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国都城,端木府邸。
子贡在欢度自己的六十岁生日。来祝寿的人们相继离去,子贡执意挽留远道而来的朱公和西施夫妇。
在客房,两个昔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今日商海中的巨子豪富,说道的尽是人间沧桑,世事更迭。
勾嬛安排西施去休息后,子贡引朱公来到他的书房。
朱公看到书柜和几案上一摞摞的简策,惊愕地叹道:这么多书籍,贤弟不愧是孔夫子的高足啊!
朱公顺手翻起书案上摊开的《春秋》,他看着欲断未断的简策说,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子贡贤弟也要续夫子佳话吗?
子贡说:每逢翻此简策,我便想起先生绝笔获麟时的情景,夫子的音容笑貌便浮现眼前。
朱公合上《春秋》,点头。当他想去几案上翻看其它书简的时候,目光却被几案旁边的剑台吸引住了。看着剑台上的宝剑,不知怎的,他打了个寒颤,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上前几步,按住剑鞘,唰一声抽出宝剑。立时,剑身上似有七彩流星跳跃,璀璨耀眼。
越王步光剑!朱公脱口而出。
朱公好眼力!子贡赞叹。
当年,我记得越王勾践要赠你步光宝剑和百镒黄金、两匹宝马,你什么都没有收啊。莫非我记错了吗?朱公疑惑的口吻似问子贡,又像问自己。
朱公没记错。
那么,这宝剑是越王后来赠予你的了。
子贡点点头:是的。仁兄有所不知,子贡叹了一声,要讲这宝剑的来历,我先给仁兄介绍一人。说着,他起身唤来勾嬛。
朱公笑说:看来,得此宝剑与尊夫人有关。
子贡点点头说,她是越王勾践的妹妹勾嬛。为躲避战乱,她隐藏身世,从小便随姑母生活在卫国。
朱公大为错愕。他埋怨道:子贡贤弟,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直瞒着我呢?
子贡没答朱公的问话,把脸转向勾嬛,然后指着朱公说:这是曾辅佐王兄二十年的范蠡大夫啊!
这一下轮到勾嬛吃惊了,她埋怨道,为何从不曾听你说起过?
子贡解释道:朱公当年遠离王兄,隐姓埋名,但他和我不仅没断绝交往,反而关系越来越亲密。朱公信得过我,那时我如果对你说出朱公的身份,就失信于朱公。我如果将你的出身告诉朱公,朱公恐怕就会出于警惕而疏远我,我就会失去仁兄朱公。现在好了,王兄离世已经五载,往事已成云烟。此时去掉伪饰,坦露真相,岂不更好?
朱公听了子贡的话,心生感慨:端木子贡是多么诚信仁德的人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足矣。
朱公又看了一眼步光剑,心中不免一阵伤感。
当年,文种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范蠡对文种说:我们该走了,不然,越王会加害我们的。文种不信。范蠡又给文种写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与越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加之。文种阅信后仍不予理会。结果,范蠡离开越王不久,就听到了文种的噩耗。
越王疑心文种不忠,召见文种说:你的七条计策我用三条就攻破了吴国,剩下四条,你带着到地下去帮助我故去的先王吧。
越王说罢,将自己的步光剑丢给了文种。文种含泪挥剑自尽了。
假如自己不及时离开越王,越王恐怕也会丢一柄剑赐我自刎呢。朱公想着,将剑慢慢地插入剑鞘。
子贡知道范蠡心中在想什么,叹口气说:不用寸兵,化干戈为玉帛,是我人生追求的一大境界。所以,那年,越王赠我宝剑时,我谢绝了。十几年后,我却不得不收下这把宝剑。子贡便讲起这宝剑的来历:
越王病危时,子贡和夫人勾嬛去看王兄。病入膏肓的越王对子贡说:越国积弱,幸我承继了父王允常的勇德,结交了文种、范蠡这样的大夫,又从贤弟良策,使本国由弱变强,反败为胜,踏平东吴,横跨长江,挥剑淮河,扫晋伐齐,称霸一方。妹婿是孔门高徒,当今大儒,能否采用《春秋》笔法,阐述我强越之事呢?越王说着,将他的佩剑赠给了子贡,然后双眼一闭,驾鹤而去。
范蠡说:越王临终之托,贤弟义不容辞,越吴之事,是非曲直,云来雨去,阴晴圆缺,如实记述下来,后人可鉴,功德无量。
子贡说:自古以来,人们尊重道德文章,将有道德文章名重一时的人称为素王。如此大事,我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才不及啊。
范蠡起身离座,动情地说:贤弟谦虚了。你身通六艺,足涉八荒,目及天下,若著书立说,定能笔滚雷霆,策涌云雨。
子贡站起身说:谢兄鞭策。
子贡从几案上拿出一束简策说:不怕朱公笑话,我真有心秉笔书写吴越之事呢。今天,留您住下,就是想请您指教一下。说着,将简策递给朱公。
朱公惊喜道:原来贤弟胸有成竹了。
《越吴记事纲要》跃入朱公眼帘,他急切认真地翻阅起来。阅毕,朱公肯定了子贡的构思,指出了几处不当之处。另外,建议增加《宝剑卷》。范蠡还喊来西施,夫妇二人给子贡提供了不少世人罕知的吴越宫廷内部的珍贵素材。
自此,子贡渐渐沉浸在著述《越吴记事》的乐趣之中。
这天,子贡书写到深夜,勾嬛劝他休息,他却取出步光剑,来到院子里舞起了剑。
步光剑发出璀璨的光。
舞了会儿剑,子贡回到书房,将步光剑放到剑台上,然后净手执笔,在《越吴记事·宝剑卷》的标题下写道:
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常佩剑,为步光……
子贡在欢度自己的六十岁生日。来祝寿的人们相继离去,子贡执意挽留远道而来的朱公和西施夫妇。
在客房,两个昔日政坛上的风云人物,今日商海中的巨子豪富,说道的尽是人间沧桑,世事更迭。
勾嬛安排西施去休息后,子贡引朱公来到他的书房。
朱公看到书柜和几案上一摞摞的简策,惊愕地叹道:这么多书籍,贤弟不愧是孔夫子的高足啊!
朱公顺手翻起书案上摊开的《春秋》,他看着欲断未断的简策说,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子贡贤弟也要续夫子佳话吗?
子贡说:每逢翻此简策,我便想起先生绝笔获麟时的情景,夫子的音容笑貌便浮现眼前。
朱公合上《春秋》,点头。当他想去几案上翻看其它书简的时候,目光却被几案旁边的剑台吸引住了。看着剑台上的宝剑,不知怎的,他打了个寒颤,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他上前几步,按住剑鞘,唰一声抽出宝剑。立时,剑身上似有七彩流星跳跃,璀璨耀眼。
越王步光剑!朱公脱口而出。
朱公好眼力!子贡赞叹。
当年,我记得越王勾践要赠你步光宝剑和百镒黄金、两匹宝马,你什么都没有收啊。莫非我记错了吗?朱公疑惑的口吻似问子贡,又像问自己。
朱公没记错。
那么,这宝剑是越王后来赠予你的了。
子贡点点头:是的。仁兄有所不知,子贡叹了一声,要讲这宝剑的来历,我先给仁兄介绍一人。说着,他起身唤来勾嬛。
朱公笑说:看来,得此宝剑与尊夫人有关。
子贡点点头说,她是越王勾践的妹妹勾嬛。为躲避战乱,她隐藏身世,从小便随姑母生活在卫国。
朱公大为错愕。他埋怨道:子贡贤弟,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直瞒着我呢?
子贡没答朱公的问话,把脸转向勾嬛,然后指着朱公说:这是曾辅佐王兄二十年的范蠡大夫啊!
这一下轮到勾嬛吃惊了,她埋怨道,为何从不曾听你说起过?
子贡解释道:朱公当年遠离王兄,隐姓埋名,但他和我不仅没断绝交往,反而关系越来越亲密。朱公信得过我,那时我如果对你说出朱公的身份,就失信于朱公。我如果将你的出身告诉朱公,朱公恐怕就会出于警惕而疏远我,我就会失去仁兄朱公。现在好了,王兄离世已经五载,往事已成云烟。此时去掉伪饰,坦露真相,岂不更好?
朱公听了子贡的话,心生感慨:端木子贡是多么诚信仁德的人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足矣。
朱公又看了一眼步光剑,心中不免一阵伤感。
当年,文种和范蠡一起辅佐越王勾践,在灭了吴国之后,范蠡对文种说:我们该走了,不然,越王会加害我们的。文种不信。范蠡又给文种写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可与越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子今不去,祸必加之。文种阅信后仍不予理会。结果,范蠡离开越王不久,就听到了文种的噩耗。
越王疑心文种不忠,召见文种说:你的七条计策我用三条就攻破了吴国,剩下四条,你带着到地下去帮助我故去的先王吧。
越王说罢,将自己的步光剑丢给了文种。文种含泪挥剑自尽了。
假如自己不及时离开越王,越王恐怕也会丢一柄剑赐我自刎呢。朱公想着,将剑慢慢地插入剑鞘。
子贡知道范蠡心中在想什么,叹口气说:不用寸兵,化干戈为玉帛,是我人生追求的一大境界。所以,那年,越王赠我宝剑时,我谢绝了。十几年后,我却不得不收下这把宝剑。子贡便讲起这宝剑的来历:
越王病危时,子贡和夫人勾嬛去看王兄。病入膏肓的越王对子贡说:越国积弱,幸我承继了父王允常的勇德,结交了文种、范蠡这样的大夫,又从贤弟良策,使本国由弱变强,反败为胜,踏平东吴,横跨长江,挥剑淮河,扫晋伐齐,称霸一方。妹婿是孔门高徒,当今大儒,能否采用《春秋》笔法,阐述我强越之事呢?越王说着,将他的佩剑赠给了子贡,然后双眼一闭,驾鹤而去。
范蠡说:越王临终之托,贤弟义不容辞,越吴之事,是非曲直,云来雨去,阴晴圆缺,如实记述下来,后人可鉴,功德无量。
子贡说:自古以来,人们尊重道德文章,将有道德文章名重一时的人称为素王。如此大事,我怕心有余而力不足,才不及啊。
范蠡起身离座,动情地说:贤弟谦虚了。你身通六艺,足涉八荒,目及天下,若著书立说,定能笔滚雷霆,策涌云雨。
子贡站起身说:谢兄鞭策。
子贡从几案上拿出一束简策说:不怕朱公笑话,我真有心秉笔书写吴越之事呢。今天,留您住下,就是想请您指教一下。说着,将简策递给朱公。
朱公惊喜道:原来贤弟胸有成竹了。
《越吴记事纲要》跃入朱公眼帘,他急切认真地翻阅起来。阅毕,朱公肯定了子贡的构思,指出了几处不当之处。另外,建议增加《宝剑卷》。范蠡还喊来西施,夫妇二人给子贡提供了不少世人罕知的吴越宫廷内部的珍贵素材。
自此,子贡渐渐沉浸在著述《越吴记事》的乐趣之中。
这天,子贡书写到深夜,勾嬛劝他休息,他却取出步光剑,来到院子里舞起了剑。
步光剑发出璀璨的光。
舞了会儿剑,子贡回到书房,将步光剑放到剑台上,然后净手执笔,在《越吴记事·宝剑卷》的标题下写道:
昔者,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常佩剑,为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