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有效的“生成”是在预设下的生成,课堂的“生成点”应该是教师在合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种种假设与可能的一种,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技巧与艺术。
关键词 生成 预设 课堂教学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理念正逐渐植根于教师的头脑,外显于课堂。语文教师在吐故纳新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对课改的内涵把握不准,理解有偏差,导致实践操作生涩,课堂教学有失衡的现象。
一、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对新概念,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又称为先设和前设,即“预先设计”,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依据课程和教材,预设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预设”在呈现“计划性强、周密且严谨”这一明显优势的同时,缺点也显而易见,即“统”得太死,课堂因此而缺乏灵动与生机。于是“生成”这一理念便应运而生。生成指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这一理念要求我们用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这一理念强调在预设的时候留有足够的空间,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包容偶然性甚至允许偏差的存在。
有效的“生成”是在预设下的生成,课堂的“生成点”应该是教师在合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种种假设与可能的一种,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技巧与艺术。
一位教师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在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课文的主旨。学生有的观点是儿子爱父亲,有的观点是父亲爱儿子,还有的观点是“给”比“拿”愉快。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依据,展开讨论。课文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通过找依据、讲理由,统一了认识:父亲爱儿子。因为文本开头就写高尔基爱儿子,接着详细描写父亲欣赏花儿的美丽景色,就像看到了儿子的笑脸。最后写信教育儿子,让儿子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当然,教学中意外的“生成”常常让老师措手不及。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正在引导学生品读《小镇的早晨》感受小河之美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真有玉带般的小河吗?我们学校附近的小河有的干涸,有的漂着垃圾,还有阵阵难闻的味道。一言既出,马上有人应和:对,臭河浜。我们从河边走过都得用手捂住鼻子。老师引导:那你们能想象到玉带般的小河是怎样的吗?学生用上优美的语句进行描述,陶醉在清澈小河的美景中。教师乘胜追击: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玉带般的小河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呢?(生畅所欲言)有了孩子们的热心,有了孩子们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还愁这玉带般的小河回不来吗?显然,以上教学是成功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需要,抓住生成点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课堂教学最终仍会回归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二、安静与热闹相得益彰
随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堂课的效果如何,我们常常把学生情绪是否饱满、参与面是否广作为评估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追求学生情绪的饱满与尽可能广的参与面,我们常常在教学中引入各种活动,课堂因此而热闹。于是潜意识里,我们便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热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安静与热闹只是一种外在表象。形式应当服务于教学目标。只有目标与形式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课堂才是有效的。
一位老师执教成语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借助小古文和教材进行对比阅读,在引导孩子“知事”后带领孩子进入“明理”阶段,这时就聚焦到了主人公“南郭先生”身上,把人物研究透了,也就能明理了。老师让孩子们静读描写南郭先生的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静思这句话变成一个字“装”。老师要求学生把这句话读到脸上。读完叫孩子上台表演。老师读对应的句子,那孩子就做出相应的动作,先“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老师指导手捧“竽”的正确姿势)“装出会吹的样子”(孩子将头摇晃起来)。大家笑声一片!老师到此并未结束,紧接着又以自己是南郭先生的同事身份,和那孩子一起再演:老师按住竽眼儿,孩子也按住竽眼儿;老师分别朝右边、左边、天上、地下摇头晃脑地吹,孩子跟着朝这些方向摇头晃脑地吹……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笑作一团。老师紧接着问:“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词语啊?”“跟屁虫!”“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老师总结:“孩子们,这就叫——装!”接着请学生静悟。默默地再读这句话,老师引导学生把书读到心里去,想一想:南郭先 生当时心里怎么样?师生共同整理:他心里很害怕,却装作很镇定;他心里窃喜,却装作很平静;他……却装作……这就叫——“装”。从外在表演走向内心揣摩,依然是理解“装”,这一次却走得更细腻更深入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得以呈现。
课堂教学需要静思静悟,也需要热闹互动。默默地阅读文本,思和悟是为热闹的交流积蓄力量;多种解读、多种体验的交流碰撞把静思、静悟推向更高的层次。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当静之处则静,当闹之处则闹,闹与静结合方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
三、倾听与对话相互给力
教师在发掘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之后,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引导他们学会“倾听”文本,主动地听,分析性地听,建构性地听。能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逐步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从而为师生对话作好必要的铺垫。如果没有充分地前期倾听,便匆忙实施交流活动,只能形成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对话。
在一次四年级新课程教学展示中,一位教师教《祁黄羊》。课堂上教师没能给足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交流:你认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见解。学生获取文本表面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经验东拉西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相互的补充,更谈不上提升,浮于表面,泛泛而谈,使对话变成了毫无依据、毫无中心的“乱言堂”。
欣赏《李时珍夜宿古寺》第四自然段时学生们的一段对话:生1:“我从‘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知道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生2:“我还从‘布满了灰尘’看出这里很脏。”生3:“我要补充,蜘蛛网和灰尘都可以打扫干净,而‘长满了青苔’说明了这地方不仅脏,还阴暗潮湿,是不能住人的。”生4:“我认同你的观点,尤其是‘断垣残壁’这个词在告诉我们这里的墙壁倒塌了,不能遮风挡雨,如果夜晚住在这里不仅会受凉,还有一定的危险。”还有学生说:“刚才前面同学讲到了灰尘、蜘蛛网、青苔和断垣残壁这四样景物,分明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破败的古寺,环境很艰苦,李时珍居然要在这里过夜,真是太辛苦了!”
可以看出学生带着自己的前期理解,倾听其他学生的话语,把所听到的话语中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理解进行比较、加工、接纳、融合等,并且作出有力的回应。倾听与对话相互给力,把话题推向深入,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课堂便充满生命的活力。
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突破,语文课堂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是难免的。我们在落实理念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偏差,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一种对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
关键词 生成 预设 课堂教学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新课程理念正逐渐植根于教师的头脑,外显于课堂。语文教师在吐故纳新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对课改的内涵把握不准,理解有偏差,导致实践操作生涩,课堂教学有失衡的现象。
一、预设和生成相辅相成
预设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对新概念,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预设又称为先设和前设,即“预先设计”,在教学中表现为教师依据课程和教材,预设教学进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预设”在呈现“计划性强、周密且严谨”这一明显优势的同时,缺点也显而易见,即“统”得太死,课堂因此而缺乏灵动与生机。于是“生成”这一理念便应运而生。生成指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生成”这一理念要求我们用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这一理念强调在预设的时候留有足够的空间,促成多样性和创造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包容偶然性甚至允许偏差的存在。
有效的“生成”是在预设下的生成,课堂的“生成点”应该是教师在合理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种种假设与可能的一种,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技巧与艺术。
一位教师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在熟知课文内容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课文的主旨。学生有的观点是儿子爱父亲,有的观点是父亲爱儿子,还有的观点是“给”比“拿”愉快。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到文本中去寻找依据,展开讨论。课文的主旨究竟是什么?通过找依据、讲理由,统一了认识:父亲爱儿子。因为文本开头就写高尔基爱儿子,接着详细描写父亲欣赏花儿的美丽景色,就像看到了儿子的笑脸。最后写信教育儿子,让儿子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这是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教法既珍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意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当然,教学中意外的“生成”常常让老师措手不及。
一次公开课上,教师正在引导学生品读《小镇的早晨》感受小河之美时,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真有玉带般的小河吗?我们学校附近的小河有的干涸,有的漂着垃圾,还有阵阵难闻的味道。一言既出,马上有人应和:对,臭河浜。我们从河边走过都得用手捂住鼻子。老师引导:那你们能想象到玉带般的小河是怎样的吗?学生用上优美的语句进行描述,陶醉在清澈小河的美景中。教师乘胜追击: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让玉带般的小河重新回到我们身边呢?(生畅所欲言)有了孩子们的热心,有了孩子们这种强烈的责任感,还愁这玉带般的小河回不来吗?显然,以上教学是成功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需要,抓住生成点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课堂教学最终仍会回归到“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
二、安静与热闹相得益彰
随着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堂课的效果如何,我们常常把学生情绪是否饱满、参与面是否广作为评估的一个重要项目。为了追求学生情绪的饱满与尽可能广的参与面,我们常常在教学中引入各种活动,课堂因此而热闹。于是潜意识里,我们便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热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事实上,课堂教学中的安静与热闹只是一种外在表象。形式应当服务于教学目标。只有目标与形式达到了和谐完美的统一,课堂才是有效的。
一位老师执教成语寓言故事《滥竽充数》时,借助小古文和教材进行对比阅读,在引导孩子“知事”后带领孩子进入“明理”阶段,这时就聚焦到了主人公“南郭先生”身上,把人物研究透了,也就能明理了。老师让孩子们静读描写南郭先生的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静思这句话变成一个字“装”。老师要求学生把这句话读到脸上。读完叫孩子上台表演。老师读对应的句子,那孩子就做出相应的动作,先“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老师指导手捧“竽”的正确姿势)“装出会吹的样子”(孩子将头摇晃起来)。大家笑声一片!老师到此并未结束,紧接着又以自己是南郭先生的同事身份,和那孩子一起再演:老师按住竽眼儿,孩子也按住竽眼儿;老师分别朝右边、左边、天上、地下摇头晃脑地吹,孩子跟着朝这些方向摇头晃脑地吹……孩子们和听课老师笑作一团。老师紧接着问:“看到这样的现象,你们想到了什么词语啊?”“跟屁虫!”“装模作样!”“装腔作势!”……老师总结:“孩子们,这就叫——装!”接着请学生静悟。默默地再读这句话,老师引导学生把书读到心里去,想一想:南郭先 生当时心里怎么样?师生共同整理:他心里很害怕,却装作很镇定;他心里窃喜,却装作很平静;他……却装作……这就叫——“装”。从外在表演走向内心揣摩,依然是理解“装”,这一次却走得更细腻更深入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得以呈现。
课堂教学需要静思静悟,也需要热闹互动。默默地阅读文本,思和悟是为热闹的交流积蓄力量;多种解读、多种体验的交流碰撞把静思、静悟推向更高的层次。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当静之处则静,当闹之处则闹,闹与静结合方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本质。
三、倾听与对话相互给力
教师在发掘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之后,首先要带领学生走近文本,引导他们学会“倾听”文本,主动地听,分析性地听,建构性地听。能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渗透自我的情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文本作出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逐步走进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从而为师生对话作好必要的铺垫。如果没有充分地前期倾听,便匆忙实施交流活动,只能形成没有价值和意义的对话。
在一次四年级新课程教学展示中,一位教师教《祁黄羊》。课堂上教师没能给足时间让学生倾听文本,去感受语言,理解内容,体会要旨,而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交流:你认为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谈谈你的见解。学生获取文本表面信息,结合自己已有经验东拉西扯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没有相互的补充,更谈不上提升,浮于表面,泛泛而谈,使对话变成了毫无依据、毫无中心的“乱言堂”。
欣赏《李时珍夜宿古寺》第四自然段时学生们的一段对话:生1:“我从‘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知道这里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生2:“我还从‘布满了灰尘’看出这里很脏。”生3:“我要补充,蜘蛛网和灰尘都可以打扫干净,而‘长满了青苔’说明了这地方不仅脏,还阴暗潮湿,是不能住人的。”生4:“我认同你的观点,尤其是‘断垣残壁’这个词在告诉我们这里的墙壁倒塌了,不能遮风挡雨,如果夜晚住在这里不仅会受凉,还有一定的危险。”还有学生说:“刚才前面同学讲到了灰尘、蜘蛛网、青苔和断垣残壁这四样景物,分明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破败的古寺,环境很艰苦,李时珍居然要在这里过夜,真是太辛苦了!”
可以看出学生带着自己的前期理解,倾听其他学生的话语,把所听到的话语中信息与自己的认知理解进行比较、加工、接纳、融合等,并且作出有力的回应。倾听与对话相互给力,把话题推向深入,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课堂便充满生命的活力。
由于教学改革的深入和突破,语文课堂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是难免的。我们在落实理念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偏差,寻求一种新的平衡,一种对教学理念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