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jayl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 年5 月-2012 年3 月的88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划分为结合组与单一组,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疗程结束后分析大便隐血试验结果 及药效.结果:结合组有效率93.2%,明显高于单一组的有效率72.7%,有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获得显著疗效.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老年病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增加,这就使对老年病人实施的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 老年疾病的特点   人在成年以后,随年龄的增长将出现生理学、生化学、形态学待方面退行性变化。到老年后,由于各器官组织的逐渐衰退,各器官功能普遍降低,储备能力、代尝能力差,对外界环境适应力弱。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对疾病的反应性
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治疗的方法众多,笔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摘要】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室性心律失常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观察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纠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均明显纠正,无显著差异,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却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
在临床上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抗组胺药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过敏性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抗组胺药在我国医院药房的用量也在逐年增加,其年销售额以平均20%的速度增长
1病例摘要男,40岁,农民,因阵发性胸闷、心悸憋气1年余,加重伴全身浮肿10余天入院。入院查体:BP114/57mmHg,双肺底闻及少许湿罗音,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次/分,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