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集信息科学知识与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其学科特点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相适应,受到很多学生的欢迎与喜爱,但因为不是中考科目,因而又得不到多数学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本文就将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进入学校课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方法,为此,本文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总结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以及老师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处于一个不是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很多方面朋友们都可了解到:信息技术课时少,在考试之前还会被其他学科占用,升学考试不算入总成绩……,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有的老师直言不讳的说信息技术也就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对于各种考核没有任何作用。在这样一个基本不被纳入考核体系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也就处在了教学的边缘区域。在课时、教学设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学科的发展。
2、学生自身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学体制导致的:大部分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没有安排严格的考核体系,基本上是学生有个成绩就行;老师也没有像语、数、外等传统学科一样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很多学校该门课程的成绩不计入档案,并且该门课程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范畴。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是会上网、会玩电脑、会打游戏就行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性。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结合实际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教师普遍都是局限与课本知识的填鸭式传递,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很好地锻炼。
4、教学方法单一
这里所指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教学两方面。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但是理论知识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枯燥和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实际的教授环节,大部分老师就是讲课本上的内容原原本本的复述一遍,最终导致学生们处在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老师都是将所要讲的内容在PPT上演示一遍,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摸索。这样的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并且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5、缺乏综合能力的锻炼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对概念的学习,也不是对于某一个独立、具体的操作的掌握,而应该是在培养能够运用实际的信息技术,综合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一方面,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特别的薄弱,并没有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老师将零散的知识讲完之后并没有对这些操作如何进行综合运用进行相应的训练和考查。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对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有了自己的认识。
1、以精心的导入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的“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等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乐学”是其关键。因而,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样的兴趣激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即应着手进行。一般情况下,我会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一是以问题导入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时,因多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与认识,但并未有系统认识,因而我提问“你们认识计算机吗”,在学生做肯定回答后,我即追问一系列专业问题。学生不能够做出准确与科学的回答,很自然会进入课程的学习。二是通过演示导入新课程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演示与“炫耀”产生兴趣,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进入课程学习。例如,在教学“用图片素材制作贺卡”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制作的贺卡,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贺卡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自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三是以对比凸显新知识的优点,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学“用EXCEL建立统计图表”时,为突出新授内容的优势,我先将文字、表格和图表所表示的同一信息放在一起,幫助学生建立起直观感觉,图表形式的信息表示更加形象、清晰,从而激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相关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的积极操作欲望,并且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继而运用所学有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力一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常被运用。信息技术课内容很广泛,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众多有关软件的应用性知识,而且许多软件知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罗列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所适从。因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教授这些应用性很强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全球信息和资源交流变得更为迅速,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也达到空前的高度。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进入学校课堂,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方法,为此,本文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针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总结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以及老师重视程度不够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处于一个不是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很多方面朋友们都可了解到:信息技术课时少,在考试之前还会被其他学科占用,升学考试不算入总成绩……,由此我们可以窥见一斑。有的老师直言不讳的说信息技术也就是让学生放松一下,对于各种考核没有任何作用。在这样一个基本不被纳入考核体系的环境下,信息技术也就处在了教学的边缘区域。在课时、教学设备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学科的发展。
2、学生自身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教学体制导致的:大部分学校对于信息技术没有安排严格的考核体系,基本上是学生有个成绩就行;老师也没有像语、数、外等传统学科一样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很多学校该门课程的成绩不计入档案,并且该门课程没有被纳入升学考试的范畴。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是会上网、会玩电脑、会打游戏就行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价值和重要性。
3、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通过教学活动之后学生所应该达到的学习结果。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其教学目的应该是学生在理解理论的前提下能够结合实际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但是信息技术教师普遍都是局限与课本知识的填鸭式传递,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能力没有很好地锻炼。
4、教学方法单一
这里所指的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教学和上机教学两方面。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论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但是理论知识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枯燥和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在实际的教授环节,大部分老师就是讲课本上的内容原原本本的复述一遍,最终导致学生们处在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老师都是将所要讲的内容在PPT上演示一遍,然后就让学生自己摸索。这样的方法最大的弊端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并且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5、缺乏综合能力的锻炼
信息技术课程不仅仅是对概念的学习,也不是对于某一个独立、具体的操作的掌握,而应该是在培养能够运用实际的信息技术,综合的使用各种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这一方面,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还特别的薄弱,并没有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进行很好的锻炼。老师将零散的知识讲完之后并没有对这些操作如何进行综合运用进行相应的训练和考查。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方法的探讨
作为一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是我在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对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有了自己的认识。
1、以精心的导入安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构成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的最主要的心理因素。从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的“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等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乐学”是其关键。因而,激发学生对学科教学内容的兴趣是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样的兴趣激发,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即应着手进行。一般情况下,我会结合教学内容与学情,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展开教学。一是以问题导入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时,因多数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与认识,但并未有系统认识,因而我提问“你们认识计算机吗”,在学生做肯定回答后,我即追问一系列专业问题。学生不能够做出准确与科学的回答,很自然会进入课程的学习。二是通过演示导入新课程教学。学生对教师的演示与“炫耀”产生兴趣,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进入课程学习。例如,在教学“用图片素材制作贺卡”时,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制作的贺卡,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贺卡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自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三是以对比凸显新知识的优点,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教学“用EXCEL建立统计图表”时,为突出新授内容的优势,我先将文字、表格和图表所表示的同一信息放在一起,幫助学生建立起直观感觉,图表形式的信息表示更加形象、清晰,从而激发学生对该内容的学习兴趣。
2、通过设置问题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相关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的积极操作欲望,并且要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继而运用所学有效解决问题,这种教学力一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常常被运用。信息技术课内容很广泛,不仅有严谨的理论知识,还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很强的众多有关软件的应用性知识,而且许多软件知识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如果教师只是单纯罗列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势必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无所适从。因而,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来教授这些应用性很强的知识,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