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不同时期小儿的特点和病儿的具体情况分析确定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药物吸收、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代谢、药物排泄等,了解药物的治疗机制。结果 儿童对药物的处置能力,对药物作用的反应能力等都与成人不同,应当根据不同时期小儿的特点和病儿的具体情况确定药物治疗方案。结论 尽量选用儿童易于接收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疗程。
关键词:儿童疾病;用药
儿童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比成人疾病的药物治疗复杂得多。从不同时期的小儿其生理和病理等都各具特点。因此,尽量选用儿童易于接收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疗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新生儿期(0.28d)、婴儿期(28d~l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不同时期的小儿,其生理和病理等都各具特点。
1.2方法 药物吸收、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代谢、药物排泄等。
2结果
小儿与成年人不同,往往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加之有些药物用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惧怕注射部位疼痛等,降低了用药的疗效。尽量选用儿童易于接收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减少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疗程。用药期间,家长应密切配合。
3讨论
不同时期的小儿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药物在体内的过程都与成年人有显著差异。
3.1药物的吸收药物只能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必然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机体因素、给药途径等。不同给药途径吸收的差异主要反应了机体吸收部位的机能状态,这在小儿与成人可能有明显不同。
3.2口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 如胃酸、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胃排空时间等对口服药物的吸收都有明显影响。新生儿和婴幼儿,其胃的pH偏高,至2~3岁才逐渐稳定在成年人的水平,即p小3。胃的排空时间也比成年人慢,尤其是新生儿,据统计10周以内的新生儿其排空时问平均为87min,而健康成年人则为65min。新生儿胆盐的合成和贮存能力比成年人低,也会影响脂溶性药物吸收。
3.3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的药物吸收与肌肉的丰满程度、血流量以及活动情况有关。新生儿肌肉较少,血流量不恒定,所以药物吸收并不可靠,如庆大霉素等,而且因肌肉少不丰满,不适于大剂量多次注射。
3.4皮下注射 新生儿和某些婴幼儿,因皮下脂肪组织较少,血流缓慢,容量有限,故不适于皮下给药。
3.5直肠给药 不能口服或静脉给药时,直肠给药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因为直肠给药能避免口服给药的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较高。有的药物直肠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静脉给相近。
3.6药物的分布 药物只有分布到靶组织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除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外,主要是药物与蛋白结合的程度;机体的生物膜对药物的屏障和转运能力;体液分布及脂肪量等生理学特性。
3.7蛋白结合率 许多药物吸收后都程度不等的与血浆蛋白发生可逆性的结合。因为只有未结合的药物才容易转运和发挥药理作用,所以药物的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必然影响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说血浆白蛋白含量在出生6个月中最低,到周岁时才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而且蛋白与药物结合的能力也比较低。所以在新生几,药物蛋白结合率低,而未結合部分比率高,用药过量极易产生中毒。
3.8体液量 不同年龄的体液占体重的比例不同,总的看,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比例比成年人和大龄儿童高,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从而可能降低血药浓度,而影响药效。其次,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和婴幼儿细胞外液比成年人和大龄儿童高,细胞内液却比成年人低,这也可影响药物的分布。
3.8血脑屏障 新生儿和婴幼儿,其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等进入的屏障作用差,因此进入脑的量可能增加,因此,在新生儿和婴幼儿应尽量避免使用吗啡及苯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物,以免中毒。代谢药物的重要酶,在新生儿、婴幼儿,这种酶在体内的氧化能力比成年入明显的低。因此,对一些药物如水杨酸类、扑热息痛、磺胺类、强心苷类、巴比妥类、可待因、异烟肼、多黏菌素、萘啶酸等药物的代谢能力低,氧化反应速度慢,用药时应加以考虑.
3.9药物的排泄 肾脏是排泄药物主要器官,肾脏的排泄功能与肾血流量,肾单位的发育程度有关系。新生儿的肾仅能接受总心输出量的5%一6%,成年人则为15%~25%。按体表面积算,新生儿有效的肾血流量仅为成年人的40%。年龄越小无功能的肾单位越多。所以凡以肾脏排泄为主的药物,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氢氯噻嗪、呋塞米、地高辛、可乐定等的体内半衰期都成年人长。用量都应当相应减少,以免中毒。一般而言,新生儿的用量应比大龄儿童减少[1],3~I /2左右,而且给药间隔时间也应当相应的延长。
参考文献:
[1]安迎雪.浅谈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J].医学创新研究,2006,3(2):76.
关键词:儿童疾病;用药
儿童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比成人疾病的药物治疗复杂得多。从不同时期的小儿其生理和病理等都各具特点。因此,尽量选用儿童易于接收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疗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新生儿期(0.28d)、婴儿期(28d~l岁)、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春期(12~18岁),不同时期的小儿,其生理和病理等都各具特点。
1.2方法 药物吸收、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药物代谢、药物排泄等。
2结果
小儿与成年人不同,往往不能主动配合治疗,加之有些药物用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惧怕注射部位疼痛等,降低了用药的疗效。尽量选用儿童易于接收的剂型和用药途径,减少用药次数和缩短用药疗程。用药期间,家长应密切配合。
3讨论
不同时期的小儿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即药物在体内的过程都与成年人有显著差异。
3.1药物的吸收药物只能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吸收的速度和程度必然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时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机体因素、给药途径等。不同给药途径吸收的差异主要反应了机体吸收部位的机能状态,这在小儿与成人可能有明显不同。
3.2口服胃肠道的生理功能 如胃酸、各种消化酶的分泌、胃排空时间等对口服药物的吸收都有明显影响。新生儿和婴幼儿,其胃的pH偏高,至2~3岁才逐渐稳定在成年人的水平,即p小3。胃的排空时间也比成年人慢,尤其是新生儿,据统计10周以内的新生儿其排空时问平均为87min,而健康成年人则为65min。新生儿胆盐的合成和贮存能力比成年人低,也会影响脂溶性药物吸收。
3.3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的药物吸收与肌肉的丰满程度、血流量以及活动情况有关。新生儿肌肉较少,血流量不恒定,所以药物吸收并不可靠,如庆大霉素等,而且因肌肉少不丰满,不适于大剂量多次注射。
3.4皮下注射 新生儿和某些婴幼儿,因皮下脂肪组织较少,血流缓慢,容量有限,故不适于皮下给药。
3.5直肠给药 不能口服或静脉给药时,直肠给药是重要的给药途径,因为直肠给药能避免口服给药的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较高。有的药物直肠给药后的血药浓度与静脉给相近。
3.6药物的分布 药物只有分布到靶组织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除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以外,主要是药物与蛋白结合的程度;机体的生物膜对药物的屏障和转运能力;体液分布及脂肪量等生理学特性。
3.7蛋白结合率 许多药物吸收后都程度不等的与血浆蛋白发生可逆性的结合。因为只有未结合的药物才容易转运和发挥药理作用,所以药物的蛋白结合率的改变,必然影响药物的作用。一般来说血浆白蛋白含量在出生6个月中最低,到周岁时才接近成年人的水平,而且蛋白与药物结合的能力也比较低。所以在新生几,药物蛋白结合率低,而未結合部分比率高,用药过量极易产生中毒。
3.8体液量 不同年龄的体液占体重的比例不同,总的看,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比例比成年人和大龄儿童高,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增大,从而可能降低血药浓度,而影响药效。其次,与成年人相比,新生儿和婴幼儿细胞外液比成年人和大龄儿童高,细胞内液却比成年人低,这也可影响药物的分布。
3.8血脑屏障 新生儿和婴幼儿,其发育尚未完善,对药物等进入的屏障作用差,因此进入脑的量可能增加,因此,在新生儿和婴幼儿应尽量避免使用吗啡及苯巴比妥类等中枢抑制药物,以免中毒。代谢药物的重要酶,在新生儿、婴幼儿,这种酶在体内的氧化能力比成年入明显的低。因此,对一些药物如水杨酸类、扑热息痛、磺胺类、强心苷类、巴比妥类、可待因、异烟肼、多黏菌素、萘啶酸等药物的代谢能力低,氧化反应速度慢,用药时应加以考虑.
3.9药物的排泄 肾脏是排泄药物主要器官,肾脏的排泄功能与肾血流量,肾单位的发育程度有关系。新生儿的肾仅能接受总心输出量的5%一6%,成年人则为15%~25%。按体表面积算,新生儿有效的肾血流量仅为成年人的40%。年龄越小无功能的肾单位越多。所以凡以肾脏排泄为主的药物,如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氢氯噻嗪、呋塞米、地高辛、可乐定等的体内半衰期都成年人长。用量都应当相应减少,以免中毒。一般而言,新生儿的用量应比大龄儿童减少[1],3~I /2左右,而且给药间隔时间也应当相应的延长。
参考文献:
[1]安迎雪.浅谈儿童常见病及合理用药[J].医学创新研究,2006,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