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熹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著书立说,创立理学,弘扬儒学,延续正统。在其家庭教育思想体系中,提出五伦关系,建立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和谐的家庭道德体系。本文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为突破口,旨在深入理解其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为构建新型家庭关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思想;五伦关系;现代诠释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融合佛道精华,创立理学,延续儒学,影响深远。理学思想体系庞杂,内涵丰富,涉及哲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其在《家训》中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的主张。这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家庭的稳定以及父子、兄弟、夫妻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期抛砖引玉,深化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一、 父慈子孝。父慈指为父者关爱子女,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予以呵护。处于顺境之时,给予鼓励,更上一层楼;深处逆境之中,予以鞭策,迎难而上。当然,关爱并不等于溺爱,当儿女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做父母的应当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沟通,排忧解难,并不是毫无原则地满足儿女所有的要求,无休止的溺爱儿女。“自古知爱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慈母败子,爱子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所以,父母应杜绝溺爱,慈而有严,健全儿女人格。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地之经、日月之纬。关于孝的种类,主要包括:“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尤,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的态度,应保持和颜悦色,如《礼记》所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杜绝不孝行为,如孟子所言:“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纵耳目之俗,以为父母辱;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子孝,不仅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尊敬,更重要的是感恩,感恩父母的呵护,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儿女来讲,孝敬父母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父慈子孝是个统一体,不能割裂,父慈体现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子孝彰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敬畏,两者构成了家庭关系的主干。父慈子孝的家庭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弘扬孝道,维系家庭稳定,构建和谐、健康、快乐的家庭秩序。
二、 兄友弟恭。主要指处理家庭成员中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兄友指兄长关心、爱护弟妹,弟恭指弟妹尊敬兄长。“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兄长是兄弟姐妹中的年长者,某种程度上代行父母的部分责任与义务,在学习、生活以及处世等方面,兄长理应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弟妹应当听从兄长的意见,指导言行,避免误入歧途。兄弟之间应同心同德、精诚团结,当不利于兄弟关系以及家庭团结的外部因素出现时,兄弟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正如朱子所言:“兄弟舍有不幸斗狠于内,然有外侮,则同心御之矣。”若兄弟间产生了矛盾,出现了“不友”或“不恭”的现象,兄弟间应坚持相友于对方,杜绝锱铢必较的报复心理,朱熹给了很好的答案,“如兄能爱其弟,弟却不恭其兄,兄岂可学弟之不恭而遂忘其爱。但当尽其爱而已。如弟能恭其兄,兄却不爱其弟,弟岂可学兄之不爱而遂忘其恭,但当尽其恭而已。”古代中国实行男性家长制,良好的兄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各自小家庭间的团结,更有利于维系大家族内的和谐。兄弟和则利,斗则败,兄弟怡怡,家族勃兴,兄弟反目,家族衰落。
三、 夫和妇柔。春秋之际,儒学应运而生;武帝之时,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思想得到执政者的青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之中,君、父、夫是强势群体,而臣、子、妻是弱势群体,他们的使命是服务于君、父、夫。以夫妻关系而言,妻子是以依附者的姿态出现,主要职责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有宋一朝,经济富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士地位提升。朱熹集众家之所长,创立理学,弱化君、父、夫的主导地位,注重君臣、父子、夫妻间的双向权利关系。同时,注重男女感情,宽松孀妇改嫁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朱子认为夫妻和睦是家庭稳定的基础,夫妇相与是家庭繁荣的前提。夫代表阳刚,妇体现阴柔,“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如夫妇和而后家成。”当夫在事业中遇到挫折、身处险境之时,为妻者应当患难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当妻子在处理家庭事务精疲力竭之际,丈夫应摒弃大男子主义,嘘寒问暖,贴心照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夫妻和睦,才能家庭和谐,方能社会稳定。
以上是我们对朱熹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五伦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其家庭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的叙述仅是冰山一角。五伦关系中,不管是父子、兄弟,还是夫妻关系,均体现了“中”“和”至上的伦理道德,都体现了道统为本的传统观念。五伦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弘扬正统文化,维系家庭、家族的稳定,构建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客观来讲,朱熹家庭教育思想体系有其时代局限性,如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以压抑人性自由为前提等。面对历史、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苛求,在当今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我们只有不断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推动新型的家庭秩序的建立,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妹.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黎敬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张维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
关键词:家庭思想;五伦关系;现代诠释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融合佛道精华,创立理学,延续儒学,影响深远。理学思想体系庞杂,内涵丰富,涉及哲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领域。其在《家训》中提出“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夫之所贵者,和也。妇之所贵者,柔也”的主张。这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柔的家庭伦理思想对于家庭的稳定以及父子、兄弟、夫妻融洽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期抛砖引玉,深化家庭伦理道德教育。
一、 父慈子孝。父慈指为父者关爱子女,不仅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予以呵护。处于顺境之时,给予鼓励,更上一层楼;深处逆境之中,予以鞭策,迎难而上。当然,关爱并不等于溺爱,当儿女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做父母的应当及时发现,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沟通,排忧解难,并不是毫无原则地满足儿女所有的要求,无休止的溺爱儿女。“自古知爱子不知教,使至于危辱乱亡者,可胜数哉。”“人之爱其子者,多曰儿幼未有知耳。”“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慈母败子,爱子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非他人败之也,母败之也。”所以,父母应杜绝溺爱,慈而有严,健全儿女人格。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天地之经、日月之纬。关于孝的种类,主要包括:“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尤,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的态度,应保持和颜悦色,如《礼记》所言:“孝子之有深愛者,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杜绝不孝行为,如孟子所言:“世俗所谓不孝者有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纵耳目之俗,以为父母辱;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子孝,不仅体现的是对父母的尊敬,更重要的是感恩,感恩父母的呵护,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对儿女来讲,孝敬父母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担当!父慈子孝是个统一体,不能割裂,父慈体现的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子孝彰显的是晚辈对长辈的敬畏,两者构成了家庭关系的主干。父慈子孝的家庭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弘扬孝道,维系家庭稳定,构建和谐、健康、快乐的家庭秩序。
二、 兄友弟恭。主要指处理家庭成员中兄弟姊妹之间的关系,兄友指兄长关心、爱护弟妹,弟恭指弟妹尊敬兄长。“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兄长是兄弟姐妹中的年长者,某种程度上代行父母的部分责任与义务,在学习、生活以及处世等方面,兄长理应提出建议,给予指导。弟妹应当听从兄长的意见,指导言行,避免误入歧途。兄弟之间应同心同德、精诚团结,当不利于兄弟关系以及家庭团结的外部因素出现时,兄弟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正如朱子所言:“兄弟舍有不幸斗狠于内,然有外侮,则同心御之矣。”若兄弟间产生了矛盾,出现了“不友”或“不恭”的现象,兄弟间应坚持相友于对方,杜绝锱铢必较的报复心理,朱熹给了很好的答案,“如兄能爱其弟,弟却不恭其兄,兄岂可学弟之不恭而遂忘其爱。但当尽其爱而已。如弟能恭其兄,兄却不爱其弟,弟岂可学兄之不爱而遂忘其恭,但当尽其恭而已。”古代中国实行男性家长制,良好的兄弟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各自小家庭间的团结,更有利于维系大家族内的和谐。兄弟和则利,斗则败,兄弟怡怡,家族勃兴,兄弟反目,家族衰落。
三、 夫和妇柔。春秋之际,儒学应运而生;武帝之时,儒学成为正统,董仲舒提倡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三纲五常”等思想得到执政者的青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更是深入人心。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之中,君、父、夫是强势群体,而臣、子、妻是弱势群体,他们的使命是服务于君、父、夫。以夫妻关系而言,妻子是以依附者的姿态出现,主要职责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有宋一朝,经济富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士地位提升。朱熹集众家之所长,创立理学,弱化君、父、夫的主导地位,注重君臣、父子、夫妻间的双向权利关系。同时,注重男女感情,宽松孀妇改嫁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朱子认为夫妻和睦是家庭稳定的基础,夫妇相与是家庭繁荣的前提。夫代表阳刚,妇体现阴柔,“阴阳和而后雨泽降,如夫妇和而后家成。”当夫在事业中遇到挫折、身处险境之时,为妻者应当患难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当妻子在处理家庭事务精疲力竭之际,丈夫应摒弃大男子主义,嘘寒问暖,贴心照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夫妻和睦,才能家庭和谐,方能社会稳定。
以上是我们对朱熹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五伦关系进行简单的分析,其家庭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我们的叙述仅是冰山一角。五伦关系中,不管是父子、兄弟,还是夫妻关系,均体现了“中”“和”至上的伦理道德,都体现了道统为本的传统观念。五伦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利于弘扬正统文化,维系家庭、家族的稳定,构建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客观来讲,朱熹家庭教育思想体系有其时代局限性,如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为目的、以压抑人性自由为前提等。面对历史、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不能苛求,在当今构建自由、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中,我们只有不断从传统中汲取营养,融会贯通,推动新型的家庭秩序的建立,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李妹.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3]黎敬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11.
作者简介:
张维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