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计:
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瑰宝,进入大班以来我们先后引导幼儿欣赏了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等中国名家的国画作品,孩子们尤其对吴冠中的《天鹅》 《春如线》 《小河流水人家》 《春树》等一系列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中了解了吴冠中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并且将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形韵”的绘画新体系。孩子们在欣赏与表现的活动中逐步体验了进行国画活动的快乐情趣,感受和喜爱中国画独特韵味美的情感油然而生,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从笔墨、线条、色彩等不同角度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中国城》,感受其诗情画意的绘画风格,进一步激发大胆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实录及分析反思
(一)谈话引入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欣赏过吴冠中的哪些作品?并谈谈其国画风格。
师:“这学期我们欣赏过最多作品的画家是谁呢?
幼儿:吴冠中爷爷。
师:我们欣赏过吴冠中爷爷的哪些作品呢?
幼儿:《黑天鹅》
幼儿:《春如线》和《小河流水人家》。
幼儿:《春树》。
师:吴冠中爷爷的这些国画有什么风格呢?
幼儿1:他喜欢用点、线、面的结合来组成形象。
幼儿2:他把国外西洋画的方法用在中国画上。
幼儿3:他特别爱祖国,爱家乡,常常把祖国和家乡的美丽景色表现在画面上。
师:他的家乡在哪里呢?
幼儿:在杭州。
师:吴冠中爷爷的家乡在杭州,所以他常常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进行创作,并将国外西洋画的风格引进中国,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色彩搭配,画面都很美,充满诗意。
分析:这是小结前阶段经验的回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回忆讨论自己对吴冠中爷爷国画风格的感受,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潜移默化的激发幼儿对祖国妈妈的喜爱之情,而且能锻炼孩子的记忆、思维和表达能力。
反思:美术欣赏能充分锻炼幼儿的审美、表达、思维能力,技能是思维的表达,应当先学会思维,再学会表达(技能)。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可以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
(二)作品欣赏
1. 展示课件整体欣赏作品——《中国城》。引导幼儿从作品的不同风格进行观察欣赏。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吴冠中爷爷的另一幅作品,这幅画美吗?
幼儿:美。
师:美在哪里?你从画上看到了什么?画家要表现什么?
幼儿1:有许多黑色的象石头。
幼儿2:很像一堵墙,有很多砖头。
师:谁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幼儿3:像一座做小房子,白色的墙壁。
幼儿4: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
师:有的说像砖头,有的说象石头,有的说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有的说像小房子,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
幼儿:因为这是一张抽象画。
幼儿:它没有明显的主题和具体的形象。
幼儿:它需要小朋友发挥想象。
师:吴冠中爷爷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叫“中国城”,那么你们觉得刚才谁想象得最适合。
幼儿:“云高。”(像一座小房子,白色的墙壁。)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引导幼儿集体念:“画家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叫“中国城”,是一幅抽象画,吴冠中爷爷画这幅画是表现中国的城市的繁荣景象。
分析:这是美术欣赏的第一步骤,所以笔者引导幼儿从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入手,对作品中所蕴涵的精神已经大概领会,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景象。教学中,我们不断通过比较欣赏法,引导孩子从作品的构图、造型、材质、风格、表现手法、形式风格、内容意义进行比较欣赏。孩子们对抽象画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能很快的判定吴冠中的这幅《中国城》是属于抽象画。
幼儿在国画欣赏中,常会感受到一些教师没有感受到的东西,说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话语,证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界。比如幼儿4的回答——“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由于幼儿缺少约束和心理定势,根据自己对作品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迸发创新的火花,表现独到的见解。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
反思:霍夫曼语里说道:抽象绘画“表现了人不能看见或不能直接看见的东西”,它是一个属于直觉反应和本能知觉的新天地。抽象画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形式。要欣赏抽象画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抽象,“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同之点,加以综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就叫做“抽象”。它描绘的并不是某个东西,所以不能牵强的去判断他画的是什么,而是要通过欣赏画面的颜色、用笔和构图来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看法。
2. 从作品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欣赏。
师:这幅画用了哪些色彩呢?
幼儿:浓墨和淡墨、黄色、绿色。
师:用得最多的颜色是什么?
幼儿:浓墨和淡墨。
师:吴冠中爷爷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来表现画面,这幅画上用的最多是什么?
幼儿:面。
幼儿:点。
师:是面多还是点多?
幼儿:面多。
师:有哪些面呢?
幼儿1:长方形面。
幼儿2:斜面。
幼儿3:平面。
幼儿4:圆面。
幼儿5:椭圆面。
幼儿6:三角形面。
师:最多的是什么面?
幼儿:长方形面。
师:吴冠中爷爷这幅画用了哪些笔法呢?
幼儿1:中锋。
师:中锋画了什么?
师:中锋画了点。
幼儿2:有侧锋。
幼儿3:还有卧锋,粗的长方形是用卧锋画的。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吴冠中爷爷用了浓墨淡墨组成的大块面来表现中国城的房子或墙壁,还用了有颜色的小块面来表现什么呢?
幼儿:人。
分析:在分析中国城的抽象表现形式后,我便进一步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的形象,在交流讨论中,教师及时抓住契机,点明国画活动重点技能方法,幼儿在具体的画面分析中,已经学会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来描述作品中笔墨的浓淡、色彩意境,笔法的干湿等涵义,这样便于幼儿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这些方法。
反思: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表现活动中容易渗进自己的想法和想象,他们的行为没有像成人那样多的理性思考,往往爱加上自己的主观想象,喜欢夸张新奇的事物。所以,吴冠中的绘画风格能激发孩子的激情。这个环节还运用了观察欣赏法,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姿的生活反应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
3. 创造优美的音乐意境,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城》的美,促进孩子的审美想象。
师:这里还有吴冠中爷爷的许多类似的图画,老师把这些美丽的图画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边欣赏图画边听音乐想象这些美丽的景色。
幼儿听音乐想象,教师伴随语言提示:“听着音乐,看着画,你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师:欣赏了吴冠中爷爷表现中国城的美丽图画,你觉得中国的城市美在哪里呢?
幼儿1:中国的城市美在房子的屋顶上,屋顶有许多花纹。
幼儿2:中国的城市美在房子周围有小河环绕。
幼儿3:中国的城市美在人多,很热闹。
幼儿4:中国的城市美在小区里,小区有许多绿绿的树。
幼儿5:中国的城市美在公园里,公园有许多花,还有蝴蝶、蜜蜂在飞舞。
幼儿2:中国的城市美在后面有小山坡。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我们中国的城市真的很美, 吴冠中爷爷也是这样觉得,所以把这些真切感受,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景物都表现在画面上。
分析:欣赏是幼儿审美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能激发幼儿各种感官的体验。欣赏的指导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在投入的状态中集中注意力欣赏,进入了审美的情境,必然能使幼儿诱发联想和想象,从而去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在引导孩子对《中国城》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中,为了让孩子更好感受吴冠中爷爷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的画面美,亲身体会吴冠中爷爷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我借助音乐,让孩子面对抽象画进行理解和想象,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因为抽象艺术不但有形式上的美感,而且更有着内在的艺术精神,涵盖面极其广阔。它虽然不像古典艺术那么易于接受,可一旦被人们接受,却更能激发出人的精神活力。
反思: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的环境氛围,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雨声,感受到喜悦、忧愁,感受到舒缓,快慢,促使其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敏锐的程度,感觉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等产生不同的美感。欣赏教学中放些音乐更能加深对作品的把握。国画欣赏时,悠扬的民族乐曲更能增强其清远的意味。画家用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画面以及画面中的远近关系,还有中国古代民居的不同姿态勾画,深深吸引了幼儿,引发了幼儿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体验。
中国画讲究画面“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用笔、用墨的表意,用线条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情感。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主动投入。在国画欣赏活动过程中,将幼儿的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单一被动地感知向感官全方位参与发展,必然能带动更深层次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各种情境创设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趋主动、活跃;思维追求个性化,美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日益增强。
(三)幼儿创作
1.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如何浓淡粗细等笔墨布局画面。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吴冠中爷爷,画一画美丽的中国城景色,但是要如何布局画面才会美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一:平行构图。
图二:三角构图(房子的侧面)
2. 提出要求:大胆作画,用各种块面表现家园的美丽景色;画时要注意粗细、长短、浓淡结合;使用颜色要注意卫生和保持画面整洁。
师:“大家可以听着音乐大胆想象,如果你是一位建筑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建造,把中国城市家园建在哪里,才会最美丽呢?,然后把它画下来。”
3. 幼儿听音乐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进行画面的布局和墨色浓淡的处理。
分析:此环节我们充分运用课件展示,向孩子展现了不同的构图和画面布局方法,解决了在美术欣赏中特别注重创造力的偏向,促使美术活动中技能和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四)欣赏评价
组织幼儿与新老师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向新老师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教师与新老师共同对孩子的画作进行点评。
(五)作品分析反思
1. 瞧!有的孩子画出城堡式的宫殿;有的孩子画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有的孩子则学着吴冠中爷爷画出大大小小的块面组合……一幅幅的画面色彩斑斓,富有生机,多么充满诗意,线条多么流畅,令人感叹!从幼儿的作品中表现抽象画的幼儿有24人,具象画的有12人。可见抽象画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占据一定的分量,特别对于那些技能表现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更喜欢用抽象画来表现。然而绘画技能较好的幼儿表现的画面意境更为凸显,而且线条流畅,疏密有致,画面布局合理。
2.抽象绘画艺术的发起者康定斯基说:“所有的艺术中,抽象画为最难。它要求画家要有良好的素描技巧,对构图造型和色彩构成有超常敏感的把握,而且还应该是个真正的诗人。最后这一点最关键。”这位抽象画大师要说明的是:抽象画重在诗意。
3.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儿童玩过一种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色彩结晶纯系抽象美。彩陶及钟鼎上杰出的纹样,更是人类童年的创造抽象美才能的有力例证。所以欣赏抽象画是认知的延伸、感官的舒展。
4. 自由奔放、无定型的抽象化风格,是对人们反对束缚、崇尚自由精神的诠释,抽象画往往体现出画家惊人的创造力,抽象画更能充分抒发人的感情,表达内在的精神。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象大胆,所以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嫩的想法中,都隐藏着创造性的火花,从孩子的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他们已经将自由奔放、无定型的抽象化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
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瑰宝,进入大班以来我们先后引导幼儿欣赏了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等中国名家的国画作品,孩子们尤其对吴冠中的《天鹅》 《春如线》 《小河流水人家》 《春树》等一系列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中了解了吴冠中的作品多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搭配,并且将西方形式结构同中国意境韵味有机地结合,构成了独特的“自然-形韵”的绘画新体系。孩子们在欣赏与表现的活动中逐步体验了进行国画活动的快乐情趣,感受和喜爱中国画独特韵味美的情感油然而生,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习从笔墨、线条、色彩等不同角度欣赏吴冠中的国画《中国城》,感受其诗情画意的绘画风格,进一步激发大胆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教学实录及分析反思
(一)谈话引入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欣赏过吴冠中的哪些作品?并谈谈其国画风格。
师:“这学期我们欣赏过最多作品的画家是谁呢?
幼儿:吴冠中爷爷。
师:我们欣赏过吴冠中爷爷的哪些作品呢?
幼儿:《黑天鹅》
幼儿:《春如线》和《小河流水人家》。
幼儿:《春树》。
师:吴冠中爷爷的这些国画有什么风格呢?
幼儿1:他喜欢用点、线、面的结合来组成形象。
幼儿2:他把国外西洋画的方法用在中国画上。
幼儿3:他特别爱祖国,爱家乡,常常把祖国和家乡的美丽景色表现在画面上。
师:他的家乡在哪里呢?
幼儿:在杭州。
师:吴冠中爷爷的家乡在杭州,所以他常常以江南水乡为题材进行创作,并将国外西洋画的风格引进中国,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与色彩搭配,画面都很美,充满诗意。
分析:这是小结前阶段经验的回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回忆讨论自己对吴冠中爷爷国画风格的感受,不但可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潜移默化的激发幼儿对祖国妈妈的喜爱之情,而且能锻炼孩子的记忆、思维和表达能力。
反思:美术欣赏能充分锻炼幼儿的审美、表达、思维能力,技能是思维的表达,应当先学会思维,再学会表达(技能)。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应以开发幼儿智力、提高审美能力为前提,可以带动幼儿绘画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提高。
(二)作品欣赏
1. 展示课件整体欣赏作品——《中国城》。引导幼儿从作品的不同风格进行观察欣赏。
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吴冠中爷爷的另一幅作品,这幅画美吗?
幼儿:美。
师:美在哪里?你从画上看到了什么?画家要表现什么?
幼儿1:有许多黑色的象石头。
幼儿2:很像一堵墙,有很多砖头。
师:谁看到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幼儿3:像一座做小房子,白色的墙壁。
幼儿4: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
师:有的说像砖头,有的说象石头,有的说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有的说像小房子,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呢?
幼儿:因为这是一张抽象画。
幼儿:它没有明显的主题和具体的形象。
幼儿:它需要小朋友发挥想象。
师:吴冠中爷爷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叫“中国城”,那么你们觉得刚才谁想象得最适合。
幼儿:“云高。”(像一座小房子,白色的墙壁。)
教师边操作课件边引导幼儿集体念:“画家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叫“中国城”,是一幅抽象画,吴冠中爷爷画这幅画是表现中国的城市的繁荣景象。
分析:这是美术欣赏的第一步骤,所以笔者引导幼儿从分析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入手,对作品中所蕴涵的精神已经大概领会,并能充分发挥想象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景象。教学中,我们不断通过比较欣赏法,引导孩子从作品的构图、造型、材质、风格、表现手法、形式风格、内容意义进行比较欣赏。孩子们对抽象画的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能很快的判定吴冠中的这幅《中国城》是属于抽象画。
幼儿在国画欣赏中,常会感受到一些教师没有感受到的东西,说出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话语,证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视界。比如幼儿4的回答——“像长颈鹿身上的花纹”。由于幼儿缺少约束和心理定势,根据自己对作品传达的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迸发创新的火花,表现独到的见解。宽松、自由、愉快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重视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并及时给予赞扬与鼓励。
反思:霍夫曼语里说道:抽象绘画“表现了人不能看见或不能直接看见的东西”,它是一个属于直觉反应和本能知觉的新天地。抽象画只不过是画家对于现实世界的高度概括和提炼,是一种概念化的表现形式。要欣赏抽象画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抽象,“抽象”是“具象”的相对概念,是就多种事物抽出其共同之点,加以综合而形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新的概念就叫做“抽象”。它描绘的并不是某个东西,所以不能牵强的去判断他画的是什么,而是要通过欣赏画面的颜色、用笔和构图来理解画家所要表现的情感和看法。
2. 从作品的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欣赏。
师:这幅画用了哪些色彩呢?
幼儿:浓墨和淡墨、黄色、绿色。
师:用得最多的颜色是什么?
幼儿:浓墨和淡墨。
师:吴冠中爷爷特别重视点、线、面的结合来表现画面,这幅画上用的最多是什么?
幼儿:面。
幼儿:点。
师:是面多还是点多?
幼儿:面多。
师:有哪些面呢?
幼儿1:长方形面。
幼儿2:斜面。
幼儿3:平面。
幼儿4:圆面。
幼儿5:椭圆面。
幼儿6:三角形面。
师:最多的是什么面?
幼儿:长方形面。
师:吴冠中爷爷这幅画用了哪些笔法呢?
幼儿1:中锋。
师:中锋画了什么?
师:中锋画了点。
幼儿2:有侧锋。
幼儿3:还有卧锋,粗的长方形是用卧锋画的。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吴冠中爷爷用了浓墨淡墨组成的大块面来表现中国城的房子或墙壁,还用了有颜色的小块面来表现什么呢?
幼儿:人。
分析:在分析中国城的抽象表现形式后,我便进一步引导幼儿分析作品的形象,在交流讨论中,教师及时抓住契机,点明国画活动重点技能方法,幼儿在具体的画面分析中,已经学会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来描述作品中笔墨的浓淡、色彩意境,笔法的干湿等涵义,这样便于幼儿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这些方法。
反思:幼儿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表现活动中容易渗进自己的想法和想象,他们的行为没有像成人那样多的理性思考,往往爱加上自己的主观想象,喜欢夸张新奇的事物。所以,吴冠中的绘画风格能激发孩子的激情。这个环节还运用了观察欣赏法,把瞬息万变、美丽多姿的生活反应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
3. 创造优美的音乐意境,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城》的美,促进孩子的审美想象。
师:这里还有吴冠中爷爷的许多类似的图画,老师把这些美丽的图画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边欣赏图画边听音乐想象这些美丽的景色。
幼儿听音乐想象,教师伴随语言提示:“听着音乐,看着画,你好象听到了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师:欣赏了吴冠中爷爷表现中国城的美丽图画,你觉得中国的城市美在哪里呢?
幼儿1:中国的城市美在房子的屋顶上,屋顶有许多花纹。
幼儿2:中国的城市美在房子周围有小河环绕。
幼儿3:中国的城市美在人多,很热闹。
幼儿4:中国的城市美在小区里,小区有许多绿绿的树。
幼儿5:中国的城市美在公园里,公园有许多花,还有蝴蝶、蜜蜂在飞舞。
幼儿2:中国的城市美在后面有小山坡。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我们中国的城市真的很美, 吴冠中爷爷也是这样觉得,所以把这些真切感受,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景物都表现在画面上。
分析:欣赏是幼儿审美能力提高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教学中应利用一切可能激发幼儿各种感官的体验。欣赏的指导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在投入的状态中集中注意力欣赏,进入了审美的情境,必然能使幼儿诱发联想和想象,从而去领略作品的意境美。在引导孩子对《中国城》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中,为了让孩子更好感受吴冠中爷爷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画面充满诗意的画面美,亲身体会吴冠中爷爷执著地守望着“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心底”的真切情感。我借助音乐,让孩子面对抽象画进行理解和想象,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因为抽象艺术不但有形式上的美感,而且更有着内在的艺术精神,涵盖面极其广阔。它虽然不像古典艺术那么易于接受,可一旦被人们接受,却更能激发出人的精神活力。
反思:通过音乐,创设具体的环境氛围,使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风声、雷声、雨声,感受到喜悦、忧愁,感受到舒缓,快慢,促使其感官直觉发展到比较敏锐的程度,感觉线条、色彩、构图、意境等产生不同的美感。欣赏教学中放些音乐更能加深对作品的把握。国画欣赏时,悠扬的民族乐曲更能增强其清远的意味。画家用不同的笔触表现不同的画面以及画面中的远近关系,还有中国古代民居的不同姿态勾画,深深吸引了幼儿,引发了幼儿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感体验。
中国画讲究画面“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用笔、用墨的表意,用线条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情感。通过情境创设,可以促进幼儿情感的主动投入。在国画欣赏活动过程中,将幼儿的情感体验的感知、丰富、深化融于一体,单一被动地感知向感官全方位参与发展,必然能带动更深层次的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在各种情境创设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趋主动、活跃;思维追求个性化,美的感悟能力和创造力日益增强。
(三)幼儿创作
1.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如何浓淡粗细等笔墨布局画面。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学吴冠中爷爷,画一画美丽的中国城景色,但是要如何布局画面才会美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图一:平行构图。
图二:三角构图(房子的侧面)
2. 提出要求:大胆作画,用各种块面表现家园的美丽景色;画时要注意粗细、长短、浓淡结合;使用颜色要注意卫生和保持画面整洁。
师:“大家可以听着音乐大胆想象,如果你是一位建筑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建造,把中国城市家园建在哪里,才会最美丽呢?,然后把它画下来。”
3. 幼儿听音乐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进行画面的布局和墨色浓淡的处理。
分析:此环节我们充分运用课件展示,向孩子展现了不同的构图和画面布局方法,解决了在美术欣赏中特别注重创造力的偏向,促使美术活动中技能和创造力的协同发展。
(四)欣赏评价
组织幼儿与新老师互动,鼓励幼儿大胆向新老师介绍自己的画面内容,教师与新老师共同对孩子的画作进行点评。
(五)作品分析反思
1. 瞧!有的孩子画出城堡式的宫殿;有的孩子画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有的孩子则学着吴冠中爷爷画出大大小小的块面组合……一幅幅的画面色彩斑斓,富有生机,多么充满诗意,线条多么流畅,令人感叹!从幼儿的作品中表现抽象画的幼儿有24人,具象画的有12人。可见抽象画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占据一定的分量,特别对于那些技能表现能力较弱的孩子,他们更喜欢用抽象画来表现。然而绘画技能较好的幼儿表现的画面意境更为凸显,而且线条流畅,疏密有致,画面布局合理。
2.抽象绘画艺术的发起者康定斯基说:“所有的艺术中,抽象画为最难。它要求画家要有良好的素描技巧,对构图造型和色彩构成有超常敏感的把握,而且还应该是个真正的诗人。最后这一点最关键。”这位抽象画大师要说明的是:抽象画重在诗意。
3.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儿童玩过一种万花筒,那千变万化的色彩结晶纯系抽象美。彩陶及钟鼎上杰出的纹样,更是人类童年的创造抽象美才能的有力例证。所以欣赏抽象画是认知的延伸、感官的舒展。
4. 自由奔放、无定型的抽象化风格,是对人们反对束缚、崇尚自由精神的诠释,抽象画往往体现出画家惊人的创造力,抽象画更能充分抒发人的感情,表达内在的精神。幼儿期是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孩子的好奇心强,想象大胆,所以在他们充满童真与稚嫩的想法中,都隐藏着创造性的火花,从孩子的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他们已经将自由奔放、无定型的抽象化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