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实践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教学的含义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纲领,联系新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明确教学不同级别的目标,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安排各种形式的测试。有效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教学现状,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使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 基础知识 分层教学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经逐渐开始应用计算机,帮助学生获得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积极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也成为中职院校的重要教学目标。由于我国辽源广阔,经济发展缺乏平衡性,普及计算机程度也各异,这一情况促使学生计算机水平也产生了很大的不同。程度良好的学生觉得教师授课内容简单,而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认为教师讲课速度较快,造成教师与学生产生矛盾。学生参差不齐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问题显著增加了教学工作的难度。另外,伴随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大范围普及,会使用计算机的学生也随之增多,假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使用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一)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前水平各异
  很多学生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与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了接触。在这些同学中,由于各个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缺乏平衡性,其设备师资水平与教学内容的选择,设置课程与安排的不同,因此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计算机水平也具有较大差别。
  (二)缺乏层次的综合教学阻碍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与数学、化学等课程的区别在于他们可以保持几年甚至十几年不改变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存在着显著的时间性,对新技术潮流的追踪是这一课程的重要特征。更新换代计算机软件的时间是目前世界任何一个新技术都没有办法相比的。当前中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都包括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软件系统、数据库语言等,由于模块的不同其更新时间也不同,这样就产生了需要频繁更改教学大纲,无法同步更新教学内容的现象。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
  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快,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老化迅速,仅仅一本教材与几堂课程是没有办法包括全部信息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某一计算机语言或者是软件,而是应当着重培养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目的就是不断提升计算机素养,分层教学凸显了学生独立学习,更好地将学生作为中心,把教师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对策
  (一)学生进行分层
  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划分级别,为了方便进行管理,应当在一个专业内实施分层。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可以选择自愿与分层考核的原则,将学期作为重要单位,一级可以是一个学期。在新生入校时就能够实行分层教学,新生入校之后就能够参与学校统一组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的测试,这一测试选择在指定机房上完成。其系统能够自行评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可以联系学生的测试成绩,综合被测试学生的申请情况,科学划分教学班级,可以产生1班与2班。1班教学层次较高,根据高要求起点安排教学,2班根据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纲领安排教学。
  (二)安排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授课时间
  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教学应用了单独的划分班级制度,这样实际安排课程授课就显得至关重要。为了避免与学生原来班级课程安排产生冲突,同时又可以确保教学实际效果,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可以选择实际固定设置,可以在每星期安排课程中拿出某一天某一节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避免与授课时间相矛盾。
  (三)设计教学分层目标
  教学中目标发挥了向导功能。对目前的计算机教学系统积极改革,精心安排教学材料,设置课程逻辑框架,强化实际培训是教学的主要任务。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联系学生具有的差异性,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真实掌握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水平提出的具体要求,编制可行性的、各种层次要求的教学目标。例如:1班可以根据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要求编制教学目标;2班能够联系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要求编制教学目标。
  (四)分层教学中科学配备教师
  根据教学过程中班级存在着的差异性,安排任课教师需要与之配合。每一位教师仅能在一个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进行教学,防止产生两个层次班级兼任同一个教师的情况。在这个前提下,还需要在各个学期安排相应的教师,通过不同层次实行教学可以有效培训师资团队,不断完善课程构建。
  (五)分层教学中教学课程的落实
  分层中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的组织对应分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班级教学的不同层次根据各自的教学内容实行教学。1层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操作作为重点。同时,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搜集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在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及时进行改革。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分层教学的改革计划可以灵活控制,例如2班的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整体操作水平可以达到1班的水平,这时教师可以对教学设定及时调整,逐渐把课程授课重点转向1班。
  结束语
  综上分析,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分层次教学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爱好兴趣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的矛盾有效地进行了克服,很好地解决学生两级分化知识掌握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符合了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更加有利于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课程教学的速度,最终提升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鹏,王纪芹.高职计算机公共课分类分层次教学的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孙金荣.以就业为导向与专业课教材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有效地开展分层次教学[J].福建职业与成人教育.
其他文献
抖空竹在中华民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既健身又时尚,深受小学生和家长们的喜爱。它是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它同武术一样,应加以挖掘、整理、继承和发展。目前,在北京、天津、南京、上海、武汉等城市中小学广泛开展,特别是在北京中小学自编校本教材中,已经进入了课堂,作为体育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实践证明,空竹运动已经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一旦学生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的危险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临床对照研究一致证实对已患有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长期的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中风的发
教学不仅是一种告诉,更是一种体验。教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有所知,更要使学生有所感,这样学生就不再是文本的旁观者,而是与文本融为一体。几何图形的教学中教师选择日常生活中几种图形在适当时机出示,激发了学生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设身处地去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不断生成新的话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获得独特的个性体验,以文本为中介展开了一次融自身感悟,
在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是心理韧性差,容易与老师和同学发生冲突,严重的甚至无法完成学业。本方案意在对心理韧性较差的同学进行
施工企业的微利性与建筑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决定了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效的成本控制,已经成为提升企业竞争的核心来源,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
针对华盛新外滩5号栋的转换梁施工过程,介绍了转换梁的施工工艺,分析了潜在裂缝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向课堂要效益是一节课的宗旨。一节课讲得好坏有没有收效,关键在于对这一节课的设计。只有认真_备课,在上课中把握好导入、提问、讨论、讲解、实验、练习策略的应用,这一节就能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服装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扩大,当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引起了我校服装专业教师的警惕和关注。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服装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入门课程。怎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改革来进一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正是作者在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服装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整合  自参加工作以来,通过数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服装制图与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