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文俊是中国当代数学的标志。他不仅代表着中国人的数学能力和水平,也意味着当代中国数学行走在世界数学科学的前沿高地。
吴文俊4岁就被送到附近的小学上学。由于弟弟的夭折,家人对他的看护十分仔细,很少让他独自在外停留,因此,大多时间他只能待在家里。父亲的藏书对他很有吸引力,因而养成了爱买书、爱读书的习惯,但不谙人情世故,不善与人交往。即便上了大学,在同学家“盘桓终日,除了下棋、看棋和吃饭,一言不发”,惹得同学批评他“任性固执”。
1937年,吴文俊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日本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原中学校长当了汉奸,成为政府要员,当那位汉奸校长继续提供资助时,被吴文俊断然拒绝,他的内心充满对汉奸的憎恨。
挚友引荐
“没有他,我可能不知道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提起一位同窗好友,吴文俊会这样说。
这位同窗是吴文俊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同班同学——赵孟养。吴文俊称他为“真正的恩人”,对他一辈子感激不尽。
赵孟养是个热心肠,在吴文俊生活、学习诸方面都曾给予巨大帮助,在吴文俊数学路上发挥关键性作用。正是在赵孟养安排下,吴文俊获得了拜见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机会。
那是抗战初期,有一天,赵孟养得知陈省身在上海,立即通知了吴文俊,并委托另一位好友钱圣发带吴文俊去见陈省身。
吴文俊去见大师之前感到有些压力。赵孟养对他说:“陈先生是学者,不会考虑其他,不妨放胆直言。”于是,见到陈省身时,吴文俊就直接提出:“想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陈省身对他的请求未置可否,只说了句“你的事我放在心上”。很快,吴文俊就接到了去数学所工作的通知。
进入数学所后,吴文俊在图书馆帮助管理图书。他说:“我在书架之间浑然忘我,阅读了大量的数学书籍。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陈先生突然对我说,‘你整天看书、看论文,看得够多了,应该还债了。’进而说道,‘你看前人的书就是欠了前人的债。有债就必须还,还债的办法就是写论文’。”吴文俊恍然大悟,开始选题,老老实实准备写作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即是关于球的对称积在欧氏空间中的镶入问题,写作完成后,文章被陈省身送到《法国科学院周报》(Comptes Rendus)上发表了,使吴文俊受到极大鼓舞。
震动异国
“示性类”是数学科学里一个普通的常用词,也是拓扑学专业的一个术语。著名数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惠特尼的乘积公式是“示性类”最基本的理论,需要一部专著才能证明表述清楚,而吴文俊仅用了1年时间就弄清楚了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建立这种公式的途径。
吴文俊年轻时完成的这项工作,意义非同一般。论文发表在数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普林斯顿大学编辑的《数学年刊》上,后来被众多的著名数学家所使用,被学术界视为经典。
在吴文俊完成惠特尼乘积公式证明的同一年,他考上了中法交换生,于1947年秋到达法国,进入美丽的斯特拉斯堡城,潜心跟随两位导师开展研究工作。一位是艾利斯曼,一位是H·嘉当。
到1950年春,吴文俊与另一位数学家托姆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托姆证明了STWh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而吴文俊引进了新的示性类,后来被称为“吴示性类”,并证明了公式W=SqV,也就是后来的“吴公式”。他们的合作成果,在拓扑学领域研究中引起轰动,数学家们称之为“拓扑地震”。
然而,吴文俊在巴黎的生活却是那么艰苦,完全出乎导师和同学的意外。他居住的旅馆坐落在两条马路的交叉点,房间里没有光线。每天起床后,他就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买上一杯咖啡,占据一隅。这里人少,清净,老板厚道。于是,这咖啡屋的一角成为他在巴黎的工作间。
突然有一天,导师H·嘉当与同学塞尔找到了吴文俊昏暗的房间,才知道他的生活条件是如此恶劣。导师说:“你这里简直是个地狱。”这话让他十分尴尬。在他们离开后,吴文俊才换了个地方。
对于吴文俊,生活条件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留学期间,他再次向拓扑学最困惑的问题发起了攻击,尽管他自己当时并不知这是最棘手的数学难题。
吴文俊解决的问题是当时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证明4k维球无近复结构。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欧洲的拓扑学大师们大为吃惊。他们不敢相信,一个中国学生能解决这样的难题。拓扑学界权威霍普夫得知后,自己来到斯特拉斯堡见吴文俊。吴文俊仔细为他讲解之后,霍普夫终于信服。他十分高兴地邀请吴文俊到他所在的苏黎世理工大学访问。1949年7月吴通过答辩,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51年,离家已4年之久的吴文俊,登上了回家的船。
中国改革开放后,吴文俊应邀出访法国时,曾寻访自己住过和工作的地方。他发现:旅馆已了无踪迹,咖啡馆依旧那么温馨。
逆境坚守
回国后,吴文俊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从1953年到1957年,他获得了拓扑学研究的大丰收,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撰写了一部专著。
这些工作,使吴文俊与钱学森、华罗庚一起站在了同一高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当选为学部委员。
在这几年里,吴文俊还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与在上海工作的陈丕和女士结为伉俪,月明、星稀、云奇3个女儿和儿子天骄也先后降生。通过组织的努力,陈丕和女士调来北京,安排在数学所图书馆工作。此时此刻,吴文俊可谓工作顺意,阖家欢乐。
但没多久,“大跃进”开始了。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重新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吴文俊进入了运筹学研究组。
在这个陌生的领域,他仍然抓住一些主要问题,开展有意义的研究。他发表的《关于博弈论基本定理的一个注记》,成为中国第一篇对策论研究成果。
开创“吴方法”
1977年,吴文俊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问题》一文;1984年,他的学术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他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组的零点》论文。这些组成了吴文俊的另一项重大成果“吴方法”。然而这一方法的诞生却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
为了验证其理论,当时的数学所只有一台HP-1000计算机,使用时需要排队预约。于是,他每天早晨7点多,书包里揣着一个馒头,等管理人员开门后,就一头扎入机房,一般10小时后才出来。傍晚回家,晚饭后突击整理编写结果,2小时后,再回研究所进入机房,工作到午夜或凌晨。
就这样,他发明了“吴方法”,实现了数学家们的一个百年梦想。他幽默地总结说:“数学适合笨人来做。”
然而,他的理论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研究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际上引来大批学习者、追随者。
1984年,博耶联合布莱德索和摩尔,向中国有关部门写信,建议为吴文俊购买速度更高的机器,以便加速他的研究,于是,他家里便拥有了当时其他人不具备的专用计算机和电缆。
改革开放之初,吴文俊应邀出访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当时,中国驻美使馆工作人员,把吴文俊在美国引起重视的情况向有关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不久,原国家科委基础司从科研特别支持费中拨专款100万,对机器证明研究给予强力支持。中科院以此为契机,在中科院数学所成立“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从此,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掀开了新一页。
人物介绍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 ),数学家。生于上海。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57年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70年代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影响巨大。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吴文俊4岁就被送到附近的小学上学。由于弟弟的夭折,家人对他的看护十分仔细,很少让他独自在外停留,因此,大多时间他只能待在家里。父亲的藏书对他很有吸引力,因而养成了爱买书、爱读书的习惯,但不谙人情世故,不善与人交往。即便上了大学,在同学家“盘桓终日,除了下棋、看棋和吃饭,一言不发”,惹得同学批评他“任性固执”。
1937年,吴文俊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日本在发动卢沟桥事变后,原中学校长当了汉奸,成为政府要员,当那位汉奸校长继续提供资助时,被吴文俊断然拒绝,他的内心充满对汉奸的憎恨。
挚友引荐
“没有他,我可能不知道自己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提起一位同窗好友,吴文俊会这样说。
这位同窗是吴文俊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同班同学——赵孟养。吴文俊称他为“真正的恩人”,对他一辈子感激不尽。
赵孟养是个热心肠,在吴文俊生活、学习诸方面都曾给予巨大帮助,在吴文俊数学路上发挥关键性作用。正是在赵孟养安排下,吴文俊获得了拜见数学大师陈省身的机会。
那是抗战初期,有一天,赵孟养得知陈省身在上海,立即通知了吴文俊,并委托另一位好友钱圣发带吴文俊去见陈省身。
吴文俊去见大师之前感到有些压力。赵孟养对他说:“陈先生是学者,不会考虑其他,不妨放胆直言。”于是,见到陈省身时,吴文俊就直接提出:“想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工作。”陈省身对他的请求未置可否,只说了句“你的事我放在心上”。很快,吴文俊就接到了去数学所工作的通知。
进入数学所后,吴文俊在图书馆帮助管理图书。他说:“我在书架之间浑然忘我,阅读了大量的数学书籍。可是好景不长,有一天,陈先生突然对我说,‘你整天看书、看论文,看得够多了,应该还债了。’进而说道,‘你看前人的书就是欠了前人的债。有债就必须还,还债的办法就是写论文’。”吴文俊恍然大悟,开始选题,老老实实准备写作论文。他的第一篇论文即是关于球的对称积在欧氏空间中的镶入问题,写作完成后,文章被陈省身送到《法国科学院周报》(Comptes Rendus)上发表了,使吴文俊受到极大鼓舞。
震动异国
“示性类”是数学科学里一个普通的常用词,也是拓扑学专业的一个术语。著名数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惠特尼的乘积公式是“示性类”最基本的理论,需要一部专著才能证明表述清楚,而吴文俊仅用了1年时间就弄清楚了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建立这种公式的途径。
吴文俊年轻时完成的这项工作,意义非同一般。论文发表在数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刊物——普林斯顿大学编辑的《数学年刊》上,后来被众多的著名数学家所使用,被学术界视为经典。
在吴文俊完成惠特尼乘积公式证明的同一年,他考上了中法交换生,于1947年秋到达法国,进入美丽的斯特拉斯堡城,潜心跟随两位导师开展研究工作。一位是艾利斯曼,一位是H·嘉当。
到1950年春,吴文俊与另一位数学家托姆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托姆证明了STWh示性类的拓扑不变性,而吴文俊引进了新的示性类,后来被称为“吴示性类”,并证明了公式W=SqV,也就是后来的“吴公式”。他们的合作成果,在拓扑学领域研究中引起轰动,数学家们称之为“拓扑地震”。
然而,吴文俊在巴黎的生活却是那么艰苦,完全出乎导师和同学的意外。他居住的旅馆坐落在两条马路的交叉点,房间里没有光线。每天起床后,他就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买上一杯咖啡,占据一隅。这里人少,清净,老板厚道。于是,这咖啡屋的一角成为他在巴黎的工作间。
突然有一天,导师H·嘉当与同学塞尔找到了吴文俊昏暗的房间,才知道他的生活条件是如此恶劣。导师说:“你这里简直是个地狱。”这话让他十分尴尬。在他们离开后,吴文俊才换了个地方。
对于吴文俊,生活条件的艰苦算不了什么。留学期间,他再次向拓扑学最困惑的问题发起了攻击,尽管他自己当时并不知这是最棘手的数学难题。
吴文俊解决的问题是当时数学家们研究的热点——证明4k维球无近复结构。这个问题的解决,使欧洲的拓扑学大师们大为吃惊。他们不敢相信,一个中国学生能解决这样的难题。拓扑学界权威霍普夫得知后,自己来到斯特拉斯堡见吴文俊。吴文俊仔细为他讲解之后,霍普夫终于信服。他十分高兴地邀请吴文俊到他所在的苏黎世理工大学访问。1949年7月吴通过答辩,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51年,离家已4年之久的吴文俊,登上了回家的船。
中国改革开放后,吴文俊应邀出访法国时,曾寻访自己住过和工作的地方。他发现:旅馆已了无踪迹,咖啡馆依旧那么温馨。
逆境坚守
回国后,吴文俊先后在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从1953年到1957年,他获得了拓扑学研究的大丰收,先后发表了20多篇论文,撰写了一部专著。
这些工作,使吴文俊与钱学森、华罗庚一起站在了同一高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当选为学部委员。
在这几年里,吴文俊还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与在上海工作的陈丕和女士结为伉俪,月明、星稀、云奇3个女儿和儿子天骄也先后降生。通过组织的努力,陈丕和女士调来北京,安排在数学所图书馆工作。此时此刻,吴文俊可谓工作顺意,阖家欢乐。
但没多久,“大跃进”开始了。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重新定位学科发展方向,吴文俊进入了运筹学研究组。
在这个陌生的领域,他仍然抓住一些主要问题,开展有意义的研究。他发表的《关于博弈论基本定理的一个注记》,成为中国第一篇对策论研究成果。
开创“吴方法”
1977年,吴文俊在《中国科学》上发表《初等几何判定问题与机械化问题》一文;1984年,他的学术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他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组的零点》论文。这些组成了吴文俊的另一项重大成果“吴方法”。然而这一方法的诞生却是一个呕心沥血的过程。
为了验证其理论,当时的数学所只有一台HP-1000计算机,使用时需要排队预约。于是,他每天早晨7点多,书包里揣着一个馒头,等管理人员开门后,就一头扎入机房,一般10小时后才出来。傍晚回家,晚饭后突击整理编写结果,2小时后,再回研究所进入机房,工作到午夜或凌晨。
就这样,他发明了“吴方法”,实现了数学家们的一个百年梦想。他幽默地总结说:“数学适合笨人来做。”
然而,他的理论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够理解。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研究成果“墙内开花墙外香”,在国际上引来大批学习者、追随者。
1984年,博耶联合布莱德索和摩尔,向中国有关部门写信,建议为吴文俊购买速度更高的机器,以便加速他的研究,于是,他家里便拥有了当时其他人不具备的专用计算机和电缆。
改革开放之初,吴文俊应邀出访了美国、加拿大等国。当时,中国驻美使馆工作人员,把吴文俊在美国引起重视的情况向有关方面作了详细的汇报。不久,原国家科委基础司从科研特别支持费中拨专款100万,对机器证明研究给予强力支持。中科院以此为契机,在中科院数学所成立“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从此,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掀开了新一页。
人物介绍
吴文俊(1919年5月12日~ ),数学家。生于上海。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1957年增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70年代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影响巨大。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