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诗歌蕴藏着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的传统和精髓。在诗风词韵的孕育下,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传奇。学习古诗,是了解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文言诗词已不是现代人交流的主要工具,这对古诗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古诗学习也越来越成为当今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化难为易让学生们对古诗这种富有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抒情性的文学样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介绍背景,创设情境
每一首动人的诗词,都产生于一定的环境,包含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了作者当时特定的心情。但由于古诗产生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所以一首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以及人文、地理与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难免有一定的障碍。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背景的介绍往往放在作者介绍中一带而过,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古诗本身的理解,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如《滕王阁序》,王勃在写作这首诗时,本是天下闻名的一个才子,因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被皇帝撤职,父亲也因受牵连被革职,王勃前往探视父亲,途经洪州,因文才受邀滕王阁盛会,众人不敢作文,唯有王勃当众挥毫,写下《滕王阁序》,触怒阎都督。后阎都督读到王勃写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妙句,复叹王勃为当世天才。如果能将作者写诗时的情况讲给学生听,那么他们对作者的心境和诗歌内涵的把握就容易得多。
二、乐曲启发,感悟意境
“意”就是主观的情思,“境”就是客观的景物,优秀的古诗就是作者主观的情思和客观的景物的完美融合。正是因为有了优美的意境,古诗才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时,唯有深入品味其意境,才能把握诗歌的内涵,领略其艺术之美,而乐曲是引领人们进入古诗意境的有效方法。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超,所弹曲子之优美,可以先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欣赏了曲子中的婉转悠扬、急促激扬的变化后,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对音乐的描绘就能产生较直观的印象,进而从这音乐的描绘中,体会琵琶女的“忧愁暗恨”的凄苦身世。音乐与诗词结合,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思维空间,直接感受到诗中的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在快乐中学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自得其乐”,在“乐”中“得”,在“得”中“乐”。
三、 迁移知识,欣赏名句
经典的诗词都能有一两句甚至更多的句子成为经典名句,传颂千年。名句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对名句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整首诗的把握。如李白的《将进酒》,诗的开篇就是一句气势不凡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握这个句子就成了赏析这首诗的一个窗口。虽然这个句子气势非凡,但这并不是李白的独创,所以在赏析这个句子前,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诗句。如跨越千年的孔夫子早在春秋时期感慨过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诫人们:岁月匆匆,切莫浪费时光。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以母亲河——黄河开篇,既写出了她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了作者“时光如梭”的感伤。而次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以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起品读。同样的夸张,同样的愁绪,一起读来,学生对李白的诗风就更易领会。诗歌开头两句,不仅是诗人“开怀畅饮的”的理由,也是他“万古愁”产生的根源。
四、反复吟诵,领会旨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一直是诗歌鉴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古诗特别是它的平仄、押韵、对仗、节奏就是一种音乐美,一种情味。通过朗读用声音再现出来,古诗的情味也随之就出来了,古诗因此也就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量。如《山居秋暝》可以指导学生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二读,读清画面,体会“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皆是活动画面,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妙处;三读,读出意境,通过诵读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浣女,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那么诗歌的意境就全部出来了。反复吟诵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
古诗教学皆无定法,但所有的方法都是相通的,如都能化难为易,由此及彼,就能使古诗不再生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使古诗中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下去。
一、介绍背景,创设情境
每一首动人的诗词,都产生于一定的环境,包含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融合了作者当时特定的心情。但由于古诗产生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所以一首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情感以及人文、地理与学生都有一定的距离,作为当代学生,理解起来难免有一定的障碍。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对背景的介绍往往放在作者介绍中一带而过,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对古诗本身的理解,教师采用多媒体手段提供有关时代背景的音像资料,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作者所处时代的历史状况、社会动态,既为教学传递信息,铺垫知识,又使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理解作者。如《滕王阁序》,王勃在写作这首诗时,本是天下闻名的一个才子,因写了一篇《檄英王鸡》被皇帝撤职,父亲也因受牵连被革职,王勃前往探视父亲,途经洪州,因文才受邀滕王阁盛会,众人不敢作文,唯有王勃当众挥毫,写下《滕王阁序》,触怒阎都督。后阎都督读到王勃写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妙句,复叹王勃为当世天才。如果能将作者写诗时的情况讲给学生听,那么他们对作者的心境和诗歌内涵的把握就容易得多。
二、乐曲启发,感悟意境
“意”就是主观的情思,“境”就是客观的景物,优秀的古诗就是作者主观的情思和客观的景物的完美融合。正是因为有了优美的意境,古诗才表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因此,在指导学生鉴赏古诗时,唯有深入品味其意境,才能把握诗歌的内涵,领略其艺术之美,而乐曲是引领人们进入古诗意境的有效方法。如在教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一诗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琵琶女弹奏技艺之高超,所弹曲子之优美,可以先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学生在欣赏了曲子中的婉转悠扬、急促激扬的变化后,诗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和“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对音乐的描绘就能产生较直观的印象,进而从这音乐的描绘中,体会琵琶女的“忧愁暗恨”的凄苦身世。音乐与诗词结合,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思维空间,直接感受到诗中的美,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在快乐中学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自得其乐”,在“乐”中“得”,在“得”中“乐”。
三、 迁移知识,欣赏名句
经典的诗词都能有一两句甚至更多的句子成为经典名句,传颂千年。名句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对名句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整首诗的把握。如李白的《将进酒》,诗的开篇就是一句气势不凡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握这个句子就成了赏析这首诗的一个窗口。虽然这个句子气势非凡,但这并不是李白的独创,所以在赏析这个句子前,可以先给学生介绍相关的诗句。如跨越千年的孔夫子早在春秋时期感慨过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乐府《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告诫人们:岁月匆匆,切莫浪费时光。宋代豪放派词人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都是我国古代“流水文化”的扩展和延续。《将进酒》以母亲河——黄河开篇,既写出了她奔腾不息的壮观景象,又抒发了作者“时光如梭”的感伤。而次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可以与作者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起品读。同样的夸张,同样的愁绪,一起读来,学生对李白的诗风就更易领会。诗歌开头两句,不仅是诗人“开怀畅饮的”的理由,也是他“万古愁”产生的根源。
四、反复吟诵,领会旨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一直是诗歌鉴赏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古诗特别是它的平仄、押韵、对仗、节奏就是一种音乐美,一种情味。通过朗读用声音再现出来,古诗的情味也随之就出来了,古诗因此也就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量。如《山居秋暝》可以指导学生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二读,读清画面,体会“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皆是活动画面,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妙处;三读,读出意境,通过诵读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画面——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浣女,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那么诗歌的意境就全部出来了。反复吟诵可以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
古诗教学皆无定法,但所有的方法都是相通的,如都能化难为易,由此及彼,就能使古诗不再生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使古诗中承载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得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