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jt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47 — 03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空想社会主义国家观、古典自由主义国家观等国家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自身关于国家的学说。
   (一)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
   黑格尔作为近代第一位将国家和市民社会区分开来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指出,“国家的目的就是普遍的利益本身,而这种普遍利益又包含着特殊利益,它是特殊利益的实体,要使个人私利服从社会的共同利益,人们的行为遵循普遍的道德伦理,市民社会必须以国家为前提。市民社会仅有警察和法律保护私有财产和秩序是不够的,还需要国家这一更高的伦理实体引导和管理市民社会”。〔1〕
   可以看出,黑格尔认为国家是比社会更高级的存在,国家对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黑格尔将市民社会和国家进行区分,是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重要内容,对于“理性”的处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空想社会主义国家观
   以圣西门、傅立叶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国家观,他们对私有制度及其对人们带来的剥削进行深刻的批判,同时也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全方位的抨击,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的探究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各种问题,由此认识到国家的本质。
   托马斯对岛国(小国)寡民、民主管理的描述,圣西门对提高无产者福利待遇的“实业制度”的倡导,傅立叶对“和谐制度”的想象,欧文对“劳动公社”联合体的建设都为人们展现了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美好愿景。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这些设想并没有实现,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没有提供实现这些设想的合理的途径和方法。但他们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对资本主义社会剥削本质的批判,可以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三)自由主义国家思想
   自由主义国家思想包括以洛克、密尔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国家思想和以罗尔斯、 德沃金为代表的的新自由主义国家思想。
   洛克设想了一种生而自由、平等的自然状态,在这种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更好、更安全的生存下去,便将除生命、财产、自由之外的其他权利上交给国家,接着在人们获得社会中产生一批掌握公共权力的人,他们代表国家行使有限政府的职能,我们称之为“契约精神”; 密尔则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自由必须与权力联系起来,决定以代议制政府的形式,使国家权力属于每个公民,每个公民都可以作为国家的主权者,他们关心国家事务,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能力和智慧。
   罗尔斯提出了“公平的正义” 理论。〔2〕论述国家存在的合理和合法性,国家是在完全自由与公平的前提下,人们的理性选择,倡导“国家中立”;德沃金在平等的视角下,论述了国家范围内公民平等的有限性,强调必须保证“国家中立”。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各思想家、哲学家的国家学说,经历代马克思主义者的发展和完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 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在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条件下,人们的物质产品极度匮乏,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社会状态,人们共同劳动,平等分享劳动产品。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劳动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使原来的完全平等的社会状态被打破,人类社会必然会出现分化,原始的社会制度必然要解体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人们之间的和谐平等关系就会分裂为相互对抗的阶级,阶级矛盾不可抗拒的存在于人们之间。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一步进化,促使社会职能进一步细化,就需要专门进行管理的专门的机构——政府和武装部队, 因此一个完全脱离社会生产和群众的、以专门从事阶级压迫和统治的特殊机构成立了——警察、监狱、法庭等。
   (二)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学说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现代国家,不管它的形式如何, 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 资本家的国家, 理想的总资本家。”国家的本质,就是统治阶级用于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暴力统治的工具。
   国家是放大了的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社会,而社会又是由人组成的,是人的生命共同体,因此,我们可以把国家的本质归结为社会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社会的发展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而人的发展遵循人性的基本定律——趋利避害。因此,为了避免人们之间为了利益而进行相互伤害,需要通过实施国家职能,达到维护共同利益的目的。国家是人们“利益博弈”而相互妥协的产物。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学说
   “允许公民在他们居住的地方实现他们的公共权利和义务 ……这种按照居住地组织国民的办法,是一切国家共同的。公共权力在每一个国家里都存在。”现代国家总是以一定的区域进行划分的,国家对内更多的体现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意志和要求,对内职能主要有: 政治上维护保障制度,兴办公共工程, 保护环境等。对外就是维护本国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同时要求本国公民认真履行义务,以扩大区域内的可分配利益,防止对外的利益亏损。对外职能主要体现在: 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 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以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演变学说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一旦产生,也是时刻在变化的,国家总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斷发展的,它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不断演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孕育了传统国家, 大工业时代是现代国家出现的标志。    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形成和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为例,它们分别演绎了两种通向现代国家的路线。西方路线是: 城邦国家—初级封建国家—等级制国家—绝对专制主义国家—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 中国路线是: 封建国家—王朝国家—现代民主共和制的民族国家的曲折发展。
   无论是何种路线,都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演变的,我们可以概括出国家发展的一般路径,可以预测国家的最高形式是民主共和国, 民主共和国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
   (五)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消亡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是在抨击资本主义制度,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资本自从一产生,从头到脚的每个毛孔里都渗着血”。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存在着个别生产的有组织化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使资本主义社会总是出现不间断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因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会走向灭亡,共產主义社会必将实现。马克思要求无产阶级应当通过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 并且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由此,消灭了作为无产阶级的自身, 消灭了一切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也消灭了作为国家的国家,国家最终会走向走向消亡。

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当代价值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7 — 0057 — 03 前言   2017年11月1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决定》,该文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历史价值。各地高校在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与研
摘 要:在党中央所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明确表明:针对大公无私、认真实干、勇于承担责任的干部,要给予支持和鼓励,并制定容错纠错制度、激励机制。在响应党中央“从严治党”思想的号召时,应将约束与激励、厚爱与严管有效的整合起来,对干部考核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健全,制定出健全的容错纠错制度、激励制度,明确的维护大公无私、认真实干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干部的利益,拓展纳贤创业空间,激活在新时代干部履职担当创业细胞。  
摘 要: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结合齐齐哈尔市地区的养老供需现状,探究养老的成本问题,有助于加快养老产业的优化进程。本文从齐齐哈尔市的养老基本情况出发,简要分析了本地区养老机构的供需现状,继而运用层次分析法探究老年人自身养老成本的构成因素,最后从国家与政府、全社会、养老机构和居民家庭四个角度,对本地区养老事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有利于持续稳定地构建齐齐哈尔市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浅析儿童文学中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摘 要]本文拟通过分析任溶溶译作《夏洛的网》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示例,结合儿童读者的认知及审美等特点,从读者的接受能力,译文审美价值以及译文教育性三方面探讨儿童文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标准,从而提出针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为儿童文学译者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儿童文学翻译;文化负载词;认知能力;审美期待;教育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0)04 — 0174 — 03 一、表现性评价概念界定:   表现性评价就是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维等多种复杂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发
摘 要:本文以中外文化差异为视角,借助语用等效翻译观等理论,探讨英汉商标词翻译的原则和技巧,从而增强商标译名的广告效应。  关键词:商标词 文化差异 等效翻译    1.引言    这是个品牌致胜的时代,当今,世界经济蓬勃发展,品牌已渐趋全球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也越发强烈。所谓“品牌”,俗称“牌子”,其实就是商标,是区别不同生产者或经营者的标记。这种标记通常由文字或图形单独构成,或由文字、图形组合
摘 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站在党建的全新视角重温该文,对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结合具有重大意义。回顾历史,通过党自身的改革、党与政府关系的改革以及党与企业关系的调整为制度建设保驾护航;立足当今,只有在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才能切实推进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改革;党的建设;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
[摘 要]社会弱势群体尤其是贫困乡镇的孤寡伤残人员是我国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重要对象,其生活状况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乡镇敬老院是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贫困乡镇敬老院建设取得初步的成果,但是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解决好这一问题。  [关键词]贫困乡镇;弱势群体;集中供养;敬老院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通过对山东一所高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掌握情况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涵把握相对准确,但部分大学生也表示自己总体上不甚了解红色文化;大学生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红色文学改编作品了解红色文化,但却对改编作品比较厌烦;大学生最希望通过学校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去了解红色文化。此次调查,为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转化模式提供了参考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
关键词: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法律性质;裁执合一   中图分类号:D9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089 — 03   我国现行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制度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初,源于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的第66条,①首创了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规定。《行政诉讼法》后虽经过修改,但是原《行政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