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能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应用策略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应用情感教育,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意义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使教育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情感教育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情感教育观念没有真正确立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知识掌握为主,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这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教育,不能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观念。
(二)情感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
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情感教育虽已被逐渐重视,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实施阶段,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这就导致了当前的情感教育内容空洞,成为了一种教育的形式,脱离了情感教育的轨道,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仍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应试而教。这必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与情感教育的脱节。缺乏明确的目标,情感教育充其量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四)情感教育的方法不科学
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教育,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渗透情感教育,仍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也脱离了人心,无法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就无法真正贯彻。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确立情感教育的观念
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精选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情感的因素,这也为我们的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积极创设合理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情感去征服学生,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情感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情感教育能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积极营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情感碰撞的舞台。
(四)创设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背景,体现一定的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深入挖掘教材,积极创设合理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也能感受到作品中优秀人物的高尚情操,这也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
(五)采用合理的方法,优化课堂情感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合理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品、情景剧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情感教育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开创出一条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王春颖.实施情感教育,激活语文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应用策略
情感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应用情感教育,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情感教育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应用策略。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意义
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育学、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健全学生的人格,使教育向着人性化方向发展。
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情感教育也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一)情感教育观念没有真正确立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当前的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以知识掌握为主,以升学为主要目标。这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情感教育,不能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观念。
(二)情感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
随着教育的深入发展,情感教育虽已被逐渐重视,但是由于尚处于探索实施阶段,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这就导致了当前的情感教育内容空洞,成为了一种教育的形式,脱离了情感教育的轨道,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情感教育的目标不明确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仍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应试而教。这必然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与情感教育的脱节。缺乏明确的目标,情感教育充其量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和手段。
(四)情感教育的方法不科学
情感教育是心灵的教育,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真正渗透情感教育,仍以知识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也脱离了人心,无法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也就无法真正贯彻。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确立情感教育的观念
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语文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初中语文教材都是精选的优秀作品,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情感的因素,这也为我们的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积极创设合理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
(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自己的情感,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用情感去征服学生,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情感教育贯穿语文教学的始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
情感教育能为学习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充满情感的学科,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亲切、热情、平等的态度,积极营造出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和情感碰撞的舞台。
(四)创设合理的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独特的背景,体现一定的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深入挖掘教材,积极创设合理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增强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此外,通过具体的情境,学生也能感受到作品中优秀人物的高尚情操,这也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
(五)采用合理的方法,优化课堂情感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合理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有较强的模仿力,因此,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品、情景剧等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总之,情感教育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知识传授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使语文教学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语文教学开创出一条更加宽广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雪晶.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王春颖.实施情感教育,激活语文课堂[D].华东师范大学,2010.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