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歌唱教学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地位十分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演唱能力;教学
一、唱歌教学的内容
(一)基本乐理知识
唱歌教学包括的内容有各个方面,这些在教材中经常出现,但是老师教了半天,还是不认识,那就需要老师们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做到的,要长期的关注这些知识的学习,比如说认识节拍,从入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做到认识各种的節奏符号、音名、音符、休止符、常用的音乐记号、旋律的发展、变化重复、体裁、曲式、调式等等。这些知识都要了解。
(二)识读乐谱
这个问题是让老师们一直是感到头疼的问题。在课标中要求,1、2年级学段,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并且能够用语言声音和动作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啊,比如说,| x x | 用ta ta表现出来,3至6年级的要求,认识节奏符号、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还有常用的音乐记号,那么在认识这些符号的基础上,要能随着钢琴自主视唱乐谱。
(三)基本演唱技巧
基本演唱技巧包括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呼吸方法、清晰的吐字、咬字等等,记得在2009年,沈阳召开了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会上提出了九个字,“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唱会歌,是针对学生说的,因为学生不用老师教,教师放音响,让学生听数变以后,他就会磨下来,唱好歌是针对教师而言,需要把歌曲唱准确,还要唱的有味道,有感情,怎样做到这些呢?就需要老师教给孩子一些演唱的技能技巧,包括正确的演唱姿势、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吐字咬字的方法。只有把这些方法掌握好,学生才会唱歌,有唱歌能力,孩子们能够在唱歌时把老师教的方法运用上。这就是形成的歌唱的能力。
(四)合唱的训练
合唱的训练,是我们音乐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什么呢?我举得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老师们不重视教材中合唱的曲目,只要有合唱的都变成齐唱来唱,一个是老师们觉得很难,不容易唱准,所以就放弃了。其实,课标非常重视合唱学习这一块儿内容,专门提出了“更加重视,着力加强”。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力,尽早的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怎么做到这些呢?我们教材中的合唱作品,或者是齐唱作品,我们可以做加减法,加法就是遇到比较简单的,上口的小歌,齐唱的歌曲,我们可以加个声部变为合唱,丰富我们的音乐学习,比较难的,像复调式的那种合唱,我们可以做减法,给它变简单一点儿好。
(五)变声期与嗓音的保护
到5、6年级,孩子们容易变声,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求孩子们要轻声唱歌,不能喊唱,可以多欣赏经典的优秀作品,或者用一些打击乐为其他同学伴奏,在这个阶段,尤其不能唱通俗歌曲。
二、唱歌教学的要求
(一)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什么是自然的声音呢?用干净甜美柔和的声音,自信的心态,自如的表情进行歌唱;相反,喊唱,压着嗓子唱,虚着唱就不是自然的声音。怎么培养孩子这些自然的声音呢?经常让孩子们听一些好的音乐,听范唱,哪个班级内都有唱的好听的孩子,听同伴的唱,互相模仿,老师们也可以准备一些好的歌曲,听范唱,比如说维也纳童声合唱,还有《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有好多独唱,还有合唱都很好听的声音。
(二)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大家都知道音乐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音乐教学中体现在准确,准确就是节奏音准的准确,所以要让学生做到准确的演唱,要建立准确的节奏感和音高感,还有稳定的节拍,还有合适的速度,不要太快的,也不要太慢,恰当的呼吸与断句,正确的词曲结合,这样的演唱才是正确的演唱。
(三)有表情的演唱,这个表情说的不是面部的表情,说的是发自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就是有感情的演唱,怎么能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呢?那么在学习每一首作品的时候,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歌词的内涵,把握音乐的特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技能,表现出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的变化,歌曲该连的连,该断的断,还有哪里是高潮,用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这些都是在音乐课中慢慢的指导和培养。
三、唱歌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无论手段和方法,都要关联好本课的内容。
(二)发声练习
这一条老师们都知道,但是有很多音乐课中听不到这样的练习,在唱歌课中有两个常规练习,不能少,一个是音阶练唱,一个是发声练习,其实老师们在发声练习的时候,可以用音阶来练习,可以变换节奏,变换节拍再练唱,也可以从歌曲中提出一个乐句,来当发声练习,又解决了难点,又熟悉了旋律。
(三)感受歌曲
感受歌曲是多种形式的聆听,不是听一遍就听完了,要多种形式的聆听,主要是感受情绪,还有熟悉和记忆旋律,多种形式,比如说第一遍必须是安静的聆听,老师不能干扰,第二遍,第三遍,可以打着拍子听,也可以做着指挥听,或者带着问题听,再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进来听。
(四)学唱歌曲
不要急于的识读乐谱,一定在听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试着唱。因为这样符合人们的心理,当你看完一个电影,你在回来的路上,脑子里肯定老总是哼唱着那个旋律,学生也一样,听完了就让他试着唱唱,在唱的过程,你会发现学生哪儿唱的不准?哪有问题,学生自己也会发现这个弯儿拐不好,这歌词我怎么填?学生也会发现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识读乐谱。
(五)唱好歌曲
这里,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演唱的技巧,学生才能把歌曲唱准确,唱的有味道,有感情,表现歌曲的环节,这个环节很重要,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演唱,这是新课标里的要求,和我们音乐教学的一个新的理念,我们的唱歌课上可以与其它教学内容相结合,学一首歌,学完以后,可以欣赏有关的内容,也可以为歌曲进行创造,还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化,或者拓展相关的内容,包括增加歌曲数量,改变歌曲结构,意思就是延长歌曲学习的时间,可以增加歌曲的数量,就是现在我们一节课40分钟,不仅仅是学唱一首歌曲,我们可以学唱两首三首,增加的内容一定是同题材、同结构内容的歌曲。
总之,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重视音乐本体的学习,还要增大学习的容量,就是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并感受快乐,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
岳纯,1982年9月生,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的演唱能力。
关键词:演唱能力;教学
一、唱歌教学的内容
(一)基本乐理知识
唱歌教学包括的内容有各个方面,这些在教材中经常出现,但是老师教了半天,还是不认识,那就需要老师们不是一节课,两节课能做到的,要长期的关注这些知识的学习,比如说认识节拍,从入学一年级开始,就要做到认识各种的節奏符号、音名、音符、休止符、常用的音乐记号、旋律的发展、变化重复、体裁、曲式、调式等等。这些知识都要了解。
(二)识读乐谱
这个问题是让老师们一直是感到头疼的问题。在课标中要求,1、2年级学段,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并且能够用语言声音和动作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啊,比如说,| x x | 用ta ta表现出来,3至6年级的要求,认识节奏符号、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还有常用的音乐记号,那么在认识这些符号的基础上,要能随着钢琴自主视唱乐谱。
(三)基本演唱技巧
基本演唱技巧包括正确的演唱姿势、正确的发声方法、以及呼吸方法、清晰的吐字、咬字等等,记得在2009年,沈阳召开了全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研讨会,会上提出了九个字,“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唱会歌,是针对学生说的,因为学生不用老师教,教师放音响,让学生听数变以后,他就会磨下来,唱好歌是针对教师而言,需要把歌曲唱准确,还要唱的有味道,有感情,怎样做到这些呢?就需要老师教给孩子一些演唱的技能技巧,包括正确的演唱姿势、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吐字咬字的方法。只有把这些方法掌握好,学生才会唱歌,有唱歌能力,孩子们能够在唱歌时把老师教的方法运用上。这就是形成的歌唱的能力。
(四)合唱的训练
合唱的训练,是我们音乐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什么呢?我举得有两个方面原因,一个是老师们不重视教材中合唱的曲目,只要有合唱的都变成齐唱来唱,一个是老师们觉得很难,不容易唱准,所以就放弃了。其实,课标非常重视合唱学习这一块儿内容,专门提出了“更加重视,着力加强”。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感受多声部的音乐表现力,尽早的积累与他人合作的经验,提高孩子们的合作能力。怎么做到这些呢?我们教材中的合唱作品,或者是齐唱作品,我们可以做加减法,加法就是遇到比较简单的,上口的小歌,齐唱的歌曲,我们可以加个声部变为合唱,丰富我们的音乐学习,比较难的,像复调式的那种合唱,我们可以做减法,给它变简单一点儿好。
(五)变声期与嗓音的保护
到5、6年级,孩子们容易变声,在这个阶段,老师要求孩子们要轻声唱歌,不能喊唱,可以多欣赏经典的优秀作品,或者用一些打击乐为其他同学伴奏,在这个阶段,尤其不能唱通俗歌曲。
二、唱歌教学的要求
(一)要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什么是自然的声音呢?用干净甜美柔和的声音,自信的心态,自如的表情进行歌唱;相反,喊唱,压着嗓子唱,虚着唱就不是自然的声音。怎么培养孩子这些自然的声音呢?经常让孩子们听一些好的音乐,听范唱,哪个班级内都有唱的好听的孩子,听同伴的唱,互相模仿,老师们也可以准备一些好的歌曲,听范唱,比如说维也纳童声合唱,还有《放牛班的春天》,里面有好多独唱,还有合唱都很好听的声音。
(二)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演唱,大家都知道音乐教学是全方位多角度的,音乐教学中体现在准确,准确就是节奏音准的准确,所以要让学生做到准确的演唱,要建立准确的节奏感和音高感,还有稳定的节拍,还有合适的速度,不要太快的,也不要太慢,恰当的呼吸与断句,正确的词曲结合,这样的演唱才是正确的演唱。
(三)有表情的演唱,这个表情说的不是面部的表情,说的是发自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就是有感情的演唱,怎么能表达出音乐的情感呢?那么在学习每一首作品的时候,要求老师要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理解歌词的内涵,把握音乐的特征,运用自己所学到的这些知识技能,表现出歌曲的力度,速度,音色,节奏的变化,歌曲该连的连,该断的断,还有哪里是高潮,用什么样的力度和速度来表现,这些都是在音乐课中慢慢的指导和培养。
三、唱歌教学的一般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无论手段和方法,都要关联好本课的内容。
(二)发声练习
这一条老师们都知道,但是有很多音乐课中听不到这样的练习,在唱歌课中有两个常规练习,不能少,一个是音阶练唱,一个是发声练习,其实老师们在发声练习的时候,可以用音阶来练习,可以变换节奏,变换节拍再练唱,也可以从歌曲中提出一个乐句,来当发声练习,又解决了难点,又熟悉了旋律。
(三)感受歌曲
感受歌曲是多种形式的聆听,不是听一遍就听完了,要多种形式的聆听,主要是感受情绪,还有熟悉和记忆旋律,多种形式,比如说第一遍必须是安静的聆听,老师不能干扰,第二遍,第三遍,可以打着拍子听,也可以做着指挥听,或者带着问题听,再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加进来听。
(四)学唱歌曲
不要急于的识读乐谱,一定在听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试着唱。因为这样符合人们的心理,当你看完一个电影,你在回来的路上,脑子里肯定老总是哼唱着那个旋律,学生也一样,听完了就让他试着唱唱,在唱的过程,你会发现学生哪儿唱的不准?哪有问题,学生自己也会发现这个弯儿拐不好,这歌词我怎么填?学生也会发现问题,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去识读乐谱。
(五)唱好歌曲
这里,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演唱的技巧,学生才能把歌曲唱准确,唱的有味道,有感情,表现歌曲的环节,这个环节很重要,是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演唱,这是新课标里的要求,和我们音乐教学的一个新的理念,我们的唱歌课上可以与其它教学内容相结合,学一首歌,学完以后,可以欣赏有关的内容,也可以为歌曲进行创造,还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化,或者拓展相关的内容,包括增加歌曲数量,改变歌曲结构,意思就是延长歌曲学习的时间,可以增加歌曲的数量,就是现在我们一节课40分钟,不仅仅是学唱一首歌曲,我们可以学唱两首三首,增加的内容一定是同题材、同结构内容的歌曲。
总之,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重视音乐本体的学习,还要增大学习的容量,就是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并感受快乐,这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简介:
岳纯,1982年9月生,女,汉族,河北省唐山市人,本科,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的演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