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理学的新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ui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着重对1986年1月至1987年7月有关皮肤病理学英文文献作了回顾.在此期间,免疫组化作为诊断和研究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原位DNA杂交技术的出现把诊断准确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淋巴瘤和淋巴瘤样病变的表型特征,先天性黑素细胞痣和恶性黑素瘤(MM),神经内分泌癌及其他皮肤小细胞肿瘤,汗腺癌和嗜酸性白细胞及其相关病变,皮肤少见的传染性疾病等领域受到了特殊的关注.

其他文献
扁平苔藓(LP)的组织学特征为真皮表皮连接处有淋巴细胞浸润。早期损害内主要是辅助/诱导性T细胞(TH)。
本文作者报告1例患者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后引起过敏反应.病人患脾淋巴瘤,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注射后数小时,即出现泛发性红斑,剧烈瘙痒,面和手肿胀,1周后皮疹消退,无渗出及脱屑.第2、3个疗程发生同样的反应,单独给强的松口服也有皮疹出现.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倍他米松针刺试验和皮内试验均阴性,用对氟米松、氟考龙连续口服至各为12mg和20mg累积量下仍耐受良好.
作者采用随机、交叉临床试验比较了利福平与苯巴比妥的抗瘙痒作用。受试对象为22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女性患者,平均年龄49.7岁,有PBC的临床、生化、免疫及组织学特征,均有瘙痒症状。在本试验前至少1个月停用治疗药物。利福平和苯巴比妥的剂量分别为10mg/kg和3mg/kg,每种药物均服用10天,2种药物治疗之间有30天作为清除期,治疗顺序是随机的。
日光性荨麻疹可以通过反复暴露于致敏光波而产生耐受性,其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2例日光性荨麻疹患者皮肤反复用致敏光波照射产生耐受性的机制进行研究.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9岁和69岁,致敏光源分别为320~450nm和400~495nm.
期刊
组者对65例经活检证实的Wegener肉芽肿病(WG)、54例系统性血管炎、22例复发性多软骨炎、20例结节病、20例肺部恶性病变和15例其他疾病患者的周围血中性白细胞的细胞离心制备物,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抗细胞浆自身抗体(ACPA),以评估ACPA对WG的特异性,敏感性与病变范围和活动程度的关系,以及以此作为诊断及随访WG的价值。
作者研究了老年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共观察113例患者(男69、女44,年龄60~78岁),病程13~59年。其中寻常型56例,渗出型17例,关节病型24例,红皮病型16例;皮损局限于头皮或掌跖部22例,播散性91例,进展期94例,静止期19例。
期刊
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D)是近年来才逐渐认识的。其临床表现类似于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疱疹样皮炎(DH)。直接免疫荧光(DIF)检查皮损周围外观正常皮肤可见,基底膜区(BMZ)有线状IgA沉积。部分病例血清中有IgA型抗BMZ抗体。然而,有关本病的病谱、抗原特征等问题尚未完全清楚,皮肤学界正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期刊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软下疳系生殖器溃疡最常见的原因,新近在美国又重确认为一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由于溃疡分泌物的涂片革兰染色不可靠及致病菌――杜克雷嗜血杆菌(Hd)分离困难,因而在许多流行地区软下疳仍只是一种单纯的临床诊断,显然需要一种简单、特异和敏感的诊断试验。为此,作者以Hd3138株作为免疫原,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种抗Hd的单克隆抗体,并以间接免疫荧光(IIF)法试验了用它检测Hd的敏感性
期刊
本文对第五病(传染性红斑)与儿童、成人和妊娠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复习.1975年在对血清标本常规筛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过程中发现有9份标本是假阳性,对这些标本作了电镜观察,未见到27nm的乙肝病毒颗粒,而发现了较小的23nm的病毒颗粒,后来证实是一种微小病毒(parvovirus,PV).
期刊
监测对治疗用药的服从性一直受到方法学的限制。由于苯巴比妥的药动学在不同的人之间以及同一个体内的变化很小,而且半衰期长,就诊以前服1~2剂不能达到和治疗2周以上相同的血浆浓度。这便使医生们可以通过其血浆浓度的测定来推断病人所述的服药情况是否属实。苯巴比妥特别适合作为监测服从用药的药理标志。本文作者用苯巴比妥标记的土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并对用药的服从性进行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