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长假制度利弊共存,一直备受争议。本文把视线转向了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体,对长假制度是否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本文第一部分总结了国内外长假制度状况以及环卫工人工作;接着,在第二部分从我国长假制度的不成熟、制度落实方面的不足以及底层群体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本文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如何完善和解决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长假制度 带薪休假 底层群体 利益诉求
一、引言
我国长假制度的利弊一直备受争议,但当所有人的视线在这些利弊间徘徊时,又有多少人察觉到在我们身边那些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体?制定长假制度是以保障全民的休息权为初衷进行的,而以环卫工人为代表的一线劳动者在广大群众想着如何提高休闲质量,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享受假期时,不仅不能得到休息,反倒面临更大强度的集中性工作。由此看来,提倡着保障全民休息权的长假制度于这些底层群体而言,意义何在?本文围绕我国现有的长假制度是否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这一问题为核心,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二、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1.现状。
1.1国内外休假及相关制度现状。在国外,各国普遍实行调休制度,其最主要的休假方式为带薪休假。大多西方国家基本具有合理完善的休假制度以及严密的条款及规定,用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必要的休假时间。
而我国现行长假制度缺乏详细具体的措施和有效可行的条款支持,以至于带薪休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劳动者而言并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真正能执行带薪休假的只是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一些大型的企业。该制度并未能够做到保障全民的休息权得以实现。
1.2底层群体生存现状。环卫工人是作为一线劳动者中最具代表性的底层群体。他们每天从凌晨三点开始,几乎全天候进行工作。同时,工作环境恶劣,以及遭人歧视、辱骂、乃至被殴打致伤致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然而,如此艰难生存工作的环卫工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几乎全年无休,节假日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作。
当我们大多数人在享受着放假待遇的时候,这些身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工作岗位,面临着翻几倍的高强度工作。与他们相似的劳动者在社会上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长假制度并非全民适用。
2.长假制度无法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长假制度过分关注经济效益领域的得失,忽视了长假的休闲享受属性,同时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众的休息权没有得到社会过多的关注。另外,制度只存有大框架的条例,更重要的是没有有力的监管,导致我国的长假制度没得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由于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特殊性,他们必须坚守岗位,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2.2主观原因。现今就业压力日益加剧,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难以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同时,他们的维权意识相对淡薄,为了家庭重任,底层群体一般会选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保全这份工作机会。
3.使长假制度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的解决措施以及建议。
3.1坚定长假制度初衷,完善相关法律。长假制度应当理应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底层群体的休息权能够得以实现。在调整过程中,不应以经济方面的利益所得作为衡量长假制度利弊的标准。长假制度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是否实现全民适用,尤其是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体。
3.2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带薪休假制度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从而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法律,增加强制性和惩罚力度,为带薪休假制度树立强有力的权威,才是保证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和落实的根本保证。
3.3进行法律知识的科普。底层群体由于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的观念十分淡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这些底层群体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科普,并安排相关机构对其权利进行维护,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3.4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众的诉求机制。底层群体的利益被侵害却不知道能够去哪里寻求帮助,从而导致类似的侵权事件发生频繁。当底层群体的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可以向谁求援?这是解决长假制度能否对这些底层群体起真正作用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诉求机制,如信访制度,政府网站的开设等等都能为底层群体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渠道,不让底层群体哭诉无门。
3.5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底层群众的生活。底层群体的工作多为最苦最累的体力劳动,但是工资却仅临界于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实施援助计划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获取应享有的休息权。
3.6长假应当合理设置,分布均匀。每当长假过后,人们的工作情绪会频频受到影响。假期过于密集会导致工作者慵懒情绪蔓延;过于疏散会让工作者连续工作,导致工作者处于疲劳状态。合理的长假安排应该在一年中分散开来,这样才能保证全民拥有更好的休息。
3.7提升竞争力,政府助其获得受教育机会。现如今的社会竞争如此残酷,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然而这种发展趨势是无法避免的。解决的根本办法只有劳动者不断的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立足社会。而此时的政府需要做的是,发挥职能,为底层群体谋求更多学习、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改变的空间。
三、结语
我国长假制度的利弊之争从未停歇。长假制度不仅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众很难不把目光投向这种种益处,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了长假带来的交通拥堵,景区超负荷承载游客,环境惨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但当所有人的视线在这些利弊之间徘徊之时,本文把目光转向了底层群体。经本文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底层群体在全民享受假期进行休闲娱乐的时候,不但休息权被掠夺,而且工作量是平时工作量的数几倍。更甚者是,他们在节假日进行超负荷工作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我国的长假制度呼吁着要保障全民的休息权,然而却并未实现其初衷,未能真正作用于这些底层群体身上。面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从政策到底层群体主观上的各种心理进行了分析,也做出了解决长假制度未能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这一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本文认为国家应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有力实施;对底层群众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科普,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众的诉求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底层群众的生活;以及底层群体提高自身竞争力,政府为其提供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入手进行改善。对于我国的长假制度,其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来,我国的长假制度会继续存在,而带薪休假制度也无疑是实现全民休息权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丹.黄金周在金钱追逐中迷失初衷[J].社会观察,2005(11):26-27.
[2]“黄金周制度”如何破解劳动者休息权失衡[J].人民网,2007-05-08.
[3]程遂营,张珊珊.中国长假制度——旅游与休闲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
[4]温伯寅.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思考[A].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5]李长健,屈怡,卞晓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A].中共四川省党校学报,2008-07-第3期.
[6]周长明.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09.
作者简介:刘燕琳,女,专业:新闻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12新闻1班;李苇婷,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12新闻1班。
关键词:长假制度 带薪休假 底层群体 利益诉求
一、引言
我国长假制度的利弊一直备受争议,但当所有人的视线在这些利弊间徘徊时,又有多少人察觉到在我们身边那些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体?制定长假制度是以保障全民的休息权为初衷进行的,而以环卫工人为代表的一线劳动者在广大群众想着如何提高休闲质量,思考着如何更好地享受假期时,不仅不能得到休息,反倒面临更大强度的集中性工作。由此看来,提倡着保障全民休息权的长假制度于这些底层群体而言,意义何在?本文围绕我国现有的长假制度是否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这一问题为核心,就此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二、现状分析及措施建议
1.现状。
1.1国内外休假及相关制度现状。在国外,各国普遍实行调休制度,其最主要的休假方式为带薪休假。大多西方国家基本具有合理完善的休假制度以及严密的条款及规定,用以确保劳动者能够获得必要的休假时间。
而我国现行长假制度缺乏详细具体的措施和有效可行的条款支持,以至于带薪休假对于绝大多数企业、劳动者而言并没有起到实质上的作用,真正能执行带薪休假的只是一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与一些大型的企业。该制度并未能够做到保障全民的休息权得以实现。
1.2底层群体生存现状。环卫工人是作为一线劳动者中最具代表性的底层群体。他们每天从凌晨三点开始,几乎全天候进行工作。同时,工作环境恶劣,以及遭人歧视、辱骂、乃至被殴打致伤致死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然而,如此艰难生存工作的环卫工人,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们几乎全年无休,节假日期间必须坚守岗位,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作。
当我们大多数人在享受着放假待遇的时候,这些身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工作岗位,面临着翻几倍的高强度工作。与他们相似的劳动者在社会上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长假制度并非全民适用。
2.长假制度无法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的原因分析。
2.1客观原因。长假制度过分关注经济效益领域的得失,忽视了长假的休闲享受属性,同时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众的休息权没有得到社会过多的关注。另外,制度只存有大框架的条例,更重要的是没有有力的监管,导致我国的长假制度没得真正落到实处。
另外,由于一线劳动者的工作特殊性,他们必须坚守岗位,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行。
2.2主观原因。现今就业压力日益加剧,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难以在城市获得工作机会,同时,他们的维权意识相对淡薄,为了家庭重任,底层群体一般会选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保全这份工作机会。
3.使长假制度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的解决措施以及建议。
3.1坚定长假制度初衷,完善相关法律。长假制度应当理应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底层群体的休息权能够得以实现。在调整过程中,不应以经济方面的利益所得作为衡量长假制度利弊的标准。长假制度应该把更多的目光投向是否实现全民适用,尤其是作为一线劳动者的底层群体。
3.2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带薪休假制度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的休息权,从而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法律,增加强制性和惩罚力度,为带薪休假制度树立强有力的权威,才是保证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和落实的根本保证。
3.3进行法律知识的科普。底层群体由于受教育的机会不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及维权的观念十分淡薄。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对这些底层群体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科普,并安排相关机构对其权利进行维护,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3.4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众的诉求机制。底层群体的利益被侵害却不知道能够去哪里寻求帮助,从而导致类似的侵权事件发生频繁。当底层群体的权利遭受侵犯时,他们可以向谁求援?这是解决长假制度能否对这些底层群体起真正作用的关键。建立完善的诉求机制,如信访制度,政府网站的开设等等都能为底层群体提供一个利益表达的渠道,不让底层群体哭诉无门。
3.5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底层群众的生活。底层群体的工作多为最苦最累的体力劳动,但是工资却仅临界于最低工资标准。政府应该提高最低工资,实施援助计划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获取应享有的休息权。
3.6长假应当合理设置,分布均匀。每当长假过后,人们的工作情绪会频频受到影响。假期过于密集会导致工作者慵懒情绪蔓延;过于疏散会让工作者连续工作,导致工作者处于疲劳状态。合理的长假安排应该在一年中分散开来,这样才能保证全民拥有更好的休息。
3.7提升竞争力,政府助其获得受教育机会。现如今的社会竞争如此残酷,就业压力愈来愈大,然而这种发展趨势是无法避免的。解决的根本办法只有劳动者不断的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立足社会。而此时的政府需要做的是,发挥职能,为底层群体谋求更多学习、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有改变的空间。
三、结语
我国长假制度的利弊之争从未停歇。长假制度不仅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公众很难不把目光投向这种种益处,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了长假带来的交通拥堵,景区超负荷承载游客,环境惨遭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但当所有人的视线在这些利弊之间徘徊之时,本文把目光转向了底层群体。经本文的研究分析,发现这些底层群体在全民享受假期进行休闲娱乐的时候,不但休息权被掠夺,而且工作量是平时工作量的数几倍。更甚者是,他们在节假日进行超负荷工作的同时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我国的长假制度呼吁着要保障全民的休息权,然而却并未实现其初衷,未能真正作用于这些底层群体身上。面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从政策到底层群体主观上的各种心理进行了分析,也做出了解决长假制度未能真正作用于底层群体这一问题的建议和意见。本文认为国家应从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有力实施;对底层群众进行相关法律知识的科普,增强他们的维权意识;建立和完善底层群众的诉求机制;提高最低工资,改善底层群众的生活;以及底层群体提高自身竞争力,政府为其提供受教育机会等方面入手进行改善。对于我国的长假制度,其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但从长远的目光看来,我国的长假制度会继续存在,而带薪休假制度也无疑是实现全民休息权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丹.黄金周在金钱追逐中迷失初衷[J].社会观察,2005(11):26-27.
[2]“黄金周制度”如何破解劳动者休息权失衡[J].人民网,2007-05-08.
[3]程遂营,张珊珊.中国长假制度——旅游与休闲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0.
[4]温伯寅.实施带薪休假制度的思考[A].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09.
[5]李长健,屈怡,卞晓伟.我国弱势群体利益诉求机制新探[A].中共四川省党校学报,2008-07-第3期.
[6]周长明.中国城市弱势群体思想意识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09.
作者简介:刘燕琳,女,专业:新闻学,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12新闻1班;李苇婷,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12新闻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