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上世纪50年代,苏联太平洋舰队共有三型潜艇驻泊在旅顺口基地,这就是“梭鱼”级(秀克级,俄文称Ⅲ型)、“斯大林”级(C型)和“婴儿”级(M型)。今日回眸这几型老旧潜艇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很亲切。这是因为它们是中国潜艇梦开始的地方。
这三型潜艇都是二战前研制的。其中的两艘“梭鱼”级是我旅顺口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的潜艇,其后移交的两艘“斯大林”级潜艇正式列入我国海军潜艇独立大队编制,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两艘潜艇。
抚今追昔,半个多世纪悠悠而过,这三型曾经伴随中国潜艇成长的潜艇在我们眼前开始慢慢清晰起来。
中国海军潜艇艇员的摇篮
“梭鱼”级潜艇从1930年开始建造,直到1941年才停产。建造数量也较大,而且几种型号都有所不同,艇的性能逐步有所改进。在旅顺口的“梭鱼”级属1933年建造的一批潜艇。苏联太平洋舰队在1933年以后才有几艘“梭鱼”级,当时是将艇拆散运到远东后再装配而成。在旅顺口的“梭鱼”级共有4艘,是“梭鱼”级中比较新型的“V-改2”型。“梭鱼”级的艇体不是焊接,而是铆接的。
该艇主尺度58.75米×6.2米×4.08米,排水量617.5吨/712.2吨(水上/水下),最大航速11.92节/6.7节(水上/水下),极限下潜深度90米,工作下潜深度75米。两台柴油机,功率为2×685马力,两台主电机功率为2×400马力。水上经济航速时的续航力7150海里/5节,水下100海里/1.8节,自给力20天,水下持续逗留时间72小时,艇员40人。武器主要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部4管,尾部2管,共装10枚鱼雷。另外有2门45毫米火炮。
其中,在旅顺口的4艘Ⅲ型潜艇中的两艘,Ⅲ-121号和Ⅲ-123号艇为中国海军的对口学习用艇,下面是这两艘艇的背景资料:
Ⅲ-121号:1934年9月15日前为“狼鱼”号,1949年6月10日改名为C-121艇。1933年12月20日在列宁格勒苏达米赫造船厂开工,后由列宁格勒经铁路运到海参崴远东造船厂建造竣工,1934年8月26日下水,1935年4月30日入役,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51年,驻扎在中国旅顺口作为中国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潜艇使用。1954年6月26日退出海军编制并拆毁。
Ⅲ-123号:1934年9月15日前为“鳗鱼”号,1949年6月10日改名为C-123艇。建造情况同Ⅲ-121号艇。1934年8月26日在海参崴下水,1935年4月30日入役,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36年4月27日至7月1日,该艇曾长期航行,全体艇员均被授予勋章。该艇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在基地和港口出口处进行阵位和巡逻作业,执行了一次作战远征。1951年,该船与Ⅲ-121号艇同为中国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潜艇使用。1954年6月26日退出海军编制并拆毁。
中国海军潜艇第一圾:“斯大林”级
1934年3月,C级潜艇由苏联和一家荷兰公司合作完成技术设计。作为母型的是德国的1批A型潜艇,但施工设计是苏联设计室完成的。
1934年8月苏联决定开始建造C级。C级是典型的7舱分舱布置。从1934年至1948年共建27艘,由高尔基市的红色索尔莫沃厂和列宁格勒的苏达米赫厂建造。其中有7艘的耐压艇体开始采用焊接,C级艇于1961~1965年逐渐退役。
该艇主尺度为77.75米~6.34米×4.04米,排水量1090吨,最大航速18.85节,水上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2700海里,水上经济航速时的续航力9500海里/8.5节;水下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8.8海里,3节航速时为135海里,下潜深度100米。两台1-Ⅱ型柴油机,功率为2×2200马力,两台主推进电机功率为2×550马力。
武器主要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部4管,尾部2管,可携带共12枚鱼雷。此外,还有一门100毫米火炮(B-24II-2C型)和一门45毫米火炮(21-K型),指挥潜望镜为IIA-7.5型,对空潜望镜为II3-7.5型。自给力30天,水下持续逗留时间72小时,艇员45人。另有主动声纳“达米尔-5”型和噪声测向声纳“火星-12”型。艇上的蓄电池为46-CY型,这也是用于W级和2级上的蓄电池。蓄电池有2组,每组62块。
C级的战术技术性能比“梭鱼”级有所提高,已经接近苏联战后研制的W级潜艇。1954年6月24日,有两艘C级潜艇由苏方移交给我海军,这就是我国有史以来新成立的潜艇部队——潜艇独立大队最早的两艘潜艇,并被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这两艘艇于6月28日离开旅顺,驶往青岛。
“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的背景资料如下:
C-52艇:1937年4月29日在波罗地海船厂开工,在海参崴建造竣工。1940年8月30日下水,1943年6月9日入役,同年6月27日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执行阵地勤务和侦察勤务,进行过一次作战行动。1954年6月24日退出苏联海军现役后,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新中国11”号。
C-53艇:1938年9月28日开工,由列宁格勒以部件形式运至海参崴建造竣工,1941年10月30日下水,1943年1月30日入役,同年2月7日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54年6月24日退出苏联海军现役后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新中国12”号。
潜艇史上的奇谈:“婴儿”级小型潜艇
“婴儿”级从1940年开始在列宁格勒的苏达米赫厂和高尔基市的红色索尔莫沃厂建造,到1953年停产,建造数量多达53艘。
“婴儿”级和“梭鱼”级一样,采用两舷凸出的轻壳体结构。艇的耐压艇体采用电焊焊接工艺。因为排水量小,“婴儿”级便于通过铁路运输。
全艇共分6个舱,尾部没有鱼雷舱。
该艇主尺度为49.5米×4.4米×2.85米,排水量353吨,最大航速15.5节,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965海里,在航速8节时的续航力为4500海里,在水下经济航速2.9节时的续航力为85海里。下潜深度70米。主机为11-II型,功率为2×600马力,推进电机功率为2×218马力;蓄电池为MC型,2组,每组60块。
艏部有4具鱼雷发射装置,无备用鱼雷。另有1门21-K型45毫米火炮,(1957年后拆除),两挺7.62毫米机枪。有F13-7MA型对空潜望镜和“航向-3'型电罗经(W级和2级也采用此型电罗经)。自给力15天,艇员28人,水下持续逗留时间48小时。
苏联除提供我国2艘“婴儿”级外,还曾提供保加利亚3艘,埃及2艘,波兰6艘和罗马尼亚4艘。
“婴儿”级艇虽小,在二战中却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 1942年5月,由艇长И·Л·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指挥的苏联海军M-176号潜艇,在水面航行时遭遇了一艘同样处于水面状态的德国潜艇,双方艇长马上下令紧急下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潜艇通常都尽量避免与潜艇作战,但是这次发现对方时距离太近,双方都无法离开战场了。
下潜前,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识别出对方潜艇的型号,估计德国艇长也同样认出了“对手”。从潜艇性能对比来看,这型德国潜艇最多可携带10枚鱼雷,而苏联“婴儿”级潜艇只有4枚鱼雷。但苏联潜艇吨位小,上浮,下潜速度快、转向灵活。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判断德国潜艇鱼雷数量多,可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因此会抢先开火,而苏联潜艇鱼雷太少,故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攻击的。因此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决心利用己方机动性的优势,先引诱对方攻击,消耗对方鱼雷,然后寻找战机,后发制人。
果然,当M-176潜艇刚潜入水下,声纳兵就听到两枚鱼雷从潜艇上方高速掠过,很显然,德国艇长没有料到苏联潜艇下潜速度如此之快,否则他会发射4枚不同定深的鱼雷。总之,对于M-176潜艇来说,从水面状态到水下状态之间这一段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
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指挥潜艇不断变换深度和航向,德国潜艇很快又发射了2枚鱼雷,但没有命中。
此后两艘潜艇沉默了很长时间。双方都保持低速机动,并仔细分辨深水中的声音,以确定对手的位置。潜艇狭窄的舱室内氧气已经不多了,呼吸发生了困难。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相信自己的艇员,全体军官、军士和水兵们都沉着地坚守着岗位。这时德国潜艇再次沉不住气了,又打了两个齐射,同样没有命中。
这时德国潜艇上最多还剩下2枚鱼雷,而M-176潜艇上还有4枚鱼雷。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决定继续等待,如果说以前双方是在火力和机动上进行较量,那么这时只剩下耐力的较量了,3个小时后,德国潜艇射出了最后的鱼雷。
不久,M-176潜艇上的声纳兵听到水柜排水的声音,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判断德国艇长打算浮出水面高速逃走,于是决定打破静默,恢复机动航行,上升到潜望镜深度。最终M-176潜艇在只有0.8海里的距离上对处于水面状态的德国潜艇发射了鱼雷,德国潜艇被击毁后沉入海底。
这三型潜艇都是二战前研制的。其中的两艘“梭鱼”级是我旅顺口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的潜艇,其后移交的两艘“斯大林”级潜艇正式列入我国海军潜艇独立大队编制,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两艘潜艇。
抚今追昔,半个多世纪悠悠而过,这三型曾经伴随中国潜艇成长的潜艇在我们眼前开始慢慢清晰起来。
中国海军潜艇艇员的摇篮
“梭鱼”级潜艇从1930年开始建造,直到1941年才停产。建造数量也较大,而且几种型号都有所不同,艇的性能逐步有所改进。在旅顺口的“梭鱼”级属1933年建造的一批潜艇。苏联太平洋舰队在1933年以后才有几艘“梭鱼”级,当时是将艇拆散运到远东后再装配而成。在旅顺口的“梭鱼”级共有4艘,是“梭鱼”级中比较新型的“V-改2”型。“梭鱼”级的艇体不是焊接,而是铆接的。
该艇主尺度58.75米×6.2米×4.08米,排水量617.5吨/712.2吨(水上/水下),最大航速11.92节/6.7节(水上/水下),极限下潜深度90米,工作下潜深度75米。两台柴油机,功率为2×685马力,两台主电机功率为2×400马力。水上经济航速时的续航力7150海里/5节,水下100海里/1.8节,自给力20天,水下持续逗留时间72小时,艇员40人。武器主要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部4管,尾部2管,共装10枚鱼雷。另外有2门45毫米火炮。
其中,在旅顺口的4艘Ⅲ型潜艇中的两艘,Ⅲ-121号和Ⅲ-123号艇为中国海军的对口学习用艇,下面是这两艘艇的背景资料:
Ⅲ-121号:1934年9月15日前为“狼鱼”号,1949年6月10日改名为C-121艇。1933年12月20日在列宁格勒苏达米赫造船厂开工,后由列宁格勒经铁路运到海参崴远东造船厂建造竣工,1934年8月26日下水,1935年4月30日入役,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51年,驻扎在中国旅顺口作为中国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潜艇使用。1954年6月26日退出海军编制并拆毁。
Ⅲ-123号:1934年9月15日前为“鳗鱼”号,1949年6月10日改名为C-123艇。建造情况同Ⅲ-121号艇。1934年8月26日在海参崴下水,1935年4月30日入役,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36年4月27日至7月1日,该艇曾长期航行,全体艇员均被授予勋章。该艇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在基地和港口出口处进行阵位和巡逻作业,执行了一次作战远征。1951年,该船与Ⅲ-121号艇同为中国潜艇学习队对口学习潜艇使用。1954年6月26日退出海军编制并拆毁。
中国海军潜艇第一圾:“斯大林”级
1934年3月,C级潜艇由苏联和一家荷兰公司合作完成技术设计。作为母型的是德国的1批A型潜艇,但施工设计是苏联设计室完成的。
1934年8月苏联决定开始建造C级。C级是典型的7舱分舱布置。从1934年至1948年共建27艘,由高尔基市的红色索尔莫沃厂和列宁格勒的苏达米赫厂建造。其中有7艘的耐压艇体开始采用焊接,C级艇于1961~1965年逐渐退役。
该艇主尺度为77.75米~6.34米×4.04米,排水量1090吨,最大航速18.85节,水上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2700海里,水上经济航速时的续航力9500海里/8.5节;水下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8.8海里,3节航速时为135海里,下潜深度100米。两台1-Ⅱ型柴油机,功率为2×2200马力,两台主推进电机功率为2×550马力。
武器主要为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首部4管,尾部2管,可携带共12枚鱼雷。此外,还有一门100毫米火炮(B-24II-2C型)和一门45毫米火炮(21-K型),指挥潜望镜为IIA-7.5型,对空潜望镜为II3-7.5型。自给力30天,水下持续逗留时间72小时,艇员45人。另有主动声纳“达米尔-5”型和噪声测向声纳“火星-12”型。艇上的蓄电池为46-CY型,这也是用于W级和2级上的蓄电池。蓄电池有2组,每组62块。
C级的战术技术性能比“梭鱼”级有所提高,已经接近苏联战后研制的W级潜艇。1954年6月24日,有两艘C级潜艇由苏方移交给我海军,这就是我国有史以来新成立的潜艇部队——潜艇独立大队最早的两艘潜艇,并被命名为“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这两艘艇于6月28日离开旅顺,驶往青岛。
“新中国11”号和“新中国12'号的背景资料如下:
C-52艇:1937年4月29日在波罗地海船厂开工,在海参崴建造竣工。1940年8月30日下水,1943年6月9日入役,同年6月27日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执行阵地勤务和侦察勤务,进行过一次作战行动。1954年6月24日退出苏联海军现役后,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新中国11”号。
C-53艇:1938年9月28日开工,由列宁格勒以部件形式运至海参崴建造竣工,1941年10月30日下水,1943年1月30日入役,同年2月7日编入苏联太平洋舰队。1954年6月24日退出苏联海军现役后交付中国海军并改名“新中国12”号。
潜艇史上的奇谈:“婴儿”级小型潜艇
“婴儿”级从1940年开始在列宁格勒的苏达米赫厂和高尔基市的红色索尔莫沃厂建造,到1953年停产,建造数量多达53艘。
“婴儿”级和“梭鱼”级一样,采用两舷凸出的轻壳体结构。艇的耐压艇体采用电焊焊接工艺。因为排水量小,“婴儿”级便于通过铁路运输。
全艇共分6个舱,尾部没有鱼雷舱。
该艇主尺度为49.5米×4.4米×2.85米,排水量353吨,最大航速15.5节,最大航速时的续航力为965海里,在航速8节时的续航力为4500海里,在水下经济航速2.9节时的续航力为85海里。下潜深度70米。主机为11-II型,功率为2×600马力,推进电机功率为2×218马力;蓄电池为MC型,2组,每组60块。
艏部有4具鱼雷发射装置,无备用鱼雷。另有1门21-K型45毫米火炮,(1957年后拆除),两挺7.62毫米机枪。有F13-7MA型对空潜望镜和“航向-3'型电罗经(W级和2级也采用此型电罗经)。自给力15天,艇员28人,水下持续逗留时间48小时。
苏联除提供我国2艘“婴儿”级外,还曾提供保加利亚3艘,埃及2艘,波兰6艘和罗马尼亚4艘。
“婴儿”级艇虽小,在二战中却创造了一个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战绩。 1942年5月,由艇长И·Л·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指挥的苏联海军M-176号潜艇,在水面航行时遭遇了一艘同样处于水面状态的德国潜艇,双方艇长马上下令紧急下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潜艇通常都尽量避免与潜艇作战,但是这次发现对方时距离太近,双方都无法离开战场了。
下潜前,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识别出对方潜艇的型号,估计德国艇长也同样认出了“对手”。从潜艇性能对比来看,这型德国潜艇最多可携带10枚鱼雷,而苏联“婴儿”级潜艇只有4枚鱼雷。但苏联潜艇吨位小,上浮,下潜速度快、转向灵活。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判断德国潜艇鱼雷数量多,可以有更多的攻击机会,因此会抢先开火,而苏联潜艇鱼雷太少,故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是不能轻易攻击的。因此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决心利用己方机动性的优势,先引诱对方攻击,消耗对方鱼雷,然后寻找战机,后发制人。
果然,当M-176潜艇刚潜入水下,声纳兵就听到两枚鱼雷从潜艇上方高速掠过,很显然,德国艇长没有料到苏联潜艇下潜速度如此之快,否则他会发射4枚不同定深的鱼雷。总之,对于M-176潜艇来说,从水面状态到水下状态之间这一段最危险的时刻过去了。
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指挥潜艇不断变换深度和航向,德国潜艇很快又发射了2枚鱼雷,但没有命中。
此后两艘潜艇沉默了很长时间。双方都保持低速机动,并仔细分辨深水中的声音,以确定对手的位置。潜艇狭窄的舱室内氧气已经不多了,呼吸发生了困难。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相信自己的艇员,全体军官、军士和水兵们都沉着地坚守着岗位。这时德国潜艇再次沉不住气了,又打了两个齐射,同样没有命中。
这时德国潜艇上最多还剩下2枚鱼雷,而M-176潜艇上还有4枚鱼雷。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决定继续等待,如果说以前双方是在火力和机动上进行较量,那么这时只剩下耐力的较量了,3个小时后,德国潜艇射出了最后的鱼雷。
不久,M-176潜艇上的声纳兵听到水柜排水的声音,邦达列维奇海军大尉判断德国艇长打算浮出水面高速逃走,于是决定打破静默,恢复机动航行,上升到潜望镜深度。最终M-176潜艇在只有0.8海里的距离上对处于水面状态的德国潜艇发射了鱼雷,德国潜艇被击毁后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