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和结构的认识,对新课程改革之后的物理教学形式和目的都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中如何转变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成我们当前教学的重难点。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的钻研教材、不断去创新教学。
关键词:主体性;开放性;社会性强;整体性
我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高中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转变。 此次课改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新
新课程的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所具有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而当务之急是使教师能迅速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变化,在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做出了改变。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成引导者。
二、意识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以下的思想意识:
1、"视教育为艺术"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是一门艺术。现在的教育不再一味的是接受和继承,而是想办法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激励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同时教师也能在对事业的奉献过程中使自身的能力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2、"开放"的思想。和国家改革开放一样、教育改革也得开放,教师做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具有"开放"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环境、内容、学习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开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方法及拓展所原有的知识面。
3、"创新"的思想。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创新之路,它要求教师要富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和悟性,因此"创新"在教育过程中就显的格外重要。
4、"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含义,一、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树立教师自身发展;
三、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相应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同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物理学科的第一目标。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兴趣。一方面,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思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一些熟悉的物理现象创设学习的情境,制造好奇或悬念,把学生引入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
2、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其图文声像并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增大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材观要新
我国现有的学校教材体系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就需要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1、教材改革的知识观:走向主客观的统一。
2、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学习的教材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媒介,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材改革的教师观: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都作为主体,对教学策略进行开放性的设计和建议,是教材设计的重要任务。
4、教材改革的技术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进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引起了教学方式的革新。
5、教材改革的整体观:要求树立学科教材改革的整体观。学科教材设计需要更多地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各学科的普遍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把握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五、课程评价制度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评价标准、方法、主体诸方面的发展性科学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评价达到真正促使人的身心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以后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知识技能。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秋蓓,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广珠.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1).
作者简介:高松(1985.5-),男,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业:学科教学。
关键词:主体性;开放性;社会性强;整体性
我国高中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顺利开展。这次改革将实现我国高中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发展转变。 此次课改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新
新课程的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所具有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而当务之急是使教师能迅速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变化,在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育方式、 教学行为等方面都做出了改变。教师的角色也由原来的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成引导者。
二、意识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以下的思想意识:
1、"视教育为艺术"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是一门艺术。现在的教育不再一味的是接受和继承,而是想办法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激励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自信、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同时教师也能在对事业的奉献过程中使自身的能力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2、"开放"的思想。和国家改革开放一样、教育改革也得开放,教师做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更应具有"开放"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环境、内容、学习的方式等方面进行开放,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方法及拓展所原有的知识面。
3、"创新"的思想。教育要发展就要走创新之路,它要求教师要富有更高层次的意识和悟性,因此"创新"在教育过程中就显的格外重要。
4、"发展"的思想。"发展"的含义,一、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二、树立教师自身发展;
三、教学方式
研究性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相应的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反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知识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物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潜力,同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物理学科的第一目标。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兴趣。一方面,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思想,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以及一些熟悉的物理现象创设学习的情境,制造好奇或悬念,把学生引入到一种熟悉而又亲切的物理环境之中。
2、利用多种媒体展示物理过程,其图文声像并茂,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增大信息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 。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材观要新
我国现有的学校教材体系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也为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就需要广大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1、教材改革的知识观:走向主客观的统一。
2、教材改革的学生观:改善学习的教材设计,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活动主要媒介,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相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教材改革的教师观:改进教学策略的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学生和教师都作为主体,对教学策略进行开放性的设计和建议,是教材设计的重要任务。
4、教材改革的技术观: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课程教材改革的一股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工具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进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引起了教学方式的革新。
5、教材改革的整体观:要求树立学科教材改革的整体观。学科教材设计需要更多地研究学科教学规律和各学科的普遍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和把握学科之间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横向联系,把握知识的局部和知识的整体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教材整体性,注重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整合。
五、课程评价制度的改变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学评价必须改变以单一的学习结果作为衡量教学好坏的唯一标准,突出学习的过程和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带来了评价标准、方法、主体诸方面的发展性科学评价。在评价时,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使评价达到真正促使人的身心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以后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知识技能。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顾秋蓓,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刘广珠.高中生考试焦虑成因分析[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5,(1).
作者简介:高松(1985.5-),男,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专业:学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