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潘春梅,1990年11月5出生,女,汉族,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5级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摘要: 人本主义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又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诞生既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又有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存在主义;需要层次;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16-01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富足,但民众的精神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和道德滑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战争阴云没有散尽,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特别是核战争对人民产生很大压力,美国民众处于对战争的无尽恐惧和担扰中。
3.美国出现了一种在青年中掀起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反传统的价值,重视自我实现,强调个人经验,实质是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的欲望看作是核心价值。
(二)哲学基础。
1.现象学。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企图不带任何使人糊涂的预设概念或假设性的思辨推想,去描述经验给予我们的东西。他的格言是“面向事物本身”,而不是面向我们预先造好的概念。为19世纪末陷入绝境的哲学提供了一条出路,在那个时候,实在论者肯定对象的独立存在,而唯心主义者则可定主体的在先性,他们都专心致志于一场相持不下的战争。胡塞尔:哲学不该对整个实在作理智思辨而必须转而对存在的事物作纯粹的描述。
2.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接受胡的定义:他试图不使用任何让人糊涂的预设概念,描述人类存在的真相。现象学在希腊文里其意思是“显现自己的事物”。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的意思就是试图让事物替它自己讲话。只要我们不强迫它穿上我们预先造好的紧身衣,它会把它自己显现给我们的。
我们认知对象不是通过征服,而毋宁是通过让它成为它所是的同时,允许它如它所是地显现它自己。
存在本身是一个开放域,主体和客体能够在其中共居,并且因此而能够相会,如果没有它便既不可能有主体也不可能有客体.
但是,我们自己,作为存在着的存在者,当陷入焦虑的心情时,当非存在的虚空在我们自己的存在里展开时,就能够完全地领会到它。
在焦虑中,我们是既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而这也就是我们所恐惧的。我们的有限性正是这样:肯定和否定相互贯穿于我们整个存在。
海德格尔的《时间与存在》存在主义的四大主题:死亡、孤独感、自由与责任、生命意义。人本主义与现象学:
1.相同:(1)在反对客观主义极端的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2)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3)强调直接经验的描述和意向性,(4)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和情态诸方面的研究上,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给人本主義提供了理论支柱。
2.不同:(1)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性中有一种先于存在的生物学内核或本质,认为人均有生物学上的潜能和价值,(2) 人本主义基本上对人类前途命运抱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均有生物学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性中有一种先于存在的生物学内核或本质,认为人均有生物学上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反对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人的生物本性及全人种的价值存在,把人看作是他自己的一种专断的、没有价值标准选择的产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对人类前途命运抱着乐观态度。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总是选择对他们来说是美好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其真正自我内核是美好的,值得信任的和有道德的。在马斯洛全看来,萨特的“烦恼”、“孤独”、“绝望”的人性观是“完”错误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批评德国和法国存在主义者过分关注“绝望”、“虚无”和荒谬”,对人性和人类前途所持的是悲观主义态度。综上所述,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学中的时代精神和主要思潮。在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情态诸方面的研究上,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
二、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食物、水、性交、排泄和睡眠。(2)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 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个对有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4)尊重需要:是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5)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和境界追求的动力。
(二)罗杰斯。
1.人性观:人是一种可能出现极大差错的让人生畏的复杂生物,但其最深层的趋向有助于他自身及其物种其他成员的提高。
2.世界观: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现实,从这一点出发前进,往哪前进?我们每个人思想开放地去探究那些存在着的众多现实。
3.美好生活观:
我对于美好生活的观点大部分是建立在我在一种被称为心理治疗非常密切和亲密的关系中与人们共事的经验之上的。所以,这些观点具有一种实证性或实验性的基础。
如果治疗效果是最佳的,既深入又全面,那这就意味着治疗师已经能进入到当事人的一种高度个人的和主观的关系——不是一个科学家对一个研究对象,也不是一个医生与诊断和治疗对象,而是一个人与一个人。这意味着治疗师认为当事人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的人:无论他的状况、行为和情感如何都是具有价值的。这意味着治疗师是真实的,没有隐藏在防御的面具之后,而是以其机体所体验到的情感来面对当事人;能够情不自禁地去理解他的当事人,没有内在障碍阻止他去感受当事人在关系中的每一刻的情感;并能把他对于当事人的同感理解传递给当事人。这意味着治疗师对完全进入这种关系感到自在,认知上不知道这种关系会导向何处,并会因为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可供其最大限度地成为他自己的氛围而感到满意。
摘要: 人本主义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又是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的诞生既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又有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 存在主义;需要层次;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16-01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经济发展迅速,物质生活富足,但民众的精神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出现了严重的精神危机和道德滑坡,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2.战争阴云没有散尽,国际军备竞赛日益激烈特别是核战争对人民产生很大压力,美国民众处于对战争的无尽恐惧和担扰中。
3.美国出现了一种在青年中掀起的反主流文化运动。反传统的价值,重视自我实现,强调个人经验,实质是宣扬个人主义,把个人的欲望看作是核心价值。
(二)哲学基础。
1.现象学。在胡塞尔看来现象学是这样一门学问,它企图不带任何使人糊涂的预设概念或假设性的思辨推想,去描述经验给予我们的东西。他的格言是“面向事物本身”,而不是面向我们预先造好的概念。为19世纪末陷入绝境的哲学提供了一条出路,在那个时候,实在论者肯定对象的独立存在,而唯心主义者则可定主体的在先性,他们都专心致志于一场相持不下的战争。胡塞尔:哲学不该对整个实在作理智思辨而必须转而对存在的事物作纯粹的描述。
2.存在主义。海德格尔接受胡的定义:他试图不使用任何让人糊涂的预设概念,描述人类存在的真相。现象学在希腊文里其意思是“显现自己的事物”。因此,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学的意思就是试图让事物替它自己讲话。只要我们不强迫它穿上我们预先造好的紧身衣,它会把它自己显现给我们的。
我们认知对象不是通过征服,而毋宁是通过让它成为它所是的同时,允许它如它所是地显现它自己。
存在本身是一个开放域,主体和客体能够在其中共居,并且因此而能够相会,如果没有它便既不可能有主体也不可能有客体.
但是,我们自己,作为存在着的存在者,当陷入焦虑的心情时,当非存在的虚空在我们自己的存在里展开时,就能够完全地领会到它。
在焦虑中,我们是既存在同时又不存在,而这也就是我们所恐惧的。我们的有限性正是这样:肯定和否定相互贯穿于我们整个存在。
海德格尔的《时间与存在》存在主义的四大主题:死亡、孤独感、自由与责任、生命意义。人本主义与现象学:
1.相同:(1)在反对客观主义极端的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2)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3)强调直接经验的描述和意向性,(4)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和情态诸方面的研究上,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给人本主義提供了理论支柱。
2.不同:(1)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性中有一种先于存在的生物学内核或本质,认为人均有生物学上的潜能和价值,(2) 人本主义基本上对人类前途命运抱乐观态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均有生物学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性中有一种先于存在的生物学内核或本质,认为人均有生物学上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反对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人的生物本性及全人种的价值存在,把人看作是他自己的一种专断的、没有价值标准选择的产物。
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对人类前途命运抱着乐观态度。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总是选择对他们来说是美好的东西,这主要是因为其真正自我内核是美好的,值得信任的和有道德的。在马斯洛全看来,萨特的“烦恼”、“孤独”、“绝望”的人性观是“完”错误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基本上都批评德国和法国存在主义者过分关注“绝望”、“虚无”和荒谬”,对人性和人类前途所持的是悲观主义态度。综上所述,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人学中的时代精神和主要思潮。在反对客观主义和极端决定论,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研究主题,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性,强调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情态诸方面的研究上,存在主义给人本主义心理学提供了理论支柱,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
二、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食物、水、性交、排泄和睡眠。(2)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 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个对有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4)尊重需要:是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5)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中对未来最高目标和境界追求的动力。
(二)罗杰斯。
1.人性观:人是一种可能出现极大差错的让人生畏的复杂生物,但其最深层的趋向有助于他自身及其物种其他成员的提高。
2.世界观: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现实,从这一点出发前进,往哪前进?我们每个人思想开放地去探究那些存在着的众多现实。
3.美好生活观:
我对于美好生活的观点大部分是建立在我在一种被称为心理治疗非常密切和亲密的关系中与人们共事的经验之上的。所以,这些观点具有一种实证性或实验性的基础。
如果治疗效果是最佳的,既深入又全面,那这就意味着治疗师已经能进入到当事人的一种高度个人的和主观的关系——不是一个科学家对一个研究对象,也不是一个医生与诊断和治疗对象,而是一个人与一个人。这意味着治疗师认为当事人是一个具有无条件自我价值的人:无论他的状况、行为和情感如何都是具有价值的。这意味着治疗师是真实的,没有隐藏在防御的面具之后,而是以其机体所体验到的情感来面对当事人;能够情不自禁地去理解他的当事人,没有内在障碍阻止他去感受当事人在关系中的每一刻的情感;并能把他对于当事人的同感理解传递给当事人。这意味着治疗师对完全进入这种关系感到自在,认知上不知道这种关系会导向何处,并会因为给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可供其最大限度地成为他自己的氛围而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