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突变溶瘤腺病毒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癌的效果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突变溶瘤腺病毒AxdAdB-3联合吉西他滨治疗裸鼠原位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以含有LacZ基因的腺病毒AxCAlacZ感染人膀胱癌细胞株YTS-1、T24、5637、KK47和正常细胞株HCV29、WI38,用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染色,检测不同细胞株对腺病毒的易感性.以AxCAlacZ和AxdAdB-3感染上述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不同细胞中腺病毒结构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经腺病毒感染后YTS-1细胞中S期细胞的比例.采用细胞计数盒8法检测AxdAdB-3和(或)吉西他滨对不同膀胱癌细胞的杀伤能力.建立裸鼠原位膀胱肿瘤模型,观察膀胱内灌注AxdAdB-3和(或)吉西他滨对膀胱肿瘤的生长抑制效果.结果 不同的细胞株对腺病毒的易感性不同,5637和KK47细胞株易感性较强,而YTS-1和T24细胞易感性较差.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xdAdB-3只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内复制,而在正常细胞内不复制.AxCAlacZ或AxdAdB-3感染YTS-1细胞48 h后,S期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9±3)%和(49±5)%(P<0.05).体外和体内实验的结果均显示,AxdAdB-3和吉西他滨联合使用比单一使用可更加有效抑制膀胱癌细胞的生长,其中AxCAlacZ组、吉西他滨组、AxdAdB-3组和吉西他滨+AxdAdB-3组的平均瘤重分别为400.6、126.4、82.0和40.4 mg(P<0.001).结论 AxdAdB-3联合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可有效治疗裸鼠膀胱原位肿瘤,值得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ADD1磷酸化位点错义突变与中国人群非贲门胃癌的易感性.方法 结合蛋白磷酸化位点数据库(PhosphoSitePlus)和SNP数据库(dbSNP),筛选出ADD1基因磷酸化位点错义突变,通过TaqMan分型方法检测1998例非贲门胃癌病例和2008例正常对照中错义突变的基因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患者非贲门胃癌的发病风险.结果 找到了位于ADD1第586位磷酸化位点
目的 分析乳腺癌原发灶与复发转移灶间雌激素受体(ER)表达及ER基因甲基化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ER表达情况,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ER基因甲基化表达的变化.结果 70例乳腺癌原发灶和复发转移灶中,ER阳性率分别为64.3%和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从原发灶到复发转移灶阳性转阴性患者6例(8.6%),其
患者女,53岁,乏力及全身不适伴呃逆1周入院.既往无烟酒史、无慢性病史,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和附件切除.查体:肩部、胸壁、腰部、腹壁可触及皮下结节,直径0.5~3 cm,质韧、活动度差,无痛,表面皮肤正常.肝、肾功能、血常规、凝血常规正常.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艾滋病检测均为阴性.肿瘤标志物:CA125 1 438.0 U/ml,CA15393.63 U/ml,CA72-4 300.0 U
目的 总结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术中放疗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和转归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2年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术中放疗的11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位于胰头部81例,胰体、尾部34例.治疗方式为术中放疗联合内引流手术.术中放疗采用Mobetron移动式术中电子线加速器,剂量为12~ 20 Gy.结果 115例患者的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胃瘫12例
自1998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straton,FDA)批准伊立替康(CPT-11)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以来,CPT-11相关的毒性,即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1].CPT-11的体内代谢涉及多种代谢酶,而个体之间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与羧酸酯酶(carboxyles terase,CES)、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苷转移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髂外末端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6月至2011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的52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ⅠA期27例,ⅠB期191例,ⅡA期306例.结果 盆腔淋巴结转移124例,转移率为23.7%.其中闭孔淋巴结转移率为16.2%(85/524),髂内、髂外淋巴结转移率为12.2%(64/524),髂总淋巴
目的 探讨宫颈管型腺癌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其p16和孕激素受体(PR)染色特征.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宫颈管型腺癌的蜡块62例,进行三明治切片,采用SPF-10 PCR对蜡卷进行HPV DNA的检测和分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p16和PR进行染色.结果 62例宫颈管型腺癌中,HPV阳性46例,阳性率为74.2%;其中4例合并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小鼠瘤株跨系移植后移植瘤的生长转移情况,以及建立跨系小鼠肿瘤模型的可能性.方法 不同品系来源的H22、S180、U14、FC、Ca761、SMG-A和DCS小鼠瘤株分别接种于C57BL/6J、ICR或KM小鼠皮下,观察小鼠体内成瘤和转移情况,绘制生长曲线.结果 H22瘤株移植到C57BL/6J和ICR小鼠体内成瘤率均为100%.第17天时,C57BL/6J和ICR小鼠的瘤重分别为
目的 研究扩大刮除术和切除术治疗四肢长骨初治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至2008年治疗的145例四肢长骨骨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9例,女性66例.首诊时平均年龄为29岁.发病部位包括股骨远端45例,胫骨近端36例,股骨近端22例,桡骨远端19例,腓骨近端8例,肱骨近端8例,胫骨远端4例,腓骨远端、肱骨远端、桡骨近端各1例.采用扩大刮除术81例,切除
目的 探讨CT容积灌注成像的动态监测及其评估兔VX2软组织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20只兔VX2软组织肿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3mg·kg-1 ·d-1,连续治疗7d;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7天行CT容积灌注扫描,获取肿瘤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MB).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