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護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为例,介绍2+3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课程改革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述中高职衔接护理教学改进措施,以提高中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向社会提供优秀的高技能护理人才。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62-02
护士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护理专业起步晚,护理人才紧缺,中高职院校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1]。中职护理教育与高职护理教育的衔接,有利于推动中高职护理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研究旨在以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为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可行的改革方向。
一、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的背景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校自2011年开始进行护理2+3专业的招生,即接受初中毕业学生到校就读2年中职,考试合格后升入3年高职学习。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多项研究发现2+3护理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针对2+3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向的研究,针对具体课程的研究较为有限。(2)目前各院校2+3教育普遍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学习内容与技能训练重复多等[2]。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孤立性、课程标准的孤立性、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等原因,也有主观的学生学习水平不一、教师教学标准不统一等原因[3]。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来源。健康评估课程就是教授学生进行临床评估技术的一门课程。在护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健康评估是护理学生必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建立规范的健康评估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理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水平,实现良好的护理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体系。
二、中高职衔接健康评估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建立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针对护理学生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简单将中职培养目标与高职培养目标结合而来,这使得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变为中职课程+高职课程的简单模式,导致中职部分的学习内容与高职部分的学习内容高度相似,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模糊。罗菲菲的研究也提出了护理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的问题[4]。因此,明确2+3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进行2+3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根本。
(二)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不能相互衔接
由于培养目标的简单叠加,致使护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仍然沿用原有的课程模式,只是将原来的中高职课程分别安排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即中职阶段进行中职课程学习,高职阶段进行高职课程学习,没有实现中高职衔接教学。因原有的中职和高职课程分别都是针对未接受过护理教育的学生所开设的,其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完善。然而针对2+3的护理学生来说,中职阶段已经进行了相对完整的基本护理专业的学习,其高职阶段的学习完全不需要全面知识体系的再覆盖,这也是现行2+3教育中高职教学内容大面积重复的重要原因。对于2+3的高职阶段,其主要任务在于以中职的学习为基础进行职业能力的再提升,因此,对2+3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切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2+3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导向,梳理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形成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定位不够准确
在护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护理专业知识,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和高职的护理学生,已经形成适应他们学习的教学模式。然而针对2+3的学生,分别套用中职或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在王宪宁等的研究中指出,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学生在年龄及认知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5]。根据两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其学习经历,明确其相应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划分其在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边界和衔接点,明确递进关系,有利于明确2+3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使其具有连贯性。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护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的单一性限制了对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能力考查。在护理教育中,不管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其最终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基准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也导致所有层次的护理教学都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主要方向。鉴于2+3护理教育是为储备更多优秀护理临床工作者,因此,2+3护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国家的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还应该根据临床典型工作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三、健康评估课程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的核心在于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于目前护士准入是以护士资格考试作为唯一条件,其考试大纲内容应作为教学大纲的参考。在中职教育中突出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够用”与“必需”原则;在高职教育中突出实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操作技能过硬,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对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岗位工作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发展。使学生实现由基本护理职业技能型人才向综合护理职业能力型人才递进。在中职阶段,以基本知识点教学为主,保证学生对课程的必需知识点进行全覆盖式学习。在高职阶段,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应在简单回顾后进行深度的知识分析与应用的学习。即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培养目标制定中,中职学生突出全范围学习,高职学生突出知识点深化学习的特点。 (二)學生特点分析
(1)中职阶段学生特点
我校2+3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C+及以上,多数学生为C+,部分为B。学生年纪小,文化程度不高,逻辑思维不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限。健康评估是中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第一学年学生已经学习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和部分基础护理学等专业课,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抽象逻辑内容的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方式挑选上可以多倾向于实践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
(2)高职阶段学生特点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了2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为兼顾个别不能升入高职阶段的学生,此时所学专业课程已经具有完整性。基于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基本具备初级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不牢固,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不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对简单的知识能记忆,但是理解分析具体案例的能力仍欠缺,这是高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健康评估中职与高职的学习模块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必须进行健康史评估、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护理诊断与思维、评估记录书写等模块的学习。这也是广受诟病的重复学习的原因。在朱雪梅的研究中,对比了不同模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指其各有利弊,其中提到赵志群从课程衔接角度总结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三种情况: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扩展模式和横纵延伸扩展模式。根据健康评估课程学习特点,采用纵向延伸模式较为合适,其核心特点是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深度不一样,即学习意味着能力的提高。应用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则体现为学习的大模块不变,但是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其学习的深度不同,以此体现出中高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
以单一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在中高职教学中都会讲授症状评估中的“发热”这个症状。在中职阶段,更多的是讲解发热的相关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发热、发热的程度、发热的临床表现等,学生实验练习集中于对人体温的关注,运用不同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同一人进行不同部位的体温测量等。在高职阶段,则需要进一步阐述发热的机制,讲解发热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还可结合病例讲解发热的识别、处理的方式选择甚至处理方式的优劣对比等内容。实验练习则更关注于病人整体情况的判断。如可结合情景进行如下教学:王女士,20岁,淋雨后突发寒战高热1天,提问:(1)王女士来院应该询问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完善其临床资料?(2)造成王女士发热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请根据王女士的病史资料提出护理措施。
根据教学内容和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中职阶段更趋向于选用演示法和练习法来教学,高职阶段则更适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进行。
(四)教学反思
1.对健康评估教学的中高职衔接重点在于改革之初要集中力量梳理各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明确中高职教学的侧重点所在,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删减,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2.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学深度逐步推进,中职阶段保证基础学习,高职阶段体现能力提高的目的。
3.与临床实际工作岗位接轨,剖析实际工作场景,分解工作步骤,提取健康评估相关知识与技能点,结合教学,使学习与工作岗位密切关联,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先庚,吴际军,曹俊.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25-126.
[2]王冬梅.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101-104.
[3]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2004(5):43-45.
[4]王红艳,陈劲松,李燕,等.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1):28-30.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健康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4-0062-02
护士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护理专业起步晚,护理人才紧缺,中高职院校仍然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培养护理人才的重要途径[1]。中职护理教育与高职护理教育的衔接,有利于推动中高职护理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次研究旨在以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为中高职衔接教育提供可行的改革方向。
一、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改革的背景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我校自2011年开始进行护理2+3专业的招生,即接受初中毕业学生到校就读2年中职,考试合格后升入3年高职学习。从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多项研究发现2+3护理教学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针对2+3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方向的研究,针对具体课程的研究较为有限。(2)目前各院校2+3教育普遍存在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一体化设计,学习内容与技能训练重复多等[2]。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客观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孤立性、课程标准的孤立性、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等原因,也有主观的学生学习水平不一、教师教学标准不统一等原因[3]。
护理评估是护理程序中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来源。健康评估课程就是教授学生进行临床评估技术的一门课程。在护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健康评估是护理学生必修的一门临床基础课程,建立规范的健康评估课程一体化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护理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教学水平,实现良好的护理中高职衔接教育教学体系。
二、中高职衔接健康评估教学的现实问题
(一)中高职衔接培养目标不明确
培养目标是建立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针对护理学生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简单将中职培养目标与高职培养目标结合而来,这使得中高职衔接课程设置变为中职课程+高职课程的简单模式,导致中职部分的学习内容与高职部分的学习内容高度相似,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模糊。罗菲菲的研究也提出了护理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缺乏连续性和循序渐进性的问题[4]。因此,明确2+3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进行2+3课程一体化设计的根本。
(二)中职与高职课程体系不能相互衔接
由于培养目标的简单叠加,致使护理专业的中高职课程体系仍然沿用原有的课程模式,只是将原来的中高职课程分别安排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即中职阶段进行中职课程学习,高职阶段进行高职课程学习,没有实现中高职衔接教学。因原有的中职和高职课程分别都是针对未接受过护理教育的学生所开设的,其课程的知识体系相对完善。然而针对2+3的护理学生来说,中职阶段已经进行了相对完整的基本护理专业的学习,其高职阶段的学习完全不需要全面知识体系的再覆盖,这也是现行2+3教育中高职教学内容大面积重复的重要原因。对于2+3的高职阶段,其主要任务在于以中职的学习为基础进行职业能力的再提升,因此,对2+3学生的学情分析,确切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2+3护理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为导向,梳理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形成相互衔接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生定位不够准确
在护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中,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护理专业知识,限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中职和高职的护理学生,已经形成适应他们学习的教学模式。然而针对2+3的学生,分别套用中职或高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合适的。在王宪宁等的研究中指出,中职和高职阶段的学生在年龄及认知发展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5]。根据两个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其学习经历,明确其相应层次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需求,划分其在岗位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质上的边界和衔接点,明确递进关系,有利于明确2+3学生的培养目标,并使其具有连贯性。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护理专业教学评价模式的单一性限制了对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能力考查。在护理教育中,不管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其最终进入护理工作岗位的基准都是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这也导致所有层次的护理教学都以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主要方向。鉴于2+3护理教育是为储备更多优秀护理临床工作者,因此,2+3护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国家的护士职业资格考试,还应该根据临床典型工作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
三、健康评估课程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研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中高职衔接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衔接,课程衔接的核心在于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基于目前护士准入是以护士资格考试作为唯一条件,其考试大纲内容应作为教学大纲的参考。在中职教育中突出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够用”与“必需”原则;在高职教育中突出实现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操作技能过硬,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对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岗位工作需求为导向,岗位胜任力为主线,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逻辑顺序,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发展。使学生实现由基本护理职业技能型人才向综合护理职业能力型人才递进。在中职阶段,以基本知识点教学为主,保证学生对课程的必需知识点进行全覆盖式学习。在高职阶段,对于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应在简单回顾后进行深度的知识分析与应用的学习。即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培养目标制定中,中职学生突出全范围学习,高职学生突出知识点深化学习的特点。 (二)學生特点分析
(1)中职阶段学生特点
我校2+3护理专业学生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C+及以上,多数学生为C+,部分为B。学生年纪小,文化程度不高,逻辑思维不强,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限。健康评估是中职二年级第一学期的专业基础课,在第一学年学生已经学习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和部分基础护理学等专业课,具备一定的专业学习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抽象逻辑内容的学习能力较差,在教学方式挑选上可以多倾向于实践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
(2)高职阶段学生特点
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经过了2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为兼顾个别不能升入高职阶段的学生,此时所学专业课程已经具有完整性。基于此,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基本具备初级护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人。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仍然不牢固,对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不深,不能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对简单的知识能记忆,但是理解分析具体案例的能力仍欠缺,这是高职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分组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健康评估中职与高职的学习模块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两者都必须进行健康史评估、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检查、护理诊断与思维、评估记录书写等模块的学习。这也是广受诟病的重复学习的原因。在朱雪梅的研究中,对比了不同模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指其各有利弊,其中提到赵志群从课程衔接角度总结中高职衔接模式的三种情况: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扩展模式和横纵延伸扩展模式。根据健康评估课程学习特点,采用纵向延伸模式较为合适,其核心特点是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深度不一样,即学习意味着能力的提高。应用在健康评估教学中,则体现为学习的大模块不变,但是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其学习的深度不同,以此体现出中高职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
以单一教学内容举例说明如下:例如在中高职教学中都会讲授症状评估中的“发热”这个症状。在中职阶段,更多的是讲解发热的相关基本概念,如什么是发热、发热的程度、发热的临床表现等,学生实验练习集中于对人体温的关注,运用不同体温计进行体温测量;同一人进行不同部位的体温测量等。在高职阶段,则需要进一步阐述发热的机制,讲解发热产生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还可结合病例讲解发热的识别、处理的方式选择甚至处理方式的优劣对比等内容。实验练习则更关注于病人整体情况的判断。如可结合情景进行如下教学:王女士,20岁,淋雨后突发寒战高热1天,提问:(1)王女士来院应该询问哪些方面的内容以完善其临床资料?(2)造成王女士发热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3)请根据王女士的病史资料提出护理措施。
根据教学内容和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中职阶段更趋向于选用演示法和练习法来教学,高职阶段则更适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进行。
(四)教学反思
1.对健康评估教学的中高职衔接重点在于改革之初要集中力量梳理各章节的具体教学目标,明确中高职教学的侧重点所在,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删减,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方向。
2.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学深度逐步推进,中职阶段保证基础学习,高职阶段体现能力提高的目的。
3.与临床实际工作岗位接轨,剖析实际工作场景,分解工作步骤,提取健康评估相关知识与技能点,结合教学,使学习与工作岗位密切关联,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先庚,吴际军,曹俊.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25-126.
[2]王冬梅.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综述[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3):101-104.
[3]高原.我国中高职衔接研究综述[J].高等职业教育,2004(5):43-45.
[4]王红艳,陈劲松,李燕,等.我国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1):28-30.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