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理研究;课程设计;运动技能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 0013-04
一、教会教好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神圣使命,更是“强化体育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几乎已成为全社会对中国体育教学的诟病了,随着国人对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娱乐需要的日益高涨,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要教好1-2项运动技能的期待会越来越大,反之对体育教学教不会运动技能的谴责也越来越猛烈。对此,学校体育教育者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严重的危机感,我们一定要把教会教好运动技能当做“强化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去认真地思考、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体育课为什么教不会运动技能呢?其实,体育课教不会运动技能也不单单是中国体育课的“痼疾”,在美国同样存在体育课学不会、学不好运动技能的问题,美国运动教育实践的创始人西登拓普就曾强烈地批评美国的体育教学“排球12个学时的小单元教学,就像在家里后院打球玩玩,是永远学不会排球的”,他批评的是美国体育课程教学的“蜻蜓点水”和“低级重复”现象;同样,在日本这个运动技能习得效果最好的国家也依然对“大单元”教学不断地进行强调,依然不断要求各级学校加强技能教学的效果。因此,教会教好运动技能不但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共同问题,只不过,由于中国的情况更复杂,“教不会”的问题更加突出罢了。
那么,为什么体育课出现“教不会运动技术,培养不好运动技能”的问题呢?本文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普通的学生的“学会”(即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是什么样的状态。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体育教学的“兄长”——运动训练的情况。
二、运动队的教练和运动员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要达到的“会”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那些高级教练员们,清晰地知道什么是高水平运动选手们的“会”(也可称为“能”)。比如,田径教练们知道刘翔跨栏“会”到什么程度可以拿奥运冠军;篮球教练员们知道姚明的篮球“会”到什么程度可以就可以去“美职篮”打比赛;网球的教练员们知道李娜的网球“会”到什么程度就大概可以夺得法网、澳网冠军,等等。
于是,高水平的教练员们就各自瞄准了刘翔、姚明、李娜等的“会”去开始训练了,他们的训练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手段实用、评价直接,他们用世界冠军的目标,以及世界冠军在不同年龄就应该到达的成绩“倒计时”地算出优秀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技能水平和表现出的成绩,使得运动员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阶段目标”清晰可见。当某个运动员在某个阶段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阶段目标”,教练员就认为这个运动员很有前途,于是就让这个运动员接着接受训练。反之,当某个运动员在某个阶段没能达到“阶段目标”,教练员就会怀疑这个运动员的前途,差的不多就再观察观察,差得很远的,教练员就可能毫不留情地让其退役,予以淘汰。就这样,一部分有天赋的运动员在这样精密的计算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目标”,一步一步地成为了全省的冠军、全国的冠军、世界的冠军。
运动员们就这样达到了他们的“会”,达到了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会”了,他们的“会”的标志很清楚,那就是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而“教会”他们的教练员们也就受到了奖励,成为金牌教练;但如果教练员麾下没有一个运动员达到冠军,那么教练员也就随之失败,他就只能改行吃别的饭去了。因此,专业运动队的教练员的绩效评价也是很清晰的,饭并不那么好吃。
三、体育教师和学生们不太清楚、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他们要达到的“会”
而体育课教学呢?应该说,体育教师从不知道,也从未深入研究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地“会”(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会成什么样算会”,当然,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们就更不可能知道了。相映成趣的是,学生在课外自发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同学们却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地“会”“技能会成什么样算会”,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分析其中有学理、历史和学校特质及研究基础四个方面的原因:
1.学理的原因
如前述,运动员们有各级冠军的明确“终极目标”,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应该“会”成什么样,而普通学生的运动技能要达到怎样的“终极目标”呢?肯定不是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那么是什么?是“在社区里打球”?还是“在街角上指导别人跳舞”?还是“参加俱乐部活动在业余比赛并夺冠”,体育课程的设计者们不知道,体育教师们不知道,学生们更不知道。没有“终极目标”就没有“阶段目标”,就没有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没有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就没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没有课程整体设计就没有各个学段的教程,教学内容就会支离破碎,体育教学就会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教学就会成为一个一个“无效小单元”的无序的叠加,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会运动技能。
2.历史的原因
从历史看,以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课程的前身大都是课外体育训练与比赛,比如我国的体育课(体操课时代不明显)就是以教会学校及社会体育俱乐部的运动训练为基础的,当时的运动训练虽不像现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水平那么高,但参加其中的“选手”大概也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会”。当“突然”有了现代体育课程之后(当时还是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的兵式体操为主),当“运动技能”也成为了课程目标和任务时,学校体育人完全没有教会运动技能的学理研究基础,于是体育课程设计者们基本是参照着“运动员教程”进行了相应缩减(缩短教程,减少技能),但是,这种缩减没有课程的理论依据,也没有教学实践的依据,形成了今天既达不到运动员的“会”,也成不了普通学生的“会”的“四不像体育教程”。“四不像”体育课程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也学不会”。
3.学校特质的原因
现代学校和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以知识类学科的效率教育为主要目的,在形式上与自发式的体育活动形式有许多矛盾,表现在:1)体育课程的安排根据教学总时间安排,总时数有限,每次课的时间缩短很多;2)体育课间隔无法按运动技能习得的规律进行;3)班级人数与课外体育和运动训练差距较大;4)根据教育目标,会强调学习内容的多样化,与专项性的活动和训练相去较远;5)场地器材呈用途多样特点,且相对不足;6)体育教师在学校上述特点的要求下,运动技能教学能力呈精湛“一专”不足,平庸“多能”有余的能力特点,而且这种趋势越发明显;7)学段的强制性分割造成运动技能习得的中断;8)在中国这样学校标准化很差的国家中,学校间的巨大差异使得运动技能习得效果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变数;9)学校和班级条件下体育比赛相对难以开展,由于上述因学校和班级授课特质而产生的各种影响,体育课教学“教会”难度又加大了。 4.研究方面的原因
与体育课程教学面临“学不会”的严峻问题不相适应的是,关于体育课程编制理论与体育教学学理的问题极为少见。普通学生的运动技能“终极目标”没有人形容描述过;学生毕业时应该具有怎样的运动技能结构,是1-2项,还是2-3项谁也没说过;体育课程依据什么原理进行编制的,编制有几种可能也没人探讨过。体育课程理论似乎只有“螺旋式排列”和“直线式排列”这样没头没尾的说法,多年的体育课程内容分类中甚至还长期存在“综合分类”这种明显违反“同一律”的错误,有平均一学时体育课就要教一个教材这样的荒唐设计;更有在课程内容排列难题前把所有教学内容指导责任放弃得一干二净,只在课标中写上“学会1-2项球类项目、1-2项体操类项目、1-2项田径项目”这样不知所云的新课改举措。进行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专家不少,但体育课程理论的真正难题,也是核心课题——运动技能有效习得的学理以及依此形成的体育课程的排列理论的研究却至今没见人研究过,说明过,自然更没有体育课程设计者在此方面的共识,体育学理的难题和研究的薄弱交叉形成体育课程“教不会”的恶果。
四、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和研究运动技能的“会”呢?
我们要教会教好运动技能,就必须加强体育学理研究和课程设计原理的研究:即学生在体育课教学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运动技能的“终极目标”在哪里,瞄准这个目标应该教学生什么技术战术,按照怎样的教程去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技术战术?这个研究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任务组成:
1.找出终身体育的项目
第一个工作是根据终身体育锻炼的情况将运动项目按教学重要性分为几个层次,例如可将运动项目分为哪些项目为“重点终身体育项目”“重要终身体育技能”“拓展终身体育技能”“特殊终身体育技能”“青少年锻炼类体育技能”五大类(表1)。
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终身体育所需运动技能能力的研究。
2.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会”
第二个工作是分别对上述五大类的各个运动项目的“会”(即可以参加日常的终身体育锻炼和比赛的技战术能力状态)清晰地、具体地、可测性地描绘出来,使每个运动项目的“终极目标”都很明确。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终身体育视野下的各主要运动技能习得的“终极目标”研究。
5.筛出项目的“最基本技战术”
第三个工作是对各个运动项目的“最基本”(核心)技术、战术进行筛选,选出在教学条件下需要学习、可以学习的基本技术战术内容。此项工作的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运动项目的“最基本”技术战术内容的研究。
4.形成各个项目的“教程”
第四个工作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素质发展敏感期、学校教学条件、技战术学习的难易度等,将“最基本”技术、战术排列成序,形成项目的“教程”。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运动项目的“教程化”研究。
5.编辑成各学段衔接的课程
第五个工作是确定各个运动项目学习的起始年级,根据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将各个项目的“教程”通过有机的穿插、配伍、排列编程课程。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体育课程设计原理与编制方法理论的研究。
6.描述各个项目教程目标
第六个工作是定性定量地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教程阶段目标。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体系研究。
7.制定阶段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七个工作是根据各个阶段目标,制定各个阶段的技术战术达成评价标准。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学段的运动技能达成度的评价标准研究。
8.根据目标和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理和教法
第八个工作是根据教程的阶段目标和难度、教学条件和教学特点等进行极有针对性的学理和教法研究。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运动技能习得的学理与教法系列研究。
应该说以上八项工作互相连接,相辅相成,而且缺一不可,各个都很重要,而且目前这八个方面研究都很薄弱,都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如果非要举出最关键的研究内容的话,本文认为,当下最为重要的和最为紧要研究的内容,当属第二方面的“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会’”的研究,下面接着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和想法。
五、谈谈游泳、篮球和武术三个不同运动项目的“会”
1.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游泳的“会”?(图1)
游泳是一种典型的“会”与“不会”有着明显区别的技能,类似的运动还有有难度的体操动作、骑自行车、滑冰、滑雪等,这类运动的会是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水中、器械上、冰上、雪地山坡上)完成相应的动作,并在该动作状态能延续一定的时间(如游泳、滑冰、滑雪、骑行自行车的距离),就可以算是“会”了,而速率和动作质量与变化等则是这个“会”的提高和延伸。
1)能游25米是“勉强的会”。现在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泳的及格线定在了25米。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一是能游25米必须有比较正确的蹬腿动作;二是能游25米必须有连续的呼吸;三是手脚的配合必须基本正确,没有这三个基本技能的支撑,学生应该游不了25米,不能游25米也就说明该学生并没有学会游泳,尽管这个25米也是很勉强的“会”。
2)能游50米是“基本的会”。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50米定在了70~80分左右。说明能游50米就表明学生达到基本的会的程度。的确,能游50米必须有更加有力的蹬腿动作、更加顺畅和稳定的呼吸以及更加协调的手脚配合,而且能游50米也表明学生的体力在增强。
3)能游100米是“会”。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泳的100分定在了100米。其中的道理很清晰:能游100米不但上述的三个技能更加好,而且要经过“极点”的考验,游100米需要体力,因此就要求学生的动作要学会放松,才能保持体力,学生还要有一定的“粘水”能力(即利用浮力,适应水的流动,放松身体的感觉)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100米,因此游100米就可以认定学生是真的学会游泳了。 4)能游200米是“很好的会”。当下,全国的深水合格证的取得资格都是“能游200米和会踩水”,因此,200米一定是“很好的会”了。能有200米,就可以有勇气在深水区域游泳,也能很快学会踩水,更不会在正常的水域中遇到危险,可以利用游泳来健身锻炼了,还可以开始学习其他泳姿了,此时,在任何人眼中,这个学生都已经是毫无疑问地“会游泳了”。
那么,再往下,至于一个人会多少泳姿,会不会仰、蛙、蝶、自,能有多快,能参加什么比赛,那都属于游泳的高水平掌握问题了,与游泳的“会”和“不会”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2.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篮球的“会”?
篮球是一种“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技能,学生拿到篮球就可以拍球、投篮、传球,即便动作不对,拍得不好、投得不准、传得不远,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这类运动的“学会学好”问题最大,体育教师们认真地教了步伐、运球、传球、投篮、上篮等动作,教了突破、防守等技术,但学生们就是不会打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也都有类似现象。那么什么是篮球的“会”呢,笔者提出以下观点(图2)。
1)“能参加同伴自发组织的半场比赛”是“勉强的会”。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一群学生聚在一个篮球架下打半场篮球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为什么是半场篮球?原因可能是要求技术不太高、运动量不太大,人数可多可少,最重要的可能是得分率较高。
那么一个学生“能”参加这样的“非正规”比赛(尽管其中有不少是凑数的),就已经表明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以及对规则的理解是基本能满足比赛要求的(尽管会出现总投不进、传球不到位、运球老丢球的现象),但不至于“臭”到给别人找麻烦,使比赛无法进行。我想,这应该是篮球的“勉强的会”。
2)“能参加同伴组织的篮球比赛还能得到不少分”是“基本的会”。如果一个学生是经常参加半场篮球比赛的人,是大家一比赛就会邀请的人,就表明他的半场比赛能力较强。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都达到较好的水平,基本技战术运用比较自如,对规则的理解也比较深刻,是一个篮球活动的爱好者。我想,这个学生的篮球应该是“基本会”了。
3)“能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正式的比赛”是“会”。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正式篮球比赛(或在毕业后的社区篮球比赛)被选为院系的代表队成员,就表明他是可以在全场的场地中进行比赛的人。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都适应正式篮球比赛的要求并具有一定水平,表明他的基本技战术运用是适应正式比赛的,对正式比赛规则和裁判的知识有必要的理解,他的篮球知识技术比较全面。这时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会打篮球”,别人的评价则是“他会打篮球”。
4)“能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半场比赛并成为主力”是“很好的会”。如果一个学生在正式篮球比赛中是代表队的主力,是场上的核心或主要得分手,就表明他的篮球技战术水准达到相当水准(尽管是业余的水准),那么这个同学的篮球一定是“我的篮球打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呦”,别人的评价则也一定是“他可是我们系(或小区)里打篮球最好的那几位之一呦”。
如果,我们这样来描述篮球的“会”,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一定比“基本掌握篮球技术和战术”要明确地多,我们对具体的篮球技战术的评价也会根据上述的“会”的情境有新的表述方式,下面技术表述是不是我们对篮球技术教学目标的新的表达方式呢,仅供大家思考和探索(图3)。
3.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武术的“会”?
武术更是一个“会”与“不会”很不清楚的运动项目,会打“24式太极拳”算不算会武术?会打“少年拳”和“初级棍”算不算会武术?如果不算,还需要会什么,会到什么程度?现在还都是个谜。
武术课可能还是学生现在最不爱学的体育教学内容,究其原因,第一,武术是真功夫,学练的过程比较艰苦,否则就是没用的花架子;第二,体育教师有武术真功夫的人不多,许多武术教得不像武术,倒有点像舞蹈和体操,这样不像武术的武术学生当然不喜欢。
笔者认为:武术教学一定要瞄准“真功夫”,这里说的真功夫不是李连杰、成龙、李小龙那样的功夫,教学条件也不可能教成,这里的“真功夫”是指要把武术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武术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图4)。
1)“踢前踢腿、侧摆腿等接近头顶”是“真功夫”,它代表着力量、柔韧和独特的武术发力方式,也是某些实招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都能横叉、前踢腿和侧摆腿接近头顶,他可能觉得自己有点像武士了,他对武术就可能有兴趣了。所以,我认为教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的初学者)武术的第一件事,不是教套路的动作,更不是教少年拳的几个“式”,而是要先练基本功法。
2)“会几个很实用的防身术的招数”是指:武术必须要教些实用的招数,就是能克敌致胜、能防身的那些实用技能,这样武术就有了实用性,将来学生们在大街上碰到坏人,一脚能把他踢倒了。其实中国武术里“一剑封喉”的实用技术很多,需要我们将它们教材化。中国的武术要向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的教学学习,追求实用化、技击化。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必须得教有用的招数。
3)“要知晓中国武术文化与技击意义”是指: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含义,有中国独有的、博大精深的宇宙哲学、处事哲学、攻防哲学、身体哲学、养生哲学以及健身哲学等,就是一个简单的太极拳动作,也充满技击的含义和攻略思想,充满着节奏理念和发力原理。但是在日常的武术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只是动作外形的教学,武术是个“四不像”的空壳,不能弘扬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会用太极导引气功能锻炼身体”是指:武术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和“大武术”中实际包括着“五禽戏”“导引”“气功”等内容。武术教学应该瞄准学生未来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的培养。试想,将来学过武术的十三亿中国人在他们的中老年时都能用太极、导引、五禽戏、健身气功来强身健体,中国的公园里、小区里的做着太极拳、太极扇、八卦掌、太极剑、健身气功、导引、五禽戏、木兰扇,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景象和健身热潮呀,因此,武术教学要教学生健身的本领。
5)“崇尚武德嫉恶如仇并见义勇为”是指:学生学武术的同时,还要明白武术是惩恶扬善的,明白在当下社会里武术在扶老助幼和见义勇为方面的现实意义。学生学了武术后不招摇、不显摆、不欺凌、不狂躁,遇上需要帮助的弱者能善良地伸出援手,碰上坏人能制服他,那时,和谐社会不就实现了吗?
六、小结
要强化体育课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理,因为知道了学理才有教法,明确了教法才有教程,有了各个运动项目的科学教程,才可能有课程。而我们的现状是:还不知道学理就编了课程,甚至在编课程时还提出什么“淡化运动教学”“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等错误理论,那体育课程能不能让学生学会技术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本文呼吁,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中,我们要认真研究“什么是普通学生的‘学会学好学精’”的问题,瞄准学生们的终身体育实践,把每个对学生有用的运动技能都教好,让体育课发挥好它的功能,体现它的价值。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4 0013-04
一、教会教好运动技能是体育课的神圣使命,更是“强化体育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现在,“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几乎已成为全社会对中国体育教学的诟病了,随着国人对终身体育锻炼和身体娱乐需要的日益高涨,他们对体育教学的要教好1-2项运动技能的期待会越来越大,反之对体育教学教不会运动技能的谴责也越来越猛烈。对此,学校体育教育者必须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严重的危机感,我们一定要把教会教好运动技能当做“强化体育课”的重要内容,去认真地思考、研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那么,体育课为什么教不会运动技能呢?其实,体育课教不会运动技能也不单单是中国体育课的“痼疾”,在美国同样存在体育课学不会、学不好运动技能的问题,美国运动教育实践的创始人西登拓普就曾强烈地批评美国的体育教学“排球12个学时的小单元教学,就像在家里后院打球玩玩,是永远学不会排球的”,他批评的是美国体育课程教学的“蜻蜓点水”和“低级重复”现象;同样,在日本这个运动技能习得效果最好的国家也依然对“大单元”教学不断地进行强调,依然不断要求各级学校加强技能教学的效果。因此,教会教好运动技能不但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世界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共同问题,只不过,由于中国的情况更复杂,“教不会”的问题更加突出罢了。
那么,为什么体育课出现“教不会运动技术,培养不好运动技能”的问题呢?本文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普通的学生的“学会”(即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是什么样的状态。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体育教学的“兄长”——运动训练的情况。
二、运动队的教练和运动员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要达到的“会”
高水平运动训练的那些高级教练员们,清晰地知道什么是高水平运动选手们的“会”(也可称为“能”)。比如,田径教练们知道刘翔跨栏“会”到什么程度可以拿奥运冠军;篮球教练员们知道姚明的篮球“会”到什么程度可以就可以去“美职篮”打比赛;网球的教练员们知道李娜的网球“会”到什么程度就大概可以夺得法网、澳网冠军,等等。
于是,高水平的教练员们就各自瞄准了刘翔、姚明、李娜等的“会”去开始训练了,他们的训练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手段实用、评价直接,他们用世界冠军的目标,以及世界冠军在不同年龄就应该到达的成绩“倒计时”地算出优秀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技能水平和表现出的成绩,使得运动员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阶段目标”清晰可见。当某个运动员在某个阶段达到了,甚至超过了“阶段目标”,教练员就认为这个运动员很有前途,于是就让这个运动员接着接受训练。反之,当某个运动员在某个阶段没能达到“阶段目标”,教练员就会怀疑这个运动员的前途,差的不多就再观察观察,差得很远的,教练员就可能毫不留情地让其退役,予以淘汰。就这样,一部分有天赋的运动员在这样精密的计算下,一步一步地完成了各个“阶段目标”,一步一步地成为了全省的冠军、全国的冠军、世界的冠军。
运动员们就这样达到了他们的“会”,达到了高水平竞技体育的“会”了,他们的“会”的标志很清楚,那就是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而“教会”他们的教练员们也就受到了奖励,成为金牌教练;但如果教练员麾下没有一个运动员达到冠军,那么教练员也就随之失败,他就只能改行吃别的饭去了。因此,专业运动队的教练员的绩效评价也是很清晰的,饭并不那么好吃。
三、体育教师和学生们不太清楚、甚至根本不清楚什么是他们要达到的“会”
而体育课教学呢?应该说,体育教师从不知道,也从未深入研究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地“会”(掌握运动技能),“运动技能会成什么样算会”,当然,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们就更不可能知道了。相映成趣的是,学生在课外自发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同学们却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地“会”“技能会成什么样算会”,这是为什么呢?本文分析其中有学理、历史和学校特质及研究基础四个方面的原因:
1.学理的原因
如前述,运动员们有各级冠军的明确“终极目标”,他们当然知道自己应该“会”成什么样,而普通学生的运动技能要达到怎样的“终极目标”呢?肯定不是全国冠军和世界冠军,那么是什么?是“在社区里打球”?还是“在街角上指导别人跳舞”?还是“参加俱乐部活动在业余比赛并夺冠”,体育课程的设计者们不知道,体育教师们不知道,学生们更不知道。没有“终极目标”就没有“阶段目标”,就没有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没有目标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就没有科学的课程设计,没有课程整体设计就没有各个学段的教程,教学内容就会支离破碎,体育教学就会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教学就会成为一个一个“无效小单元”的无序的叠加,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会运动技能。
2.历史的原因
从历史看,以运动技能为主的体育课程的前身大都是课外体育训练与比赛,比如我国的体育课(体操课时代不明显)就是以教会学校及社会体育俱乐部的运动训练为基础的,当时的运动训练虽不像现在的高水平竞技体育水平那么高,但参加其中的“选手”大概也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会”。当“突然”有了现代体育课程之后(当时还是以富国强兵为主要目的的兵式体操为主),当“运动技能”也成为了课程目标和任务时,学校体育人完全没有教会运动技能的学理研究基础,于是体育课程设计者们基本是参照着“运动员教程”进行了相应缩减(缩短教程,减少技能),但是,这种缩减没有课程的理论依据,也没有教学实践的依据,形成了今天既达不到运动员的“会”,也成不了普通学生的“会”的“四不像体育教程”。“四不像”体育课程的必然结果就是“学生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也学不会”。
3.学校特质的原因
现代学校和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育的产物,它以知识类学科的效率教育为主要目的,在形式上与自发式的体育活动形式有许多矛盾,表现在:1)体育课程的安排根据教学总时间安排,总时数有限,每次课的时间缩短很多;2)体育课间隔无法按运动技能习得的规律进行;3)班级人数与课外体育和运动训练差距较大;4)根据教育目标,会强调学习内容的多样化,与专项性的活动和训练相去较远;5)场地器材呈用途多样特点,且相对不足;6)体育教师在学校上述特点的要求下,运动技能教学能力呈精湛“一专”不足,平庸“多能”有余的能力特点,而且这种趋势越发明显;7)学段的强制性分割造成运动技能习得的中断;8)在中国这样学校标准化很差的国家中,学校间的巨大差异使得运动技能习得效果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变数;9)学校和班级条件下体育比赛相对难以开展,由于上述因学校和班级授课特质而产生的各种影响,体育课教学“教会”难度又加大了。 4.研究方面的原因
与体育课程教学面临“学不会”的严峻问题不相适应的是,关于体育课程编制理论与体育教学学理的问题极为少见。普通学生的运动技能“终极目标”没有人形容描述过;学生毕业时应该具有怎样的运动技能结构,是1-2项,还是2-3项谁也没说过;体育课程依据什么原理进行编制的,编制有几种可能也没人探讨过。体育课程理论似乎只有“螺旋式排列”和“直线式排列”这样没头没尾的说法,多年的体育课程内容分类中甚至还长期存在“综合分类”这种明显违反“同一律”的错误,有平均一学时体育课就要教一个教材这样的荒唐设计;更有在课程内容排列难题前把所有教学内容指导责任放弃得一干二净,只在课标中写上“学会1-2项球类项目、1-2项体操类项目、1-2项田径项目”这样不知所云的新课改举措。进行体育课程理论研究的专家不少,但体育课程理论的真正难题,也是核心课题——运动技能有效习得的学理以及依此形成的体育课程的排列理论的研究却至今没见人研究过,说明过,自然更没有体育课程设计者在此方面的共识,体育学理的难题和研究的薄弱交叉形成体育课程“教不会”的恶果。
四、我们应该怎样去思考和研究运动技能的“会”呢?
我们要教会教好运动技能,就必须加强体育学理研究和课程设计原理的研究:即学生在体育课教学条件下能够达到的运动技能的“终极目标”在哪里,瞄准这个目标应该教学生什么技术战术,按照怎样的教程去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技术战术?这个研究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研究任务组成:
1.找出终身体育的项目
第一个工作是根据终身体育锻炼的情况将运动项目按教学重要性分为几个层次,例如可将运动项目分为哪些项目为“重点终身体育项目”“重要终身体育技能”“拓展终身体育技能”“特殊终身体育技能”“青少年锻炼类体育技能”五大类(表1)。
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终身体育所需运动技能能力的研究。
2.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会”
第二个工作是分别对上述五大类的各个运动项目的“会”(即可以参加日常的终身体育锻炼和比赛的技战术能力状态)清晰地、具体地、可测性地描绘出来,使每个运动项目的“终极目标”都很明确。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终身体育视野下的各主要运动技能习得的“终极目标”研究。
5.筛出项目的“最基本技战术”
第三个工作是对各个运动项目的“最基本”(核心)技术、战术进行筛选,选出在教学条件下需要学习、可以学习的基本技术战术内容。此项工作的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运动项目的“最基本”技术战术内容的研究。
4.形成各个项目的“教程”
第四个工作是根据学生的身体发育特点、素质发展敏感期、学校教学条件、技战术学习的难易度等,将“最基本”技术、战术排列成序,形成项目的“教程”。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运动项目的“教程化”研究。
5.编辑成各学段衔接的课程
第五个工作是确定各个运动项目学习的起始年级,根据课程设计的基本思想,将各个项目的“教程”通过有机的穿插、配伍、排列编程课程。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体育课程设计原理与编制方法理论的研究。
6.描述各个项目教程目标
第六个工作是定性定量地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教程阶段目标。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体系研究。
7.制定阶段的教学评价标准
第七个工作是根据各个阶段目标,制定各个阶段的技术战术达成评价标准。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各个学段的运动技能达成度的评价标准研究。
8.根据目标和评价标准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理和教法
第八个工作是根据教程的阶段目标和难度、教学条件和教学特点等进行极有针对性的学理和教法研究。此项工作所需的研究课题是:运动技能习得的学理与教法系列研究。
应该说以上八项工作互相连接,相辅相成,而且缺一不可,各个都很重要,而且目前这八个方面研究都很薄弱,都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研究。如果非要举出最关键的研究内容的话,本文认为,当下最为重要的和最为紧要研究的内容,当属第二方面的“描述各个运动项目的‘会’”的研究,下面接着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认识和想法。
五、谈谈游泳、篮球和武术三个不同运动项目的“会”
1.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游泳的“会”?(图1)
游泳是一种典型的“会”与“不会”有着明显区别的技能,类似的运动还有有难度的体操动作、骑自行车、滑冰、滑雪等,这类运动的会是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如水中、器械上、冰上、雪地山坡上)完成相应的动作,并在该动作状态能延续一定的时间(如游泳、滑冰、滑雪、骑行自行车的距离),就可以算是“会”了,而速率和动作质量与变化等则是这个“会”的提高和延伸。
1)能游25米是“勉强的会”。现在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泳的及格线定在了25米。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一是能游25米必须有比较正确的蹬腿动作;二是能游25米必须有连续的呼吸;三是手脚的配合必须基本正确,没有这三个基本技能的支撑,学生应该游不了25米,不能游25米也就说明该学生并没有学会游泳,尽管这个25米也是很勉强的“会”。
2)能游50米是“基本的会”。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50米定在了70~80分左右。说明能游50米就表明学生达到基本的会的程度。的确,能游50米必须有更加有力的蹬腿动作、更加顺畅和稳定的呼吸以及更加协调的手脚配合,而且能游50米也表明学生的体力在增强。
3)能游100米是“会”。很多教学单位都把游泳的100分定在了100米。其中的道理很清晰:能游100米不但上述的三个技能更加好,而且要经过“极点”的考验,游100米需要体力,因此就要求学生的动作要学会放松,才能保持体力,学生还要有一定的“粘水”能力(即利用浮力,适应水的流动,放松身体的感觉)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100米,因此游100米就可以认定学生是真的学会游泳了。 4)能游200米是“很好的会”。当下,全国的深水合格证的取得资格都是“能游200米和会踩水”,因此,200米一定是“很好的会”了。能有200米,就可以有勇气在深水区域游泳,也能很快学会踩水,更不会在正常的水域中遇到危险,可以利用游泳来健身锻炼了,还可以开始学习其他泳姿了,此时,在任何人眼中,这个学生都已经是毫无疑问地“会游泳了”。
那么,再往下,至于一个人会多少泳姿,会不会仰、蛙、蝶、自,能有多快,能参加什么比赛,那都属于游泳的高水平掌握问题了,与游泳的“会”和“不会”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2.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篮球的“会”?
篮球是一种“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技能,学生拿到篮球就可以拍球、投篮、传球,即便动作不对,拍得不好、投得不准、传得不远,但也不是完全“不会”。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这类运动的“学会学好”问题最大,体育教师们认真地教了步伐、运球、传球、投篮、上篮等动作,教了突破、防守等技术,但学生们就是不会打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也都有类似现象。那么什么是篮球的“会”呢,笔者提出以下观点(图2)。
1)“能参加同伴自发组织的半场比赛”是“勉强的会”。在学校的篮球场上,一群学生聚在一个篮球架下打半场篮球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为什么是半场篮球?原因可能是要求技术不太高、运动量不太大,人数可多可少,最重要的可能是得分率较高。
那么一个学生“能”参加这样的“非正规”比赛(尽管其中有不少是凑数的),就已经表明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以及对规则的理解是基本能满足比赛要求的(尽管会出现总投不进、传球不到位、运球老丢球的现象),但不至于“臭”到给别人找麻烦,使比赛无法进行。我想,这应该是篮球的“勉强的会”。
2)“能参加同伴组织的篮球比赛还能得到不少分”是“基本的会”。如果一个学生是经常参加半场篮球比赛的人,是大家一比赛就会邀请的人,就表明他的半场比赛能力较强。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都达到较好的水平,基本技战术运用比较自如,对规则的理解也比较深刻,是一个篮球活动的爱好者。我想,这个学生的篮球应该是“基本会”了。
3)“能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正式的比赛”是“会”。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组织的正式篮球比赛(或在毕业后的社区篮球比赛)被选为院系的代表队成员,就表明他是可以在全场的场地中进行比赛的人。他的投篮、传球和运球都适应正式篮球比赛的要求并具有一定水平,表明他的基本技战术运用是适应正式比赛的,对正式比赛规则和裁判的知识有必要的理解,他的篮球知识技术比较全面。这时他的自我评价是“我会打篮球”,别人的评价则是“他会打篮球”。
4)“能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半场比赛并成为主力”是“很好的会”。如果一个学生在正式篮球比赛中是代表队的主力,是场上的核心或主要得分手,就表明他的篮球技战术水准达到相当水准(尽管是业余的水准),那么这个同学的篮球一定是“我的篮球打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呦”,别人的评价则也一定是“他可是我们系(或小区)里打篮球最好的那几位之一呦”。
如果,我们这样来描述篮球的“会”,我们的教学目标就一定比“基本掌握篮球技术和战术”要明确地多,我们对具体的篮球技战术的评价也会根据上述的“会”的情境有新的表述方式,下面技术表述是不是我们对篮球技术教学目标的新的表达方式呢,仅供大家思考和探索(图3)。
3.这是不是普通学生对武术的“会”?
武术更是一个“会”与“不会”很不清楚的运动项目,会打“24式太极拳”算不算会武术?会打“少年拳”和“初级棍”算不算会武术?如果不算,还需要会什么,会到什么程度?现在还都是个谜。
武术课可能还是学生现在最不爱学的体育教学内容,究其原因,第一,武术是真功夫,学练的过程比较艰苦,否则就是没用的花架子;第二,体育教师有武术真功夫的人不多,许多武术教得不像武术,倒有点像舞蹈和体操,这样不像武术的武术学生当然不喜欢。
笔者认为:武术教学一定要瞄准“真功夫”,这里说的真功夫不是李连杰、成龙、李小龙那样的功夫,教学条件也不可能教成,这里的“真功夫”是指要把武术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武术的教育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图4)。
1)“踢前踢腿、侧摆腿等接近头顶”是“真功夫”,它代表着力量、柔韧和独特的武术发力方式,也是某些实招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都能横叉、前踢腿和侧摆腿接近头顶,他可能觉得自己有点像武士了,他对武术就可能有兴趣了。所以,我认为教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的初学者)武术的第一件事,不是教套路的动作,更不是教少年拳的几个“式”,而是要先练基本功法。
2)“会几个很实用的防身术的招数”是指:武术必须要教些实用的招数,就是能克敌致胜、能防身的那些实用技能,这样武术就有了实用性,将来学生们在大街上碰到坏人,一脚能把他踢倒了。其实中国武术里“一剑封喉”的实用技术很多,需要我们将它们教材化。中国的武术要向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合气道的教学学习,追求实用化、技击化。中小学的武术教学必须得教有用的招数。
3)“要知晓中国武术文化与技击意义”是指: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有着丰富的人文含义,有中国独有的、博大精深的宇宙哲学、处事哲学、攻防哲学、身体哲学、养生哲学以及健身哲学等,就是一个简单的太极拳动作,也充满技击的含义和攻略思想,充满着节奏理念和发力原理。但是在日常的武术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只是动作外形的教学,武术是个“四不像”的空壳,不能弘扬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4)“会用太极导引气功能锻炼身体”是指:武术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能力。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和“大武术”中实际包括着“五禽戏”“导引”“气功”等内容。武术教学应该瞄准学生未来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能力的培养。试想,将来学过武术的十三亿中国人在他们的中老年时都能用太极、导引、五禽戏、健身气功来强身健体,中国的公园里、小区里的做着太极拳、太极扇、八卦掌、太极剑、健身气功、导引、五禽戏、木兰扇,那将是一个怎样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景象和健身热潮呀,因此,武术教学要教学生健身的本领。
5)“崇尚武德嫉恶如仇并见义勇为”是指:学生学武术的同时,还要明白武术是惩恶扬善的,明白在当下社会里武术在扶老助幼和见义勇为方面的现实意义。学生学了武术后不招摇、不显摆、不欺凌、不狂躁,遇上需要帮助的弱者能善良地伸出援手,碰上坏人能制服他,那时,和谐社会不就实现了吗?
六、小结
要强化体育课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理,因为知道了学理才有教法,明确了教法才有教程,有了各个运动项目的科学教程,才可能有课程。而我们的现状是:还不知道学理就编了课程,甚至在编课程时还提出什么“淡化运动教学”“淡化竞技性运动技术”等错误理论,那体育课程能不能让学生学会技术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本文呼吁,在今后的体育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中,我们要认真研究“什么是普通学生的‘学会学好学精’”的问题,瞄准学生们的终身体育实践,把每个对学生有用的运动技能都教好,让体育课发挥好它的功能,体现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