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学生真正明白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并喜欢上文言文。进入初中以后,文言文的学习被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层次,课本中文言文的篇目明显增多,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教师也感到无法下手,造成了文言文学习的一个瓶颈。就我几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下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经验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现状
1、绝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即是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其实处于一种机械的认知状态之中,既然教材上选了,那么我们就学,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至于文言文学习有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有助于接受古代优秀思想的浸润与熏陶等方面的目的,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正因为没有认识到,所以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动力,学习即是为了应付,兴趣一词更是无从谈起;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了兴趣,又怎么能学好呢?当然,现实生活中缺乏文言文学习的环境,由于文言文学习材料的内容大都与当代生活相去较远,现实的语言环境很少有文言文学习的用武之地,也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浓一个原因。
2、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层面,学生目的性不明确的原因除了自身因素和语言环境因素以外,更是与教师知行不一的做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试分述之,文言文教学到底为什么?是仅仅为了实词、虚词、句式等这些知识层面上的学习,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用说,几乎所有老师都会选择后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了前者。原因很简单,如果把文言文学习化解为知识体系的学习,那相对简单许多,非常便于操作。而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模式的构建,看不见摸不着,实在难于切入。于是,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言文就被大卸八块,能力培养的课程异化为知识体系的传授。因为文言文学习材料已经被肢解为若干个知识点,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教学方法也就简单化了。至于自身的阅读体验、文章本身的意蕴之美,根本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封闭的学习系统。
3、中心思想或写作特色的归纳总结。课堂的主角仍然是教师,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应有的主体实践与体验活动,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有些学生学了两年,连最基本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培养起来。甚至有些老师平时只注意抓名句的背诵与默写,往往只热衷于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调查中还发现,有教师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也“浓缩”成一个个概念,让学生统一背诵默写,且美其名曰:“巩固”。“这种将能力培养异化为基础知识教学的做法,不仅破坏了文章血脉贯通的有机生命体,也使阅读活动陷于浮浅化,不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在的生命其建构的艺术真谛。”可以说,教师教学行为的异化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模糊,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趋淡。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经验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会忽略这句话的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对基本知识的传输,而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引入文言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如此一来,教学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2、加强学生文言文相关知识的积累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讲的就是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知识的积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重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扩展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识积累得越多,语文的素材就越多,不管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还写作训练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还要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之余,为他们准备更多的相关课知识,一方面丰富他们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他们的知理解程度。
三、结语
文言文作为国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中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了几千年,其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文化知识,因此,我们要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语文的教学本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不良状况,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诵读教学,创设文言语境,就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经验
一、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现状
1、绝大多数同学学习文言文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压力,即是为了应对考试。学生其实处于一种机械的认知状态之中,既然教材上选了,那么我们就学,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至于文言文学习有助于语言知识的积累,有助于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有助于接受古代优秀思想的浸润与熏陶等方面的目的,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而这些方面恰恰是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正因为没有认识到,所以也就无法产生相应的动力,学习即是为了应付,兴趣一词更是无从谈起;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没了兴趣,又怎么能学好呢?当然,现实生活中缺乏文言文学习的环境,由于文言文学习材料的内容大都与当代生活相去较远,现实的语言环境很少有文言文学习的用武之地,也造成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不浓一个原因。
2、文言文教学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层面,学生目的性不明确的原因除了自身因素和语言环境因素以外,更是与教师知行不一的做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试分述之,文言文教学到底为什么?是仅仅为了实词、虚词、句式等这些知识层面上的学习,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不用说,几乎所有老师都会选择后者。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转向了前者。原因很简单,如果把文言文学习化解为知识体系的学习,那相对简单许多,非常便于操作。而能力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模式的构建,看不见摸不着,实在难于切入。于是,一篇篇血肉丰满的文言文就被大卸八块,能力培养的课程异化为知识体系的传授。因为文言文学习材料已经被肢解为若干个知识点,那么在实际操作中,教学方法也就简单化了。至于自身的阅读体验、文章本身的意蕴之美,根本没有办法进入这个封闭的学习系统。
3、中心思想或写作特色的归纳总结。课堂的主角仍然是教师,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应有的主体实践与体验活动,学生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有些学生学了两年,连最基本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没有培养起来。甚至有些老师平时只注意抓名句的背诵与默写,往往只热衷于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为若干个知识点,让学生去记忆。调查中还发现,有教师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也“浓缩”成一个个概念,让学生统一背诵默写,且美其名曰:“巩固”。“这种将能力培养异化为基础知识教学的做法,不仅破坏了文章血脉贯通的有机生命体,也使阅读活动陷于浮浅化,不能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在的生命其建构的艺术真谛。”可以说,教师教学行为的异化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模糊,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趋淡。
二、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经验
1、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明白这句话的意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往往会忽略这句话的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注重对基本知识的传输,而没有顾及学生的想法。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随时随地地引入文言文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如此一来,教学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2、加强学生文言文相关知识的积累荀子劝学中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说,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讲的就是语文的学习是需要知识的积累的。文言文中有很多“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等现象,是需要学生必须掌握的,但是零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慢慢积累的,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注意在日常的教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重视学生文言文阅读的扩展我们知道: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识积累得越多,语文的素材就越多,不管对学生的语言训练还写作训练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样,对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还要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之余,为他们准备更多的相关课知识,一方面丰富他们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他们的知理解程度。
三、结语
文言文作为国粹,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中国的传统文化绵延了几千年,其精髓是中华民族永远的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科技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文化知识,因此,我们要吸收文言文的精华,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语文的教学本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改革教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使文言文教学走出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不愿意教的不良状况,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诵读教学,创设文言语境,就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提高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