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小时代》的叙事时,我们看什么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2年起,畅销作家郭敬明便将自己的小说着手改编成影视作品,《小时代》四部曲上映,包揽了超20亿电影票房,其崇尚物质的价值取向、时尚富丽的视听语言以及叙述的碎片化,表现了极具郭敬明导演的风格。在重在讨论电影的主题、青春片类型以及其营销策略的当下,本文试叙事学角度进行分析,从叙事元素中的人物、母题、模式类型以及叙事结构中的非线性、少逻辑,剖析郭敬明导演的电影“叫座不叫好”“在骂声中一路高歌前行”这两种在学界与市场双方面呈现出来的截然不同的反应和个中原因,从而认清电影与电影市场。
  关键词:郭敬明电影 叙事策略 市场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0160-02
  一、叙事元素——多样化
   《小时代》是复杂的系列电影,当中,夹杂了许多的叙事元素。
   (一)人物的繁多
   在《小时代》中,最为核心的人物有四个,即林萧、南湘、顾里、唐宛如,又有简溪、周崇光、宫洺、Kitty、顾源甚至于顾源的母亲叶传萍、情敌袁艺、南湘的男友席城、唐宛如的倾慕对象卫海等,主要人物数量已然是一部电影难以承载的。在《小时代1》内,大部分人物均已上场,但是每个人物的表现不多,大多戛然而止。
   对于顾里所拥有的奢华生活,却又与她拜金的品性,追问顾源没有物质的爱情就是一盘散沙相矛盾,与叶传萍认为她“小门小户”的态度相矛盾,这里缺乏具体原因的表现。而顾里的人物性格,以及她背后更多的心理诉求,在之后增添了更大篇幅,才使得她的形象立了起来。但是相对来说,其他的人物更达不到这种感觉。
   将人物扁平化处理可以快速解决人物众多而人物形象不清晰的问题,“扁平人物也就是17世纪所谓的‘气质类型’,有时也称为类型人物,有时也叫漫画人物。其最纯粹的形式是基于某种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而成的。当其中包含的要素超过一种时,我们得到的就是一条趋向圆形的弧线了”。例如顾里是一个掌控与统治者的形象,顾源则是对于顾里有着无条件爱的一个人物,叶传萍是豪门恶婆婆……林萧的描述性旁白更使每个人极具辨识度。人物扁平化了,真实感便也削弱了,人物成为推动剧情的符号。
  人物多,关系杂,尤其当顾里与席城,南湘与卫海之间情人关系的揭开,更使主要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想要表现这种复杂,必然不容易。
   (二)母题的混杂
   在《小时代》中,涉及到了诸如“分离”“死亡”“成長”“爱情”“友情”等母题,他们之间的分分合合贯穿了四部电影。从学生身份转化到了职场身份,这是身份与地位以及心灵上的成长,但人物之间分合带来了成长的反复性。反复性的成长,一来是微小零碎,二来则是会需要一个大的推动其成长的母题,在《小时代4》中使用了“死亡”母题。但第四部的核心母题却是“寻找”。
  “寻找”母题使电影有了主线,这也是它相对于前三部在叙事与剧情上观感改变的关键。为了解决账目亏空,顾里寻找父亲留下的隐藏遗产,过程混杂“死亡”母题,不论是顾里的子宫癌,周崇光的胃癌,唐宛如的破相以及宫勋的死亡,都是从身体、心理意义上的死亡。身体上的死亡,能够迅速的收缩故事,直接引出结局。心理意义上要面对的死亡赋予了影片不一样的意义,在人之将死之际的行为极具震撼力。顾里查出子宫癌,而后她设计将所有人赶走,而离开的人,同样也各自获得了自己的成长,这种成长是突然而然的,迅速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模式与类型的交叠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在他的博客中论述的“以《小时代2青木时代》为例,看透而论,影片就是高富帅白富美期望的内心、琼瑶情感剧模式与港台豪门恩怨家庭剧的混合”。
  它叠杂了几对青春校园爱情故事以及都市职场,在这当中包括了顾里家、宫洺家、顾源家三家之间的商业竞争,以及顾里与顾源之间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的模式,同时却又包括了Kitty、林萧以及南湘之间的升职竞争,而在叶传萍与顾里之间,又为豪门婆媳斗法的剧情类型。
  以个人的成长与经历来说,以《小时代1》中主角林萧的经历是一部时尚片,而在《小时代3》中,又似是众人去罗马旅游的旅游公路片,还夹叠着几个人想要去偷宫洺文件的商业片的处理方式。
  从戏剧冲突的性质上去划分,影片原属于青春喜剧类型,但是却因为一个“死亡”母题的加入,导致影片的基调改变,内容也转喜为悲,成为了悲剧的结局。
  更甚至于,小时代的风格类型,在现实风格与幻想风格中摇摆不定,它的确具有现实当下的许多元素,但是无论是人物的生存空间,还是人物的设定,皆是带有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幻想元素,小时代中的上海,并非是一个称得上是写实的上海。
   想要把重点均分在多个人身上,必然会导致失去重点,容易造成杂乱无章。但多样化的叙事元素也可以丰富内容,带来新鲜的观感,吸引更多层次的观众,满足更广的市场。这个问题同样也涉及到这些叙事元素的组合方式,叙事结构。
  二、叙事结构——碎片化
   《小时代》人物、母题的多杂,导致了它在叙事中多采用了碎片化手段。它有追求传统叙事结构的紧凑性,但更多地表现出其结构的碎片化,这种碎片化在其艺术性与商业性中都有一定的利弊。
   (一)线性的破坏
   《小时代》的时序并非是完整的线性,而是经常使用片段,主要体现在人物的对白以及画面段落上。而片段对于叙事的线性的破坏,麦兹的大组合段理论这样论述道:“打破连续的时空叙述而插入一个段落或场景,最典型的例子是‘闪回’或‘闪前’”。大段的括入性组合段在影片中频繁的运用,用以介绍人物,《小时代1》借由林萧的旁白引入一段“闪前”,画面展现了南湘与席城之间的恩爱关系,引出席城的身份。《小时代2》在顾源订婚宴被破坏后,闪回顾源与顾里雨中回眸的画面,揭开在之前的叙事中,有意隐瞒的一些段落。破坏线性时间叙事,之后将之前缺失片段补充叙述,它抛却了平铺直叙,给人留以悬念,补充叙述之后达到合理解释剧情的反转。不论是从其艺术性与商业性上来讲,皆是加分项,只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对于逻辑的圆满程度与具体细节的可信程度上来说,《小时代2》仅用“爱是无需言语”为由,用以雨中回眸,并不足以取信于人。   当中许多插曲性段落,对于情节的发展并没有推动作用,甚至是起了延宕作用。比如在《小时代1》当中,对于宫洺癖好的片段,再如同《小时代2》中,顾里与宫洺洽谈的片段,使用积累蒙太奇重复的表现,强化印象,并不需要观众对于情节的理解,便能够感受到这个插曲性段落当中的简单的喜剧效果。
   (二)逻辑的断裂
   《小时代》叙事元素复杂,人物繁多,导致四部电影的篇幅也很难去展现,它不得不做减法。那些“多余”的元素,便被简化压缩剔除,造成了逻辑的不完整。
  首先通过视角人物林萧去补充,或者是通过人物的对白进行描绘,将展现变为讲述,简练但却缺乏可信度。其次则是省略,这种减法给《小时代》在逻辑上带来了致命的灾难。它将这些叙事动机以及叙事中重要的经过进行省略,只给了简单设定以及结果,导致观众无法观察事件的原貌,也就根本无法去理解影片在更加深层次上有些什么内涵。我们无法清晰林萧、顾里、南湘、唐宛如是如何形成这种姐妹关系的,亦不知道为什么顾源会爱顾里那么深。
  而在减法以外,零碎的加法也给逻辑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小时代》省略了叙事动机与经过,但是它并不想放弃那些有趣的段落,它将这些段落进行压缩拼凑。正如戴锦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的那样:“影片甚至无需(也许无能)提供一个完整的情节链所必需的内在逻辑与价值依托”。 在《小时代》中,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互相之间并没有太多逻辑关系段落的组合,而这些段落主要采用突然的偶然进行拼凑过渡,如同《小时代4》当中,顾里检查出患有癌症,以及宫勋的死亡,唐宛如的破相,偶然性太高,缺少因果之间的逻辑联系,让人觉得突兀与牵强。
  逻辑的断裂会带来情绪上的不连贯,丧失了对于情节思考上的审美趣味,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段落叙事却可以带来观感上的便利。
  三、结语
   《小时代》以“时代”为名,已經隐隐显示出了其宏观叙事的野心,它表现在所借助的叙事元素上,运用大量的人物与复杂的人物关系,结合了许多的叙事母题,又杂糅了许多的类型模式,致力于将更多的内容展现出来,这能够将片子的内容做大,从而网罗更多的受众。但同时它又借由一个“小”字做限定,将叙事拆分成碎片进行,而这些碎片之中是缺少逻辑的,所以它对于观众对于理解力与参与度的要求也是不高的。综上来看,相对于学界的观赏式的电影来说,它的目标实在是大众的消遣式的观看。
其他文献
摘要:展览的手段既是单一的又是丰富的,这取决于多个方面,如:博物馆的类型与专业领域、策展人的思路开阔程度和展览环境等。作为以戏剧为主题的博物馆,需要从戏剧本体出发来策划、设计展览内容与呈现形式。摆脱传统的展览模式,尝试新的方式和手段。《“水袖与蓬裙的邂逅”——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特展》就是这样一次崭新的尝试。  关键词:展览 “汤·莎400年特展” 戏剧  中图分类号:J805
期刊
摘要:在少数民族众多的剧种中,仫佬剧是一种新兴的剧种,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戏曲表演形式,亦具备戏曲表演的程式化,但又不同于程式化。剧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内涵,浓烈的民族表演气息,仫佬剧融入高校戏剧表演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少数民族戏剧文化认识,提升学生戏剧表演的技能,并对戏剧音乐文化的创新发展,民族传承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仫佬剧 高校 戏剧表演  中图分类号:J80-05
期刊
作品风格多样而精神内涵统一是高安训艺术的典型特点。在安训笔下,物以神聚,他渴望画出既接近事物表象,又是全新的、而非“复制物象”的画。这时,他的镜中花背后的“注视者”、被褪去外壳的机器,他的表意不明的画面,他的复杂而难解的具象性,便似乎是可阐释、可体悟、可欣赏的。   站在高安训的作品前,即使你不懂油画,也能感觉到一种直击心灵的精神力量。透过层层油彩,他给我们展现的是严密、深沉、冷峻和细腻。“干惟
期刊
摘要:沃卓斯基姐弟与汤姆·提克威联合执导的电影《云图》由六个相互独立却又存在微妙联系的故事组成。本文从电影语言、电影哲学、电影外化三个角度剖析《云图》,在这场蒙太奇盛宴里,在个体意识转向社会意识的外化中,电影《云图》做出了基于历史的哲学反思。  关键词:《云图》 蒙太奇 福柯 外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
期刊
摘要:戏剧中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戏剧人物扎根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的自由自觉的灵魂,这种灵魂在很大程度上被剧作家们采用“英雄”这一人物形式来完成。在地域色彩浓厚,少数民族文化氛围稠密的环境中,少数民族题材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则更带有本土文化中的异域色彩。  关键词:少数民族 戏剧 英雄人物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6
期刊
1949年5月生于安顺,回族,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黑卫平自幼爱好书法。学书取法傳统,不拘碑帖,各体兼习,尤喜行草。丰富的人生经历,广博的文化底蕴,长期的研习和心灵的触动使他在书法创作中达到物我两忘,任意挥洒的境地,多年坚持,终成大器。他的作品在北京、大连、青岛、苏州和贵州等地展出,多次送港台和日、韩参展。有的作品被多家艺术馆、国内外友人和藏家收藏。部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并讨论了短短存在于1948-1951三年间的欧洲艺术家团体CoBrA的存在特点和其与其它任何艺术行为流派所不同的灵感来源及创作目的性,旨在向艺术界和学术界清晰整理和普及CoBrA无人出其右者的直觉先锋精神,并探究在后艺术哲学时代是否能用存在主义观念带入理解此艺术家团队最本质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键词:CoBrA艺术团体 直觉 自发性 艺术灵感 存在主义 时代使命感  中图分类号:J2
期刊
摘要:笔者旅俄学习近十年,故对于俄罗斯特别是苏联时期的大量歌曲有着很多的感触和思索,本文通过对苏联革命歌曲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我国红色歌曲的发展脉络的对比,来具体阐述,苏联革命歌曲对中国红色音乐的影响和对我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中俄民族音乐 背景 传播影响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3
期刊
众所周知,中国山水画的学习离不开传统,而对于传统技法的学习,无非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山川的性情和特质、表达自己对自然山川的理解,将自己丰富的情感熔铸于有限的笔墨,从而使观众在观赏作品时,能于有限的笔墨之中见到画家的影子。   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开始,中国山水画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次重大变革,发展到以李可染为标志的近现代山水画时,中国的山水画可以说已经是众法兼备、成熟完善了。在这样的
期刊
摘要:常熟花边又称常熟雕绣,是汉族传统手工雕绣抽纱制品之一,其以雕绣技法见长。常熟花边品目繁多、针法多样,与常熟人文相生相长,具有鲜明、独特的地方风格,进入新时期以来,常熟花边需要在传承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关键词:常熟花边 技艺美 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5-0046-02  山清水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