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含矿矽卡岩带是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产出的主要位置,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体形成侵入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进行直观体现。本文主要对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含矿矽卡岩带的特征进行分析,这对采矿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铅锌银矿:含矿矽卡岩带;昆仑气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翠峦镇南西23km是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的主要位置,通过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该矿床主要是一小型潜心银矿床,详查工作主要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7队完成。
一、地质背景
1.区域地质概况
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茂林-木兰地槽褶皱带中部都有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的存在,同时其区域还零星分布在寒武系下统铅山组,上二叠一下三叠统五道蛉组以及三叠系上统风山电组及第四系全新统中。在区域范围内,其岩浆活动较为频繁。
中加里东期混染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及细粒长岩岩脉都在上述范围的涵盖之内。断层以及褶皱是区域构造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主要为断裂或者断层,褶皱只能占据次要位置。
2.矿区地质概况
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浅灰-白色,厚层状白云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大理岩、条带状人理岩是矿区出露地层的主要构成。从矿区的南部以及西部对其就进行分析后发现,二叠一下三叠统五道岭组安山质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和三叠系上统风山屯组含角砾流纹质凝灰岩都是构成其山露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加里东期混染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在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中主要作为侵入岩存在,在矿区北部、南部以及西部都有分布,在实际产出的过程中主要以岩基状出现。矿区中部主要分布的是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在实际产出过程中主要为盆状。
由铅山组构成的北西向倾伏背斜是矿区构造的主要形式,在褶皱作用的影响之下,塑性地层呈现出一种逐渐变厚的趋势,最终形成一种透镜状,北西向断裂主要在早期形成,现阶段已经逐步被中性脉岩天填充,多数都在层间断裂的涵盖范围之内。该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闪长玢岩与大理岩断裂接触带形成含矿矽卡岩带。在实际对接触带构造进行划分时我们可将产出部位作为主要依据。下面对其是进行仔细分析。
(1)北东部接触带构造:长>700m,宽几十米,走向300~330°,倾向
sw,倾角50°。控制V号矿(化)体群。
(2)南西部接触带构造:长>600m,宽几十米.走向近SN,倾向E.倾角
60°,控制I,II、Ⅳ号矿(化)体群。
(3)南东部接触带构造:分布闪长玢岩中部接触内带,长400m.竟,(20—140)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60°,赋存Ⅲ号矿体群。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接触,于接触带、近接触外带形成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
二、含矿矽卡岩带及控矿特征
全区分布3个含矿矽卡岩带,其分布特征和控矿特征现分述如下:
1.北东部含矿矽卡岩带:分布闪长玢岩体北东接触带及近接触外带,长20佩。宽(6-30)m.走向(300—330)m,倾向南西,倾角60°,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接触带赋存V号矿体。近接触处带赋存v-1号和Y-2号矿体群。
(1)V号矿体:出露地表。分布13~17线,位于V-2号矿化体的上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受矽管岩带控制。矿体在倾斜方向随着矽卡岩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2)V-1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11-15线。位于Y-2号矿体的下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受矽#岩带控制。
(3)v-2号矿化体:隐伏矿体。分布11线,位于V号矿体下盘、V-I号矿体上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2.南西部含矿矽卡岩带:分布闪长玢岩体南西接触带及近接触外带,长400m,宽(40-130)m,走向330。,倾向北东。倾角80。。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接触带赋存Ⅳ号矿体群,近接触处带赋存I号和Ⅱ号矿体群。
(1)Ⅳ号矿体:出露地表。分布96-98线,赋存于南西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矽卡岩尖灭而尖灭。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2)Ⅳ一1号矿化体:隐伏矿体。分布98线,位于Ⅳ号矿体下盘、Ⅳ一3号矿体的上盘。赋存于南西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3)IV-3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96线,矿体位于IV一1号矿化体下盘,赋存于细粒闪长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的上盘,矿体受细粒闪长岩岩脉控制。矿体与用岩界线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
(4)I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15线。位于l-3号矿化体七盘,赋存于南两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近接触外带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接触带控制。矿体与接触带具相同空间关系。
(5)I一1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15线,位于I一3号矿化体下盘,l-2号矿化体上盘,赋存于蚀变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中,靠近外带矿化强、内带矿化弱。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沿倾斜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接触带控制。矿体与接触带具相同空问关系.
3.南东部含矿矽卡岩化带:分布闪长玢岩中部接触内带,长400m,宽(20—140)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印。±,赋存Ⅲ-l、Ⅲ-4号矿体。
(1)m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25线,位于m—l号矿化体东侧,赋存于南东部闪长玢岩蚀变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长玢岩蚀变带控制。
(2)m-l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25线,位于m号矿化体西侧,赋存于南东部闪长玢岩蚀变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闪长玢岩蚀变带控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其次赋存于近接触内带蚀变闪长玢岩、近接触外带白云质大理岩层问矽卡岩中,矿(化)體主要与闪长玢岩关系密切、其次与细粒闪长岩关系密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在相邻或地质环境相间地区找矿,应对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接触带之矽卡岩带及近接触内、外带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李香龄.伊春市昆仑铅锌银矿矽卡岩带特征[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6):66-66.
[2]孙国锋.昆仑气铅锌(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02-102.
关键词:铅锌银矿:含矿矽卡岩带;昆仑气
黑龙江省伊春市翠峦区翠峦镇南西23km是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的主要位置,通过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该矿床主要是一小型潜心银矿床,详查工作主要由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7队完成。
一、地质背景
1.区域地质概况
兴安岭-内蒙地槽褶皱区,伊春-延寿地槽褶皱系,茂林-木兰地槽褶皱带中部都有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的存在,同时其区域还零星分布在寒武系下统铅山组,上二叠一下三叠统五道蛉组以及三叠系上统风山电组及第四系全新统中。在区域范围内,其岩浆活动较为频繁。
中加里东期混染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晚印支期二长花岗岩,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及细粒长岩岩脉都在上述范围的涵盖之内。断层以及褶皱是区域构造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主要为断裂或者断层,褶皱只能占据次要位置。
2.矿区地质概况
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浅灰-白色,厚层状白云石大理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大理岩、条带状人理岩是矿区出露地层的主要构成。从矿区的南部以及西部对其就进行分析后发现,二叠一下三叠统五道岭组安山质角砾岩、安山质凝灰岩和三叠系上统风山屯组含角砾流纹质凝灰岩都是构成其山露不可缺少的部分。
中加里东期混染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在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中主要作为侵入岩存在,在矿区北部、南部以及西部都有分布,在实际产出的过程中主要以岩基状出现。矿区中部主要分布的是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在实际产出过程中主要为盆状。
由铅山组构成的北西向倾伏背斜是矿区构造的主要形式,在褶皱作用的影响之下,塑性地层呈现出一种逐渐变厚的趋势,最终形成一种透镜状,北西向断裂主要在早期形成,现阶段已经逐步被中性脉岩天填充,多数都在层间断裂的涵盖范围之内。该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为闪长玢岩与大理岩断裂接触带形成含矿矽卡岩带。在实际对接触带构造进行划分时我们可将产出部位作为主要依据。下面对其是进行仔细分析。
(1)北东部接触带构造:长>700m,宽几十米,走向300~330°,倾向
sw,倾角50°。控制V号矿(化)体群。
(2)南西部接触带构造:长>600m,宽几十米.走向近SN,倾向E.倾角
60°,控制I,II、Ⅳ号矿(化)体群。
(3)南东部接触带构造:分布闪长玢岩中部接触内带,长400m.竟,(20—140)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60°,赋存Ⅲ号矿体群。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接触,于接触带、近接触外带形成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
二、含矿矽卡岩带及控矿特征
全区分布3个含矿矽卡岩带,其分布特征和控矿特征现分述如下:
1.北东部含矿矽卡岩带:分布闪长玢岩体北东接触带及近接触外带,长20佩。宽(6-30)m.走向(300—330)m,倾向南西,倾角60°,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接触带赋存V号矿体。近接触处带赋存v-1号和Y-2号矿体群。
(1)V号矿体:出露地表。分布13~17线,位于V-2号矿化体的上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受矽管岩带控制。矿体在倾斜方向随着矽卡岩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2)V-1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11-15线。位于Y-2号矿体的下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受矽#岩带控制。
(3)v-2号矿化体:隐伏矿体。分布11线,位于V号矿体下盘、V-I号矿体上盘、赋存于北东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接触带控制。
2.南西部含矿矽卡岩带:分布闪长玢岩体南西接触带及近接触外带,长400m,宽(40-130)m,走向330。,倾向北东。倾角80。。为石榴石透辉石矽卡岩,接触带赋存Ⅳ号矿体群,近接触处带赋存I号和Ⅱ号矿体群。
(1)Ⅳ号矿体:出露地表。分布96-98线,赋存于南西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矽卡岩尖灭而尖灭。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2)Ⅳ一1号矿化体:隐伏矿体。分布98线,位于Ⅳ号矿体下盘、Ⅳ一3号矿体的上盘。赋存于南西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矽卡岩带控制。
(3)IV-3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96线,矿体位于IV一1号矿化体下盘,赋存于细粒闪长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的上盘,矿体受细粒闪长岩岩脉控制。矿体与用岩界线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
(4)I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15线。位于l-3号矿化体七盘,赋存于南两部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近接触外带白云质大理岩中,矿体与围岩界线清楚。矿体延深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接触带控制。矿体与接触带具相同空间关系。
(5)I一1号矿体:隐伏矿体。分布15线,位于I一3号矿化体下盘,l-2号矿化体上盘,赋存于蚀变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中,靠近外带矿化强、内带矿化弱。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沿倾斜方向随着接触带尖灭而尖灭。矿体受接触带控制。矿体与接触带具相同空问关系.
3.南东部含矿矽卡岩化带:分布闪长玢岩中部接触内带,长400m,宽(20—140)m,走向320。,倾向南西,倾角印。±,赋存Ⅲ-l、Ⅲ-4号矿体。
(1)m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25线,位于m—l号矿化体东侧,赋存于南东部闪长玢岩蚀变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长玢岩蚀变带控制。
(2)m-l号矿化体:出露地表。分布25线,位于m号矿化体西侧,赋存于南东部闪长玢岩蚀变带中,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矿体受闪长玢岩蚀变带控制,矿(化)体主要赋存于闪长玢岩与白云质大理岩接触带矽卡岩中,其次赋存于近接触内带蚀变闪长玢岩、近接触外带白云质大理岩层问矽卡岩中,矿(化)體主要与闪长玢岩关系密切、其次与细粒闪长岩关系密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伊春市昆仑气铅锌银矿床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在相邻或地质环境相间地区找矿,应对中燕山晚期闪长玢岩与寒武系下统铅山组接触带之矽卡岩带及近接触内、外带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李香龄.伊春市昆仑铅锌银矿矽卡岩带特征[J].黑龙江国土资源,2013(6):66-66.
[2]孙国锋.昆仑气铅锌(银)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