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陶行知先生作为教育的先行者,其教育主张揭示的乃是教育的本质。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的“真”思想,那他的教学只能是盲人摸象、沙地建楼,不能触及到中国教育的“真”世界!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显然就应该从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真”开始。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陶行知 求真
“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课改10年来,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强;习作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是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笔者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疑惑多遍潜心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试图用大师的思想烛照当下的问题。细细品读后发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至理名言,“真”是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文章30万字,涵盖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而这“真”理念,正是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症结的去根之药。
疑惑之一:展示性课堂。当下的课堂,教师是激情的演绎者,而学生的学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课堂建的是外表鲜亮的“豆腐渣工程”。课堂不应成为教师为主角的表演。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教学合一》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称为好先生,而当下课堂中的教师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先生。
课堂应成为“真”课堂。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陶行知明确定论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对于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弊端。如果让教的法子适合学的法子,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疑惑之二:应试性习作。当下的学生作文处在“无我”状态。为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地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成文。所谓精美的语言、新奇的立意建的是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楼。
对于写作,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进行精辟的论述,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身体力行的笔记中找到端倪。透过《陶行知教育名篇》中鲜活的材料,丰富的文体,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文章很杂、很率性、很真实,他用最直接、最质朴的语言,即最“真”的方式在不断地诠释、深化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真”。他不讲究名词术语、旁征博引、结构严谨,喜欢通俗的打比方,深奥的理论、高深的思想在“真”语言中显出了他的“真”价值。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重视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挖掘、训练学生最本质的作文,让他们最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状态,显然已经偏离了许多。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人,记“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疑惑之三:机械性练习。当下的学生练习机械、粗糙、繁琐,繁重低效的课业重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练习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对于“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伪知识”阶级(上)》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告诉我们: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对于如何掌握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行是知之始》借鉴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提出“行是知之始”的新见解。陶行知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在《教育的新生》中他还以比喻的方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行”,其中包含了恰当的练习。恰当的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桥梁。201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了以“作业与练习”为主题的研训活动。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在《优化练习和作业》专题报告中强调:练习要紧扣目标,形式多样;练习要注重实践,提高素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探究、发现、掌握、运用语言规律,形成符合汉语规律而又有个性的言语。这些论述切中当下练习的要害,切实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真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是“真练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 陶行知 求真
“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解决,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课改10年来,这个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第七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基础不牢固;阅读能力不强;习作内容空洞,表达模式化、程式化、表面化;口语交际能力很差。这是应引起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重视的问题。
笔者带着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众多疑惑多遍潜心阅读《陶行知教育名篇》,试图用大师的思想烛照当下的问题。细细品读后发现“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至理名言,“真”是其思想的核心,囊括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共77篇文章30万字,涵盖其“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教育主张。而这“真”理念,正是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症结的去根之药。
疑惑之一:展示性课堂。当下的课堂,教师是激情的演绎者,而学生的学只是为了配合教师。这样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的课堂建的是外表鲜亮的“豆腐渣工程”。课堂不应成为教师为主角的表演。
《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教学合一》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大凡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种:第一种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第二种的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第三种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称为好先生,而当下课堂中的教师无疑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先生。
课堂应成为“真”课堂。在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时,陶行知明确定论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对于学生的才能兴趣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一来先生收效很少,二来学生苦恼太多,这都是教学不合一的弊端。如果让教的法子适合学的法子,就会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也就能够乐学。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
疑惑之二:应试性习作。当下的学生作文处在“无我”状态。为了迎合考试,急功近利地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成文。所谓精美的语言、新奇的立意建的是恍如仙境的海市蜃楼。
对于写作,陶行知先生虽然没有直接进行精辟的论述,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他身体力行的笔记中找到端倪。透过《陶行知教育名篇》中鲜活的材料,丰富的文体,我们不难发现陶行知的文章很杂、很率性、很真实,他用最直接、最质朴的语言,即最“真”的方式在不断地诠释、深化着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真”。他不讲究名词术语、旁征博引、结构严谨,喜欢通俗的打比方,深奥的理论、高深的思想在“真”语言中显出了他的“真”价值。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地重视了学生的应试能力,对于挖掘、训练学生最本质的作文,让他们最真实地反映生活的状态,显然已经偏离了许多。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人,记“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疑惑之三:机械性练习。当下的学生练习机械、粗糙、繁琐,繁重低效的课业重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练习的目的显然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对于“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伪知识”阶级(上)》用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地告诉我们:从经验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知识便是伪知识。对于如何掌握知识,《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行是知之始》借鉴王阳明的“知行”学说,提出“行是知之始”的新见解。陶行知认为,亲知、闻知、说知等三种知识中,“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而“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在《教育的新生》中他还以比喻的方式强调“行动”的首要意义:“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行”,其中包含了恰当的练习。恰当的练习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养的桥梁。201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了以“作业与练习”为主题的研训活动。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在《优化练习和作业》专题报告中强调:练习要紧扣目标,形式多样;练习要注重实践,提高素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探究、发现、掌握、运用语言规律,形成符合汉语规律而又有个性的言语。这些论述切中当下练习的要害,切实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很好地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真知识”。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是“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