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网络文化下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着手,指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信息道德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网络文化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的民主化,提高了国民素质。另外,也削弱了传统教育的权威,对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使大学生丧失了学术尊严。网络中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只要你交付一定费用符合要求的论文或作业就会及时地被发送到你的信箱里。更有甚者,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替人代考。在国外甚至有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也可以从网上购买。目前,我国高校也有这类缺乏自律的学生,他们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后作为作业应付老师,这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及业务素质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大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而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在虚拟的空间追求低级而无限的刺激,甚至沦为网络的奴隶。网络道德失范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
3.长期上网使大学生的身心受到损害。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老师指出,玩网络游戏时,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长时间后玩者就会感到疲劳异常;由于玩游戏时眼球及调节视焦的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导致眼睛疲劳,使人感到视物昏花,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炎和暂时性失明;过度沉溺还会使人产生幻觉,反映能力变差。同时一旦沉迷其中,会产生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特征极其相似。
二、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法律来管理网络。最早进行计算机立法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政府对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有着积极的认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计算机安全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等7部法律,内容涉及保护国家安全、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电子商务、打击网上诽谤、信息破坏活动等。德国颁布了《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1999年对刑法进行修改,规定了计算机欺诈罪、资料伪造罪、刺探资料罪、变更资料罪、妨害计算机罪等。英国于1996年颁布《三尺互联网安全规则》,旨在消除网络非法资料,特别是淫秽色情的内容。新加坡于1996年7月颁布《因特网分类许可规则》、《分类许可通知》和《因特网行为准则》,为网络的健康发展确立了一个最低标准。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立法。
我国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趋势,也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15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依法使用网络,不危害国家或他人利益。
三、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途径
1.发挥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应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抓紧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占领德育时空。
2.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对新生增加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增设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信息道德及道德规范等)。对图书馆各阅览室的计算机一律设为图书馆主页,以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学术信息资源。加强学术信息检索培训,主动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及才干的网站,引导读者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以提高读者对学术信息的检索兴趣。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组织专业人员从数字图书馆中提取信息资料,进行鉴别、选择、自行加工,做出有关的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读者使用。同时,应购置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对网络的监控能力。
3.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首先应把网络伦理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我国有关专家建议把网络伦理的教学内容引入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遵守。其次,要让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让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制定了如下的“计算机伦理十戒”:一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二是你不应当干扰他人的计算机工作;三是你不应当偷窥他人文件;四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进行偷窃;五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作伪证;六是你不应当使用或拷贝没有付过钱的软件;七是你不应当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八是你不应当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九是你应当考虑你所编制程序的社会后果;十是你应当用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此外,可通过举办各类信息道德讲座、对典型案例征文讨论、举办信息道德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强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工作。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
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新阶段。网络文化促进了教育和社会的民主化,提高了国民素质。另外,也削弱了传统教育的权威,对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1.网络文化使大学生丧失了学术尊严。网络中有人靠帮别人写论文、做作业赚钱。只要你交付一定费用符合要求的论文或作业就会及时地被发送到你的信箱里。更有甚者,公然在网络上寻人替考或替人代考。在国外甚至有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也可以从网上购买。目前,我国高校也有这类缺乏自律的学生,他们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直接从中国期刊镜像网站下载文章,经剪贴和技术处理后作为作业应付老师,这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及业务素质将造成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2.网络文化使大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网络的匿名和隐蔽性给大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大学生完全展示着个性和本我的一面,浏览暴力、恐怖和色情信息,自由发表观点而不考虑社会规范和道德。然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接受来自社会舆论的监督,按照社会人的标准和道德原则生活和行事。网络内外的这种“双重道德标准”极易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价值观念扭曲,思想意识模糊,在虚拟的空间追求低级而无限的刺激,甚至沦为网络的奴隶。网络道德失范容易导致人格缺陷,甚至形成青年学生的人格发展错位。
3.长期上网使大学生的身心受到损害。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李老师指出,玩网络游戏时,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长时间后玩者就会感到疲劳异常;由于玩游戏时眼球及调节视焦的睫状肌长时间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会导致眼睛疲劳,使人感到视物昏花,严重的会导致角膜炎和暂时性失明;过度沉溺还会使人产生幻觉,反映能力变差。同时一旦沉迷其中,会产生心理依赖和反复操作的渴望,与毒品海洛因的成瘾特征极其相似。
二、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制定法律来管理网络。最早进行计算机立法的国家是美国。美国政府对信息化的作用和意义有着积极的认同,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计算机安全法》、《政府信息公开法》等7部法律,内容涉及保护国家安全、言论自由、知识产权、个人隐私、电子商务、打击网上诽谤、信息破坏活动等。德国颁布了《信息和通信服务规范法》,1999年对刑法进行修改,规定了计算机欺诈罪、资料伪造罪、刺探资料罪、变更资料罪、妨害计算机罪等。英国于1996年颁布《三尺互联网安全规则》,旨在消除网络非法资料,特别是淫秽色情的内容。新加坡于1996年7月颁布《因特网分类许可规则》、《分类许可通知》和《因特网行为准则》,为网络的健康发展确立了一个最低标准。日本、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国都先后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立法。
我国为适应信息产业和信息犯罪增加的趋势,也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第15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教育学生依法使用网络,不危害国家或他人利益。
三、培养大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途径
1.发挥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党政领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的主力军,应深入领会江泽民同志“要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的指示,抓紧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校园网络占领德育时空。
2.发挥图书馆的引导作用。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对新生增加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改革,增设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信息道德及道德规范等)。对图书馆各阅览室的计算机一律设为图书馆主页,以引导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学术信息资源。加强学术信息检索培训,主动向读者介绍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及一些有助于增长知识及才干的网站,引导读者掌握和使用学术信息,以提高读者对学术信息的检索兴趣。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组织专业人员从数字图书馆中提取信息资料,进行鉴别、选择、自行加工,做出有关的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读者使用。同时,应购置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软件,以提高对网络的监控能力。
3.加强大学生上网自律教育。首先应把网络伦理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我国有关专家建议把网络伦理的教学内容引入我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使学生将网络伦理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并遵守。其次,要让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精神,让他们成为网络社会中的道德主体,承担起维护网络社会秩序的责任。还可以借鉴国外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就制定了如下的“计算机伦理十戒”:一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二是你不应当干扰他人的计算机工作;三是你不应当偷窥他人文件;四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进行偷窃;五是你不应当用计算机作伪证;六是你不应当使用或拷贝没有付过钱的软件;七是你不应当未经许可而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八是你不应当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九是你应当考虑你所编制程序的社会后果;十是你应当用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此外,可通过举办各类信息道德讲座、对典型案例征文讨论、举办信息道德法规知识竞赛活动等多种途径,强化大学生信息道德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