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日里的静电现象奇特又神秘,时而频繁出现,时而处处躲藏。幼儿对静电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在长达月余的生活课程中,幼儿积极地与环境、生活、他人互动,开展深入的探索,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探究力等多种学习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本文从课程的缘起、课程实施的关注要点和生活课程的归途这三个方面阐述了笔者的一些思考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最好的课堂并不是在学校、在教室里,而是在校外、在生活里。”这次与静电的奇妙偶遇,就是幼儿与生活的一次亲密互动。在这段“慢课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猜想、尝试验证、记录分享,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秋日午后滑梯上频繁出现的静电成了班里的“大新闻”。这个奇妙的偶发事件引发了幼儿的高度关注,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猜测,兴奋好奇的神情溢于言表。教师要及时洞察幼儿对静电的好奇和关注,把握住时机与幼儿展开讨论,了解幼儿关于静电的探索兴趣需要和现阶段的已有经验。这是课程的萌芽,是生活教育的起点。
(一)课程的经验导向
幼儿是生活的主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是教师课程实施的源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要求教师珍视生活的重要价值,建立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视角,关注幼儿对生活的了解。幼儿与静电的故事从一次奇妙的偶发事件开始,幼儿知道了什么是静电,但却不明白静电是从哪里来的?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经验,寻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教育的实施目标,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师的洞察判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敏锐地洞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准确地判断课程价值,找到课程中蕴藏的教育契机,用多种方式协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日生活皆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静电的感受多表现为:身体动作上的刺痛缩手、皱眉以及言语表述中的不喜欢、讨厌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幼儿对静电慢慢有了了解,在探索中逐渐萌生了期待。幼儿在活动中一步步接近静电,同时也在一步步接近科学、接近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如下:要协助幼儿“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以一日生活为切入点,关注幼儿的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协助幼儿化解困惑、消除不良情绪。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环境,是一种自由宽松并能检验猜想的探索环境,一种幼儿乐于表达并能得到积极支持与回应的環境。在幼儿探索静电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猜想,并引导幼儿通过集体活动、分组协作的形式验证猜想。
1.注重发挥环境的隐形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投放各种生活材料和绘本图书,为幼儿的深入探索提供支持,如绘本《噼里啪啦麻麻酥酥》《捣乱的静电》等。
2.注重家园协作,发挥生活材料的探索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静电现象引发幼儿的共鸣,引导幼儿进行静电小实验、了解静电的用途、谈论生活中的静电,丰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经验水平和兴趣需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通过家园协作的方式收集木头、玻璃、布料等多种材料投放到探索区,让幼儿进行实验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种和谐的环境能让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主导地位,提高幼儿探索观察的能力,增强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开展多形式的体验式学习
大卫·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库伯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幼儿与静电的互动就是一种疑问猜想、验证往复的过程,是经验不断积累、新图示形成建立并逐渐达到平衡的过程。教师要以幼儿为活动的中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真正的主角。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和区域游戏,通过集体讨论和个别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在解决幼儿共性问题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关于“为什么会有静电?”这个问题,幼儿最初猜想的是因为“有太阳所以有静电”。通过对照不到太阳的管道和阴雨天的管道滑梯进行多次实验探索,幼儿的猜想逐渐从太阳聚焦到阳光照射后的温度和空气的潮湿上。幼儿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体验感知、观看天气预报、记录班级温度、湿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一日生活中逐渐丰富了关于“湿度”的认识。与此同时,一次探索中关于温度和湿度的结论成了孩子们二次探索的问题,这是深度学习发展的一种表现。这种猜想验证、循环往复的多次探索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
在探索区的摩擦实验中,幼儿开始有意识地延长摩擦时间、逐渐加快摩擦的速度和力度、尝试变换摩擦的对象和验证对象……这些尝试都是他们前期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幼儿在实验中从不断失败到趋向于成功,到真正成功甚至多次成功,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参与、认真专注地观察猜想,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并不断调整思考,学习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找到他人的鹰架支持 知识是一个共建的过程,总是要有多个人的参与。当遇到特定的任务、经历特定的过程和识别某一概念时,只需更有技能和经历的他人,提供适当的引导即可促进儿童的潜在发展。
1.同伴鹰架。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新发现和困难疑问,让幼儿在分享交流中发展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同伴的游戏经验不仅是活动的收获,也可能成为下一次活动探索的目标。在探索区的摩擦实验中,常会有几个幼儿坐在一起游戏,他们在自选材料实验的同时也在观察着他人的游戏。成成拿着一个塑料块摩擦桌面吸起了紙片,萌萌看见了放下了手里的塑料管也去试一试。这两种塑料工具经过摩擦都能轻松地产生静电吸起纸片,那是不是所有的塑料摩擦后都会产生静电呢?孩子们通过比较分析材料和动作进而推理验证,在反复、持久的实验中不断调整材料、摩擦的时间、速度和力度,让旧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重组更新。由此可见,同伴在整个课程生活中发挥着隐性的鹰架支持作用。
2.成人鹰架。在讨论“为什么会有静电?”这个话题时,考虑到幼儿科学学习的严谨性,教师不能随意地作出回应,而是应通过活动前期的百度搜查,活动中期的问题收集以及借助网络平台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支持幼儿的探究,专业地应对幼儿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协同者、支持者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积极地运用语言、绘画等多种形式协助、支持幼儿,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幼儿能全身心投入课程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探究静电形成原因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多次、反复的操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探究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幼儿反复尝试,不断推理、验证,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专注坚持、不畏困难、敢于尝试,将影响静电的因素从太阳聚焦到空气温度、湿度,从摩擦聚焦到摩擦的时间、速度和力度,在同伴和成人的鹰架支持中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通过调查幼儿发现,静电的产生和人的体质也有关系。那如何减少生活中恼人的静电呢?通过搜索书籍、收集信息发现:幼儿多食用含水丰富的瓜果蔬菜、多喝水、使用加湿器、梳头前将梳子沾水等都是消除静电的小妙招。
生活课程、生活教育最终都将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幼儿在这次对静电的研究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初的没有防备、害怕静电,到逐渐认识静电、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到最后期待静电并有意识地通过一些小妙招消除静电。这是一次生活与课程的碰撞,幼儿和教师在这趟旅程中都收获满满。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文星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最好的课堂并不是在学校、在教室里,而是在校外、在生活里。”这次与静电的奇妙偶遇,就是幼儿与生活的一次亲密互动。在这段“慢课程”中,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猜想、尝试验证、记录分享,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能力。
秋日午后滑梯上频繁出现的静电成了班里的“大新闻”。这个奇妙的偶发事件引发了幼儿的高度关注,他们热烈地讨论、大胆地猜测,兴奋好奇的神情溢于言表。教师要及时洞察幼儿对静电的好奇和关注,把握住时机与幼儿展开讨论,了解幼儿关于静电的探索兴趣需要和现阶段的已有经验。这是课程的萌芽,是生活教育的起点。
一、课程源于生活
(一)课程的经验导向
幼儿是生活的主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就是教师课程实施的源头。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要求教师珍视生活的重要价值,建立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视角,关注幼儿对生活的了解。幼儿与静电的故事从一次奇妙的偶发事件开始,幼儿知道了什么是静电,但却不明白静电是从哪里来的?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的经验,寻找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明确教育的实施目标,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教师的洞察判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敏锐地洞察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准确地判断课程价值,找到课程中蕴藏的教育契机,用多种方式协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二、课程依托生活
陶行知先生指出“一日生活皆课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关注幼儿的情绪体验
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对静电的感受多表现为:身体动作上的刺痛缩手、皱眉以及言语表述中的不喜欢、讨厌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活动,幼儿对静电慢慢有了了解,在探索中逐渐萌生了期待。幼儿在活动中一步步接近静电,同时也在一步步接近科学、接近生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的教育目标如下:要协助幼儿“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以一日生活为切入点,关注幼儿的活动、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体验,协助幼儿化解困惑、消除不良情绪。
(二)创设和谐的环境
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和谐的环境,是一种自由宽松并能检验猜想的探索环境,一种幼儿乐于表达并能得到积极支持与回应的環境。在幼儿探索静电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支持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和疑问猜想,并引导幼儿通过集体活动、分组协作的形式验证猜想。
1.注重发挥环境的隐形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投放各种生活材料和绘本图书,为幼儿的深入探索提供支持,如绘本《噼里啪啦麻麻酥酥》《捣乱的静电》等。
2.注重家园协作,发挥生活材料的探索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有趣的静电现象引发幼儿的共鸣,引导幼儿进行静电小实验、了解静电的用途、谈论生活中的静电,丰富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教师要根据幼儿不同的经验水平和兴趣需求,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在发展过程中的个体差异,通过家园协作的方式收集木头、玻璃、布料等多种材料投放到探索区,让幼儿进行实验探索,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
这种和谐的环境能让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主导地位,提高幼儿探索观察的能力,增强幼儿分工合作的意识,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三)开展多形式的体验式学习
大卫·库伯是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体验式学习模型。库伯认为,“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幼儿与静电的互动就是一种疑问猜想、验证往复的过程,是经验不断积累、新图示形成建立并逐渐达到平衡的过程。教师要以幼儿为活动的中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真正的主角。同时,教师还要灵活运用集体活动和区域游戏,通过集体讨论和个别化学习相结合的形式,在解决幼儿共性问题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关于“为什么会有静电?”这个问题,幼儿最初猜想的是因为“有太阳所以有静电”。通过对照不到太阳的管道和阴雨天的管道滑梯进行多次实验探索,幼儿的猜想逐渐从太阳聚焦到阳光照射后的温度和空气的潮湿上。幼儿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体验感知、观看天气预报、记录班级温度、湿度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一日生活中逐渐丰富了关于“湿度”的认识。与此同时,一次探索中关于温度和湿度的结论成了孩子们二次探索的问题,这是深度学习发展的一种表现。这种猜想验证、循环往复的多次探索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
在探索区的摩擦实验中,幼儿开始有意识地延长摩擦时间、逐渐加快摩擦的速度和力度、尝试变换摩擦的对象和验证对象……这些尝试都是他们前期探索中积累的经验。幼儿在实验中从不断失败到趋向于成功,到真正成功甚至多次成功,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参与、认真专注地观察猜想,不怕困难,敢于尝试,并不断调整思考,学习品质得到了有效提升。
(四)找到他人的鹰架支持 知识是一个共建的过程,总是要有多个人的参与。当遇到特定的任务、经历特定的过程和识别某一概念时,只需更有技能和经历的他人,提供适当的引导即可促进儿童的潜在发展。
1.同伴鹰架。在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与同伴分享游戏中的新发现和困难疑问,让幼儿在分享交流中发展倾听理解和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同伴的游戏经验不仅是活动的收获,也可能成为下一次活动探索的目标。在探索区的摩擦实验中,常会有几个幼儿坐在一起游戏,他们在自选材料实验的同时也在观察着他人的游戏。成成拿着一个塑料块摩擦桌面吸起了紙片,萌萌看见了放下了手里的塑料管也去试一试。这两种塑料工具经过摩擦都能轻松地产生静电吸起纸片,那是不是所有的塑料摩擦后都会产生静电呢?孩子们通过比较分析材料和动作进而推理验证,在反复、持久的实验中不断调整材料、摩擦的时间、速度和力度,让旧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重组更新。由此可见,同伴在整个课程生活中发挥着隐性的鹰架支持作用。
2.成人鹰架。在讨论“为什么会有静电?”这个话题时,考虑到幼儿科学学习的严谨性,教师不能随意地作出回应,而是应通过活动前期的百度搜查,活动中期的问题收集以及借助网络平台和专业人士的帮助,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探究。教师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支持幼儿的探究,专业地应对幼儿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一个协同者、支持者而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要积极地运用语言、绘画等多种形式协助、支持幼儿,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幼儿能全身心投入课程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探究静电形成原因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多次、反复的操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探究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幼儿反复尝试,不断推理、验证,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了提升。幼儿在探索过程中专注坚持、不畏困难、敢于尝试,将影响静电的因素从太阳聚焦到空气温度、湿度,从摩擦聚焦到摩擦的时间、速度和力度,在同伴和成人的鹰架支持中将探究逐步引向深入。
三、课程归于生活
通过调查幼儿发现,静电的产生和人的体质也有关系。那如何减少生活中恼人的静电呢?通过搜索书籍、收集信息发现:幼儿多食用含水丰富的瓜果蔬菜、多喝水、使用加湿器、梳头前将梳子沾水等都是消除静电的小妙招。
生活课程、生活教育最终都将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教育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幼儿在这次对静电的研究过程中有了很大的转变,从最初的没有防备、害怕静电,到逐渐认识静电、了解静电产生的原因,到最后期待静电并有意识地通过一些小妙招消除静电。这是一次生活与课程的碰撞,幼儿和教师在这趟旅程中都收获满满。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文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