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环境熏陶 从小喜爱收藏知识
“这都是我4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王国义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王国义就很喜欢文学、历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1959年,王国义中专毕业后,到图们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闲暇时,王国义喜欢翻阅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对考古、鉴宝之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没事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经常和一些古玩爱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国义退休后,仍专心从事收藏工作。
王国义说,他刚开始收藏古董时,家人是不支持的,因为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对家里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今,一双儿女都已长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觉得收藏这些文物,也算是为国家作点贡献。
●收藏经验:“看、换、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来说,如果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想尽办法把它收起来,不让不懂的人破坏它,换句话说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看见老的、喜欢的、就要把它收来。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王国义却为之付出了很多。
王国义说:“我的收藏经验就三个字‘看、换、藏’。”闲暇时,王国义就到古玩市场或是收藏爱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价格都很高,王国义要是相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直看。“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疯狂地收购,根本不够,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王国义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现有的东西和别人进行交换,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收藏起来。
2011年8月,在延吉市兴安大集上,王国义意外地发现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国义一眼就相中了摊位上的三把古代壶具,他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卖主询问价钱。由于那个卖主急着用钱,开口就喊出几万元的高价,而且表示只收现金。可是,当时王国义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闲钱,碰到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地取材。”王国义从脖子上取下一条价值上万元的翡翠长寿大仙项链,表示要和卖主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国义终于如愿以偿,收回了那三件“宝贝”。
●最具收藏价值的“紫砂方壶”
王国义的收藏品达到几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辽时期的陪葬品“凤首瓜型倒流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紫砂方壶”,康熙御制的“铜制葫芦状提梁壶”,明清时期的“青花双鱼瓷器”等。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凤首瓜型倒流壶”。此壶的头部是一个鸡头,壶身为一个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壶盖,底部却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使用时,只能通过圆孔注入,所以也称倒流壶。经王国义和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壶应该是宋辽时期少数民族用来陪葬的物品。
谈起这40年来收藏的物品中,王国义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紫砂方壶”。这个方壶是用紫砂制成,壶身四周雕刻着一些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壶盖和壶底下方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整个壶做工非常精致,色泽十分柔和。
王国义说:“这把壶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几乎很少。”王国义的这件“宝贝”也拿给一些业内的收藏者进行鉴赏,都纷纷表示此物弥足珍贵,很具有收藏价值。
●在收藏中体会“红色情结”
听着王国义老人介绍他的收藏品,会觉得他是在讲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随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来地说出物品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随后,王国义展示了一些红色文化藏品。“以前那个年代这些东西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物件越来越难找了,那时候很多收藏爱好者只注意购买古玩之类的老古董,却忽略了这些‘红色’收藏品。我比较喜欢,平时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就积累了这么一堆。”王国义看着自己的藏品满足地说。如今,王国义收藏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奖章、徽章、纪念章、丝绢、物品等有十几件。
收藏已成为王国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收藏,王国义从中领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份快乐和愉悦将永远伴随他左右。
“这都是我40多年来的珍藏,每一件藏品我都爱不释手,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是我最珍惜的‘宝贝’。”
王国义出身于书香门第,父辈都是知识分子。很小的时候,王国义就很喜欢文学、历史。受家庭环境的影响,1959年,王国义中专毕业后,到图们市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老师。闲暇时,王国义喜欢翻阅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籍,尤其是对考古、鉴宝之类的书籍很感兴趣。久而久之,他积累了很多有关收藏方面的知识,没事的时候逛逛古玩市场,经常和一些古玩爱好者切磋、研究。1999年,王国义退休后,仍专心从事收藏工作。
王国义说,他刚开始收藏古董时,家人是不支持的,因为当时家里的生活条件有限,如果把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投入到收藏,必然对家里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如今,一双儿女都已长大,家里的日子也逐渐好起来,现在家人也挺支持的,觉得收藏这些文物,也算是为国家作点贡献。
●收藏经验:“看、换、藏”
“作为一位收藏者来说,如果发现一件有价值的东西,我就会想尽办法把它收起来,不让不懂的人破坏它,换句话说也是对它的一种保护。”看见老的、喜欢的、就要把它收来。听起来很简单,可是真的做起来,王国义却为之付出了很多。
王国义说:“我的收藏经验就三个字‘看、换、藏’。”闲暇时,王国义就到古玩市场或是收藏爱好者家里逛逛。由于收藏品的价格都很高,王国义要是相中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直看。“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000多元,要是疯狂地收购,根本不够,也不理性,我就只能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王国义理出了一条清晰的思路,那就是用现有的东西和别人进行交换,觉得有价值的东西,就收藏起来。
2011年8月,在延吉市兴安大集上,王国义意外地发现有人在出售老古董。王国义一眼就相中了摊位上的三把古代壶具,他像找到了宝贝一样,向卖主询问价钱。由于那个卖主急着用钱,开口就喊出几万元的高价,而且表示只收现金。可是,当时王国义手上并没有太多的闲钱,碰到了喜欢的东西怎么办呢?“就地取材。”王国义从脖子上取下一条价值上万元的翡翠长寿大仙项链,表示要和卖主交换。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王国义终于如愿以偿,收回了那三件“宝贝”。
●最具收藏价值的“紫砂方壶”
王国义的收藏品达到几十件,其中代表作有宋辽时期的陪葬品“凤首瓜型倒流壶”,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紫砂方壶”,康熙御制的“铜制葫芦状提梁壶”,明清时期的“青花双鱼瓷器”等。其中,年头最久的是“凤首瓜型倒流壶”。此壶的头部是一个鸡头,壶身为一个瓜果,呈棕黑色。特殊之处在于它没有壶盖,底部却有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圆孔。使用时,只能通过圆孔注入,所以也称倒流壶。经王国义和一些业内人士分析,这个壶应该是宋辽时期少数民族用来陪葬的物品。
谈起这40年来收藏的物品中,王国义表示他最珍惜、最值得骄傲的就是“紫砂方壶”。这个方壶是用紫砂制成,壶身四周雕刻着一些象征着吉祥的图案和文字,壶盖和壶底下方印戳“李茂林造”四字楷书款,整个壶做工非常精致,色泽十分柔和。
王国义说:“这把壶出自紫砂名人李茂林之手。李茂林,即李养心,江苏宜兴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宜兴制壶高手。由于他制造的成品比较少,所以市面上仿真品几乎很少。”王国义的这件“宝贝”也拿给一些业内的收藏者进行鉴赏,都纷纷表示此物弥足珍贵,很具有收藏价值。
●在收藏中体会“红色情结”
听着王国义老人介绍他的收藏品,会觉得他是在讲历史,从古代到现代,随便一件藏品,他都能信手拈来地说出物品的历史背景和收藏价值。
随后,王国义展示了一些红色文化藏品。“以前那个年代这些东西比较常见,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物件越来越难找了,那时候很多收藏爱好者只注意购买古玩之类的老古董,却忽略了这些‘红色’收藏品。我比较喜欢,平时就注意收集,时间一长,就积累了这么一堆。”王国义看着自己的藏品满足地说。如今,王国义收藏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奖章、徽章、纪念章、丝绢、物品等有十几件。
收藏已成为王国义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通过收藏,王国义从中领会到了许多常人难以感受到的快乐和愉悦,这份快乐和愉悦将永远伴随他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