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学会了骂人“王八蛋”,是使家长非常恼火,而又十分头疼的事。
我们在以前的《孩子嘴里的“王八蛋”》(《父母必读》1998年第8期)一文里谈到了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经常嘴里叨叨“wang ba dan”的事。当时是因为 “小孩子开始时有一个学习发音的阶段,往往先把一些音发出来,然后才被成人赋予某种意思。于是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说出的话常常不能让人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孩子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与成人平常的理解不同,按成人的说法就是词不达意。当成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某种意思时,就会觉得怪怪的。就像孩子说‘wang ba dan’时,成人就赋予了骂人的‘王八蛋’。然而,孩子可能根本没有骂人的意思……”
我们还认为,孩子的语言表达与成人不同,具有简化的特点,也就是只说一句话中最核心的或最关键的词。例如,“这是爸爸的香烟。”在孩子嘴里就只剩下“爸爸”两个字了。
时过半年之后,邻居家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长进。他再也不会指着香烟盒说“爸爸”了,他妈妈也不再跟他开诸如指着地上的烟盒让他把“爸爸”拣起来的玩笑了。他会说“这是爸爸的香烟”,而不再让人看笑话了。
但是孩子嘴里的“Wang ba dan (王八蛋)”却仍会说,并且,不是随意叨叨,而是很有针对性了。此时的“Wang ba dan”已不再是觉得好玩而练习发音了,而是在孩子表示不满时才说的,具有明确的“骂”的意思了。
那么,孩子是怎么会学会“骂”的呢?这还得从孩子的早期语言获得和行为的习得谈起。
从许多发展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儿童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机制。儿童能够获得语言是由于人类的大脑具有这样的功能。可以说,每个正常发育的孩子都有能力学会语言。但是,就儿童具有获得什么样的语言,怎样获得语言的过程来说,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获得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早期语言获得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强化”和“模仿”两个过程来完成,并在不断练习后得到巩固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到3岁时已经能很流利地说话了,到5岁时已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个故事,表达某种感情等。事实上,许多研究也表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有90%是在儿童出生到5岁之间获得的。也就是说,孩子在5岁前就获得了基本的语言能力。
孩子之所以能很好地获得语言,是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实际上早在出生以前)就沉浸在语言的环境中。人们或是直接对孩子说这说那,或是让孩子听着别人的相互交谈。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语言,认识语言和使用语言的。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生物基础与早期环境的交互影响下进行的。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幼年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对儿童早期语言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早期的语言获得对其终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牙牙小孩子开始时有一个学习发音的阶段,即所谓的“呀呀学语”阶段。孩子咿咿呀呀地发出一些声音,如果这里出现了一些在成人看来有“意思”的声音,就会引起家长的积极反应而赋予特定的“意思”。例如,当躺在摇篮里的孩子刚发出“ma ma”“mama”的声音时,家长就会显得非常兴奋,这种成人的积极反应使孩子发出“ma ma”的声音多了起来。也就是儿童的发音得到了强化,并使特定的发音和某种意义联系了起来,如“ma ma”与“妈妈”联系在一起,并使这种联系得到了固定。这就是“强化”在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看,单靠强化是不可能使一个孩子真正获得语言的,或者说不能完全获得语言。孩子之所以能获得真正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儿童语言模仿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家长说什么,孩子马上跟着说什么。如家长说“这是电灯”,孩子也接着说“这是电灯”。儿童语言模仿的另一种更为复杂、更为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和延迟模仿。观察学习和延迟模仿就是通过看或听别人如何说话、说什么话等来学习如何说话和说什么话,但听到别人说什么话和看到别人如何说话后并不立即模仿,而是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场合表现出来。例如,有位母亲抱着她3岁的女儿回家,到了家门口时突然发现没有带钥匙,于是说:“糟了,没带钥匙。”很快又想起她的妹妹那里有钥匙,所以又接着说:“不要紧,三姨那儿有。”当时怀里的孩子并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段时间,她们母女俩要到电话局去打电话,结果到那里时,电话局的门还没有开。这时,怀里的孩子说话了:“糟了,没带钥匙……不要紧,三姨那儿有。”当妈的一听就乐了:别三姨那儿什么钥匙都有呀!
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惊人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家长或成人在无意中说的话,也会成为孩子自己的语言。前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之所以学会了 “王八蛋”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我们认识到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生长和发展快等特点后,就能给孩子提供好的语言模仿环境,强化孩子的积极语言,让那些消极语言自然消退。
我们在以前的《孩子嘴里的“王八蛋”》(《父母必读》1998年第8期)一文里谈到了一个不到2岁的孩子经常嘴里叨叨“wang ba dan”的事。当时是因为 “小孩子开始时有一个学习发音的阶段,往往先把一些音发出来,然后才被成人赋予某种意思。于是刚开始学说话的孩子说出的话常常不能让人理解。或者,更确切地说孩子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与成人平常的理解不同,按成人的说法就是词不达意。当成人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某种意思时,就会觉得怪怪的。就像孩子说‘wang ba dan’时,成人就赋予了骂人的‘王八蛋’。然而,孩子可能根本没有骂人的意思……”
我们还认为,孩子的语言表达与成人不同,具有简化的特点,也就是只说一句话中最核心的或最关键的词。例如,“这是爸爸的香烟。”在孩子嘴里就只剩下“爸爸”两个字了。
时过半年之后,邻居家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明显的长进。他再也不会指着香烟盒说“爸爸”了,他妈妈也不再跟他开诸如指着地上的烟盒让他把“爸爸”拣起来的玩笑了。他会说“这是爸爸的香烟”,而不再让人看笑话了。
但是孩子嘴里的“Wang ba dan (王八蛋)”却仍会说,并且,不是随意叨叨,而是很有针对性了。此时的“Wang ba dan”已不再是觉得好玩而练习发音了,而是在孩子表示不满时才说的,具有明确的“骂”的意思了。
那么,孩子是怎么会学会“骂”的呢?这还得从孩子的早期语言获得和行为的习得谈起。
从许多发展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儿童具有获得语言的先天机制。儿童能够获得语言是由于人类的大脑具有这样的功能。可以说,每个正常发育的孩子都有能力学会语言。但是,就儿童具有获得什么样的语言,怎样获得语言的过程来说,语言环境对孩子的语言获得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早期语言获得实际上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强化”和“模仿”两个过程来完成,并在不断练习后得到巩固的。
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到3岁时已经能很流利地说话了,到5岁时已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个故事,表达某种感情等。事实上,许多研究也表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汇有90%是在儿童出生到5岁之间获得的。也就是说,孩子在5岁前就获得了基本的语言能力。
孩子之所以能很好地获得语言,是因为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实际上早在出生以前)就沉浸在语言的环境中。人们或是直接对孩子说这说那,或是让孩子听着别人的相互交谈。孩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语言,认识语言和使用语言的。
研究表明,儿童早期语言的发展是在一定的生物基础与早期环境的交互影响下进行的。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幼年时期有很强的可塑性,这对儿童早期语言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早期的语言获得对其终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牙牙小孩子开始时有一个学习发音的阶段,即所谓的“呀呀学语”阶段。孩子咿咿呀呀地发出一些声音,如果这里出现了一些在成人看来有“意思”的声音,就会引起家长的积极反应而赋予特定的“意思”。例如,当躺在摇篮里的孩子刚发出“ma ma”“mama”的声音时,家长就会显得非常兴奋,这种成人的积极反应使孩子发出“ma ma”的声音多了起来。也就是儿童的发音得到了强化,并使特定的发音和某种意义联系了起来,如“ma ma”与“妈妈”联系在一起,并使这种联系得到了固定。这就是“强化”在早期语言发展中的作用。
但是,从人类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来看,单靠强化是不可能使一个孩子真正获得语言的,或者说不能完全获得语言。孩子之所以能获得真正的语言,主要是通过“模仿”。儿童语言模仿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家长说什么,孩子马上跟着说什么。如家长说“这是电灯”,孩子也接着说“这是电灯”。儿童语言模仿的另一种更为复杂、更为重要的形式是观察学习和延迟模仿。观察学习和延迟模仿就是通过看或听别人如何说话、说什么话等来学习如何说话和说什么话,但听到别人说什么话和看到别人如何说话后并不立即模仿,而是在以后适当的时候和适当的场合表现出来。例如,有位母亲抱着她3岁的女儿回家,到了家门口时突然发现没有带钥匙,于是说:“糟了,没带钥匙。”很快又想起她的妹妹那里有钥匙,所以又接着说:“不要紧,三姨那儿有。”当时怀里的孩子并没有任何反应。过了一段时间,她们母女俩要到电话局去打电话,结果到那里时,电话局的门还没有开。这时,怀里的孩子说话了:“糟了,没带钥匙……不要紧,三姨那儿有。”当妈的一听就乐了:别三姨那儿什么钥匙都有呀!
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常常表现出惊人的主动性。也就是说,家长或成人在无意中说的话,也会成为孩子自己的语言。前面提到的那个孩子之所以学会了 “王八蛋”大概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我们认识到在儿童早期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可塑性强、生长和发展快等特点后,就能给孩子提供好的语言模仿环境,强化孩子的积极语言,让那些消极语言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