怕煮。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劳累后补鱼肉
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后,有许多人要吃大鱼大肉等油腻食品来补养。这种做法也是不健康的,因为大鱼大肉为酸性食物,可使血液酸化,加之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物质,会引起机体酸中毒,加重疲劳程度。
水果当正餐是健康时尚
时下,有些爱美怕胖的女士,中午只吃个苹果或香蕉,就算正餐了。专家指出,绝大部分水果所含蛋白质、铁、维生素B12很少,长期以水果当正餐易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
多吃醋可使血管滑润
近年来许多地区兴起了喝醋风,殊不知,少量食醋有益健康,大量喝醋却会改变胃液的PH值,损伤胃黏膜,引发急性胃炎或胃溃疡等,甚至可以引起血液酸度升高,造成酸中毒。
每餐食物随意搭配
有些人对碳水化合物敏感,不能多吃含淀粉的碳水化合物,不然就会使皮脂太厚;有些人吃土豆和米饭效果很好。人的新陈代谢功能各具特色,不能千篇一律,进食比例可以自己调整,大致是:50%碳水化合物,35%蛋白质,15%脂肪。目的是减少脂肪,增加肌肉。怎样做到50∶35∶15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一个盘子,盛50%的米饭或土豆、山芋,另一半盛鸡腿、鱼或牛肉,不必担心15%的脂肪,上述食物已含有足够的脂肪了。
一日三餐后不需要辅助食物
有人觉得辅助营养品贵,还怕它和正餐有冲突等等。错了,有条件的话,不妨服用一些高蛋白粉、复合维生素以及牛肝片等等,因为它们对你的体力及精力恢复、增加训练强度、完善体格等会有很大帮助。
酒足饭饱就是福
过去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酒足饭饱就是福。医学理论和临床研究证明,酒足饭饱不但非福,还会给机体带来诸多祸害:一是加重胃、肠、肝、脾等消化器官的负担;二是极易产生疲倦;三是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或胆管结石炎症或慢性胰腺炎等病症者,可诱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的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创痛。
价钱高的蔬菜营养也高
不少人上街买菜,以价格高低作为蔬菜好坏的标准,往往以为价钱高,其营养价值也特别,其实并非如此。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蔬菜本身所含的铁、钙、钾、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量的多少,价格的高低与此无关。
维生素吃得越多越有助健康
这种做法不但错误,而且非常危险!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等摄入过多时,不能通过尿直接排出体外,易在体内大量蓄积,引起中毒。如长期口服大量维生素D,可导致高血钙症、厌食、恶心、呕吐、弥散性肌肉乏力、肌肉疼痛等。
维生素可以包治百病
维生素种类较多,功能各异,不仅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有特效,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有些人却夸大了维生素的作用,不管生何种病,都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这也是对维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如果机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影响正规治疗。
蔬菜和维生素可互相代替
其实,一方面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是按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是多种维生素的集合体;而维生素制剂多数是人工合成的,两者在性质上会有所差别。蔬菜中还有一些虽然不是维生素,但对人体的作用与维生素类似的天然物质,如叶绿素等,所以蔬菜对健康的作用更全面。当然蔬菜中还含有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非维生素类营养成分,这是制剂无法比拟的。因此,想用维生素制剂代替蔬菜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蔬菜也不能代替维生素制剂。以维生素C为例,据统计,目前我国有约30%的人缺乏维生素C,这是因为,要达到身体需要,每天要吃一斤的蔬菜和半斤的水果,包括辣椒、菠菜、西红柿、菜花、苦瓜等,以及柑橘、红果、草莓、橙子、猕猴桃和酸枣等水果,并且,要深色和浅色各占一半,这很难做到。
不做营养记录
每人都要有一个营养记录表,记录什么食物有效,吃下后的肌肉感觉,什么食物无效等等是非常必要的。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根据以往的资料对食物营养做出精确的、正确的、明智的评估与调整,以使营养摄取保持最佳状态。所以,一定要做营养记录,如进食时间、食物类型,蛋白质、糖、脂肪、钾、钠、钙、维生素等基本摄入量等等,以及自己的身体状态。为此,你还要买一些有关食物营养的书,以便随手查阅。 (刘瑛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