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农业种植方式对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ul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肥使用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实现农作物产量的不断提升。然而氮肥的使用需要注重方式方法。目前,国内的农田氮元素流失严重,有效利用率不到30%,大大加大了农田的氮污染。尤其是暴雨或者是大田漫灌,氮元素一硝态氮的形式淋失到地下水网之中。土壤固定下的硝态氮比例不足一半。主要还是与目前国内农业种植结构有着一定的关系。农技人员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实现氮元素的高效利用,从而有效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1造成硝态氦淋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土壤中硝态氮淋失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降雨浸泡田块,氮肥的使用过量等,硝态氮没有完全被农作物吸收,就被雨水浸泡,进入地下水网。另外,还有一些硝态氮层积在土层表面,长期暴露在阳光和空气中,最终失效。因此,具有造成硝态氮淋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雨水
  雨水可以将土壤中的有机成分带着。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进入田地,使得层积在土壤中的硝态氮融入雨水,随着雨水的流动,进入沟河之中,进入地下水网之中。另外,层积在土壤中的硝态氮随着雨水被带着之后,雨水的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最终影响,附近的沟河硝酸盐浓度,使得周边水源出现氮污染,影响周围人们的饮用水质量。
  1.2氮肥使用过量
  一些农户认为农作物的高产需要有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作为基肥,十分重要,是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之一,使用氮肥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是丰收的基础。因此很多地方的农户就过度使用氮肥,使得一些地块的氮肥浓度过高。因为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能力是有限的,剩下多余的氮元素以硝态氮的形式层积在土壤之中,使得硝态氮在土壤中不断层积,最终使得氮元素在田地里不断层积下来,一旦遇到雨水,这些硝态氮就以硝酸盐的形式融入水中,被雨水带着,没有实现氮肥的高效利用。氮肥的精准使用才能使得土壤中的氮元素使用恰当好处。
  1.3种植模式不合理
  农业种植模式的合理程度与硝态氮的淋失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国内农村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虽然机械化作业缓解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劳动力的缺失,机械作业的不足,造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种植模式不到位。现在一些地区的农户所种的亩数在3000,甚至更多。这样使得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心农业种植模式的合理程度。他们需要投入更少的劳动力,得到更高的产量。他们考虑土壤肥力的意识就是不断增加肥力。不要让农作物需要吸收氮磷钾等元素的时候,缺少这些元素。因此过度施肥变成了现在一种农田施肥的误区。这种不科学的种植模式使得一些土壤的硝态氮含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当地的土壤、水源的安全。
  2不同种植模式优化
  对于硝态氮的淋失,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农户的种植模式不尽合理。目前的小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根系较轻,不够发达,需要依靠及时的水肥环境,经常性的灌田,追肥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根系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然而目前的集约化作业,农田的种植模式采用的是相对统一的施肥、灌溉方式,浇水施肥的次数减少,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每一次使得氮肥也相对较高,一旦需要雨水淋湿,将造成硝态氮的大量流失。这样不仅造成氮元素的大量流失,同时农作物吸收氮元素也出现了时段上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就上述这些问题,笔者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农业种植合理化模式的具体设想:
  2.1粮食作物之间的合理种植模式
  主要粮食作物实现间作也是现在种植的主要方式之一。因为不同作物对氮元素等吸收的时机是不同的,它们对土壤、水分、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这种种植模式也是现在比较常见的。这种种植模式可以合理的实现不同农作物对氮元素等的吸收,这样可以实现氮元素吸收的高效性。例如:在黄淮海地区,最为常见的种植模式麦玉连作,这样的种植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同时也可以再多收一季作物。这两种作物对硝态氮的吸收量存在一定的区别,小麦在灌浆期所需要的硝态氮量相对较高,玉米在喇叭口期,需要的硝态氮量相对较高。同时小麦的根系较深,可以吸收深层土壤中的硝态氮。在施肥的过程中,我们只需要进一步注意施加氮肥的比例,要在关键的生长期施加氮肥,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硝态氮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硝态氮的淋失可能,降低对周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因此,这种粮食作物间作也优化土壤硝态氮的使用。
  2.2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合理种植模式
  不同作物对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需求不是不同的,运用不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间的问作,可以有效提升不同作物在吸收硝态氮的效率,最终提高我们施氮肥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有效提升农作物的产量。例如禾本作物与豆科作物之后在根系吸收氮元素方面有着一定的互补效果。因为豆科作物可以运用生物固氮的方式,将自己所需要的氮元素首先固定在根系上,在到了生长发育期的时候,实现氮元素的有效补充。禾本作物则是按照氮营养的方式在自己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实现氮元素的有效补充。由此可见,豆科作物在对硝态氮的需求量相对禾本作物较少。这两类作物之间实践问作可以實现它们之间对于硝态氮的吸取互补,从而大大降低田块对于硝态氮的需求量,这样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氮肥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土壤中硝态氮的含量,降低,硝态氮淋失的可能,不仅提高了氮肥的使用效率,同时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也减少到了最低。因此,这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间作也优化土壤硝态氮的使用。
  2.3填闲作物的合理种植
  填闲作物可以有效减少硝态氮的淋失,最终降低其造成的土壤和水体污染问题。因为这类填闲作物可以高效地吸收硝态氮,在农田的周边种植这类的填闲作物,可以帮助吸收田块中多出的硝态氮。例如:甜玉米就是一种典型的填闲作物,这种作物可以高校吸收融入雨水中的硝态氮,降低水中硝态氮的含量。在蔬菜地周边种植这种甜玉米将实现硝态氮淋失率的有效降低,帮助改善土壤结构,优化元素配比,从而实现蔬菜产出效率的有效提升。因此,这种填闲作物也优化土壤硝态氮的使用。
  3结语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的间作可以有效利用它们对硝态氮吸收时间、比例、深度不同,而实现农作物对硝态氮的高效、全面吸收。不同习性的农作物进行套种、间作,实现它们的互补,充分高效利用水分、光照等,不仅实现产量的有效提升,然而降低了硝态氮等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可能。
其他文献
[摘要]镇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促进镇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对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增收及农村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镇域经济 统筹城乡 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3—0047—01  镇域经济
[摘 要] 针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 人口增加、人均占有资源数量减少、资源利用率低下、农业环境恶化、农民收入下降等问题 ,认为设施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设施农业在我国迅速兴起及其所展示出的巨大成效 ,证实设施农业必将成为人多地少的我国农业高效发展的重要选择 ,也可望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 设施农业 农业建设 农业发展 成效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
2015年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小岭村通过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发展“土地入股、整村推进、三产融合、扶贫开发”模式,成立了蕉城区第一家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这种模式2016年在新华社智库《福建领导专供》刊出,2017年7月3日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纪事 村民变“股民” 》进行了专题报道,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探索一条新路子,防止山区土地闲置,帮助贫困户脱贫,也为今后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摘 要] 本文以国家标准中的湿法消解为主,主要介绍了土壤前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消解 温度  [中图分类号] S1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101-01  土壤作为农业生产的主要载体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采用合理的土
[摘 要] 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大关县马铃薯的主要病害。通过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来确保马铃薯品质、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提升,是植保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根据我们近年来对马玲薯晚疫病发生、危害情况的调查及防治经验进行了认真分析总结,并根据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病源、浸染循环及发生和流行条件等因素,提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435.3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79-0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最早来源于日本,由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等一批农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而提出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将直播转变为插秧,湿润育苗转变为旱育苗,密植转变为稀值,引用的大量科学技术使全省水稻生产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
[摘 要] 江淮丘陵地区午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5月下旬至6月的芒种、夏至季节,9月下旬至10月的秋分、寒露季节,对广大农户来说的两个关键时段,阴雨绵绵,各自长达三、四十天,严重影响午收、秋收,耽误夏播秋种。今年的夏收夏种普遍推迟有半个月,而秋收相应推迟,至于秋种,到笔者截稿止,我们天长市,除了高岗地区有一定进展外,其余地势低洼的圩区,进度几乎为零,大片的稻茬地荒芜在那里,明年的午收恐成泡影。面对
[摘要]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三农问题一直是工作中的重点,做好三农工作不仅能够推动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农村经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如何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就成为发展三农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考虑的问题。文章对农业经济管理进行优化的途径进行分析,希望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好的建设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 优
[摘 要] “十二五”以来,贵州省水城县以独特地理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现代农业生态化、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通过深入实地调查,就水城县发展基本情况、生态农业建设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生态农业深化发展等问题做出相应阐述与思考。  [关键词] 生态 农业 观光 致富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中图分类号] S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6-0072-0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水萝卜的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技术、采收与病虫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江门市新会区崖门镇甜水村范围内的萝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