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促进海丰老区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m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陆丰是全国著名的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是“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故乡。
  海丰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地处深圳、汕头特区之间,是一个农业县,也是山区县。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海丰县各项事业均有长足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2.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5%;实现人均GDP23040元,比增16.1%。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0.58%,财力规模连续5年获得省县域财政发展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940元,比增12.8%;农民人均纯收入7793元,比增17.2%。
  与此同时,海丰县紧紧围绕省、市提出的总体目标和要求,进一步加强老区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实现了老区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一)八个扶持
  扶持老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老区扶持资金的投入,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老区建设,重点扶持老区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基本完成老区道路硬底化任务,形成县、镇、村便利的交通网络。二是全县通讯基本实现线路光纤化、传输数字化、信息宽带化,通讯网络覆盖全县各地,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100%。三是认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基本解决了14个镇约16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增加对老区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五是积极搞好老区镇场卫生院业务用房的改造建设。
  扶持社保和劳动力转移工作
  全县老区烈属、伤残军人、老复员军人、“五老”人员和其他涉军人员等各类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按省的标准增发10%以上,且都在每季度的第一个月上旬按时足额兑现抚恤补助金。就业再就业工程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
  扶持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整体搬迁
  全县在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结合老区实际,制订搬迁规划,对整体搬迁户除省、市补贴外,县财政每户补贴2000元,逐年实施整体搬迁。有计划地改善老区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扶持贫困学生解决就学难问题
  全县始终把扶贫助学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而对老区生活贫困家庭子女的扶持则是重中之重。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投入了4亿多元资金全面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改、扩建学校50多所,新增校舍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全面完成了县中小学校舍工程建设。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实现免收学杂费,优先安排老区贫困家庭的子女免费入读省、市、县中等职业和技术学校,并给予生活费补助。全县通过争取上级支持、社会各界捐助、财政配套等形式,进一步加大对就读大专以上烈士后裔的补助数额。
  扶持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全县充分利用老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科学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坚持走工业门类集中、空间布局集聚、发展模式集群之路,不断延长和拓展产业链条,着力构建优势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形成“四大专业镇”和“四大基地”。至目前止,全县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80多家,实现产值156.2亿元;拥有广东省优秀资助品牌企业4家、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3家、广东省名牌产品4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0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
  扶持发展现代农业
  在继续落实农业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创建种粮大县、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结合老区县的实际,进一步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老区发展经济,不断扩大“一乡一品”的规模,努力解决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同时,加大老区农村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力度,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保护农民权益。
  扶持实施“旅游旺县”战略
  按照开发“红、蓝、绿、古”四色旅游的思路,重点抓好一批旅游项目,打响海丰红色旅游品牌。
  扶持老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始终把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革命活动旧址和革命历史文物的保护维修,作为老区人民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其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同时,还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卫生村、文明户、卫生户和组织文化教育、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深入老区下乡服务等活动,有效推进老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三个突出问题
  历经届县委、政府的艰苦不懈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发生可喜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大,仍存在着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因素比较多。主要体现在经济总量少,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项目的总体质量不高,缺乏对经济社会拉动作用大的造血型项目。到目前为止,县内仍没有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二是水库移民的生产耕作条件有限。一些水库移民移居的地方比较落后,人均拥有的耕地面积少,且多是园地山坡地、土壤相对贫脊,生产耕作的客观条件有限,极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很大程度影响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生产水平提升。三是老区建设缺乏人才。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投入不足,导致科技落后,严重缺乏技术人才,这给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据统计,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仅占全县人口的1.01%。特别是从事农业战线的科技人才严重缺乏,全县还没有一个具有高级农艺师资格的农业科技人员,致使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化进程缓慢。
  (三)四点建设
  老区有着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因此,在促进老区经济发展时,应该对老区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政策、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上,都应该有所倾斜。
  一要加强扶持老区项目建设。出台相应的财政、税收、土地、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项目审批、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办法。特别是要把双转移的侧重点放在老区上来,为老区注入造血型的大型项目,为老区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二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革命老区的扶持投入,全县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部分农村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观。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仍比较落后,属于“吃饭型”财政,基础设施建设脆弱,农村的教育、卫生、交通、水利、通信条件急需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瓶颈制约问题突出。建议上级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同时,加大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培训力度。三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省委、省政府充分调动老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建立切合老区实际的财政分配体制,特别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支持老区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四要提高老区的关注度。建议上级党委、政府把全国十三块红色革命根据地纳入与中央苏区县的同等待遇,在政策措施、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切实做到“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同等优先”。
其他文献
林老,这是人们普遍对林若同志的称呼。他不仅是老党员、老战士、老同志、老领导,还是老区人民的贴心人,事事处处为老区人民谋福祉的热心人。  林若同志从党政主要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担任了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开始谱写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新篇章。长期革命实践养成调查研究的习惯,使他上任伊始,就带领省老促会一班人深入全省老区各个角落,进行调查研究摸清情况,并作出了帮助老区人民解决读书难、行路难、就医难的三项决
期刊
一湾碧水,连结粤闽连绵青山;一处边城,演绎四百年盛衰。弹丸之地,吐纳历史风云;一蓑烟雨,驳船江上如鲫;古渡人头攒动,老街商铺林立;有说不尽的南迁客家风情、吹不散的战争硝烟。  边城湍溪,位于粤东北平远县差干镇,紧邻福建县武平县下坝乡,小小的永福桥成为粤闽分界的“中英街”。湍溪村,为下坝贡献了一条宽广的差干河,经石窟河、梅江、韩江水系奔流入海,与武平下坝乡亲拥有一座水运码头古渡、一脉相承的客家遗风和
期刊
(一)  客家学子潮州籍,天丧斯文岂有仇。  少岁寒窗金烬暗,军戎铁脚月华浮。  一腔正气三生路,两袖清风百尺秋。  抬首南天谁泪下?同窗白发几寒俦。  (二)  当年革命江城热,学运频频万象生。  上级关怀如手足,同班合作克精灵。  延安捷报惊天地,战地鲜花动俗僧。  漫道白区多险阻,梅江处处有雄鹰!  (三)  青云迈步上岗日,无忘黎民哺育儿。  赤胆忠心谋建设,全心誓志保红旗。  骑车上路人
期刊
(一)  生历坎坷志无限,忠心肝胆白如银;  南粤葱茏骨亦香,终生无悔不汗颜。  (二)  青山绿水名不朽,依法办事情常在;  改革开放成精英,风范楷模继开来。  (三)  情系老区治“三难”,不图舒适与安闲;  发挥余热情无限,长流青史在人间。  (四)  情真意切天地见,推心置腹皆真言。  披星戴月瘁党国,音容笑貌留世间。  (五)  一代政星悲陨落,峥嵘八九孺子牛。  白首赤心后世学,崇高品
期刊
林若同志老家潮汕,抗日战争时期全家从潮汕逃难到兴宁。从此,少年林若在兴梅地区上学,并走上了革命道路。  多年来,林若同志对兴宁一往情深。新中国成立后,他人虽然不在兴宁,但对兴宁人民、对兴宁的发展总是关怀备至。20世纪80年代,林若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时,就曾多次来兴宁,对兴宁的经济发展进行多方面的指导与支持,特别对兴宁的保护生态环境、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问题,提出了八年绿化兴宁的具体要求。他无论
期刊
痛闻噩耗地低回,万户伤心草木悲。  气宇轩昂怀壮志,才华横溢闪光辉。  学潮中大惊天地,游击东江镇恶魁。  主政广东匡大业,造林书记播芳菲。  国门开放奔康路,农业施行包产规。  情牵社稷关民瘼,心系老区解庶危。  呼号集资无计日,操劳致富亦忘疲。  克己奉公称典范,肝胆照人众望归。  公仆维廉遗爱在,功昭日月永流徽。  春蚕至死丝方尽,厚德留芳千古垂。  科学宏观呈特色,小康实现铸丰碑。
期刊
生于潮府沃土地,  长在客乡国难频;  烽火熔铸公仆志,  林公一生虑福民。
期刊
书记匆匆驾鹤归,  突闻噩讯万分悲。  沙场战火傲忠骨,  宦海清风护党威。  改革创新开大路,  江山绿翠树丰碑。  岭南百姓朝天敬,  三炷心香双泪垂。
期刊
金秋十月,气候宜人。10月10日至12日,2012年广东省、市老促会会长座谈会在粤东的滨海城市——汕尾召开。省、市老促会会长和部分县(市、区)老促会负责人等近百人出席了座谈会。汕尾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吴紫骊、莫英群、杨青、骆金堤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省老促会第一副会长肖耀堂主持。  会议开始时,与会的全体人员怀着悲痛的心情,起立为敬爱的林若老书记、老会长逝世默哀三分钟,表示深切的怀念。  会上,汕尾市委
期刊
10月17日上午,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2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前三季度进展情况。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政府新闻发言人陈茸在会上通报了总体情况,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卫生厅、文化厅、教育厅、民政厅和食安办等8个牵头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牵头负责的民生实事进展情况。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改善和保障民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多次强调要“切实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