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劳务品牌建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可以促使劳务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返乡创业板农民工参与劳务品牌建设,应积极提升其专业技能、道德素质。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劳务品牌 专业技能 道德素质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JK057)
近几年来,陕西省经过评选确定“蓝田厨师”、“宝鸡技工”、“咸阳足疗”、“秀明劳务”、“渭南技工”、“龙乡人”、“米脂婆姨”、“秦巴茶艺”、“安康建工”、“镇安家政女”等为十大劳务品牌。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增强劳务竞争力的关键。有学者在研究陕西省劳务产业发展思路时,指出品牌战略是做大做强陕西省劳务产业的战略选择。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故土创业重新发展,参与自己从小就熟悉的家乡劳务品牌的建设,无疑具有许多“先天”和“后天”的优势。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促使劳务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劳务品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生”,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许多与时代相吻合“新元素”,既要保持“土气”又要焕发一些“洋气”。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群体正好具备这样的土壤,他们敢于走出村庄外出务工,本身有种闯劲,思想较开放。在城里务工学到了比传统农民更多的知识、技能,拓宽了一定的眼界,增加了胆识,具有一定的竞争、创新意识。他们创新意识较强,又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较广的社会关系资本,可以促使劳务品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返乡农民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务工,走向城市、走向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外面世界”生活的“洗礼”,学到了新知识,拓宽了眼界,提升了技能,在观念上已经率先与市场经济接轨,许多人敢于“遨游大海”,在资金、技术甚至在市场营销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较之传统的在乡农民,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新一代农民精英。劳务品牌都生长于传统的农耕土壤,从业者也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淳朴但市场经济意识较为匮乏;他们传统技艺娴熟但创新意识较为欠缺。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却能兼而有之,能为劳务品牌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大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劳务品牌具有技术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务都能称为品牌,唯有复杂、有技术含金量才能成为品牌;劳务品牌还具有规模性和地域性,有一定规模才有影响。传统的劳务品牌的经营缺乏创新,大多都是小摊小贩个体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返乡创业者经过外出打工的锻炼后,他们形成了一定的集体意识,特别是其中一些“成功人士”,当过包工头领人干过活,掌握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劳务品牌正是群体劳动者的产物,要不断地建设发展,就需要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把大家组织起来,塑造从业者的群体意识,引导大家把劳务品牌发展壮大。返乡创业者回来后,他们有自身的诸多优势,又对家乡的市场、行情、资源、商机等也比较熟悉,可以担当起劳务品牌建设发展“领头羊”的重任。
劳务品牌要能推动形成产业品牌,形成产业优势将劳务品牌升级为产品品牌,再发展为技术品牌,在此基础上在发展培训品牌,扩大产业链。传统的劳务品牌建设多靠人缘、血缘、地缘等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务品牌建立后可通过引入专业劳务公司运作品牌,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劳务品牌,进而挖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招商引资。
三、返乡创业板农民工参与劳务品牌建设:应积极提升其专业技能、道德素质
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劳务的专业素质,劳务输出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而这离不开具有特色的培训。农民工外出务工多年,历经市场经济生活磨练,深刻认识到技能是生存和发展之本,只有掌握了娴熟的职业技术才能制造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而产品唯有较高的品质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职业素养—娴熟技能—优质产品”形成一个发展链条,成为一个职业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有专家提出:“十二五”期间应“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及制度,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形成培训面向市场、机构平等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
劳务品牌的载体是劳务,而劳务是又由人来完成的。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劳务的专业素质,代表着一定的劳务质量和水平,意味着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和服务价值。因此,建设劳务品牌需要全面提升劳动力资源品质,即提高劳务的技术含量,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劳务输出人员。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市场需求,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如今,规模化、技能化劳务品牌的涌现,不仅提高了地域经济的知名度,还推动了劳务经济上规模、上档次。
强化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素质应采取多种方式,其一,围绕特定的劳务品牌建立培训基地,组织返乡农民工进行集中培训,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技术内涵,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劳务品牌,自觉地掌握劳务技能。其二,组织返乡农民工中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潜质的年轻人,将现代教育与传统师徒相传相结合,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具的新型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务品牌建设“拔尖人才”,创新劳务品牌,发展劳务品牌。其三,经常举办劳务品牌文化研讨会、经营管理培训班,培训管理人员,灌输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创品牌的意识。经常举办技艺展示等专业技术比赛,从中既锤炼人才,也发现人才。通过各类技能比赛、举办节庆、品牌命名等活动加以推进,千方百计把传统的劳务品牌做强做响。其四,严格考试、考核制度,将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受训人员技能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输出。并在大力开展“技能大比拼”、评选“技艺能手”等活动的同时,深入推动技能鉴定工作。在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组织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公民道德规范、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培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务品牌是一种公有资源,不具有排他性,每个经济主体可以从这一稀缺公共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收益,但却不必支付相应的成本。因此,劳务品牌是一种集体公共产权,是地方性共有权。这种产权的共有性既可以使资源利用实现充分化,也可能由于利用过度而导致“公地悲剧”。即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所带来的外部性,这使得“公地”上的人都倾向于“免费搭车”而忽略对“公地”的保护,或由于公有产权不明晰导致无责任体制,形成了“人人共有,实际无人所有”的实际产权主体空位的状况,出现“人人享受,人人无责”的现象。返乡农民工参与劳务品牌的建设虽有许多优势,但从适应市场经济角度看,他们的法律意识、道德素养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劳务品牌内涵创新、经营规模集约发展必须严格遵守市场法则进行,要避免违背社会秩序的无序竞争、违法竞争。这固然是所有劳务品牌从业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但就返乡农民工而言尤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为他们经过多年城市生活,一方面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得到增强,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市场经济一些消极面的影响,许多人传统的淳朴的道德意识有所下降,诸如格尽职守、精益求精等等,而这些却是劳务品牌建设所应尽力避免的。
铜川市的“秀明劳务”建设就十分重视劳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升。印台区是全国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故乡。近年来印台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秀明”劳务品牌,他们以区职业教育中心和各乡镇农技校为基础,注重强化务工人员思想素质教育,以郭秀明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教育务工人员,努力塑造印台劳务形象,逐步打造“秀明劳务”品牌。
参 考 文 献
[1]张洁,李大寨.陕西省农村劳务产业发展新思路探讨[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248-25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韩俊 汪志洪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社会学视野,2010-10-08
[3]H.Scott Gordon,1954,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Journal of Politics,(4):124-142.
[关键词] 农民工 返乡创业 劳务品牌 专业技能 道德素质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JK057)
近几年来,陕西省经过评选确定“蓝田厨师”、“宝鸡技工”、“咸阳足疗”、“秀明劳务”、“渭南技工”、“龙乡人”、“米脂婆姨”、“秦巴茶艺”、“安康建工”、“镇安家政女”等为十大劳务品牌。打造知名劳务品牌,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已经成为增强劳务竞争力的关键。有学者在研究陕西省劳务产业发展思路时,指出品牌战略是做大做强陕西省劳务产业的战略选择。返乡农民工回到家乡故土创业重新发展,参与自己从小就熟悉的家乡劳务品牌的建设,无疑具有许多“先天”和“后天”的优势。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促使劳务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劳务品牌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生”,必须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许多与时代相吻合“新元素”,既要保持“土气”又要焕发一些“洋气”。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群体正好具备这样的土壤,他们敢于走出村庄外出务工,本身有种闯劲,思想较开放。在城里务工学到了比传统农民更多的知识、技能,拓宽了一定的眼界,增加了胆识,具有一定的竞争、创新意识。他们创新意识较强,又有一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较广的社会关系资本,可以促使劳务品牌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返乡农民工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务工,走向城市、走向企业,经过一段时间“外面世界”生活的“洗礼”,学到了新知识,拓宽了眼界,提升了技能,在观念上已经率先与市场经济接轨,许多人敢于“遨游大海”,在资金、技术甚至在市场营销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创新意识,较之传统的在乡农民,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新一代农民精英。劳务品牌都生长于传统的农耕土壤,从业者也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们淳朴但市场经济意识较为匮乏;他们传统技艺娴熟但创新意识较为欠缺。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却能兼而有之,能为劳务品牌的建设发展注入新的生命活力。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大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劳务品牌具有技术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劳务都能称为品牌,唯有复杂、有技术含金量才能成为品牌;劳务品牌还具有规模性和地域性,有一定规模才有影响。传统的劳务品牌的经营缺乏创新,大多都是小摊小贩个体经营,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返乡创业者经过外出打工的锻炼后,他们形成了一定的集体意识,特别是其中一些“成功人士”,当过包工头领人干过活,掌握了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而劳务品牌正是群体劳动者的产物,要不断地建设发展,就需要善于经营管理的人把大家组织起来,塑造从业者的群体意识,引导大家把劳务品牌发展壮大。返乡创业者回来后,他们有自身的诸多优势,又对家乡的市场、行情、资源、商机等也比较熟悉,可以担当起劳务品牌建设发展“领头羊”的重任。
劳务品牌要能推动形成产业品牌,形成产业优势将劳务品牌升级为产品品牌,再发展为技术品牌,在此基础上在发展培训品牌,扩大产业链。传统的劳务品牌建设多靠人缘、血缘、地缘等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务品牌建立后可通过引入专业劳务公司运作品牌,制定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劳务品牌,进而挖掘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的招商引资。
三、返乡创业板农民工参与劳务品牌建设:应积极提升其专业技能、道德素质
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劳务的专业素质,劳务输出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而这离不开具有特色的培训。农民工外出务工多年,历经市场经济生活磨练,深刻认识到技能是生存和发展之本,只有掌握了娴熟的职业技术才能制造出质量优良的产品,而产品唯有较高的品质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职业素养—娴熟技能—优质产品”形成一个发展链条,成为一个职业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有专家提出:“十二五”期间应“不断提高农民工素质。健全农民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及制度,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投入力度,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形成培训面向市场、机构平等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和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民工职业培训机制,大幅度提高技术熟练型农民工的比重。”
劳务品牌的载体是劳务,而劳务是又由人来完成的。劳务品牌的内涵是劳务的专业素质,代表着一定的劳务质量和水平,意味着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和服务价值。因此,建设劳务品牌需要全面提升劳动力资源品质,即提高劳务的技术含量,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较强岗位适应能力的劳务输出人员。要根据当地的人文特点、市场需求,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逐渐形成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如今,规模化、技能化劳务品牌的涌现,不仅提高了地域经济的知名度,还推动了劳务经济上规模、上档次。
强化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素质应采取多种方式,其一,围绕特定的劳务品牌建立培训基地,组织返乡农民工进行集中培训,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劳务品牌的发展历程、技术内涵,促使他们热爱自己的劳务品牌,自觉地掌握劳务技能。其二,组织返乡农民工中有一定文化素养和潜质的年轻人,将现代教育与传统师徒相传相结合,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具的新型人才,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劳务品牌建设“拔尖人才”,创新劳务品牌,发展劳务品牌。其三,经常举办劳务品牌文化研讨会、经营管理培训班,培训管理人员,灌输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创品牌的意识。经常举办技艺展示等专业技术比赛,从中既锤炼人才,也发现人才。通过各类技能比赛、举办节庆、品牌命名等活动加以推进,千方百计把传统的劳务品牌做强做响。其四,严格考试、考核制度,将职业技能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受训人员技能考试、考核合格,取得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输出。并在大力开展“技能大比拼”、评选“技艺能手”等活动的同时,深入推动技能鉴定工作。在抓好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组织开展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公民道德规范、城市生活常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知识的引导性培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劳务品牌是一种公有资源,不具有排他性,每个经济主体可以从这一稀缺公共资源的利用中获得收益,但却不必支付相应的成本。因此,劳务品牌是一种集体公共产权,是地方性共有权。这种产权的共有性既可以使资源利用实现充分化,也可能由于利用过度而导致“公地悲剧”。即由于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所带来的外部性,这使得“公地”上的人都倾向于“免费搭车”而忽略对“公地”的保护,或由于公有产权不明晰导致无责任体制,形成了“人人共有,实际无人所有”的实际产权主体空位的状况,出现“人人享受,人人无责”的现象。返乡农民工参与劳务品牌的建设虽有许多优势,但从适应市场经济角度看,他们的法律意识、道德素养教育工作亟待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劳务品牌内涵创新、经营规模集约发展必须严格遵守市场法则进行,要避免违背社会秩序的无序竞争、违法竞争。这固然是所有劳务品牌从业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但就返乡农民工而言尤其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因为他们经过多年城市生活,一方面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得到增强,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市场经济一些消极面的影响,许多人传统的淳朴的道德意识有所下降,诸如格尽职守、精益求精等等,而这些却是劳务品牌建设所应尽力避免的。
铜川市的“秀明劳务”建设就十分重视劳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升。印台区是全国农村优秀党支部书记郭秀明的故乡。近年来印台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秀明”劳务品牌,他们以区职业教育中心和各乡镇农技校为基础,注重强化务工人员思想素质教育,以郭秀明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教育务工人员,努力塑造印台劳务形象,逐步打造“秀明劳务”品牌。
参 考 文 献
[1]张洁,李大寨.陕西省农村劳务产业发展新思路探讨[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6):248-252.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韩俊 汪志洪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社会学视野,2010-10-08
[3]H.Scott Gordon,1954,The Economic Theory of a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the Fishery,Journal of Politics,(4):1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