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润腔技巧的文化内涵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wx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民族声乐润腔技巧在演唱过程中所起的裝饰性润腔的表层意义,来初探其深层的文化内涵,试图给声乐演唱者尤其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做一提示:我们对待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要做到由表及里,不仅要看到它是润饰声腔、装饰唱腔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将润腔技巧的运用达到一个深层的文化层次,从而将我们的演唱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民族声乐;润腔技巧;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2-0141-02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因其国度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其文化发展真可谓是五彩斑斓、异彩纷呈!在这样的文化发展背景下,作为音乐文化中子文化之一的民族声乐文化的发展也不例外,因其在演唱过程中采用了各种各样的润腔技巧,使得民族声乐之花在发展道路上越开越艳丽。笔者想通过民族声乐润腔技巧在演唱过程中所起的装饰性润腔的表层意义来初探其深层的文化内涵,试图给声乐演唱者尤其是民族声乐演唱者做一提示:我们对待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要做到由表及里,不仅要看到它是润饰声腔、装饰唱腔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它所蕴含的深层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将润腔技巧的运用达到一个深层的文化层次,从而将我们的演唱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
  任何一种技术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文化背景,作为民族声乐演唱技术之一的润腔技巧也不例外。上面我们提到过,我们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又有各自特色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发展背景,包括语言文化、情感表达文化等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势必影响音乐创作,在声乐作品中润腔技巧的运用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它们的运用正体现了声乐文化在不同民族间的差异性。下面笔者试以28种润腔技巧(根据明代音乐学家周大风的归纳总结)中的咽腔和泛腔两种润腔技巧为例来做初探性的分析、透视。
  一、关于“润腔”与润腔技巧的文化寓意
  润腔,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润,是润色、修饰、加工、调节、造型的意思;腔,是腔体、腔调、声腔的意思。合起来解释就是对声腔进行修饰、润色、造型、加工。俗话说的“拿腔走调”,实际上就包含有润腔的意味。声乐教育家周亨芳对唱腔有过比较精辟的诠释,她说,唱腔不仅泛指某一唱段或某个旋律的整体而言,实际上它还包含着组成一个唱段或一个旋律的无数音的无数腔体的揭示,换句话说歌唱中的每个音都是在歌唱家的某种思维取向下发出的,它是由字头、字腹、字尾所组成的音的活体,这种活体称为唱腔。为了获得音的活体,保持音的神韵,发挥音的魅力,在歌唱中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润腔,把歌曲中的每个音、每个小节、每个乐句、每个乐段乃至整体,进行润色、修饰、调节、控制、加工、造型、处理。这就是歌曲的润腔技巧。民族声乐的润腔方式多种多样、千变万化,它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它对歌曲风格的形成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它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具体可分为两大类:个性化润腔和色彩性。[1]
  二、以咽腔和泛腔为例的润腔技巧文化内涵的分析
  (一)咽腔及其文化内涵
  “咽腔”,即哭腔。[2]润腔技巧的一种,在演唱乐句时总带有哭啼的感觉,以突出该作品所要表达的音乐意义。而这种意义不仅是为了音乐表现上的装饰作用,更是音乐背后所蕴藏的较为深刻的文化意义。哭腔在戏曲和民族声乐的不少作品中经常被运用,比如在作曲家王志信的民歌改编曲《兰花花》和《孟姜女》等作品中频繁被运用,表达了主人公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当时的生活遭遇。就拿《兰花花》的音乐为例来说,这首作品的主人公兰花花是土生土长的陕北农村姑娘,而且这个真实而又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陕北这块贫瘠而又荒凉、老百姓为生计而发愁的地方,这就给作曲家的作曲打上了无形的地域文化的烙印。在该故事发生的当时,陕北农民还处在奴隶主剥削横行的生活状况下,整天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至于地主们凭借其权势私抢民女就更是司空见惯的事了,而兰花花这位善良又有个性的农家女就是被地主迫害的典型代表。在这种生活背景下,作曲家的作曲肯定会借鉴一些能够反映当时当地文化生活环境的地域音乐元素,来突出作品中主人公此时此刻的心理变化等因素,而不单纯是润饰音乐的旋律线这种单纯的音乐文化意思了。哭腔,在陕北这块特殊的土地上就显得很平凡了,这种润腔技巧最能体现陕北人民当时痛苦的生活经历了。难怪陕北民歌中的音乐大多数以苦音为主,体现了那块土地的贫瘠、荒凉而无奈。当然,这与陕北这块土地所隐含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有关,因此,一首民歌,不仅是《兰花花》,要把它真正的音乐内涵——所体现的文化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生动活泼,就不能单从旋律的线条化或校音等因素上去考虑作曲家在一首作品中所选用的润腔技巧了,还要从一首作品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色上下功夫,这样对于每首作品中所采用的润腔技巧的理解就更加全面,从而对作品的处理和演绎就更深刻而透彻,这不正是我们追求艺术唯美的具体而重要的体现吗?哭腔是这样,其他润腔技巧也是如此,当然,对于本人下面即将分析的又一种润强技巧——泛腔更是如此。马克思哲学曾教会我们,认识每个事物都要透过现象去挖掘其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这样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我要说,对于中国民族声乐音乐中所运用的各种润腔技巧的理解也是如此。
  (二)泛腔及其文化内涵
  泛腔,即在某一音用真声演唱后,突然用假声高八度演唱。[3]这种润腔技巧多在一些地方性很浓的民歌中被运用,如陕北民歌《泪蛋蛋泡在沙蒿蒿林》、甘肃民歌《下四川》以及某些少数民族歌曲中多有出现。这种润腔技法的运用大多时候是作曲家想表达主人公突然的内心世界的变化,体现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如陕北民歌《上一道道梁来下一道道坡》中就有几句音乐是这样的(不再附谱例,大家可以直接搜听这首歌仔细琢磨分析),把主人公此时此刻撩人心弦的急切而又渴望的思念情人之情表达得活灵活现,让人听来仿佛自己的心情就是那当事人的心情,好一把辛酸和凄楚,但又不失豪爽和奔放的情怀!这些情感的表现正是运用了“泛腔”这一民族声乐的润腔技巧而体现的,如果把这种技巧只理解为润饰声腔的作用那就太单调而乏味了。
  我们在青歌赛中原生态唱法比赛一项中,就有不少含有泛腔技巧的民族歌曲,当然他们民族的歌曲曲调是一种浑然天成的音乐体现,但这无形中折射出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和情感历程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现象,我们从他们发自肺腑的心灵之音中就会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也难怪原生态唱法的比赛是那样吸引亿万观众的眼球和好奇心,原因就在这里。音乐它不仅仅是音与音的枯燥结合,更多的是作曲家或民间艺人想通过它们来体现一种人文环境、文化生活等,而不是无来由地自由喊叫。文化,即人化,它是由各种各样的能体现人文思想的符号所组成,因此有人还说文化就是一种符号,那么作为描述人类情感和生活习性等特性最直接的符号之一的音乐就是其中的一种。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音乐及其所包含的润腔技巧的运用的话,它们何尝不也体现了一种文化内涵呢?我相信答案当然是不言自明的。那么对于每一位从事民族声乐的声乐工作者而言,在对待每一部民族声乐作品时,在处理其中作曲家运用的每一种润腔技法时,千万不要采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单打一”的处理方式,否则你所演绎的音乐就是干巴巴没有一点儿味道的音乐,这样的音乐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所谓的音乐的审美价值,其实说到底就是其所体现的文化价值,没有文化价值何谈审美价值?没有文化价值就是无稽之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部音乐作品的灵魂。
  结语
  中国是一个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杂居而又融合的国家,民族声乐又是体现我们民族精神面貌的一个窗口,我们要让这扇窗口经常窗明几净,就得在各种各样的民族音乐元素上去下大功夫,作为体现民族声乐风格的各种各样的润腔技巧这一元素,就更应得到每位民族声乐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前景更加辉煌,也更能在世界民族声乐之林中赢得一席之位!
  [参 考 文 献]
  [1]梁佶中.民族声乐的润腔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2004(05).
  [2][3]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03).
其他文献
[摘要]四功五法是我国传统戏曲的基本功,是戏曲表演的基石,合理借鉴能很好地促进声乐教学,应把既有的成功实践规范化、教材化,使之更易于操作。声乐艺术向传统戏曲学习,有利于改变“千人一面”的现象;要重点吸取传统戏曲在表演和扮相上的优势,借此推动声乐表演更加赏心悦目、更加唱演俱佳。力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和发展中国声乐艺术,实现新的繁荣。  [关键词]四功五法;传统戏曲;声乐教学;中国声乐艺术  [中图
期刊
[摘要]金湘歌剧《日出》中的下幕曲一《妓女之歌》是一首富有江南小调特色的合唱曲,通过“音程向位”分析法可以发现其主题旋律借鉴了经典江南民歌旋律的写作方法,除此之外,乐曲的旋律、调式等音乐要素的创作也使用了江南小调的音乐素材,其源于民间的循环曲式结构与江南小调的曲式结构同样有着关联,本文将从该合唱曲的创作手法出发,把《妓女之歌》中包含江南小调特征的音乐要素进行挖掘与分析。  [关键词]金湘;《日出》
期刊
[摘要]通过对目前幼儿园音乐活动的调查分析,发现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音乐活动的形式单一,教师掌控音乐能力较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以及活动中的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策略,通过音乐活动游戏化,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丰富教师课程内容,培养幼儿园师生音乐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幼儿音乐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幼儿;教师;音乐活动;游戏;核心素养  [中图
期刊
[摘要]钢琴是人文艺术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阶段及以上的钢琴教育致力于一种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从人文主义的理论框架入手,以珠海市艺术高级中学的钢琴教学为例,首先从笔者长期以来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和梳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钢琴的现存问题;其次基于国内外的各种教学经验,试图建构一种人文主义视角下的钢琴教学模式,并提出三种创新性建议。  [关键词]人文主义;钢琴教学;艺术高中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以视频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具有时间短、内容少、知识精练等特点,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现代化教育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本文主要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并以实例表述微课教学对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
期刊
[摘要]湛江地处粤西地区,雷剧是粤西地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高师院校,理应承担起保护地方民间戏剧的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本文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对于粤西“非遗”雷剧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通过课程建设、艺术实践两大板块,探索湛江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而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推广到对粤西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驻地人才;教学探索  [中
期刊
[摘要]王立平先生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是什么原因让王立平先生写出数量如此之多、质量如此之高、传唱如此之久的殿堂级佳作名篇呢?他的音乐纯然动听,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位人的心,并产生强烈的共鸣。很多歌曲的词作者亦是王立平先生,他的作品唱出来是歌,读出来是诗词,词曲皆是佳作,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  [关键词]王立平;《红楼梦》;语音语调;北方方言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期刊
为了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繁荣發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 11月6日至9日,由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长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吉林省图书馆、吉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长春市群众艺术馆承办的“荷兰著名小提琴家郑锦龙吉林之旅”系列展演活动分为两场音乐会、一场讲座和一场大师班在长春成功举行。  郑锦龙先生是荷兰华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现任阿姆斯特丹交响
期刊
聲乐套曲《生活的浪花》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其文化内涵丰富而且精深,有着它独特的教育意义。音乐教育一般分为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本文将着力探讨我国高校当今专业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学” 本科专业教育,并从“音乐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轨迹来分析若干深层次的问题,并期望获得对当下“音乐学” 本科专业研究的启示。以其立足当下,放眼未来,找准中国“音乐学”专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音乐学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