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对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人才需求的增多,二外日语课程教学应当更加注重语言综合能力的应用。本文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简要分析二外日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二外日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动向。在教学过程中借鉴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以认知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与学生专业、日本文化等相关内容,通过大量实践练习,有效评价教学效果,打造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个性化、互动式二外日语课堂。
【关键词】二外日语;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
【作者简介】李健雄(1990-),女,江苏东台人,无锡太湖学院,二级,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化、日语教学。
一、引言
二外日语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日语初级水平,可以用日语进行简单会话,看懂简单的日语文章,会写简短的日语作文。本文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简要分析二外日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二外日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动向。
二、二外日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普及率不高,课程学时较少。目前无锡太湖学院共有8个二级学院,下设不同的专业。全校仅有3个专业开设二外日語课程。其中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到大四第一学期共分三个学期讲授该门课程,每学期64学时,平均每周4个学时。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仅在大三一学年讲授该门课程,每学期32学时,平均每周只有2个学时。也就是说,学生刚从日语零基础开始慢慢起步,学习完一些日语基础知识之后这门课程就结束了。有些学生可能刚找到日语学习的乐趣,摸到日语学习的门道,还没有能够在实践中达到简单交流的能力。更何况那些课程结束了都还在日语学习边缘徘徊、迟迟没有入门的学生。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专业课程需要更多的学时来强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对二外日语课程漠视的意识。
2.大班制教学。无锡太湖学院目前在授二外日语课程的班级平均每个班级有40人左右,由于日语教师人数有限,16级英语与商务英语专业现在是分班教学,国贸专业的学生是两个班合班教学,也就是说一个教学班的人数高达80人。一般来说,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越少教学效果越好。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般学生数较多的大课课堂的纪律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管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大课的课堂积极性也相对不高。
3.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由于二外日语课程是辅助性的课程,一般都是大班制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讲,学生只要修满该门课程相应的学分就算完成任务,没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的等级考试合格要求。即使有少部分学生因为考研的需要或者工作的压力会对二外日语的学习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压力几乎没有,不能适当运用学习策略进行二外日语的有效学习。
三、从教学方法看二外日语课程改革
1.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凡语言的交流,如果忽略了其背后的认知过程,那么这一交流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每天都需要跟别人交流,见面寒暄、课堂讨论、发表演讲等,都是我们传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听话者在接收说话者“内心世界”的同时,通过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给了对方。这里的“内心世界”就是指认知过程,包括眼前发生的事态、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事态、自己想象的事态以及说话者如何理解这些事态对于自己有什么关系或是有什么意义。作为非日语母语学习者,在二外日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以日语母语者的立场来学习日语、进行地道的日语表达。
在《大家的日语1》第1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わたしはマイク·ミラーです。这句话作为一个语法点来讲授没有任何问题。大家也会普遍认为,只要符合语法,语言交流就可以成立。但是,每一种语言的语法形式都是在这一语言的使用者们所偏爱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并形成的产物。日语母语说话者往往习惯于以说话者为中心把握事态,不喜欢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把自己作为语言表述的对象,而且当他们听到对方这样表述时也会觉得很别扭。但是学习者并不了解这些,他们只能根据学过的用法,通过自己的母语进行推测,组织出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句子。但结果往往却是这个句子不能算作贴切的日语表达。这就是基于日语母语说话者和学习者“事态把握”方法及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主体认知行为,即学习者需要注意到日语和母语之间存在的根本区别,理解和认知这个区别在自己日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开始尝试以日本人的思维考虑问题,并尝试进行贴合日本人方式的表达。因此在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通常会省略掉「わたしは」。
2.三语教学。由于二外日语教学的对象都是英语能力相对来说较强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中、英、日三种语言来授课,有意识地通过语言的正迁移来引导学生日语的学习。尤其是二外日语的语音阶段,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当时学习汉语拼音和英文26个字母的阶段。教师在讲授假名的时候如果能够类比汉语拼音、英语音标的话,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假名ゆ时,可以类比英文单词you。在讲授ら行假名时,可以联系汉语里的鼻音n和边音l,以此来进行比较。在发ら行音的时候,一定要有舌头弹跳的动作。除了语音之外,文字也可以进行类比教学。众所周知,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许多相似之处。
3.借鉴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导入文化。徐文智在《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文中提到“二外日语教学的基础化、半专业化”这个概念。这是指在教学环节中以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方法,选用适当教材,精讲多练,以听说为主、语法为辅,要寓教于乐,同时导入日本文化。二外日语课程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译。二外日语教学总体上来说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太多专业化较强的知识点,比如元音无声化等。但不管是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学习二外日语的学生来说,日语语音都是必须要掌握好的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日语的关键。因此,在日语语音的知识板块,二外日语的教学完全可以借鉴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每个假名的发音技巧进行讲解,对每个假名的书写规范进行说明,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发音、容易混淆的假名、容易写错的假名进行逐一纠正、确认。一学期64学时的话,至少要保证其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时是用在日语语音课程上的。同样,在日语动词的知识板块,笔者更建议采用“学校语法”对动词的分类进行讲授。在《大家的日语》这套教材里将日语动词分成三类,即动1、动2、动3。有些学生对动词后加1、2、3特别难以理解,于是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甚至还有记错的可能。其实,按照“学校语法”来划分,动词根据活用是分成四类的,即五段动词、一段动词、カ变动词、サ变动词。所谓的五段是指五十音图里的“五段”。五段动词就是指这类动词的词尾在あいうえお五段上都可以变形。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记忆了。 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日语语言之外,还需要学习日本历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而作为二外日语课程,目前无锡太湖学院是没有配套课程的。因此教师在讲授日语语言的同时,适当穿插日本的风俗、习惯、文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中的表达。《大家的日语1》第2课会话文设定的情景是搬进新家后去邻居家拜访,在这样的情景下发生了一段与邻居之间的会话,里面涉及到给邻居送咖啡的小细节。这样的一个小细节里就体现了一种日本式的风俗习惯,即在迁到新居后,要和周围的邻居寒暄一下,最好带些小礼物,比如咖啡、毛巾、香皂或点心之类。通过文化导入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如何与邻居进行言语上的寒暄,还学到了人情世故方面的寒暄,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管理、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契机。“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语言学习类课程来说固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辅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则会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通过蓝墨云班课小程序对二外日语教学班的学生进行管理、评价。比如课堂上的签到、测试等,课后的作业也会要求学生提交到蓝墨云里,所有人都可以共享作业,教师可以评分,学生之间也可以查阅作业,互评给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主地学习日语。以下举出3道小测验的题目。
1.日语的假名共有( )个,包括清音、浊音、半浊音和拨音。
A.68 B.69 C.70 D.71
2.片假名是由( )演变而来。
A.汉字草书 B.汉字楷书 C.汉字草书偏旁 D.汉字楷书偏旁
3.平假名是由( )演变而来。
A.汉字草书 B.汉字楷书 C.汉字篆书 D.汉字隶书
经蓝墨云统计,这3道题学生的正确率分别为11%、27%、73%。通过定量分析,笔者能迅速判斷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加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
四、从教材、教师和学生看二外日语课程改革
1.教材。《大家的日语1》第1课的练习部分有如下一段会话。
A:失礼ですが、お名前は?
B:イーです。
A:リーさんですか。
B:いいえ、イーです。
以上是一段询问对方姓名的会话,但这段会话的设定情景和A、B的人物关系都没有明确给出。初学者很容易直接照搬过来,当问别人姓名的时候,就会说“对不起,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殊不知,这样的表达并不适用所有的场合及人物关系。很显然,教材的内容设置对于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教材内容方面,不再仅仅以句型、语法为中心,还要考虑到如何让学习者能够使用地道的日语表达来交流。
2.教师和学生。二外日语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组织者、课堂交流中的参与者,教师应当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多一点耐心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问学生“几点钟”,学生回答“3点钟”。此时教师应该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对学生说“谢谢”,而不是去评判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去关注日语的表达特点、日本人的表达习惯,甚至可以与自己的母语、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事态的把握进行比较,从而加深理解,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二外日语课程作为一门不被重视但同时又不容忽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听说为主,引进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门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赵蓉.如何教授地道的日语: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侯亚琼.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3).
[3]石玉芳.关于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4]徐文智.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5]野田尚史.日本语教育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12.
【关键词】二外日语;课程改革;教学方法;认知语言学
【作者简介】李健雄(1990-),女,江苏东台人,无锡太湖学院,二级,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化、日语教学。
一、引言
二外日语课程的学习旨在让学习者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日语初级水平,可以用日语进行简单会话,看懂简单的日语文章,会写简短的日语作文。本文以无锡太湖学院为例,简要分析二外日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探讨二外日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动向。
二、二外日语课程的现状及问题
1.课程普及率不高,课程学时较少。目前无锡太湖学院共有8个二级学院,下设不同的专业。全校仅有3个专业开设二外日語课程。其中外国语学院的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到大四第一学期共分三个学期讲授该门课程,每学期64学时,平均每周4个学时。商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仅在大三一学年讲授该门课程,每学期32学时,平均每周只有2个学时。也就是说,学生刚从日语零基础开始慢慢起步,学习完一些日语基础知识之后这门课程就结束了。有些学生可能刚找到日语学习的乐趣,摸到日语学习的门道,还没有能够在实践中达到简单交流的能力。更何况那些课程结束了都还在日语学习边缘徘徊、迟迟没有入门的学生。这样的课程设置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专业课程需要更多的学时来强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无形中产生对二外日语课程漠视的意识。
2.大班制教学。无锡太湖学院目前在授二外日语课程的班级平均每个班级有40人左右,由于日语教师人数有限,16级英语与商务英语专业现在是分班教学,国贸专业的学生是两个班合班教学,也就是说一个教学班的人数高达80人。一般来说,在语言教学的基础阶段,学生越少教学效果越好。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一般学生数较多的大课课堂的纪律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管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大课的课堂积极性也相对不高。
3.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由于二外日语课程是辅助性的课程,一般都是大班制教学,从学校层面来讲,学生只要修满该门课程相应的学分就算完成任务,没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那样的等级考试合格要求。即使有少部分学生因为考研的需要或者工作的压力会对二外日语的学习有一定的自觉性,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压力几乎没有,不能适当运用学习策略进行二外日语的有效学习。
三、从教学方法看二外日语课程改革
1.认知语言学的应用。凡语言的交流,如果忽略了其背后的认知过程,那么这一交流一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每天都需要跟别人交流,见面寒暄、课堂讨论、发表演讲等,都是我们传达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听话者在接收说话者“内心世界”的同时,通过语言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传达给了对方。这里的“内心世界”就是指认知过程,包括眼前发生的事态、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事态、自己想象的事态以及说话者如何理解这些事态对于自己有什么关系或是有什么意义。作为非日语母语学习者,在二外日语课程教学中可以尝试以日语母语者的立场来学习日语、进行地道的日语表达。
在《大家的日语1》第1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わたしはマイク·ミラーです。这句话作为一个语法点来讲授没有任何问题。大家也会普遍认为,只要符合语法,语言交流就可以成立。但是,每一种语言的语法形式都是在这一语言的使用者们所偏爱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并形成的产物。日语母语说话者往往习惯于以说话者为中心把握事态,不喜欢在没有必要的时候把自己作为语言表述的对象,而且当他们听到对方这样表述时也会觉得很别扭。但是学习者并不了解这些,他们只能根据学过的用法,通过自己的母语进行推测,组织出一个自己认为正确的句子。但结果往往却是这个句子不能算作贴切的日语表达。这就是基于日语母语说话者和学习者“事态把握”方法及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学习者自身的主体认知行为,即学习者需要注意到日语和母语之间存在的根本区别,理解和认知这个区别在自己日语习得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开始尝试以日本人的思维考虑问题,并尝试进行贴合日本人方式的表达。因此在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的时候,通常会省略掉「わたしは」。
2.三语教学。由于二外日语教学的对象都是英语能力相对来说较强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中、英、日三种语言来授课,有意识地通过语言的正迁移来引导学生日语的学习。尤其是二外日语的语音阶段,学生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当时学习汉语拼音和英文26个字母的阶段。教师在讲授假名的时候如果能够类比汉语拼音、英语音标的话,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假名ゆ时,可以类比英文单词you。在讲授ら行假名时,可以联系汉语里的鼻音n和边音l,以此来进行比较。在发ら行音的时候,一定要有舌头弹跳的动作。除了语音之外,文字也可以进行类比教学。众所周知,中日同属汉字文化圈,中文汉字和日文汉字有许多相似之处。
3.借鉴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和导入文化。徐文智在《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一文中提到“二外日语教学的基础化、半专业化”这个概念。这是指在教学环节中以日语专业基础日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方法,选用适当教材,精讲多练,以听说为主、语法为辅,要寓教于乐,同时导入日本文化。二外日语课程教学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听、说、读、写、译。二外日语教学总体上来说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太多专业化较强的知识点,比如元音无声化等。但不管是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还是对于学习二外日语的学生来说,日语语音都是必须要掌握好的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日语的关键。因此,在日语语音的知识板块,二外日语的教学完全可以借鉴日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每个假名的发音技巧进行讲解,对每个假名的书写规范进行说明,对那些容易混淆的发音、容易混淆的假名、容易写错的假名进行逐一纠正、确认。一学期64学时的话,至少要保证其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学时是用在日语语音课程上的。同样,在日语动词的知识板块,笔者更建议采用“学校语法”对动词的分类进行讲授。在《大家的日语》这套教材里将日语动词分成三类,即动1、动2、动3。有些学生对动词后加1、2、3特别难以理解,于是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甚至还有记错的可能。其实,按照“学校语法”来划分,动词根据活用是分成四类的,即五段动词、一段动词、カ变动词、サ变动词。所谓的五段是指五十音图里的“五段”。五段动词就是指这类动词的词尾在あいうえお五段上都可以变形。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记忆了。 作为日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日语语言之外,还需要学习日本历史、日本文学、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而作为二外日语课程,目前无锡太湖学院是没有配套课程的。因此教师在讲授日语语言的同时,适当穿插日本的风俗、习惯、文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中的表达。《大家的日语1》第2课会话文设定的情景是搬进新家后去邻居家拜访,在这样的情景下发生了一段与邻居之间的会话,里面涉及到给邻居送咖啡的小细节。这样的一个小细节里就体现了一种日本式的风俗习惯,即在迁到新居后,要和周围的邻居寒暄一下,最好带些小礼物,比如咖啡、毛巾、香皂或点心之类。通过文化导入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如何与邻居进行言语上的寒暄,还学到了人情世故方面的寒暄,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管理、评价。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契机。“黑板 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语言学习类课程来说固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辅以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则会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笔者通过蓝墨云班课小程序对二外日语教学班的学生进行管理、评价。比如课堂上的签到、测试等,课后的作业也会要求学生提交到蓝墨云里,所有人都可以共享作业,教师可以评分,学生之间也可以查阅作业,互评给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灵活自主地学习日语。以下举出3道小测验的题目。
1.日语的假名共有( )个,包括清音、浊音、半浊音和拨音。
A.68 B.69 C.70 D.71
2.片假名是由( )演变而来。
A.汉字草书 B.汉字楷书 C.汉字草书偏旁 D.汉字楷书偏旁
3.平假名是由( )演变而来。
A.汉字草书 B.汉字楷书 C.汉字篆书 D.汉字隶书
经蓝墨云统计,这3道题学生的正确率分别为11%、27%、73%。通过定量分析,笔者能迅速判斷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更加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
四、从教材、教师和学生看二外日语课程改革
1.教材。《大家的日语1》第1课的练习部分有如下一段会话。
A:失礼ですが、お名前は?
B:イーです。
A:リーさんですか。
B:いいえ、イーです。
以上是一段询问对方姓名的会话,但这段会话的设定情景和A、B的人物关系都没有明确给出。初学者很容易直接照搬过来,当问别人姓名的时候,就会说“对不起,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殊不知,这样的表达并不适用所有的场合及人物关系。很显然,教材的内容设置对于教学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在教材内容方面,不再仅仅以句型、语法为中心,还要考虑到如何让学习者能够使用地道的日语表达来交流。
2.教师和学生。二外日语课堂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组织者、课堂交流中的参与者,教师应当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交流过程中,多一点耐心让学生自己组织好语言表达出来。教师问学生“几点钟”,学生回答“3点钟”。此时教师应该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对学生说“谢谢”,而不是去评判学生回答的对与错。学生应当有意识地去关注日语的表达特点、日本人的表达习惯,甚至可以与自己的母语、自己的认知以及对事态的把握进行比较,从而加深理解,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二外日语课程作为一门不被重视但同时又不容忽视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听说为主,引进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从教材、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促进该门课程的改革。
参考文献:
[1]池上嘉彦,守屋三千代,赵蓉.如何教授地道的日语: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
[2]侯亚琼.对二外日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3).
[3]石玉芳.关于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4]徐文智.二外日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5]野田尚史.日本语教育のための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