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到教育,自然首先想到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笔者认为,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除了充满爱心,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带着这“三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好,把学生教好。
一、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在2018年教师节当天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的确,有教师一生不离三尺讲台,不受外面缤纷社会诱惑;有教师以校为家、视生如子,危险来临时,冲锋在前;有的人起早摸黑、废寝忘餐,潜心教育一辈子,这都源于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
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授爱,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养出更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爱学生也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那么,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地对朋友的爱,因为教师对学生这份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2017年,笔者任教五年级,班里有一位很特殊的学生名叫小轩。开学第一周,笔者就见识到了原班主任告诉笔者关于他的个人表现情况:上课时,随意进出教室;坐姿不雅,或者趴着睡累了就躺在座位下面伸长四肢睡(有一次,一位教师因有急事进教室来找笔者,还因此吓了一大跳)或者在安静的课堂上,突然语出惊人;下课后总爱把头探出窗外或双手撑在走廊栏杆上,甚至爬上窗台看外面风景……刚开学,笔者除了要进行很多的课外工作,每天还要时刻留意并处理小轩的突发状况,可谓是身心疲惫。在多次与他谈心教育,但无多大變化后,笔者决定联系家长。通过沟通交流,笔者了解到这是一个缺乏爱的学生。疼爱小轩的奶奶和父亲前几年相继离世,母亲带着他和幼小的妹妹艰难度日。后来,虽然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但没有得到爱,有时还遭遇打骂。母亲忙于工作,常常兼顾不到小轩。笔者知道,要改变小轩,首先要让他感受到爱。自此,课堂内外,笔者的目光常常投射到他的身上,一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表扬。例如,他的表达是清晰响亮的,他的书写也是不错的。在笔者的影响下,学生们也慢慢地开始接纳包容和帮助小轩。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其中反反复复、时好时坏,的确磨人。作为班主任,笔者一直没有放松对小轩的关注。直到六年级下学期,笔者发现,他明显变了,特别是越往后越好,如,上课专心、积极举手、课后完成作业……中段过后,他已与平常学生无异,还带着就读低年级的妹妹上学放学,让母亲甚是欣慰。笔者也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笔者持之以恒的爱心终于得到回报了。
二、耐心
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但是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对于后进生,每一位教师都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可是面对一些“屡教不变”的学生,我们又有多少教师能有耐心反复地对其进行教育呢?特别是面对因复杂的家庭原因造成,甚至已产生心理问题的后进生,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就如上面笔者所提及到的小轩,没有教师耐心的坚持和不放弃的爱,哪能换来他的巨大改变呢?
回想2010年,对笔者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忘的年份。那年,笔者继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分课会议一结束,班级的原科任教师、班主任向笔者介绍了该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学生纪律不是很好等。笔者当时听后顿时感到一阵苦涩,可笔者有自我安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对自己有信心。开学一周,事实证明,同事们的“言先”没有错。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级里的后进生,思想、纪律方面已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环境。经过一番深思,笔者觉得,当前要兼顾全部,必须先突破难点。因此,笔者首先从班中的小杰、小耿、小龙等几位调皮捣蛋,影响力又特别大的学生入手。他们在教室常常是“一呼二应三广播”,一个人挑起事端,另一个大声回应,再一个高声向四周散播。这样,正在上着课的教室一下子哄堂起来。班级若常常发生这样的状况,不要说提高学生的成绩了,连最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维持下去。由此,笔者与科任教师共同商讨,一致认为,纪律不管好,课堂不进行。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可邀请他到办公室,让其接受其他教师的教育,从而让课堂授课顺利进行。一次次耐心地引导,一次次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一次次耐心地在班里即事分析,一次次地将心比心,一次次地以心换心,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无比关心和教育,感受到了一个严肃的课堂,也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一学年,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届学生极大地磨炼了笔者的耐心。
三、恒心
教育中,恒心往往与耐心联系在一起,可做到恒心的难度更高,因为它是对长远的事情而言。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难的事情,只要你有恒心坚持下来,总会有收获的。前年,十几年来都是教学高年级的笔者被安排教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四年级是中年级的高段,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还是与高年级的学生有所区别,而且接手的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班——该班学生就读三年来,没有一个班主任愿意跟班上来。
多年没有教中年级,笔者感觉学生稚气了很多。通过前期了解,笔者得知该班级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前两年,该班的几门学科,几次考试排名都靠后,评上“文明班”的次数也很少,一学期唯有三周被评上。面对这样一个“双差”的班级,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笔者发现造成“差”的最大原因是思想纪律的松懈。班中男多女少,而三十几位男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无心向学,纪律散漫,屡教不改。笔者再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是单亲,甚至是单亲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和家长的监督。通过个别学生的谈心,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班级内部的调动班干,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半个学期下来,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好了很多,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荣辱观增强了,渐渐出现爱学互学促学的好现象。校运会时,学生们踊跃报名,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积极参赛,总分排在年级的前列。这更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从这次校运会中,学生们懂得了,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尽力而为,你才会问心无悔。到学期末,班级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寒假过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前面大半个学期,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课的。由于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或者监管不到位,部分学生在上网课的同时迷上了网游。到学期后半段,疫情稳定,学生们重回校园上课时,笔者发现,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由于大半学期的放松,原先散漫的学生更无心向学,一些原本中规中矩、不过不失的学生因沉迷网络,也加入了“后进生”的行列。笔者知道,这是考验自己恒心的时候了。笔者决定,重整旗鼓再出发,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把学生教育好。笔者一直给自己打气,时刻保持与家长联系,秉承“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宗旨,耐心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及时地教育每一位学生。功夫不负有恒心之人,一个月后,学生在上学期末出现的好现象又回来了。他们升级五年级时,笔者继续跟班。现在,班级里的班风、学风越来越好。学期末全市抽检,笔者所任教的语文科排名由原来的全级倒数变为顺数第一。在这带动下,全级排名又名列全区第二。班级也评上“文明班”6次,比之前翻了一番。这样的好成绩更让笔者深深体会到,一位真正的好教师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爱心。
其实,好的教育怎么离得开“三心”教育呢?所以,“三心”教育一直伴随着笔者的教育生涯。
一、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贯穿教育的整个过程。在2018年教师节当天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的确,有教师一生不离三尺讲台,不受外面缤纷社会诱惑;有教师以校为家、视生如子,危险来临时,冲锋在前;有的人起早摸黑、废寝忘餐,潜心教育一辈子,这都源于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
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以情动人、育人,才能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具备仁爱之心,才能用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授爱,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培养出更多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爱学生也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那么,须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地对朋友的爱,因为教师对学生这份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的情感魅力。
2017年,笔者任教五年级,班里有一位很特殊的学生名叫小轩。开学第一周,笔者就见识到了原班主任告诉笔者关于他的个人表现情况:上课时,随意进出教室;坐姿不雅,或者趴着睡累了就躺在座位下面伸长四肢睡(有一次,一位教师因有急事进教室来找笔者,还因此吓了一大跳)或者在安静的课堂上,突然语出惊人;下课后总爱把头探出窗外或双手撑在走廊栏杆上,甚至爬上窗台看外面风景……刚开学,笔者除了要进行很多的课外工作,每天还要时刻留意并处理小轩的突发状况,可谓是身心疲惫。在多次与他谈心教育,但无多大變化后,笔者决定联系家长。通过沟通交流,笔者了解到这是一个缺乏爱的学生。疼爱小轩的奶奶和父亲前几年相继离世,母亲带着他和幼小的妹妹艰难度日。后来,虽然母亲组建了新的家庭,但没有得到爱,有时还遭遇打骂。母亲忙于工作,常常兼顾不到小轩。笔者知道,要改变小轩,首先要让他感受到爱。自此,课堂内外,笔者的目光常常投射到他的身上,一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表扬。例如,他的表达是清晰响亮的,他的书写也是不错的。在笔者的影响下,学生们也慢慢地开始接纳包容和帮助小轩。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其中反反复复、时好时坏,的确磨人。作为班主任,笔者一直没有放松对小轩的关注。直到六年级下学期,笔者发现,他明显变了,特别是越往后越好,如,上课专心、积极举手、课后完成作业……中段过后,他已与平常学生无异,还带着就读低年级的妹妹上学放学,让母亲甚是欣慰。笔者也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笔者持之以恒的爱心终于得到回报了。
二、耐心
大多数的教师都是有爱心的,但是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对于后进生,每一位教师都会用爱心去感化他们,可是面对一些“屡教不变”的学生,我们又有多少教师能有耐心反复地对其进行教育呢?特别是面对因复杂的家庭原因造成,甚至已产生心理问题的后进生,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就如上面笔者所提及到的小轩,没有教师耐心的坚持和不放弃的爱,哪能换来他的巨大改变呢?
回想2010年,对笔者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忘的年份。那年,笔者继续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分课会议一结束,班级的原科任教师、班主任向笔者介绍了该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学生纪律不是很好等。笔者当时听后顿时感到一阵苦涩,可笔者有自我安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要对自己有信心。开学一周,事实证明,同事们的“言先”没有错。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班级里的后进生,思想、纪律方面已影响到了整个班级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环境。经过一番深思,笔者觉得,当前要兼顾全部,必须先突破难点。因此,笔者首先从班中的小杰、小耿、小龙等几位调皮捣蛋,影响力又特别大的学生入手。他们在教室常常是“一呼二应三广播”,一个人挑起事端,另一个大声回应,再一个高声向四周散播。这样,正在上着课的教室一下子哄堂起来。班级若常常发生这样的状况,不要说提高学生的成绩了,连最基本的课堂教学都难以维持下去。由此,笔者与科任教师共同商讨,一致认为,纪律不管好,课堂不进行。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可邀请他到办公室,让其接受其他教师的教育,从而让课堂授课顺利进行。一次次耐心地引导,一次次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一次次耐心地在班里即事分析,一次次地将心比心,一次次地以心换心,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无比关心和教育,感受到了一个严肃的课堂,也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一学年,笔者感受最深的是,这一届学生极大地磨炼了笔者的耐心。
三、恒心
教育中,恒心往往与耐心联系在一起,可做到恒心的难度更高,因为它是对长远的事情而言。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再难的事情,只要你有恒心坚持下来,总会有收获的。前年,十几年来都是教学高年级的笔者被安排教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四年级是中年级的高段,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还是与高年级的学生有所区别,而且接手的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班——该班学生就读三年来,没有一个班主任愿意跟班上来。
多年没有教中年级,笔者感觉学生稚气了很多。通过前期了解,笔者得知该班级是一个特别的班级——前两年,该班的几门学科,几次考试排名都靠后,评上“文明班”的次数也很少,一学期唯有三周被评上。面对这样一个“双差”的班级,对笔者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笔者发现造成“差”的最大原因是思想纪律的松懈。班中男多女少,而三十几位男生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无心向学,纪律散漫,屡教不改。笔者再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大多是单亲,甚至是单亲中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关爱和家长的监督。通过个别学生的谈心,与家长的沟通交流,班级内部的调动班干,鼓励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半个学期下来,整个班级的班风班貌好了很多,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和荣辱观增强了,渐渐出现爱学互学促学的好现象。校运会时,学生们踊跃报名,团结一致,互相鼓励,积极参赛,总分排在年级的前列。这更大鼓舞了大家的士气。从这次校运会中,学生们懂得了,只要努力总会有收获,尽力而为,你才会问心无悔。到学期末,班级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寒假过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来袭,前面大半个学期,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上网课的。由于一些家长忙于工作,或者监管不到位,部分学生在上网课的同时迷上了网游。到学期后半段,疫情稳定,学生们重回校园上课时,笔者发现,一切又回到了原点。由于大半学期的放松,原先散漫的学生更无心向学,一些原本中规中矩、不过不失的学生因沉迷网络,也加入了“后进生”的行列。笔者知道,这是考验自己恒心的时候了。笔者决定,重整旗鼓再出发,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把学生教育好。笔者一直给自己打气,时刻保持与家长联系,秉承“家校合作,共同教育”的宗旨,耐心地面对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及时地教育每一位学生。功夫不负有恒心之人,一个月后,学生在上学期末出现的好现象又回来了。他们升级五年级时,笔者继续跟班。现在,班级里的班风、学风越来越好。学期末全市抽检,笔者所任教的语文科排名由原来的全级倒数变为顺数第一。在这带动下,全级排名又名列全区第二。班级也评上“文明班”6次,比之前翻了一番。这样的好成绩更让笔者深深体会到,一位真正的好教师必须具备持之以恒的爱心。
其实,好的教育怎么离得开“三心”教育呢?所以,“三心”教育一直伴随着笔者的教育生涯。