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类战争史证明,凡是有军事对抗活动的场合,就有军事谋略的运用。由于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战争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变,同时改变了作战模式,延伸了作战空间。我们对电磁空间的研究也逐渐的深入。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战模式 电磁空间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32-01
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对作战模式的改变和对作战空间的延伸;第二,电磁空间作战特征;第三,电磁空间作战的模式。
一.信息时代的军事变革
恩格斯说:“技术上的进步一旦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的,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员意志的,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
(一)作战模式的改变
着眼点:由歼灭有生力量变为瘫痪敌方作战体系。在传统战争中,战果往往采用歼灭敌人多少有生力量来衡量,而县荻花战争则要以最少的伤亡,瓦解对手的作战意志,快速達成国家战略目标来衡量。
重心:由兵力和火力优势转变为信息主导下的综合优势。机械化战争其本质表现为彻底的暴力性和摧毁性,战争的目的是消耗和摧毁有生力量,因此战争的胜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战国家的兵力和火力。在当代的高科技技术条件下,由于军事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武器装备的种类及每种武器的射程、精度、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在高科技战争中,作战的重心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军事、经济设施,即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指挥、通信、控制、防空系统以及与此有关的民用设施。由于武器的系统化、整体化和信息化,任何武器装备都要发挥其最大的效应,都离不开支撑、整体的协调和信息的职员,而整个武器系统又与社会其他系统密不可分。
作战空间:由海陆空三维一体向海陆空天电五维一体转变。电磁空间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的,物理空间在军事上是记录战场海战场空天战场之后出现的第五维战场。传统的战争观念,已被打破,平时与战时战略与战术软件与硬件相交织界线日趋模糊。战场空间,相互重叠呈现出多维化特征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军队建设和作战行动对电磁空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作战武器:由常规武器向高技术智能武器发展。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更加精确化远程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技术武器,在对应目标打击能力方面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去,只有热核武器才能达到的效果。
(二)作战空间的延伸
电磁空间是一个以使用电子设备和电磁频谱为特点的领域经由联网系统和相关物理基础设施储存修改和交换数据。电磁空间像空中太空陆地和海洋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我们能够在其中,和通过其飞行和作战攻击和防御的领地,也就是说是一个我们能够采取行动获取我们国家利益的领域。
二.电磁空间作战特征
现代战场上大量使用电子信息装备,不仅数量庞大,体制复杂,种类多样,而且功率大师的战场空间中的电磁信号非常密集,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电磁环境。
(一)作用形式和表现形式
种类特质,类型众多影响各异,战场必备装备与系统大多都是电子设备,都将受到影响。时域表现,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又作用于有形的电子设备上。空域表现,变幻莫测,电磁信号,数量种类密集程度将随时间变化,变化的方式难以预测。频域表现,纵横交错频谱使用越来越宽,可用频段上设备剧增,越来越挤,其结果必然必然产生自扰和互长。能量域表现,能量密度强而不均,电磁能量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程度。
(二)特点
与传统作战领域相比电磁空间作战相比,主体不明确,但具有广泛性。作战的手段丰富多样,有技术性和知识性。作战的空间广阔,无敌域限制,无前后方之分。作战时间上,持续性无平时战时之分,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战的过程突变,过程,影响巨大作战的目标,广泛用于军事,经济,政治和民生。
三.电磁空间作战的模式
(一)电磁空间信息感知模式
信息感知就是获得外界事物和外界环境信息的技术。信息感知技术,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利用和信息分发技术。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侦察与监视,定位与引导,火控与制导获得电磁空间感知优势的主要手段,有雷达光电边声波导航定位和网络信息获取。
(二)电磁空间攻击模式
从战略意义上讲,发动电子空间作战行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状态就是让某个目标造成损失。常用的攻击手段如下通过硬杀伤强压制发送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等方法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造成的方指挥控制系统的结构性瘫痪。向敌方传送假情报,改变地方军事系统功能,可对敌方决策与指挥控制产生信息误导和流程误导。误导攻击模式理想的结果是让指挥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综合利用瘫痪体系和信息误导,并与其他作战样式紧密结合,对敌方,军事信息系统,特别是指挥控制系统造成多重杀伤功效。
(三)电磁空间防御模式
电磁空间,防御主要在基础层防护设置屏蔽合理设计电路。合理选用部件与频段物理隔离方式来解决。技术层的防护主要采用扩频技术,定向技术,高质量的调制和编码特殊处理技术来防护。网络层的防护主要通过在军网中突出快与活;利用民网进行信息的隐秘传输和灵活多变的应急自组网来处理。管理层的防护主要通过严格控制电磁波辐射范围与方向,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频率严格民用信息使用的规定,严格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互联网安全来解决。
结语
从表面上看,在电磁空间战场上以电磁波为武器的电子空间站是一个软杀伤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不会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然而不流血的软杀伤其战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炮火连天是横遍野的传统战争,有人将其称为第二原子弹战场。所以在电磁空间攻防中我们应该养成电磁空间作战的思维,通过战争学习军事理论,研究战争案例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学会趋利避害统筹全局并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 周辉,电磁空间战场众的思维技术,2013.
[2] 吴汉平,信息战原理与实战,2004.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作战模式 电磁空间
中图分类号:G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132-01
本文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对作战模式的改变和对作战空间的延伸;第二,电磁空间作战特征;第三,电磁空间作战的模式。
一.信息时代的军事变革
恩格斯说:“技术上的进步一旦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的,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员意志的,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
(一)作战模式的改变
着眼点:由歼灭有生力量变为瘫痪敌方作战体系。在传统战争中,战果往往采用歼灭敌人多少有生力量来衡量,而县荻花战争则要以最少的伤亡,瓦解对手的作战意志,快速達成国家战略目标来衡量。
重心:由兵力和火力优势转变为信息主导下的综合优势。机械化战争其本质表现为彻底的暴力性和摧毁性,战争的目的是消耗和摧毁有生力量,因此战争的胜负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战国家的兵力和火力。在当代的高科技技术条件下,由于军事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武器装备的种类及每种武器的射程、精度、杀伤力和破坏力都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以在高科技战争中,作战的重心是具有高附加值的军事、经济设施,即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指挥、通信、控制、防空系统以及与此有关的民用设施。由于武器的系统化、整体化和信息化,任何武器装备都要发挥其最大的效应,都离不开支撑、整体的协调和信息的职员,而整个武器系统又与社会其他系统密不可分。
作战空间:由海陆空三维一体向海陆空天电五维一体转变。电磁空间是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而被人们逐渐重视起来的,物理空间在军事上是记录战场海战场空天战场之后出现的第五维战场。传统的战争观念,已被打破,平时与战时战略与战术软件与硬件相交织界线日趋模糊。战场空间,相互重叠呈现出多维化特征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军队建设和作战行动对电磁空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作战武器:由常规武器向高技术智能武器发展。未来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将更加精确化远程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高技术武器,在对应目标打击能力方面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过去,只有热核武器才能达到的效果。
(二)作战空间的延伸
电磁空间是一个以使用电子设备和电磁频谱为特点的领域经由联网系统和相关物理基础设施储存修改和交换数据。电磁空间像空中太空陆地和海洋一样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是一个我们能够在其中,和通过其飞行和作战攻击和防御的领地,也就是说是一个我们能够采取行动获取我们国家利益的领域。
二.电磁空间作战特征
现代战场上大量使用电子信息装备,不仅数量庞大,体制复杂,种类多样,而且功率大师的战场空间中的电磁信号非常密集,形成了极为复杂的电磁环境。
(一)作用形式和表现形式
种类特质,类型众多影响各异,战场必备装备与系统大多都是电子设备,都将受到影响。时域表现,如影随形无处不在,电磁波看不见摸不着,但又作用于有形的电子设备上。空域表现,变幻莫测,电磁信号,数量种类密集程度将随时间变化,变化的方式难以预测。频域表现,纵横交错频谱使用越来越宽,可用频段上设备剧增,越来越挤,其结果必然必然产生自扰和互长。能量域表现,能量密度强而不均,电磁能量密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对电子设备的影响程度。
(二)特点
与传统作战领域相比电磁空间作战相比,主体不明确,但具有广泛性。作战的手段丰富多样,有技术性和知识性。作战的空间广阔,无敌域限制,无前后方之分。作战时间上,持续性无平时战时之分,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战的过程突变,过程,影响巨大作战的目标,广泛用于军事,经济,政治和民生。
三.电磁空间作战的模式
(一)电磁空间信息感知模式
信息感知就是获得外界事物和外界环境信息的技术。信息感知技术,包括信息获取信息,利用和信息分发技术。信息感知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侦察与监视,定位与引导,火控与制导获得电磁空间感知优势的主要手段,有雷达光电边声波导航定位和网络信息获取。
(二)电磁空间攻击模式
从战略意义上讲,发动电子空间作战行动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状态就是让某个目标造成损失。常用的攻击手段如下通过硬杀伤强压制发送计算机病毒逻辑炸弹等方法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造成的方指挥控制系统的结构性瘫痪。向敌方传送假情报,改变地方军事系统功能,可对敌方决策与指挥控制产生信息误导和流程误导。误导攻击模式理想的结果是让指挥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综合利用瘫痪体系和信息误导,并与其他作战样式紧密结合,对敌方,军事信息系统,特别是指挥控制系统造成多重杀伤功效。
(三)电磁空间防御模式
电磁空间,防御主要在基础层防护设置屏蔽合理设计电路。合理选用部件与频段物理隔离方式来解决。技术层的防护主要采用扩频技术,定向技术,高质量的调制和编码特殊处理技术来防护。网络层的防护主要通过在军网中突出快与活;利用民网进行信息的隐秘传输和灵活多变的应急自组网来处理。管理层的防护主要通过严格控制电磁波辐射范围与方向,合理的分配和使用频率严格民用信息使用的规定,严格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加强国际合作确保互联网安全来解决。
结语
从表面上看,在电磁空间战场上以电磁波为武器的电子空间站是一个软杀伤过程,这个过程一般不会直接造成人员的伤亡。然而不流血的软杀伤其战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炮火连天是横遍野的传统战争,有人将其称为第二原子弹战场。所以在电磁空间攻防中我们应该养成电磁空间作战的思维,通过战争学习军事理论,研究战争案例在实践中摸索规律,学会趋利避害统筹全局并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 周辉,电磁空间战场众的思维技术,2013.
[2] 吴汉平,信息战原理与实战,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